巴拉達斯正在猶豫是否要下車,尹峰家的門忽然開了。(.好看的小說)一個身材瘦削的仆人走了出來,很不滿意地環視聚集在周圍的人們,板著臉說:“尹船主尚未回家,家中隻有女眷在,多有不便。諸位一大早就在此攪擾,究竟所為何事?”


    那尹家仆人聽說他們是呂宋大屠殺的幸存者,臉色稍微好看了點,趕緊也拱手施禮道:“若是如此,倒是我怠慢諸位了。不過剛才諸位老兄堅持要見我家老爺,又不肯言明緣由,家中全是女眷,實在是不方便啊!”


    尹家仆人很是為難地一攤手:“這個,在下愛莫能助,我家老爺日理萬機,忙得昏天黑地的,眼下去東番已經三個月沒有回過家了。這樣,諸位鄉親可立刻趕去泉州石湖港,找到“好來號”商船,近日有一批貨物要運去東番,你們可以一起去東番,應該可以找到我家老爺。”


    張玉寧在馬車上拉著楊才莆,把他拖上車,笑著說;“行了,我們也不用下車了,直接去東番吧。楊掌櫃,你意下如何?這位包先生怎麽說?”


    巴拉達斯此行就為尹峰而來,當然不會有意見;楊才莆安排了手下人去處理商務,和他們一起回到了泉州外港。馬車就這樣在泉州府城轉了個圈,又向出發地趕回去了。巴拉達斯隻是遺憾自己還沒有好好參觀一下這座傳奇般的港口城市,因此他不停地探頭看著車外的風景,對閩南風格的建築紅磚牆大暦的外觀特點很感興趣。他還不知道,此次旅行使他的命運和尹峰及其事業密切聯係了起來,以後他遊覽泉州的機會多的無法計數。


    ……


    後世的台南,廣義上包括了整個相對台北台中而言的台南地區,狹義上包括了台南和高雄等地,由於和大陸地區的交通相對方便,而且台灣最大的平原即位於此地,所以是台灣最早被開發的地區,也是最早的漢民移民區。


    尹峰出於懶惰和某種yy思想,徑直把現在中華聯合公司的所在地稱作台灣。(.無彈窗廣告)原先的海盜窩魍港成了“台北港”(荷蘭人所謂的倒風內港),南邊的原“大員港”(尹峰前世的荷蘭人建赤嵌城的所在)由此變成“台南港”,尹峰無恥地剽竊了另一時空中某些人的冠名專利權,而且無所顧忌地張冠李戴了。在他睡夢中,他常常夢到自己一舉完成統一台灣的壯舉,台北台南盡收入囊中……


    在曆史上,魍港或明朝官方所謂北港因為急水溪改道,洪水衝毀魍佳半島連接陸地對外的出入口,使魍港變成孤島;人類農業活動加劇了河流泥沙沉積,導致航道淤積,後來其港口的地位就被旁邊的布袋港所取代。尹峰知道這個後果,所以在一開始就把對外港口定在了南麵的安平一帶的“台南港”,而魍港—台灣港則是做為停泊戰船用的軍港。


    後世的長期位居世界海洋貨運前三位的高雄港,此刻還處在胚胎狀態;高雄港的前身—打狗港此時還是個土著漁民的小漁港,周圍地區全是原住民平鋪族馬卡達奧人的地盤,根沼澤密林,還沒有被開發過,所以,尹峰隻好先在“台南港”設立對外貿易基地。


    “好利”號船載運著幾十頭牛,上百件農具,以及無數在福建各窯口燒製的陶瓷製品,外加趙家澳的幾十口男子漢,國際友人巴拉達斯等人,在三天後到達了台南港。當然,張、楊二位商人也在船上。


    這裏的一切都處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中;海港中有幾十條大大小小的商船,證明港口的貿易活動很忙碌;海邊有正在施工的棧橋、引橋,港口岸上正在鋪設整齊的石板路,路邊有大批工人在挖掘下水道以及鋪設陶製的下水管道;


    進入用竹籬笆建起的圍牆大門,大門兩邊有五米高的磚砌望樓,望樓上有穿黑衣的戰士手持火繩槍在機警地望著海麵。


    巴拉達斯很吃驚的看到,望樓上和大門外都安置著大炮。(.無彈窗廣告)望樓上是兩門巨大的24磅青銅炮,大門外是兩門六磅的小炮,安置在可移動的炮架上。他進城後稍微走了一圈,這個規模不大的正在建設中的市鎮,居然在對海和對陸地兩個方麵的防禦設施中,總計安置了24門大炮。


    巴拉達斯到過很多中國城市,和他的導師利瑪竇一樣,他也覺得中國城市的防禦係統中。大炮配置的太少,而且城牆的結構也不適於發揮大炮的威力。就連泉州城樓上也沒有象這裏那樣的大炮配置;這個聯合公司到底是個什麽組織?擁有這樣的火力,為什麽還隻弄些籬笆牆做防禦設施?


    剛一到台灣,巴拉達斯僅僅是吃驚這裏的建設場麵,而由此,巴拉達斯開始感覺到疑惑和不解。


    他不知道尹峰是大炮巨艦主義者,這些大炮都是這段時間從暹羅、馬六甲買來的,將來要安裝到戰艦上去的,現在隻是臨時擺在那裏裝樣子的,不巧讓巴拉達斯嚇了一跳。


    真正的守城用的大炮也買了,隻是還在暹羅國製造中。


    沿著剛剛鋪好的平整的石板路,張揚二位商人和巴拉達斯、中國籍傳教士遊文輝,趙家的幾十口子一起,像是鄉巴佬進城一樣好奇地東張希望。張、楊二位跟著尹峰“通倭”—去日本做生意時,到過東番魍港以及大員港等地,看到過這邊的漢人流民聚居點不過是茅草棚和高腳竹屋。而現在的台灣港正在變成一座真正的港口城市。


    按照巴拉達斯的估計,整個象個大工地的市鎮中,大約有一萬以上的工匠、勞工在幹活,所有的人都在幹活,沒有人閑著。


    他好奇地看著大街兩邊的建築,這都是他剛剛看到的泉州一帶閩南風格的民居建築,紅磚大暦的特色很明顯,大多是新建造的,而且大多數還沒完工。


    楊才莆用泉州方言打聽了幾個正在幹活的工人,然後告訴大夥:“尹峰大東家的居所在西區,和聯合公司總部相鄰。不過,沒有人知道尹峰船主是否在東番,哦,台灣。”


    不關怎麽說,跨海來到這裏,總不能空跑一趟,大夥決定先去公司總部打聽一下再說。


    這往公司總部的,不少來來往往的人都是商人摸樣,好像都是忙得不得了。一名晉江商人認得楊才莆:“哎呦,楊掌櫃,您也來了?好啊,是否也打算入股了?看看這裏,不過半年不到,已是頗有規模氣勢。尹大東家是有能耐之人啊……哎呦,我還要去港口裝貨,馬上去倭國貿易,等我回來了,我在泉州最好的酒樓請您喝酒啊!”


    此人連珠炮一般說完話,急急忙忙給楊才莆作揖,不等楊大商人有什麽反映,立刻風風火火地走了,似乎家裏著火了一般火急火燎。


    楊才莆哈哈一笑:“這位晉江的林大商人,聽說也是從呂宋島死裏逃生回來的,這急性子脾氣可是一點沒改。”


    公司總部並不起眼,隻是一座普通的三層樓磚木結構建築,傳統的中式風格,如果你不注意到掛在大門一邊的牌匾:“中華聯合公司”,一定會把這裏當做一般的客棧或店鋪。隻是這裏一切都很新,大門、牆壁、樓梯和家具都是新的,連油漆都似乎未幹透。


    沒法不新,因為這裏五個月前還是一片潮濕的低窪草地。在一個月以前,這座房子完工前,尹峰和曾景山、韓平,以及李麗華、許心素等公司主要東家掌櫃,都是在一處臨時的高腳竹屋中辦公。


    大門匾額上,刻著不知是誰的字,很一般的工整的楷書:“開海裕國,通商利民”。


    大家看著這所謂中華聯合公司的門麵,都有點意外;整個港口搞得非常的華麗美觀,但這個超級“大商行”的門麵卻是如此樸素,這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楊才莆看著匾額,搖搖頭說:“低調做人是對的,不過在這裏,朝廷也管不到,聯合公司就是地頭蛇,這麽幹不是多此一舉嗎!“他指著匾額問張玉寧:”張兄,這八個字是什麽意思?”


    參加過科舉考試的張玉寧讀的書比較多,卻想不起這“開海裕國”是什麽典故,通商利民倒是明朝士人也有所議論的話題。他搖搖頭沒有做聲,心想:“開海開海,當年王直為此斷送了性命,現在總算有月港可以出洋了。要朝廷真正的完全地“開海”,談何容易啊!尹掌櫃啊尹掌櫃,你到底想幹什麽?


    他不知道這“開洋裕國”由宋朝的國策“開洋裕國”衍化過來的。宋代的統治者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開洋裕國”為國策,認為:“市舶之利最豐,若措置合宜,所得輒以萬計,豈不勝取之於民?”但是,這種注重海外貿易的政策在明朝時期被生生掐死了。


    尹峰特意把這八個字作為匾額,算是為中華公司的發展定下了“裕國利民”的大方向。當然,這裏宣傳的成分占了大頭。


    由於張、楊二位都是尹峰的商業合作者,這一行人由曾景山親自出麵接待。當然,尹峰不在台灣,兩個月前就去了澳門,大約就在這幾天內,就會回到台灣了。他請諸位先在公司開辦的客棧歇息幾日,等尹峰回來後再去找他。


    無奈,眾人隻好在與公司總部一牆之隔的華興客棧住了下來。


    第二天一大早,因長途旅行而十分疲乏的巴拉達斯被一陣急促的鼓聲驚醒!然後,一陣陣激昂的喊殺聲傳來,震得窗框都在發抖。


    巴拉達斯氣壞了,跳下床,一把推開了窗戶。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了一驚:中華聯合公總部的後麵,是一塊平整過的平地,現在有近名光著上身的大漢,正在這塊平地上進行軍事操練。沒錯,就是軍事操練,因為這些大漢都在拿著一杆木製的模型火槍,在練習瞄準和刺殺,每個人都十分認真刻苦地訓練,而且,有個西方人摸樣的教官在指揮。等等,拿著火槍練刺殺?


    巴拉達斯並不懂軍事,好在他有個在葡萄牙軍隊服役的兄長。他也看過葡萄牙軍隊訓練,所以他發現有部分中國人是在按葡萄牙軍隊的方式搞軍訓。


    難道這個中華聯合公司還在訓練軍隊?這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商業機構啊?尹峰又是個什麽樣的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之海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伊先生並收藏龍之海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