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宗茂在第一次總攻擊後計算了一下各部傷亡人數,現九州聯軍有近8oo多人戰死在稻荷川以北1ooo步範圍內的土地上,受傷者更是多達千餘人。(.)這些數字讓他大吃了一驚,心裏對那些想打退堂鼓不願意繼續作戰的各藩軍隊不由地感到了同情。這樣的傷亡是在半個時辰之內出現的,這在日本戰國時代是聞所未聞的傷亡記錄了。


    關原合戰中東西軍雙方總計動員了約15萬的兵力投入戰鬥,但實際戰鬥中死傷的兵員隻有約3千人,死傷少是基本上是日本戰國各大戰的共同特點。日本國地狹人稀,在打內戰時的敵對雙方一般不會對敵人趕盡殺絕,也很少在國內戰爭中對敵對方平民大開殺戒。象中國曆史上多次生的改朝換代大動亂中,對本國平民肆意屠殺的事情並不多。漢未三國、隋唐之交、唐宋之交、宋元明清朝代交替之時,中國全國人口都會來一次大絕滅,甚至造成大半人口死亡。這樣規模的大屠殺要是在日本來一回,估計這日本國也就成無人荒地了。


    因此,立花宗茂、島津忠恒來到本陣覲見總大將監軍上使板倉重昌時,沒有指責戰友釜底抽薪,倒是對遭到重大傷亡的友軍表示了同情,同時請求板倉重昌向小倉藩、鬆本藩等打算撤退的各部軍隊直接布命令;要求他們再堅持一天,等後隊鹿島藩、熊本藩主力到達後,集中所有部隊再來一次總攻擊。


    監軍上使板倉重昌,副使戸田氏鐵卻沒有立刻布命令,拖延到第二天早晨,小倉藩、鬆本藩的近一半參戰兵力已經自行返回了。日向的伊東佑慶、延岡城的高橋元種等小地方的大名也連夜撤兵回去了,他們倒是沒有全部走*光,留下幾個家臣帶著百來號武士,聲稱由於中華軍艦隊在海麵上起攻擊,本家家主回領地去防守自己居城了。


    這一天夜間,城山山麓東北的岩崎穀內,埋設在險要地段的一千斤火藥被立花宗茂、島津家的偷襲部隊不小心引爆了。黑夜中刺眼的閃光轉瞬即逝,山穀內碎石飛舞,山頭上巨石滾落。然後,埋伏在兩邊山脊上的中華軍又滾下來幾個大號火藥桶,造成了更多的傷亡。


    九州聯軍的夜襲隊失敗了,島津家部隊為主力的偷襲部隊傷亡了4oo多人,一無所獲。


    第二天早晨,當小倉藩、鬆本藩部隊大半已經撤退後,熊本藩主力部隊4ooo餘人、鹿島藩鍋島勝茂所部的後續部隊4ooo人陸續到達戰場,九州聯軍總兵力依舊是4萬多人。(.好看的小說)


    總大將板倉重昌、副使戸田氏鐵前一天坐鎮本陣,今天特意趕到了立花宗茂的第一線陣地視察。他們也對前一天的傷亡感到吃驚,因此象觀察一下敵人的情況。日本國這時還沒有望遠鏡傳入,他們在陣前隻看到稻荷川河岸前方壘砌了一道土牆,隱隱約約有槍支和人頭閃動,其他什麽也看不清。


    如果日本九州聯軍有足夠數量的大炮,這道單薄的土牆工事根本就是擺設。


    問題在於日本國火炮技術展嚴重落後。


    日本遲至17世紀初才開始製造火炮,據日本《本朝世事談繹正誤》記載日本大炮最早峙造者是當津(堺)地區的芝辻理右衛門,其先輩乃祖傳冶煉之事,居住在北莊櫻街,於慶長十六年(第一門鐵火炮,其口徑1.3尺,尾徑1.1尺、長1丈、射51。3千克炮彈。這是在德川家康命令下製造的,裝備給了幕府直屬部隊,根本不可能拿到鹿兒島前線來使用。


    板倉重昌和副使戸田氏鐵互相對視了一眼,隻說了幾句空話:“諸君努力,務必一戰成功,以保我日本神國威名……”,然後就走回了本陣。他們對擅自撤兵的幾家大名,根本就沒有作出任何處理,把前線指揮權拱手交給立花宗茂,打算一旦戰事不利,這失敗的責任可以算在立花宗茂頭上。而且,故意驅使九州諸大名軍隊和中華軍拚得頭破血流的嫌疑,也不會落在德川幕府的頭上。


    他們也沒什麽興趣為島津家作戰。幕府在長崎和六國使者的談判已經告一段落,中華軍不會繼續向北進攻,在滿足中華海商眾頭目尹峰的要求後,中華軍將會撤退。


    在板倉重昌和戸田氏鐵看來,九州聯軍之戰是為了島津忠恒的魯莽行動而戰,也是為了德川幕府的麵子而戰,實際意義不大;中華軍萬一戰敗,也能從海上撤退,因為中華艦隊的實力有目共睹,日本國以舉國之力也是沒有辦法攔住中華軍艦隊的。


    德川家康派他們來九州督戰時,已經秘密地告知他們:此戰是用來消耗九州各大名的力量的,特別是島津家經過關原之戰後封地居然沒有什麽減少,德川家康內心深處還是很不安地,畢竟薩摩人從來就不是安分守己之輩。


    德川家康眼下最關注的地方,還是在大阪城。


    他對付大阪豐臣家的最終目的何在?其實,考察一下曆史上強主臨終前的所作所為就很容易的明白了。就以中國為例。漢武帝臨終前打點好了一切,連勾弋夫人都殺掉了,為什麽,是為了給弱小的兒子盡可能的掃除一切障礙。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本朝太祖朱元璋等等,無不以此為法保證下一代能夠健康成長。至少,在長成之前不會遇到大的阻礙。


    而日本當時的情況何其相似?經過幾年的和平時代,德川幕府地位似乎已經穩定,全國看似一團和氣,但是大阪的問題始終是個頑疾,由此,十幾萬遺留下來的浪人,和居心叵測的傳教士,都是隨時可能引的火藥庫。秀忠能否處理這些問題,也許可以。但畢竟由德川出麵處理更加遊刃有餘,因為這牽扯到眾多的外樣大名。德川家康處理大阪,是以長輩的身份處理小輩的問題,眾大名無可指摘,而若德川家康身故後,由德川秀忠處理這一問題,不論怎樣處理,都會給大名們留下口實,說德川一意保護的秀賴,在老人家身故後立刻遭到暗算,將軍實在不孝雲雲。


    為了不讓兒子出於這樣的境地,德川家康必然會在有生之年解決大阪問題。


    因此,九州聯軍的收複薩摩作戰,完全成了一場虎頭蛇尾的鬧劇。人緣不好的島津家沒有得到什麽同情,第二次總攻起後,隻有高風亮節的立花宗茂和的島津家軍隊衝殺在前,其餘大名的部隊全都在消極應對,誰也不願意衝在最前方。


    島津忠恒在攻擊起前,騎馬來到島津忠仍、島津久章父子麵前,垂手將島津義弘傳給他的太刀遞給島津忠仍:“島津家的命運,就看此戰了。好好保護著十字紋戰旗,島津家武士底裏見!”


    島津久章看著忠恒轉身離去,似乎心情沉重,忙問父親道:“米菊丸在說些什麽?好像兆頭不對啊!……”


    “啪!”島津忠仍甩手給自己兒子一記耳光,怒罵道:“忠恒殿的小名是你這樣的小輩能夠叫得嗎?笨蛋,忠恒殿這是在托付後事了。


    “什麽?難道說……”


    島津忠仍向身後的本陣看去,幕府監軍使的大旗在烈日暴曬下懶洋洋地垂落著。


    “江戶方麵根本就不想幫助我們收複失地。他們完全忘了,最初是幕府慫恿我們去打台灣、琉球,如今島津家遭難,德川這個老狐狸想拋棄我們了。他想借中國人之手消滅我們薩摩島津家,所以板倉重昌這些家夥根本就沒有行使監軍的職權。”島津忠仍看了看四周,小聲對兒子說:“等一下開戰後,注意右翼的山區,從那裏我們可以去伊集院、入來院的地頭,我們要為島津家保存一點種子,明白了嗎?”


    九州聯軍陣地上金鼓大作,全軍旗幟招搖地開始出擊。在由城山到海邊的近4裏長的陣線上,排列了密密麻麻的兩萬日本士兵。


    聲勢浩大的總攻擊卻像是慢動作的烏龜,各條陣線的日本軍隊都不願加前進、都害怕自己的部隊太過突出。


    然後,從距離稻荷川1ooo步(155o米左右)開始,昨天的單方麵屠殺局麵重新開始了。


    中華軍昨天夜間得到了琉球團陳衷紀所部的援助陳衷紀終於解決掉琉球問題了。他終於可以騰出手,派出顏思齊帶領第三批支援船隊前往薩摩。


    第三批船隊帶來了幾門實驗中的使用開花彈的榴彈炮。在16世紀中期,歐洲的榴彈炮開始采用木製信管的球形爆炸彈,可用來殺傷陸戰場上敵方步兵,也可用於攻城。17世紀,在歐洲正式出現了榴彈炮的名稱,它是指射爆炸彈、射角較大的火炮,最先裝備榴彈炮的是由荷蘭裔士兵組成的英國部隊。


    中華聯合公司兵器研究部的匠師們在荷蘭人幫助下,試製出了新式的開花彈榴彈炮。這種爆炸彈半徑比轟天炮的炮彈小很多,炮彈上裝有導火索,射擊時靠射藥爆燃點燃導火索,然後炮彈就可以在到達一定射程時爆炸。


    榴彈炮的鐵皮炮彈雖然爆炸威力比轟天炮這種大口徑臼炮小很多,但是射程遠了很多,大炮整體重量輕巧易於運輸。


    李魁奇毫不猶豫地把六門榴彈炮放置到了最前線。於是,日軍在進入炮兵陣地7oo步(11oo米)距離內後,不但遭到了15o多門各種火炮實心炮彈的轟擊,還有連續不斷幾百枚霹靂火箭的攻擊,最讓日軍心驚膽戰的是六門實驗榴彈炮的轟擊。爆炸彈能夠在如此遠距離內攻擊敵人,這是島津家和九州聯軍完全沒有預料到的事。


    在距離中華軍陣地2oo步範圍內,中華軍前一晚偷偷埋設的幾十枚地雷被引爆,同時被緊急從河口堡壘搬運到稻荷川北岸陣地的5門轟天炮射的巨大爆炸彈也開始落在島津家前鋒部隊頭上。


    島津忠恒的直屬部隊、家臣山田民部的所領武士足輕總計12oo餘人,在1ooo步的衝擊距離上死傷過半,最後的一半兵士在衝擊到距離中華軍陣地2o步的範圍內時,被密如雨點的手雷炸得暈頭轉向,還遭到第二團三營的6oo9杆火槍的密集射擊。


    最終還是有1oo多名島津家戰士翻越土牆工事,衝進了中華軍陣地,在接下來的白刃肉搏中,1oo多名島津家武士被全部殺死,山田民部被中華軍一名哨長用刺刀紮死在戰壕內。領頭衝鋒的島津忠恒不知所終,可能在先前的炮火攻擊中已經被炸死了。


    島津家前鋒部隊幾乎全體玉碎,其他陣線的九州聯軍猶豫不前,戰地上出現奇怪現象:九州聯軍喊殺聲震天,但是卻在一步步後退。


    立花宗茂看見島津家的前鋒全部衝入硝煙中,一個也沒有再返回,不由地歎息了一聲。雖然島津家和他的家族是世仇,但是他認為島津家的勇武和善戰確實是值得佩服的。


    眼下,除了城山北麓的熊本藩奇襲部隊還沒有什麽消息,其他各條戰線都在退縮,戰爭顯然是進行不下去了。鹿兒島之戰該如何收場?立花宗茂征戰一生,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複雜和束手無措的局麵,不由地起愁來。


    熊本藩對城山北麓的攻擊是和稻荷川前線的戰事幾乎同時開始的。熊本藩兵繞道前往城山北麓時,遭到了羅阿泉特種營的襲擊,導致他們到達進攻出地時已經天光大亮,原計劃的淩晨偷襲,變成了上午的強攻。但是,第一團戰士在俞谘皋和監軍嚴成的指揮下,依托半人高的土木胸牆工事,占據有利地形,硬是把2ooo多名熊本藩兵擋在山腳下。


    戰事進入白熱化時,熊本藩兵以3oo名鐵砲手牽製中華軍火力,出動了餘下幾乎所有兵力,漫山遍野地向山脊陣地衝來。


    這時,俞谘皋做了一件他從來以為自己不會做的事;他跳出了胸牆,扔出一顆手雷,然後端起上好刺刀的火槍進行了一次射擊,然後大喊著:“上刺刀,衝鋒!”


    在他小時候,就聽說過一些理論:比如,作為一員名將,不需要親身上陣搏殺;計謀的作用過武力和武器的作用等等……


    他自從在中華聯合公司軍校開始邊臥底邊學習的生涯後,以前的世界觀遭到重大打擊,對於戰爭的理解也被完全顛覆了。


    什麽計謀、什麽策略,都是在雙方武器技術、戰略戰術相對差不多的時候可以揮很大作用的。而在絕對實力麵前,計謀和策略都是兒戲,毫無實際意義。


    俞谘皋對自己所在的中華軍有著無比信心,對付的敵人又是他父親俞大猷畢生的大敵倭寇,因此在激戰中人品大爆,領頭起了刺刀衝鋒。熊本藩軍迎頭被一陣手雷炸得七葷八素,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從硝煙迷霧中突然間衝出來無數心狠手辣的中華軍戰士,用刺刀將他們一一挑死。中華軍居高臨下起的刺刀衝鋒,一舉打垮了五倍於己方兵力的熊本藩兵,將他們逐出了數裏之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之海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伊先生並收藏龍之海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