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局會議在呂宋分公司呂宋鎮守府一處大廳內召開。(.好看的小說)尹峰在一開始就對著一群地主、莊園主、大商人的代表們聲明:在這個會場內言者無罪,所有人可以暢所欲言;本次會議主旨是要讓大家商議一下針對西班牙人的備戰措施;同時,由於海禁提高了進貨成本,以及呂宋開事業的付出,以及南洋遠征軍的軍費支出,中華聯合公司呂宋分公司現在缺錢了!


    會議與會者大多是讀過幾年書的人,一開始還頗有風度地言,沒多久就為了軍費攤派問題和防禦工事建設問題生了爭執:誰都不想讓自己家多出錢,也不願自己家的土地變成戰場,都爭相推諉責任。


    一天之後,會議就成了一群互相之間有著經濟糾紛、生活宿怨的商人、地主互相攻擊的場所。


    曾景山看著會場,非常不理解地問尹峰:“這些人能商議出什麽東西?鼠目寸光之輩而已……”


    尹峰忽然明白了一件事:這些國內各大商幫的代表有著闖世界的精神,但是卻沒有相應的眼光和氣度,和他們商議如何解決問題完全是對牛彈琴。這些富商大賈已經和文士們一樣,沾染了大明朝到處彌漫的梟氣,忽然間沒有了官府的強製壓榨,他們都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自己的位置了。其實,在呂宋鎮守府統治下,他們是最高階層的一員,議事局其實就是提供給他們參與政權的渠道;但是他們的反應完全是老一套的,沒有人意識到現在實際上是他們自己在決定自己的事。而且,尹峰無法理解的是:這些人生長在傳說中講究中庸、調合、過猶不及等傳統文化的氛圍中,是一個提出了“太極”觀念的民族,但是他們在爭論各種議題時完全是本著“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有我無他”的原則行事。[.超多好看小說]看來,朝廷之中的各級官員對於黨同伐異的黨爭樂此不彼,也算是主流文化的表現了。


    “看來,我錯了,拔苗助長是毫無意義的事。”尹峰晚間在床上對李麗華說:“給他們權力,他們根本不會用。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


    李麗華不太明白他在說什麽,溫柔地說:“沒有他們幫忙,我們自己也能打敗西班牙人。何必為他們煩惱啊!”


    尹峰歎了一口氣:“看來,我還是太理想化了,太前了……可是,他們不出力不出錢,我到哪裏去弄一些現錢來啊!公司現在缺錢啊!國內在鬧海禁,大筆資金在大陸還沒能收回來;此次南洋遠征又花去了百萬兩軍費,年初出海的那些商船還沒有回港,我缺錢啊!”


    雖然中華公司有了雛形的金融機構票號和錢莊,但是主要在內地經營。當時海外貿易資金周轉期限很漫長,最短一年,最長的需要三年、五年才能收回所有款項。


    “你在說什麽啊?我聽說歐洲地方的國王,就有向富商借債的,你也可以是試試啊!”


    “天!我怎麽把這一點給忘了呢?”尹峰翻身壓住李麗華溫軟的**,笑眯眯用西班牙語說道道:“我在說,你才是我的智慧女神……”


    平心而論,在三房妻妾中,尹峰還是更加喜歡李麗華的**:從小騎馬跳舞的西方式宮廷教育,給了李麗華育完美的身子。


    一夜折騰,早晨的尹峰神清氣爽地出了門,來到了議事局會議廳。


    不等那些富商地主們開吵,尹峰宣布了一係列政策:凡是借給中華公司臨時軍費的人,中華公司和其訂立借款協議,公開在呂宋鎮守府門口,在戰後將加一分利息返還,而且可以折算中華聯合公司股份:凡是主動出讓土地給公司建立軍事設施的地主,公司將與其核算價錢,算作欠款,戰後將用相等的土地歸還,加算一分利息。


    眾人麵麵相覷,不知所措。尹峰揮揮手,曾景山、曾山將他一早擬定的借款協議細則分下去。


    尹峰此舉大大出乎那些商人、地主的意料之外:他們竭力反對中華公司攤派軍費和占用他們土地建工事,實際也是有著敲竹杠的意思。大明朝廷也用“開中法”來間接地向商人借債運糧,但是從來不會用商業規範、信用合同等商界規則來管理商人。


    實際上,明朝“開中法”僅僅限於邊地,商人輸運糧食到邊塞換取鹽引﹐朝廷官府給予販鹽專利的製度。但是鹽引是食鹽朝廷專賣的象征,完全不是商人們能夠控製的;而且皇室﹑宦官﹑貴族﹑官僚們見持有鹽引有利可圖﹐紛紛奏討鹽引﹐轉賣於鹽商﹐從中牟利。這一現象被稱為“占窩”。這種現象愈演愈烈﹐破壞了開中製度﹐也嚴重影響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改革鹽法以彌補國家的財政收入已勢在必行。明孝宗弘治時﹐改舊製為商人以銀代米﹐交納於運司﹐解至太倉﹐再分給各邊﹐每引鹽輸銀三四錢不等﹐致太倉銀多至百餘萬﹐國家的財政收入驟增,而且每一環節都給了官吏們貪汙攬錢的機會,使得鹽商無利可圖,因而邊地鹽商大都舉家內遷﹐商屯迅破壞﹐邊軍糧食儲備也因此大減。


    但是,中華公司是貿易商號,大規模的商號,信用是商業的生命,因此相比之下,在場的商人比較相信中華公司。因此,中華公司的臨時財政危機,以及和各地地主、大莊園主、富商的矛盾基本得以解決。


    在葉華艦隊在井裏汶海戰大勝的同時,菲律賓各地的備戰行動也進入**。


    馬尼拉城外東西南北四大堡壘工事體係迅建立起來,雖然是土木結構工事,但是是完全按照火器時代多棱角堡壘的模式建造的;宿務城堡得以加固加高,用新型混凝土加築了炮台。在馬尼拉灣灣口的科雷吉多爾島—現在改稱戰爭島—炮台得到了加固,新添了三門64磅重炮,還有一門中華公司建造的中華軍現有最大口徑轟天炮:直徑三尺(1米)的重型轟天炮,用來轟擊企圖登島攻擊的敵軍。


    甲米地造船廠被整個用城牆包圍,成了一座堡壘城鎮;現在船廠內除了軍用船,其他船隻一律停止建造。大量的近海防禦用的單桅縱帆船被建造出來,每船載炮兩門;同時,大量漁船和小型商船被改造成火船。


    中華公司對於大炮的需求猛增,但是台灣、呂宋的鑄炮廠由於朝廷海禁,把鐵、銅等原料運出海變成了風險極高的事畢竟,出產鐵銅礦產的地方都在朝廷控製下,台灣、呂宋的礦產資源開還剛剛起步,根本無法滿足中華聯合公司大量築炮、製造燧火槍以及炮彈、子彈等軍火生產需求。


    於是,得到了商人借債款項的尹峰,向停泊在馬尼拉的外國船隻高價購買壓艙物—鐵塊、銅塊甚至石頭當炮彈用。同時,暹羅、北大年、葡萄牙、英國、法國、荷蘭等商船上,或多或少總裝備著一些大炮,用作防護之用;尹峰命人向他們高價購買大炮,無論大小好壞都要。


    中華軍第一旅的兵力已經擴張為8ooo人,下轄兩個團,每個團下轄四個營,每個營下轄四個哨隊,外加一個專業炮兵營,後勤營、輜重營,旅直屬哨隊兩個,還有一個旅直屬炮兵哨隊,若幹捉生、偵查、醫護等直屬哨隊,團長趙鐵、副團長麥德。


    同時,騎兵團已經從台灣調到了呂宋島。由於得到了大量朝鮮濟州島的馬匹,這支騎兵團擴大為3oo多人,其中一百人是騎著安達盧西亞馬、身披重甲的精銳重甲騎兵,在九州薩摩之戰中出盡風頭。其團長是荷蘭老雇傭兵安得列少校。其餘的2oo多名騎兵,大約隻能算雛形中的騎馬步兵使用火槍作戰,騎乘濟州島和大明朝各地搜羅來的蒙古馬。


    李魁奇的炮兵營擴充為炮兵團了,足足12oo多人,十個炮兵哨隊1oo多門各種口徑大炮,還有一個專門運送火藥炮彈的輜重哨隊。年輕的李魁奇自從四年前琉球薩摩戰役結束後,一直沒能參加什麽大的戰鬥,早就憋壞了。他玩命地訓練自己的部隊,每日裏在馬尼拉城南操練場上使勁地開炮搞實彈訓練,不計代價地真槍實彈地開炮,弄得尹峰有點心痛自己的軍費。他找來李魁奇,想勸他要節省彈藥,結果李魁奇用尹峰自己的話把這個問題堵了回去:“船主大人,您在軍校裏說過:平時多流汗,戰死少流血,我這是在加強訓練啊!”


    尹峰很無奈地點點頭:“好吧,這樣的話,我再讓台灣方麵把庫存的炮彈、火藥運點過來。


    大明朝廷今非昔比,對社會各階層的控製力已經越來越弱,海禁政策雖然公布了,但是雷聲大雨點小,除了提高了中華公司進貨成本,基本上沒有對中華公司的主營業務海外貿易產生太多影響。因此,和朝廷生直接衝突的可能性也大大減小,所以,台灣等地開始抽調人手、武器裝備支援菲律賓方麵。


    年底,分散駐守南洋的第四團趙宣明部派出的一個營步兵,搭乘返航的葉華艦隊來到了馬尼拉。這時,不包括分散在呂宋各地的準軍事組織莊丁隊和土著輔助兵,中華軍在呂宋島已經集結了一萬一千名步兵,另外還有2ooo名水手火槍隊可以從艦隊方麵抽調出來。馬尼拉港口停泊著主力戰艦五艘—除去在巴達維亞維修的飛豹號,飛字號四艘加常駐呂宋的馬尼拉號。


    現在,大家就等著西班牙人來了,幾乎是急切地渴望他們來。中華軍上下信心十足,戰意高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之海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伊先生並收藏龍之海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