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峰聽說徐光啟的名字,忽然想到此時的徐光啟正賦閑在天津種田。(.無彈窗廣告)
“我們去見見這位徐大人,如何?”尹峰說道:“此是他正好沒有官職在身,如果能把他請到我們**,那我擬議中的大學堂就可以正式成立了。”
萬曆三十八年,利瑪竇逝世的那一年,徐光啟守製期滿,回京複職,此後除幾次臨時性差事之外,一直擔任較為閑散的翰林院檢討。
和當時一般文人官吏熱衷於筆墨應酬不同,徐光啟用較多的時間進行天文、算法、農學、水利等科學技術研究,從事了不少這方麵的翻譯和寫作。萬曆四十年與意大利傳教士熊三拔合譯《泰西水法》,在此期間,徐光啟還與傳教士合作再次校訂了《幾何原本》並出版了第二版。
向傳教士學習科學的同時,徐光啟作為天主**也參與宗教活動,幫傳教士刊刻宗教書籍,對傳教士的活動也有所庇護。結果,徐光啟被朝臣說成是不務正業,加上與其他官員的一些意見不合,因此他上書致仕,在天津購置土地,種植水稻、花卉、藥材等。萬曆四十一年至四十六年(1613―1618)間,他在天津從事農事試驗,寫成“糞壅規則”(施肥方法),並寫成他後來的農學方麵巨著《農政全書》的編寫提綱。其餘時間則多是往來於京津之間。龍華民和熊三拔等耶穌會中國教區的領導層和他關係非常密切,這一次他們都去了天津徐光啟家,因此尤文輝上門的時候,宣武門內教堂中隻有一些新來中國的傳教士,幾乎無人認得尤文輝。
尤文輝聽尹峰說要去拜會徐光啟,十分高興道:“徐保羅為我們中國教會在內地的支柱,而您船主大人,是我們教會在沿海地區的保護者,你們應該見個麵。”
尹峰還沒來得及說什麽,曾山卻搖頭道:“徐大人為官正直,品行端正,和那些貪官汙吏完全不一樣。正因為如此,我認為他是絕對不會去我們**的。”
尤文輝著急地問:“曾先生,這又是為什麽?”
曾山說道:“我在京師遊曆時,也曾經與徐大人一會,其他方麵我不太清楚,但是他有著憂國憂民之心,是朝廷的忠臣。而我們中華公司的地位很尷尬,名不正言不順,徐大人是絕對不會去我們**的。”
尹峰點點頭:“二哥,你說的沒錯。我沒想到這一點:雖然徐光啟是天主**,但是他先是朝廷的官員,而且是忠臣。”他遺憾地搖搖頭:“可惜了,徐光啟大人天資聰慧,然而到了四十七歲才考中科舉,才開始研究這技術之學,白白浪費了生命中最具創造力的年紀。如果他提前2o年開始研究泰西傳來的數學等學問,那會有多少創造明啊!”
曾山、徐鴻基、陳衷紀、尤文輝麵麵相覷,不明白尹峰在說些什麽。
“算了,在這京師也沒什麽可做的了。諸位,我們明天就離開京師南下吧。”
在京師待過好幾年的曾山文士脾氣作,趕緊說:“峰兄,既然來了北京,就遊曆一遍北京城吧?自遼金以來,這北京就相傳‘燕台八景’,分別為薊門煙樹、玉泉垂虹、盧溝曉月、西山界雪、太液晴波、瓊台春雲、金台夕照、居庸登翠,其景色值得一觀。此外,北京還有‘香山八景’,……”
尹峰搖搖頭打斷了曾山的話:“算了,下回再說了。我們總有一天會再來的。”
曾山這才意識到自己此行並非是來遊玩的,不好意思地閉嘴坐下。
……
第二天,尹峰一行人離開了京師,沿著運河南下南京。
尹峰還是留下了尤文輝,讓他在南堂等著龍華民等人回來,然後把增派傳教士的要求告訴他們。尹峰還順便讓尤文輝從耶穌會天主教堂帶走了一批書籍,全是徐光啟最近撰寫及翻譯的著作:《幾何原本》前6卷(與利瑪竇合譯)、《測量法義》、《測量異同》、《甘薯疏》、《勾股義》、《簡平儀說》、《泰西水法》。[]
這個時代沒有知識產權一說,尹峰打算回到**後就把這些書大量印刷出版,有些就當做教材用。
不過,尹峰等人走後第三天,龍華民、熊三拔與徐光啟就回到了京師,尹峰與徐光啟未能見麵,由此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尤文輝的任務也沒能完成;龍華民接任利瑪竇的職位後,推行的傳教方針和利瑪竇完全不一樣,力求在下層百姓中間傳教,而且秉承帶有原教旨主義的特色,不許用中文“上帝”等詞匯,也不再提倡傳教士們學習利瑪竇,“以科學技術為傳教開路”、“尊重中國傳統習俗”的利瑪竇傳教方針已經被拋開。尤文輝沒能從龍華民這裏得到更多的懂科技的傳教士,龍華民甚至要求**教區不要再在傳播科技知識上浪費時間,要專心於“為上帝拯救人心”的工作。
這直接導致了中華聯合公司和耶穌會的又一次衝突。
……
對這些情況絲毫還不知道的尹峰正沿著大運河南下。他們搭乘的是一家與華興聯號關係密切的贛州商人的船。在沿途,為了保密起見,尹峰等人極力避免和各地的華興聯號、華興錢莊、銀號生聯係。
同時,定遠號主力戰艦和新興號由麥大海率領,和特遣艦隊其他戰船一齊離開了渤海,繞過山東半島,緊貼黃海沿岸南下。這一次艦隊依然是在晚間突破了登萊水師汛地,無驚無險地進入了黃海。
在京衢附近,沿路各地的情況還算穩定。一行人進入山東境內時,卻見到一群群難民正在各處遊蕩。經過霸州、永清等處時,一行人見沿途屋廬舍十空**,桑棗樹木大多被砍伐,田間地頭看不見一隻牛羊。居民扶老攜幼,或者扒土以為食,或者隨地拾草為糧。原來,四年前山東遭受蝗災,大半土地顆粒無收;由於官員們沒有組織人力維修水利,以後山東連年遭災,今年由開春起已經連續三個多月沒下雨。如今山東境內已經饑荒遍地,人吃人的慘象都已出現。
尹峰等人是沿著運河南下,沿河由於南來北往的漕運船隻多,沿途情況尚好。稍微離開運河沿岸,就能看到田地拋荒,餓殍遍地的慘象。
在臨清關附近,尹峰等人的船被運河上一處鈔關擋住了。臨清關是由京師沿運河南下,山東境內第一處關稅收繳處。隻見運河內橫鎖兩條鐵索,橫跨兩岸。在臨津關關樓之前,設有浮船五隻,用鐵索連在一起橫截一半的河麵。
尹峰搭乘的船已經在河北境內被抽過兩回稅了,剛入山東又來一處鈔關,他不由地感歎:“這鈔關處處,都快趕上高公路收費站了。”
徐鴻基正在一邊陪同,好奇地問:“高公路是什麽東西?”
尹峰趕緊岔開話題:“這沿路南下,到底還有幾處鈔關?”
徐鴻基想了想道:“四年前,稅使楊太監亂山東那會我曾經路過山東南下閩浙,山東到南京起碼還有三處鈔關,鎮江、南京皆有。不過這還是朝廷明令設立的鈔關,各個地方私自設立的關卡和稅使太監臨時加設的稅關,這些還不算在內。”
尹峰再次感歎道:“這對長途販運而言,完全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啊。”
徐鴻基冷笑道:“這也是針對普通商人而言,那些有著高官勳貴為後台的富商大賈,根本就不用交稅就能通過。這些鈔關的胥吏,也是欺軟怕硬的。”
那臨津關關樓下民間小船來往不絕,岸邊浮船每日會開一小口子,名曰小關,讓那些本地民船來往。但是體積較大的來往商船是必須停船接受檢查的。
尹峰所搭乘的船不得不停下繳納買路錢。商船過關納稅,需要各類參與人填寫清單。商人填寫清單,報告所載貨物,如“某府某縣商人某人”,出入某關,“某處住賣,或往某處貨物”,然後填寫所販商品,如“緞絹箱幾十幾號,一號某緞幾疋,某緞衣幾副”等。並“船戶某人,店戶某人,過塘主人某人,寫單某人,備細開報。”船戶填寫清單,注明梁頭及所載貨物數量。如“某府某縣,船戶某人,或出關,或入關,梁頭若幹,裝某處商人某人,或米麥若幹,或某貨若幹,或有票由繳照,或頂關報埠頭某人,寫單某人。大抵船載米麥者為多,若載貨物,務與商人所報相同,以便查對。”與此相關的“各店戶、過塘主人、船埠頭”都要報清單,說明“出關貨物,店戶收買,店戶遞數;出關船埠頭代寫,埠頭遞數。出入貨物,但經某處過塘,則過塘主人遞數。”總之,填寫內容巨細無遺,這就比後世的收費站麻煩多了。
商人遞上清單後,稅官“查對相同”,據現行則例,計算所納稅款數量,“登號填牌”,命其赴稅署,挨次上納。稅官給商人貨票。票中填注,“本商報到貨物,該納鈔貫折銀,除該官吏收解外,合給票執照,仰關務員役驗實截角,即時放行。”商人過關時,官役要貨票查對,如不符合,則不準出入關口。
而且商戶船隻過關還得排隊,入關分到黑籌一百根;出關,是紅籌一百根。編定號數,每日照單給籌牌,挨次驗放,先入後出。商人執票,船戶拿籌過關,當然,你如果願意付出一些賄賂銀兩,可以提前通關。這事就由那經常來往南北的贛州商人去辦了,而且這官場行賄,流行暗語,稱黃金為“黃精”,白銀為“白蠟”,尹峰以前隻在海外經商,並不擅長此道。
徐鴻基沒說錯,這一路上尹峰一行少說被攔截了八次,這才到達了長江邊的鎮江。
前麵就是南京了,大明帝國的留都。
“我們去見見這位徐大人,如何?”尹峰說道:“此是他正好沒有官職在身,如果能把他請到我們**,那我擬議中的大學堂就可以正式成立了。”
萬曆三十八年,利瑪竇逝世的那一年,徐光啟守製期滿,回京複職,此後除幾次臨時性差事之外,一直擔任較為閑散的翰林院檢討。
和當時一般文人官吏熱衷於筆墨應酬不同,徐光啟用較多的時間進行天文、算法、農學、水利等科學技術研究,從事了不少這方麵的翻譯和寫作。萬曆四十年與意大利傳教士熊三拔合譯《泰西水法》,在此期間,徐光啟還與傳教士合作再次校訂了《幾何原本》並出版了第二版。
向傳教士學習科學的同時,徐光啟作為天主**也參與宗教活動,幫傳教士刊刻宗教書籍,對傳教士的活動也有所庇護。結果,徐光啟被朝臣說成是不務正業,加上與其他官員的一些意見不合,因此他上書致仕,在天津購置土地,種植水稻、花卉、藥材等。萬曆四十一年至四十六年(1613―1618)間,他在天津從事農事試驗,寫成“糞壅規則”(施肥方法),並寫成他後來的農學方麵巨著《農政全書》的編寫提綱。其餘時間則多是往來於京津之間。龍華民和熊三拔等耶穌會中國教區的領導層和他關係非常密切,這一次他們都去了天津徐光啟家,因此尤文輝上門的時候,宣武門內教堂中隻有一些新來中國的傳教士,幾乎無人認得尤文輝。
尤文輝聽尹峰說要去拜會徐光啟,十分高興道:“徐保羅為我們中國教會在內地的支柱,而您船主大人,是我們教會在沿海地區的保護者,你們應該見個麵。”
尹峰還沒來得及說什麽,曾山卻搖頭道:“徐大人為官正直,品行端正,和那些貪官汙吏完全不一樣。正因為如此,我認為他是絕對不會去我們**的。”
尤文輝著急地問:“曾先生,這又是為什麽?”
曾山說道:“我在京師遊曆時,也曾經與徐大人一會,其他方麵我不太清楚,但是他有著憂國憂民之心,是朝廷的忠臣。而我們中華公司的地位很尷尬,名不正言不順,徐大人是絕對不會去我們**的。”
尹峰點點頭:“二哥,你說的沒錯。我沒想到這一點:雖然徐光啟是天主**,但是他先是朝廷的官員,而且是忠臣。”他遺憾地搖搖頭:“可惜了,徐光啟大人天資聰慧,然而到了四十七歲才考中科舉,才開始研究這技術之學,白白浪費了生命中最具創造力的年紀。如果他提前2o年開始研究泰西傳來的數學等學問,那會有多少創造明啊!”
曾山、徐鴻基、陳衷紀、尤文輝麵麵相覷,不明白尹峰在說些什麽。
“算了,在這京師也沒什麽可做的了。諸位,我們明天就離開京師南下吧。”
在京師待過好幾年的曾山文士脾氣作,趕緊說:“峰兄,既然來了北京,就遊曆一遍北京城吧?自遼金以來,這北京就相傳‘燕台八景’,分別為薊門煙樹、玉泉垂虹、盧溝曉月、西山界雪、太液晴波、瓊台春雲、金台夕照、居庸登翠,其景色值得一觀。此外,北京還有‘香山八景’,……”
尹峰搖搖頭打斷了曾山的話:“算了,下回再說了。我們總有一天會再來的。”
曾山這才意識到自己此行並非是來遊玩的,不好意思地閉嘴坐下。
……
第二天,尹峰一行人離開了京師,沿著運河南下南京。
尹峰還是留下了尤文輝,讓他在南堂等著龍華民等人回來,然後把增派傳教士的要求告訴他們。尹峰還順便讓尤文輝從耶穌會天主教堂帶走了一批書籍,全是徐光啟最近撰寫及翻譯的著作:《幾何原本》前6卷(與利瑪竇合譯)、《測量法義》、《測量異同》、《甘薯疏》、《勾股義》、《簡平儀說》、《泰西水法》。[]
這個時代沒有知識產權一說,尹峰打算回到**後就把這些書大量印刷出版,有些就當做教材用。
不過,尹峰等人走後第三天,龍華民、熊三拔與徐光啟就回到了京師,尹峰與徐光啟未能見麵,由此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尤文輝的任務也沒能完成;龍華民接任利瑪竇的職位後,推行的傳教方針和利瑪竇完全不一樣,力求在下層百姓中間傳教,而且秉承帶有原教旨主義的特色,不許用中文“上帝”等詞匯,也不再提倡傳教士們學習利瑪竇,“以科學技術為傳教開路”、“尊重中國傳統習俗”的利瑪竇傳教方針已經被拋開。尤文輝沒能從龍華民這裏得到更多的懂科技的傳教士,龍華民甚至要求**教區不要再在傳播科技知識上浪費時間,要專心於“為上帝拯救人心”的工作。
這直接導致了中華聯合公司和耶穌會的又一次衝突。
……
對這些情況絲毫還不知道的尹峰正沿著大運河南下。他們搭乘的是一家與華興聯號關係密切的贛州商人的船。在沿途,為了保密起見,尹峰等人極力避免和各地的華興聯號、華興錢莊、銀號生聯係。
同時,定遠號主力戰艦和新興號由麥大海率領,和特遣艦隊其他戰船一齊離開了渤海,繞過山東半島,緊貼黃海沿岸南下。這一次艦隊依然是在晚間突破了登萊水師汛地,無驚無險地進入了黃海。
在京衢附近,沿路各地的情況還算穩定。一行人進入山東境內時,卻見到一群群難民正在各處遊蕩。經過霸州、永清等處時,一行人見沿途屋廬舍十空**,桑棗樹木大多被砍伐,田間地頭看不見一隻牛羊。居民扶老攜幼,或者扒土以為食,或者隨地拾草為糧。原來,四年前山東遭受蝗災,大半土地顆粒無收;由於官員們沒有組織人力維修水利,以後山東連年遭災,今年由開春起已經連續三個多月沒下雨。如今山東境內已經饑荒遍地,人吃人的慘象都已出現。
尹峰等人是沿著運河南下,沿河由於南來北往的漕運船隻多,沿途情況尚好。稍微離開運河沿岸,就能看到田地拋荒,餓殍遍地的慘象。
在臨清關附近,尹峰等人的船被運河上一處鈔關擋住了。臨清關是由京師沿運河南下,山東境內第一處關稅收繳處。隻見運河內橫鎖兩條鐵索,橫跨兩岸。在臨津關關樓之前,設有浮船五隻,用鐵索連在一起橫截一半的河麵。
尹峰搭乘的船已經在河北境內被抽過兩回稅了,剛入山東又來一處鈔關,他不由地感歎:“這鈔關處處,都快趕上高公路收費站了。”
徐鴻基正在一邊陪同,好奇地問:“高公路是什麽東西?”
尹峰趕緊岔開話題:“這沿路南下,到底還有幾處鈔關?”
徐鴻基想了想道:“四年前,稅使楊太監亂山東那會我曾經路過山東南下閩浙,山東到南京起碼還有三處鈔關,鎮江、南京皆有。不過這還是朝廷明令設立的鈔關,各個地方私自設立的關卡和稅使太監臨時加設的稅關,這些還不算在內。”
尹峰再次感歎道:“這對長途販運而言,完全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啊。”
徐鴻基冷笑道:“這也是針對普通商人而言,那些有著高官勳貴為後台的富商大賈,根本就不用交稅就能通過。這些鈔關的胥吏,也是欺軟怕硬的。”
那臨津關關樓下民間小船來往不絕,岸邊浮船每日會開一小口子,名曰小關,讓那些本地民船來往。但是體積較大的來往商船是必須停船接受檢查的。
尹峰所搭乘的船不得不停下繳納買路錢。商船過關納稅,需要各類參與人填寫清單。商人填寫清單,報告所載貨物,如“某府某縣商人某人”,出入某關,“某處住賣,或往某處貨物”,然後填寫所販商品,如“緞絹箱幾十幾號,一號某緞幾疋,某緞衣幾副”等。並“船戶某人,店戶某人,過塘主人某人,寫單某人,備細開報。”船戶填寫清單,注明梁頭及所載貨物數量。如“某府某縣,船戶某人,或出關,或入關,梁頭若幹,裝某處商人某人,或米麥若幹,或某貨若幹,或有票由繳照,或頂關報埠頭某人,寫單某人。大抵船載米麥者為多,若載貨物,務與商人所報相同,以便查對。”與此相關的“各店戶、過塘主人、船埠頭”都要報清單,說明“出關貨物,店戶收買,店戶遞數;出關船埠頭代寫,埠頭遞數。出入貨物,但經某處過塘,則過塘主人遞數。”總之,填寫內容巨細無遺,這就比後世的收費站麻煩多了。
商人遞上清單後,稅官“查對相同”,據現行則例,計算所納稅款數量,“登號填牌”,命其赴稅署,挨次上納。稅官給商人貨票。票中填注,“本商報到貨物,該納鈔貫折銀,除該官吏收解外,合給票執照,仰關務員役驗實截角,即時放行。”商人過關時,官役要貨票查對,如不符合,則不準出入關口。
而且商戶船隻過關還得排隊,入關分到黑籌一百根;出關,是紅籌一百根。編定號數,每日照單給籌牌,挨次驗放,先入後出。商人執票,船戶拿籌過關,當然,你如果願意付出一些賄賂銀兩,可以提前通關。這事就由那經常來往南北的贛州商人去辦了,而且這官場行賄,流行暗語,稱黃金為“黃精”,白銀為“白蠟”,尹峰以前隻在海外經商,並不擅長此道。
徐鴻基沒說錯,這一路上尹峰一行少說被攔截了八次,這才到達了長江邊的鎮江。
前麵就是南京了,大明帝國的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