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九月中,根據僅僅到今天為止的統計,我們今年出貨所能賺回的銀子,估計已經過去年的三成,和三年前扯平了,到年底去日本的貨船返回後,獲利更加客觀。[.超多好看小說]也就是說,除去必須的賄賂官府的開銷,海禁對我們中華公司每年盈利的影響,已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負責會計的曾景山略顯興奮地報告了這一消息。


    負責對外貿易的韓平說道:“我們能夠把前幾年的損失彌補回來,主要靠了蔗糖和茶葉的出口,以及向內地各省賣出的自鳴鍾、以及糧食。這幾年沒怎麽打仗,不過軍費開銷還是不小……”


    尹峰搶過話頭說:“現在的軍費開銷很多用在兵器研究部的武器開上,還有大量火藥彈藥的生產。其實,去年的我們從德川幕府那裏用幾門老舊大炮,換回了五十萬兩白銀,我已經全部投入軍費中去了,今年的軍費開支實際上並未增加。”


    他話鋒一轉,嗬嗬一笑道:“韓掌櫃,這幾年你們家忙著在到處置地買房,每年的分紅可是統統都投入進去了。可是我呢?我的那份分紅,我自己一兩銀子也沒拿,全投入用到造軍艦中去了。”


    韓平臉色一紅,站起身想說幾句,尹峰揮揮手道:“韓掌櫃,您不用解釋。這些錢時您的,你愛怎麽花就怎麽花。隻是,我想提醒大家,我們既然決策要直立、要爭奪天下,那麽用錢的時候還有得是,別把錢都花完了!”


    在座的十幾位董事,家財最少的也有了近百萬兩,人人家中富可敵國。象韓家那樣生活過得奢侈無度的也有不少,韓京如今常年在內地和海外跑動,揮金如土,可謂是夜夜新郎,家中妻妾有了十幾房。


    中華公司統治區的貧富分化也已經十分明顯。好在以尹峰為的一批董事、股東在這方麵平時比較低調,而且各種慈善事業也積極出麵,所以中華公司統治區內各階層民眾關係還算和諧。


    “我們如今已經基本占領了海南島,石碌鐵礦預計明年初就可以出礦石了,台北的煤礦業已擴大了開采區,明年開始我們就不會缺鐵了,也不用再在佛山高價購買鐵器了。嶽父大人,朝廷對瓊州的情況有何反應?”


    曾嶽拿起尹峰派人在歐洲給他定製的眼睛,拿起一份邸報說道:“內閣大學士吳道南奏請朝廷盡南方各省大軍,進剿瓊崖海盜……這是在說我們了。有左都禦史謝園、兵部尚書林廣樂附議,主張朝廷要嚴格禁海,全麵對我中華公司進行壓製,同時取締查抄所有華興號名下的商館、商鋪、錢莊、銀號……”


    眾人紛紛議論起來:“這不是要逼我們造反嗎?”


    “不可能,各地銀號錢莊都有著官紳士人的錢財在內,不少的富商大賈都入股了。誰要是公然查抄我們的銀號錢莊,豈不是和天下人作對嗎?”


    “朝廷中官員,也不曉得張開眼看看,他們即使想渡海去討伐海南島,難道還能走過瓊州海峽去不成?水軍艦隊和欽州阮家的船已經封鎖了所有去海南的海路,……”尹峰冷冷一笑道:“我們如今已經基本掃平了浙閩粵的沿海,朝廷除非能在短時間內造出幾千艘戰船來,否則是不可能跨海來征討我們的。現在,我們中華公司可謂羽翼已成,應該顯示一下自己的力量了。我已經下令,範濤的北方第一艦隊不日將從濟州島出,去山東、遼東巡海勘察海路,同時將在山東沿海、朝鮮國沿海占據一些島嶼,用以作為軍事基地。”


    曾嶽點點頭道:“朝廷這幫人動輒就以海禁來嚇唬我們,如今我們照樣在全世界範圍內賺錢,他們這種千瘡百孔的海禁,根本是掩耳盜鈴的把戲。[.超多好看小說]現在局勢對我們有利,朝廷上下全都在為廷擊案吵個不休,要等到他們吵完架後把注意力轉移到我們這裏,估計還得等一年。吳大學士的奏章我們不必在意,吳道南從個人品質而言,是個賢人、好人,可是他辦事迂腐呆板,在朝廷各黨派中得不到什麽人支持,因此朝廷在短時間內,還不會因為他的奏章而來對付我們中華公司。”


    明未三大案之一的梃擊案不知為何,在去年年底才生。在尹峰的那個時空,應該是在去年五月間案的。張差持棍入太**,打傷太監。時人疑出鄭貴妃(福王母)指使,意在謀殺太子。旋以殺張差結案。神宗不見朝臣已二十五年,因此案牽涉貴妃、太子,始召見廷臣一次。這莫名其妙的梃擊案在朝廷上下造成了無休止的口水戰,鄭貴妃與太子爭儲這種宮廷內鬥成了這段時間內,整個皇宮和政府機構內最重要的事情。


    尹峰趁機四處擴張,搶占各地的重要沿海島嶼。


    海南瓊州府的官軍被圍一個多月後,被迫投降。顏思齊這次表現得很大度,把幾乎所有投降官軍全都送回了廣東。而瓊崖參將俞谘皋的本部兵丁一萬餘人,此刻還剩下8ooo餘人,其中隻有1ooo號人跟著俞谘皋去了廣東,其餘的人統統留下了。他們中的一部分後來轉變成了瓊崖各地的守備部隊和莊丁隊。


    當今海上誰為霸主,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了。在這種大趨勢推動下,涉及了海外貿易的浙商、閩商、粵商已經大部分和尹峰掛上了鉤,有不少模仿中華公司搞出來的股份公司包攬了各級官僚士紳,隱隱約約地已經成為了中華公司政治盟友。另外,國內實力雄厚的徽商、晉商等商幫,也一改原先對中華公司敬而遠之、若即若離的態度,開始積極地向中華公司示好。


    這其中幾家的態度比較值得玩味:晉商喬家這個月居然派出一大堆人來到台灣,其中還有一個據說是喬家嫡係子弟家的女孩喬靈兒;同一時期,關心尹峰續弦問題的富商大賈有十多個,有幾個和喬家一樣,已經迫不及待把自己家女兒送上門了。這是尹峰最近半年一直非常苦惱的事,也是他打算去南洋視察的不能說的理由之一。


    兩淮鹽商的代表是徽商,是明未國內最大的商業集團,他們幾乎壟斷了兩淮所產食鹽的全部流通過程,揮金如土,富埒王侯。其攫取的巨額壟斷利潤,主要不是靠什麽巧妙的經營策略,而是靠官商結合,家致富不是靠產品,而是靠賄賂等手腕。鹽商靠著與官府勾結,包攬了朝廷對鹽業壟斷權的利潤,鹽的購價與銷價一般可達三、四倍,年利潤率則高達194.1%。從這個角度而言,徽商是典型的官商,和大明朝廷休戚相關。可是,就算是他們也察覺到了沿海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化。漳州、泉州一帶原先自己產鹽,明中期兩淮鹽商靠官府的壟斷權獨霸了漳泉一帶的鹽市場。中華公司從十年前開始,重新開始在漳泉沿海生產海鹽,同時也在台灣沿海開辟鹽場。這樣一來,不僅兩淮鹽商由浙江運鹽入閩的海路被中華公司艦隊掐斷,陸路的鹽道也被得到了中華公司好處的福建官吏以各種借口卡斷。


    這些年來,兩淮鹽商在閩粵已經失去了所有市場。


    徽商也曾經企圖反擊,但是無論如何他們都無法封閉掉福建沿海鹽場,因為這些地方都在中華軍艦隊大炮射程之內。同時,浙江、江蘇、山東沿海的私鹽忽然之間開始泛濫,而產鹽場不是在海島上就是在沿海灘塗,主要的供應商銷售商就是中華公司。


    於是,善於審時度勢的部分兩淮鹽商開始向中華公司示好。大勢所趨之下,部分鹽商也開始在台灣賣地置業,甚至還打算入股中華公司新開辟的茶園。尹峰也和他們拉關係,鼓動他們把資金投入到開台灣、呂宋、爪哇的事業中來;鹽商的資金實力可是比中華公司還要強的,隨時可以動用的流動資金比中華公司還多;畢竟,中華公司還有幾千艘商船在海上跑,貨物資金得等到貨賣出後才能回籠,同時中華公司還得養兵養民;而鹽商是官商,雖然市場很大,可是不需要養很多人來經營,也不用養兵養民,資金來自朝廷官員,想怎麽用就怎麽用,多少根本不是問題。隻要鹽商們出於好奇動用一點資金的零頭來投資中華公司,那就已經不少了。


    國內其他實力較小的商幫中,遲疑不決的還有不少,不過贛商則是另一種表現。由於陶瓷在國內銷售有著陸路上的各種風險,各地局勢動蕩,官府稅卡林立,稅使太監頤指氣使隨意“和賣”,因此如今的景德鎮瓷業每年的主要銷售收入,實際上是來自海外貿易。贛商往海外輸出陶瓷的商路現在完全在中華公司控製下,因此陶瓷業中心景德鎮的商人們,幾乎已經把中華公司和尹峰當做了和朝廷平級的單位。中華公司在景德鎮也投下巨資,搞了一處號稱“華興窯”的窯廠。


    政治上,已經有不少有識之士看到了中華公司崛起所帶來的危機。


    但是,這一切都被淹沒在朝廷日常的黨爭和爭吵中。海南島不過是天涯海角,從來沒有在朝廷心目占到什麽重要的分量。而且這一次黎亂持續了半年,這對於朝廷中每日要經手的各地層出不窮的sao亂、暴亂事件的內閣大學士們來說,絲毫沒有什麽緊迫感。


    因此,直到海南全島陷落,官軍殘餘被遣送回廣東,朝廷還是絲毫未作出什麽反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之海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伊先生並收藏龍之海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