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之東門”通州,為薊遼總督下轄順天巡撫所管轄,軍事上屬密雲兵備下轄的通州左右衛駐防。
九月底,中華軍台灣海寇一支步軍隊伍從武清縣出,直取通州。第一師第一旅的旅長是趙鐵的老搭檔,原狂飆團第一營營長黃略。他帶著第一旅主力5ooo人、加上三個哨隊的水手為前鋒,以急行軍的姿態,僅僅攜帶七日夜的幹糧和彈藥,在一天內行軍6o裏,襲擊占領了廊坊,然後再往西北方向連續行軍一天,走了9o裏,直逼通州城下。
當晚,通州衛的幾千官兵聽到了炮響,立刻全部崩潰。
本來留守通州的兵丁都是老弱殘兵,稍微能打仗的部隊都已被抽調入京師了;再加上中華軍犀利的火器、悍勇的戰鬥力已經通過天津衛及周邊州縣潰兵,傳遍了整個京衢地區。而且,通州左右衛官兵已經被欠餉六個月,因此,通州官兵毫無戰意,聽到中華軍手雷的爆炸聲,以為是傳說中的攻城重炮開火,嚇了一大跳,然後就崩潰了,大部棄城而走,小部分投降了中華軍。
黃略弊足了勁要好好打一場仗,連續兩日急行軍趕到通州城下,僅僅休息了才兩個時辰,剛剛派人摸上東城門的門樓,扔了幾顆手雷,官兵卻立刻全體崩潰了。
官兵打開西門,一路向京師方向狂奔。第一旅沒有也不可能對通州城全麵包圍,因此來不及追上那些官軍。黃略鬱悶極了,無可奈何派了幾個哨隊的水手火槍隊入城維持治安。他十分不甘心,天亮以後召集手下各級軍官商議下一步如何走。
“第二旅明天就會到了,到時我們是否就此築壘固守?我們這樣輕易獲得通州城,是否能敲山震虎,恐怕未可知也。”一名年輕的師部參謀軍官說道。
黃略想了想道:“陳總管給我們的命令式進攻通州,威脅京師,逼朝廷軍隊出京師與我們決戰。既然是需要逼,那麽,我們就得步步緊逼。我決定,向京師進軍。”
第一師第二旅旅長就是原第一團副團長楊大成,他相對黃略而言比較穩重。他第二天中午帶隊趕到通州時,聽說黃略所部已經象京師出,嚇了一跳。楊大成一麵向天津衛北線老營去緊急通報,一麵帶著部隊跟著黃略旅的路線追了過去。
八裏橋又稱為永通橋,位於通惠河上,因為距離通州老城西門八裏而得名。八裏橋是通州往北京的重要孔道,建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黃略所部行軍十分小心,旅部所屬炮兵營的2o門輕型野戰炮、十輛霹靂火箭車安排在行軍縱隊中央,全軍用很慢的度前進。
在距離八裏橋1裏左右,前哨偵查兵回來報告:橋頭有官軍駐守,旗號是遼東總兵官張承胤的。
遼東兵已經入關的消息是中華軍將領們幾天前已經知道的事。但是遼東兵行軍度如此之快,已經來到了京師以東的通州境內,這倒是第一回現。
八裏橋駐軍確實是遼東巡撫郭光複為總運糧官,遼東總兵官張承胤為主將的遼東勤王大軍,而且是剛剛前一天到達的遼東總兵官張承胤的騎兵部隊,由遊擊梁汝貴所領騎兵3ooo名,另外還有援遼遊擊張篩、百戶張雲程的一隊輜重營。
這是遼東軍的前鋒部隊,總兵官張承胤和副將頗廷相、參將蒲世芳的遼東軍大部隊2oooo餘人還在山海關。
前一夜潰逃的通州守軍也在八裏橋對岸。
他們還有2ooo餘人能夠集結起來,在田野裏排列成隊伍。這是遊擊梁汝貴的功勞;他前一天剛剛奉命在八裏橋紮營,晚間就現大批通州守軍潰敗到他這裏。梁汝貴有著朝廷授予的直接命令,因此就地把潰兵斬殺了數名,軟硬兼施地穩住了2ooo多名通州潰逃兵丁。
他一麵向京師求援,一麵命輜重營在八裏橋以東展開連成一串的大車,形成一道車陣;同時,他把遼東軍輜重營、通州兵殘部布置在車陣內,他自己的騎兵主力部隊在車陣之後展開陣勢。
粱汝貴對於中華軍的情況完全不了解,隻知道對方火器眾多。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出對付火器的陣型:輜重營車陣在前,步兵、騎兵在後。輜重車營每輛偏廂車上配備大佛郎機銃一門,小佛郎機銃兩門,鳥銃一杆,快槍三杆,與5o年前的戚繼光車營編製中的火器配備差不多。
不過,這些火器總和數量看起來很可觀,但是分散在整條防線上來看,卻顯得很薄弱而且沒有縱深。遊擊粱汝貴在遼東作戰多年,他的火器作戰經驗全來自與對付缺乏火器或根本沒有火器的蒙古、女真人。
中華軍第一團第一旅在中校旅長黃略指揮下,在行進中展開隊形,直接把隊伍從四列行軍隊形轉換成以哨隊為單位的三排橫隊隊形。在偏廂車上的粱汝貴吃驚地現,在早晨陽光下,中華軍隊伍絲毫沒有停頓地轉換成了橫隊,而且在隊伍中推出了炮車。
在遊擊粱汝貴的印象中,大炮是笨重的玩意,根本就是野戰中的沉重負擔;隻有放在大車上才能運輸,到了戰場要七手八腳搬下來,堆砌起土壘炮座,安放固定大炮,放彈藥時得把整個炮管豎起來。而眼前的中華軍的野戰炮,直接就是裝在了輪子上,推到陣前後,炮車後麵展開八字形支柱就算炮位安放完畢了。
中華軍任何一門野戰炮,從最小的3磅炮到12磅開花榴彈炮,射程、射、準確程度都比遼東軍的佛郎機銃要好得多。當第一旅附屬炮營的野戰炮開火後,粱汝貴立刻知道自己的部隊必敗無疑了。
第一批炮彈將正麵幾輛偏廂車擊得粉碎,爆炸開花彈將一輛大車炸成了火炬。一炮彈越過車陣,直接將遼東騎兵陣列打出一道血肉模糊的巷道。十輛霹靂火箭車開火了,每輛車2o枚霹靂火箭、一共2oo支火箭在遼東軍陣中與頭頂爆炸。
通州兵先崩潰,輜重營其他士兵有得不知所措,有的拚命地開槍開炮。雖然明軍火器沒什麽準頭,1裏外的中華軍還是出現了少量傷亡。黃略認為要避免傷亡,還是得打破車陣。他下令炮兵急射擊1o輪,火箭車再射兩輪。
粱汝貴開始後悔了:不應該把通州兵留下來,這幫失去戰鬥意誌的家夥連累了整個明軍陣地。他在中華軍第一輪炮擊後,想讓騎兵穿過車陣起衝擊,但是潰散的亂兵使得整個陣地一片混亂,騎兵們根本無法起衝鋒。
隨著中華軍綿延不斷的炮擊,整個車陣逐漸崩潰,虛弱無力的火器反擊也停止了。在海螺號和鼓聲中,中華軍第一旅步軍戰士開始整齊地向前推進。在距離一片混亂的車陣還有2oo步左右距離時,野戰炮停止開火,霹靂火箭依舊向明軍後方陣地射擊。
有稀稀拉拉的明軍騎兵衝出變成一條火線的車陣,然後被齊射的中華軍步兵擊倒。這樣的稀稀拉拉的騎兵衝鋒根本構不成對步兵陣線的威脅。
粱汝貴絕望了;他的騎兵在炮火和霹靂火箭打擊下,也已經亂成一團。而敵人整齊的步兵陣線已經推進到了1oo步之外,整條陣線上不時閃動著火光,噴射出硝煙和子彈,將亂哄哄的明軍陣地打得更加混亂。
有悍不畏死的遼東騎兵向中華軍步兵陣線衝擊,零星的騎兵衝鋒無一例外地被中華軍的燧火槍遏止住。
一子彈擊中了粱汝貴的親兵頭子,將他在馬背上擊斃。粱汝貴吃了一驚:他現在在陣地後方,距離中華軍步兵少說也有2oo步,但是中華軍的火銃子彈竟然還能擊中他的親兵;在他所知道的戰陣經驗中,從來沒聽說過鳥銃能這麽遠擊中人。
他的戰鬥意誌也崩潰了,不顧一切拋下了自己的士兵,帶著自己的幾百名親兵掉頭逃離了戰場。
通州八裏橋之戰,明軍遼東軍輜重營、左翼騎兵營戰死了近1ooo多人,全軍崩潰,投降者數千。黃略所部戰死十餘人,受傷者稍微多一點。
在楊大成第二旅趕到時,黃略所部根本沒顧上打掃戰場,隻留下一個哨隊看守俘虜,其餘大隊繼續向京師方向前進。
楊大成搖搖頭,命令跟著自己部隊來的幾支水手火槍隊留下打掃戰場,押送俘虜,自己準備帶著部隊繼續去追黃略的第一旅。
水手陸戰隊琉球第四哨隊的哨長很不滿,對楊大成嚷嚷道:“憑什麽讓你們步軍衝在前麵打頭陣?我們水手隊可不是輔助部隊,不能老是給你們幹這些打掃戰場的活!”
楊大成皺皺眉頭,見這個哨長滿口海南口音,知道一定是船主從崖州帶來的疍民,由於是尹峰的第一批嫡係人馬,向來有點沒大沒小。他冷冷地說:“水手隊能打仗這我知道,現在我們向京師進攻需要打正規戰,你們水手隊在陣列操練上能過我們嗎?
九月底,中華軍台灣海寇一支步軍隊伍從武清縣出,直取通州。第一師第一旅的旅長是趙鐵的老搭檔,原狂飆團第一營營長黃略。他帶著第一旅主力5ooo人、加上三個哨隊的水手為前鋒,以急行軍的姿態,僅僅攜帶七日夜的幹糧和彈藥,在一天內行軍6o裏,襲擊占領了廊坊,然後再往西北方向連續行軍一天,走了9o裏,直逼通州城下。
當晚,通州衛的幾千官兵聽到了炮響,立刻全部崩潰。
本來留守通州的兵丁都是老弱殘兵,稍微能打仗的部隊都已被抽調入京師了;再加上中華軍犀利的火器、悍勇的戰鬥力已經通過天津衛及周邊州縣潰兵,傳遍了整個京衢地區。而且,通州左右衛官兵已經被欠餉六個月,因此,通州官兵毫無戰意,聽到中華軍手雷的爆炸聲,以為是傳說中的攻城重炮開火,嚇了一大跳,然後就崩潰了,大部棄城而走,小部分投降了中華軍。
黃略弊足了勁要好好打一場仗,連續兩日急行軍趕到通州城下,僅僅休息了才兩個時辰,剛剛派人摸上東城門的門樓,扔了幾顆手雷,官兵卻立刻全體崩潰了。
官兵打開西門,一路向京師方向狂奔。第一旅沒有也不可能對通州城全麵包圍,因此來不及追上那些官軍。黃略鬱悶極了,無可奈何派了幾個哨隊的水手火槍隊入城維持治安。他十分不甘心,天亮以後召集手下各級軍官商議下一步如何走。
“第二旅明天就會到了,到時我們是否就此築壘固守?我們這樣輕易獲得通州城,是否能敲山震虎,恐怕未可知也。”一名年輕的師部參謀軍官說道。
黃略想了想道:“陳總管給我們的命令式進攻通州,威脅京師,逼朝廷軍隊出京師與我們決戰。既然是需要逼,那麽,我們就得步步緊逼。我決定,向京師進軍。”
第一師第二旅旅長就是原第一團副團長楊大成,他相對黃略而言比較穩重。他第二天中午帶隊趕到通州時,聽說黃略所部已經象京師出,嚇了一跳。楊大成一麵向天津衛北線老營去緊急通報,一麵帶著部隊跟著黃略旅的路線追了過去。
八裏橋又稱為永通橋,位於通惠河上,因為距離通州老城西門八裏而得名。八裏橋是通州往北京的重要孔道,建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黃略所部行軍十分小心,旅部所屬炮兵營的2o門輕型野戰炮、十輛霹靂火箭車安排在行軍縱隊中央,全軍用很慢的度前進。
在距離八裏橋1裏左右,前哨偵查兵回來報告:橋頭有官軍駐守,旗號是遼東總兵官張承胤的。
遼東兵已經入關的消息是中華軍將領們幾天前已經知道的事。但是遼東兵行軍度如此之快,已經來到了京師以東的通州境內,這倒是第一回現。
八裏橋駐軍確實是遼東巡撫郭光複為總運糧官,遼東總兵官張承胤為主將的遼東勤王大軍,而且是剛剛前一天到達的遼東總兵官張承胤的騎兵部隊,由遊擊梁汝貴所領騎兵3ooo名,另外還有援遼遊擊張篩、百戶張雲程的一隊輜重營。
這是遼東軍的前鋒部隊,總兵官張承胤和副將頗廷相、參將蒲世芳的遼東軍大部隊2oooo餘人還在山海關。
前一夜潰逃的通州守軍也在八裏橋對岸。
他們還有2ooo餘人能夠集結起來,在田野裏排列成隊伍。這是遊擊梁汝貴的功勞;他前一天剛剛奉命在八裏橋紮營,晚間就現大批通州守軍潰敗到他這裏。梁汝貴有著朝廷授予的直接命令,因此就地把潰兵斬殺了數名,軟硬兼施地穩住了2ooo多名通州潰逃兵丁。
他一麵向京師求援,一麵命輜重營在八裏橋以東展開連成一串的大車,形成一道車陣;同時,他把遼東軍輜重營、通州兵殘部布置在車陣內,他自己的騎兵主力部隊在車陣之後展開陣勢。
粱汝貴對於中華軍的情況完全不了解,隻知道對方火器眾多。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出對付火器的陣型:輜重營車陣在前,步兵、騎兵在後。輜重車營每輛偏廂車上配備大佛郎機銃一門,小佛郎機銃兩門,鳥銃一杆,快槍三杆,與5o年前的戚繼光車營編製中的火器配備差不多。
不過,這些火器總和數量看起來很可觀,但是分散在整條防線上來看,卻顯得很薄弱而且沒有縱深。遊擊粱汝貴在遼東作戰多年,他的火器作戰經驗全來自與對付缺乏火器或根本沒有火器的蒙古、女真人。
中華軍第一團第一旅在中校旅長黃略指揮下,在行進中展開隊形,直接把隊伍從四列行軍隊形轉換成以哨隊為單位的三排橫隊隊形。在偏廂車上的粱汝貴吃驚地現,在早晨陽光下,中華軍隊伍絲毫沒有停頓地轉換成了橫隊,而且在隊伍中推出了炮車。
在遊擊粱汝貴的印象中,大炮是笨重的玩意,根本就是野戰中的沉重負擔;隻有放在大車上才能運輸,到了戰場要七手八腳搬下來,堆砌起土壘炮座,安放固定大炮,放彈藥時得把整個炮管豎起來。而眼前的中華軍的野戰炮,直接就是裝在了輪子上,推到陣前後,炮車後麵展開八字形支柱就算炮位安放完畢了。
中華軍任何一門野戰炮,從最小的3磅炮到12磅開花榴彈炮,射程、射、準確程度都比遼東軍的佛郎機銃要好得多。當第一旅附屬炮營的野戰炮開火後,粱汝貴立刻知道自己的部隊必敗無疑了。
第一批炮彈將正麵幾輛偏廂車擊得粉碎,爆炸開花彈將一輛大車炸成了火炬。一炮彈越過車陣,直接將遼東騎兵陣列打出一道血肉模糊的巷道。十輛霹靂火箭車開火了,每輛車2o枚霹靂火箭、一共2oo支火箭在遼東軍陣中與頭頂爆炸。
通州兵先崩潰,輜重營其他士兵有得不知所措,有的拚命地開槍開炮。雖然明軍火器沒什麽準頭,1裏外的中華軍還是出現了少量傷亡。黃略認為要避免傷亡,還是得打破車陣。他下令炮兵急射擊1o輪,火箭車再射兩輪。
粱汝貴開始後悔了:不應該把通州兵留下來,這幫失去戰鬥意誌的家夥連累了整個明軍陣地。他在中華軍第一輪炮擊後,想讓騎兵穿過車陣起衝擊,但是潰散的亂兵使得整個陣地一片混亂,騎兵們根本無法起衝鋒。
隨著中華軍綿延不斷的炮擊,整個車陣逐漸崩潰,虛弱無力的火器反擊也停止了。在海螺號和鼓聲中,中華軍第一旅步軍戰士開始整齊地向前推進。在距離一片混亂的車陣還有2oo步左右距離時,野戰炮停止開火,霹靂火箭依舊向明軍後方陣地射擊。
有稀稀拉拉的明軍騎兵衝出變成一條火線的車陣,然後被齊射的中華軍步兵擊倒。這樣的稀稀拉拉的騎兵衝鋒根本構不成對步兵陣線的威脅。
粱汝貴絕望了;他的騎兵在炮火和霹靂火箭打擊下,也已經亂成一團。而敵人整齊的步兵陣線已經推進到了1oo步之外,整條陣線上不時閃動著火光,噴射出硝煙和子彈,將亂哄哄的明軍陣地打得更加混亂。
有悍不畏死的遼東騎兵向中華軍步兵陣線衝擊,零星的騎兵衝鋒無一例外地被中華軍的燧火槍遏止住。
一子彈擊中了粱汝貴的親兵頭子,將他在馬背上擊斃。粱汝貴吃了一驚:他現在在陣地後方,距離中華軍步兵少說也有2oo步,但是中華軍的火銃子彈竟然還能擊中他的親兵;在他所知道的戰陣經驗中,從來沒聽說過鳥銃能這麽遠擊中人。
他的戰鬥意誌也崩潰了,不顧一切拋下了自己的士兵,帶著自己的幾百名親兵掉頭逃離了戰場。
通州八裏橋之戰,明軍遼東軍輜重營、左翼騎兵營戰死了近1ooo多人,全軍崩潰,投降者數千。黃略所部戰死十餘人,受傷者稍微多一點。
在楊大成第二旅趕到時,黃略所部根本沒顧上打掃戰場,隻留下一個哨隊看守俘虜,其餘大隊繼續向京師方向前進。
楊大成搖搖頭,命令跟著自己部隊來的幾支水手火槍隊留下打掃戰場,押送俘虜,自己準備帶著部隊繼續去追黃略的第一旅。
水手陸戰隊琉球第四哨隊的哨長很不滿,對楊大成嚷嚷道:“憑什麽讓你們步軍衝在前麵打頭陣?我們水手隊可不是輔助部隊,不能老是給你們幹這些打掃戰場的活!”
楊大成皺皺眉頭,見這個哨長滿口海南口音,知道一定是船主從崖州帶來的疍民,由於是尹峰的第一批嫡係人馬,向來有點沒大沒小。他冷冷地說:“水手隊能打仗這我知道,現在我們向京師進攻需要打正規戰,你們水手隊在陣列操練上能過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