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峰連續幾天在呂宋島東西南北各縣視察,他先視察了馬尼拉新開設的十多所學校,包括了蒙學、中學和技術學校、政務書院分校,還有幾所蕃學。呂宋島現在也開始大力招攬土著入學,學習中華文化,漢語、漢字是必學的。隻要上學的土著能夠經曆完整的中國文化教育,考核合格畢業後就可以被招入中華公司或者鎮守府做事,而且,尹峰特別規定,信仰天主**的土著必須進入蕃學學習。


    原先在西班牙人統治時期,西班牙天主教會承擔了教化土著的工作,因此菲律賓全境教堂很多。而今後所有天主教堂將有鎮守府文教部統一管轄,不少小教堂被拆除。


    那些潛伏在各個部落的多明我會、聖方濟各會傳教士在這一次倭人、邦邦牙天主**叛亂中,起了非常惡劣的作用。尹峰下令將叛亂地區的教堂一律燒毀拆除,將非耶穌會傳教士統統趕出呂宋島。他將天主教堂劃歸呂宋鎮守府管轄,實際上就是控製教堂的數量,以便控製土著天主**的數量;同時讓土著們學習中國文化,還鼓勵新來的移民和土著聯姻,尹峰計劃從文化和人種兩方麵開始民族同化事業,以幾百萬中國移民的數量優勢在短時期內把菲律賓徹底中國化。


    隨後,尹峰又檢查了馬尼拉炮廠的銅炮生產情況:菲律賓可是產銅的地方,尹峰因此把炮廠直接設立在了馬尼拉內湖岸邊,利用水車為動力鑄造銅炮,還有幾處以風車為動力的火藥製造廠。


    中國人有水力翻車什麽的明,水力用在農業上的較多,極少在手工業生產中使用,風力就更不用說了。這些水車、風車動力裝置不是傳統中國技術,是生活在海邊低地的荷蘭人帶來的技術。尹峰依稀記得,在另一個時空,荷蘭人的水車、風車動力機械,一直沿用到19世紀,可見紅毛夷必定對這些動力係統很有研究。


    在北線戰場上實驗性使用的鋼炮,是用多層鋼板卷軋而成的炮膛,使用的結果是既不經濟也沒有什麽太大突出的性能改良。其原因是:中華公司雖然有了石碌的優質鐵礦,問題是老式的炒鋼法還無法提供優質鋼材,也無法鑄造整體無縫鋼管,所以隻能造小型的火炮,現在造鋼炮既費錢也費力,而且效果還一般般。所以,尹峰下令暫停鋼炮的研製,兵器研究部組織了一些人先去研究煉鋼法,其餘的科研力量轉向研究線膛槍炮。


    中國曆來是缺銅的國家,不過,現在尹峰手頭有菲律賓,一個產銅的群島:還有每年日本供應的銅,用來鑄炮是足夠了。因此,他決定目前中華軍的前裝滑膛炮還是以銅為主。


    他隨後來到了馬尼拉城內,原馬尼拉王城中心的一處地下室。這裏是中華公司秘密的造幣處。三名猶太商人,三名荷蘭金匠、一名英國銀匠,還有十餘名中國工匠正聚在一起,研究著幾枚新鑄成的,即將行的中華幣。其中包括金幣、銀幣、銅幣,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中華幣采取銀本位,銀幣麵值為1元、5元、1o元等,個頭依次大一圈。銀幣和金幣的比價按照當時的市場價為2o比1,計劃中金幣不會太多、隻在海外交易中使用。銅幣為輔助幣,以分為單位,麵值為1分、1o分等,1oo分為銀幣一元。現銀一兩為1o元銀幣,也就是1oo分銅幣。


    尹峰沒有金融貨幣這方麵的經驗,因此才會有猶太人和荷蘭人在此出現。那名英國銀匠上是葡萄牙人手中的戰爭俘虜,是李麗華從澳門掘出來的人才。尹峰之所以要找個英國銀匠來鑄幣,主要是因為歐洲中世紀的銀幣標準是所謂的英格蘭的標準。當時,盡管人們已經可以提煉出高純度的銀,但純銀實在太軟,用手就能扳斷。從實際用途角度來看,銀幣最好的比例應該是92.5%的銀和7.5%的銅,這種成份組成的銀也被稱為標準銀,是中世紀英格蘭的標準鑄造銀,直到後世的21世紀,英國仍然使用標準銀製造銀幣。當然,英國曆史上也曾使過低標準的銀。15441551年,亨利八世曾成功地降低銀幣的成色,這種銀幣中銅的含量很高,以至於1549年用此材質鑄造的先令被斥為“酒糟鼻”。


    中華公司如今有著大量的白銀儲備,有著錢莊、銀號的實際操作經驗和關係網,在國內外也有著很好的信譽,完全有實力行貨幣了。不過,尹峰要求的銀幣是銀銅九比一的比例,以中華公司的武裝實力、白銀庫存和信譽而言,推廣起來應該沒問題。尹峰倒是想行紙幣來著,可是曾棋和徐鴻基、還有黃逞等董事會成員都表示反對:主要原因是國朝初年行的大明寶鈔,由於行不當,導致紙幣實際幣值下跌到了麵額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最後其價值連擦屁股紙都不如。因此紙幣在明朝官府和民間的名聲都很差,中華公司一開始就行推廣紙幣作為交易貨幣,恐怕會遭到國內商家以及老百姓的反對。


    尹峰陸陸續續又視察了呂宋中南部新開辟的種植園和農田,然後返回了馬尼拉。在內湖邊上,他遇到了一隊正在野營拉練的中華軍步軍士兵,他跳下馬興致很高地和士兵們拉家常。在徐鴻基等人看來:尹峰其人少一點霸氣,但是人望無人可比,特別是他的親民作風,完全屬於上古聖賢的那種“與民同樂”的風格。


    尹峰正在和士兵們聊天時,馬尼拉城方向飛奔來一輛四輪馬車,四匹馬拉的車廂上插著尹峰本人的“尹”字旗,馬車車門上畫著一艘三桅大帆船的圖案。這是尹峰的專用馬車,如今在整個馬尼拉,除他以外隻有一個人能夠使用:李麗華。


    尹峰前來馬尼拉,隻帶了李麗華一個人。打從十月份起,由**傳來的小道消息;李麗華將正式成為尹峰尹船主、尹總統領的正室夫人。公司內部以曾家為的閩商一派成員都有點失望,而尹峰的鐵杆嫡係之一:馬尼拉幸存者這一派,大多數是支持李麗華的,特別是那些天主**。中華軍水軍的重要組成部分,沿海疍民一派大多是視麥婉兒為正房的,因此也略微有點失望。


    李麗華則是基本上心滿意足了,除了沒法在教堂舉辦正式儀式外,她已經別無所求。


    馬車來到尹峰麵前停下,一名黑人親衛跳下馬車,拉開車門,身著洋裝長裙的李麗華徑直跳下車。她是西洋文化背景下長大的女子,從來不怕拋頭露麵,不過這時尹峰身邊是一群呂宋鎮守府的文官在陪同,徐鴻基等一幹文人也沒法接受這種做派,趕緊紛紛回避,拱手鞠躬然後轉身走開。


    尹峰迎上去,見李麗華滿臉憂色,趕緊問道:“出什麽事了?”


    李麗華如今除了擔任一些慈善會的工作外,還在兼管南洋情報。她繼承了李旦的財產,也繼承了李旦很大一部分在南洋各地的人脈,而且,六年前她在爪哇親身涉險救援華人難民,在南洋也小有名氣了,因此凡是涉及南洋的事務,尹峰還是離不開她的。


    “是爪哇!葡萄牙人傳來消息,三寶壟的我公司商館已經被馬達蘭土王攻陷了!”


    1617年底,野心勃勃的範.彼德爾斯遜.昆開始擔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任總督,他原先是東印度公司商務督查,五年前荷蘭人被中華公司打敗後,巴達維亞城被萬丹、井裏汶的土著軍隊圍攻,正是在他的率領下襲擊和驅趕了土著軍隊,穩定了局勢。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部,是荷蘭統治爪哇以至整個東印度群島殖民地的政治基礎,因此總算在大敗之後還能保持住穩定局麵。


    占領和管理巴城耗費了荷蘭人的巨資和精力。初期,該地人口稀少,缺乏糧食供應,沒有木材建造船舶和房屋,周邊地區是荒涼的沼澤地,罕見村莊人煙,雨季洪水泛濫成災,還常有老虎、野豬、犀牛等出沒,同時四周也麵臨當地穆斯林王國的敵視和威脅。荷蘭人從印度科羅曼德爾海岸的石場運來巨石,從東爪哇的紮巴拉砍得柚木,從當地采集珊瑚石,並從中國招募來大批可靠又吃苦耐勞的華工,在廢墟上建立起巴城的雛形。巴城的主要建設工程,如運河與排水道的挖掘、房屋和港灣的建造、城牆及防護要塞的修築大多由中國人承包興建。華工熟諳製磚和砌磚工藝,令荷蘭人甚為稱道。


    範.彼德爾斯遜.昆利用了五年的和平時期,借助和中國人暫時的良好關係,依靠中國人的勤勞,荷蘭式運河、城堡、市政廳、**教堂、拉丁語學校和市場區相繼出現在巴達維亞。


    為了充實人口,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大量招攬中國人。中華公司也正在推行大移民計劃,所以在短時間內,巴達維亞靠著中國人的勤勞,迅繁榮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之海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伊先生並收藏龍之海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