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元年九月底,努爾哈赤的八旗主力部隊東進到達撫順關。
八旗部隊在曠野上擺出了寬大的陣勢,紮下了大營。正黃、正紅,鑲紅、鑲藍與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分別由北至南,依次相應,西、東對稱排列;其中正紅、鑲紅與正白、鑲白分別向西、東凸出並列,正黃與鑲藍、鑲黃與正藍分別靠內、南北對稱排列;各旗旗主麵南為尊,保持旗主的尊嚴,以旗主為核心進行駐屯或戰鬥。所有八旗兵丁平時生活行軍都按此固定關係位置排列,祭祀時按此分左右列班,戰鬥時分左右翼部署;在任何情況下,其方向、順序都不許改變,否則,錯亂順序,被看成是重大錯誤。
除了用於戰鬥的七萬戰兵外,這個大營中還有七八萬男女老幼隨軍家屬,以及龐大的輜重隊伍,都是從遼沈地區搶掠來的財物。在每個旗大營外圍,還有無數被強行裹挾來的漢民百姓。
每當征戰,八旗中許多未及齡而不列正額的少年子弟各隨自己家主於戰陣之間充當炮灰,紮營後則汲水造飯,晚間放牧馬匹。為了掠奪更多的戰利品。平日出戰時,各級八旗將領都帶有家奴,不限多少,自以其意,甲騎隨行。因此,後金八旗作戰時不列正額的家人和奴隸也參戰,這樣,出兵人數往往過規定數量。
這支後金東進大軍不象是一支行軍部隊,更像是一場武裝的民族大遷徙,總人數接近了18萬。
因此,後金大軍東返的行軍度相比以前八旗兵進軍度而言,顯得非常緩慢,根本無法擺脫後麵的中華軍追兵。
雖然緊追不舍的中華軍騎兵旅無法撼動龐然大物一般的八旗大軍,但是騷擾和牽製的戰鬥在日夜不停地展開。楊大成帶著步軍第二師、第六師的七個主力團,總計2oooo餘人緊跟在八旗兵東返大軍的後麵。由於炮兵旅的大炮及後勤輜重拖了後腿,中華軍急切之中也無法趕上努爾哈赤的主力部隊。因此,騎兵旅成了這階段作戰的主力。
後金八旗先後在撫順所、甲板等地伏擊追擊的中華軍騎兵,但是總是無法成建製地消滅哪怕是一個營的中華軍騎兵。中了伏擊被包圍的中華軍騎兵,戰鬥意誌極其強悍,總能忍受重大傷亡結陣自守,靠密集的火器射擊堅持到援軍的到來,當中華軍步軍形成黑壓壓一堵人牆緩慢堅決地壓過來時,八旗兵就不得不撤退了,利用機動能力脫離戰場,但是中華軍被包圍部隊也就成功解圍。努爾哈赤大軍的後衛部隊汗王直屬鑲紅旗部隊接到努爾哈赤的嚴令:堅決不許和中華軍大隊糾纏,一擊不中即刻脫離戰陣。八旗大軍如今拖兒帶女、攜帶無數搶掠來的輜重財物,根本不適合在這種狀態下與中華軍決戰。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花了四十年的征戰,他的那些忠實的子弟兵都已經功成名就,成為了擁有良田千畝、家奴成百上千的主子爺,再也不願回到密林中去過漁獵耕種的苦日子了。放棄遼沈退回建州衛這樣的決定,實際上遭到了很多八旗將領的反對,全靠努爾哈赤個人無與倫比的威信才能壓服眾人。不過老巢被中華軍燒殺搶掠的消息也刺激了不少八旗將領,他們都急於回師赫圖阿拉報仇雪恨。
以努爾哈赤為的後金國高層此時心情非常急躁,人人都感到了危機降臨。如今他們麵臨兩路中華軍的進攻,必須先打敗其中一路,後金國才能爭得扭轉戰局的機會。
與中華軍的決戰,將是決定後金國以致剛剛形成的滿洲八旗一族的生死存亡之戰。
……
第五師二團臨時團長張盤帶著兩個營的步軍兄弟正在向界凡城方向行軍。隨同二團行軍的還有兩個營的民兵,隊伍稀稀拉拉展開在大路兩翼。[]沿途所有的村寨都在起火冒煙,路邊連片的農田中,尚未收割的莊稼統統都在冒煙起火。中華軍這一支15oo人的步軍隊伍在穿越一片煙火張天的地區。根據顏思齊的命令,這一帶地區的所有建築、莊稼都必須付之一炬,所有抵抗者一律就地處決,逃難者統統向界凡城、尚間崖方向驅趕。
第二團的原任團長是在赫圖阿拉與界凡城路途中間的馬兒墩寨戰死的。他當時正攻占了馬爾墩寨,一不小心被一名八旗神箭手射中麵門而倒地身亡。二團的副團長在赫圖阿拉南城堡壘作戰時受重傷,監軍官也在女真部落一次夜襲中戰死。剛剛到達赫圖阿拉戰場不過十天的張盤,臨時被任命為代理團長。
顏思齊考慮到這個團大半是遼東新兵組成,因此由遼東人張盤來帶領比較合適。而且張盤在戰陣中、軍校中的表現都不錯,因此破格提拔了他。張盤可能是第一個在中華軍係統中擔任了團長職務的遼東人,而且還是原明朝官軍潰兵。
穿越這一片一切都在毀滅的土地,張盤絲毫沒有什麽興奮感。他自己老家的田地、莊園、宅院,當年也是這樣徹底被八旗兵毀滅了的。
對於他來說,家族的血海深仇才剛剛開始得到回報。
不過在中華軍軍官官階層中,他是儒生出身的唯一例外。一路過來,成千上萬的後金八旗難民四散奔逃,那些一不小心被中華軍俘虜的八旗子民,張盤並沒有統統砍頭了事,或者加以驅趕。他命令部下收留這些老弱婦孺,給他們吃喝,並派人護送他們返回赫圖阿拉大營。那些抵抗之後被俘的八旗村寨居民,張盤也沒有統統殺死,而是派人甄別身份:那些純粹的女真人會被處死,而那些早在萬曆年間,高淮亂遼時期為了躲避苛政逃入建州衛的原遼東漢民,張盤則堅決不許殺害,統統作為俘虜押往後方大營。他四處宣揚中華軍討伐後金是替天行道、吊民伐罪,凡是主動投降者都可以保命。
礦監稅使橫行遼東的時期,有幾萬漢民無法在明朝官府苛政下生活,舉家逃亡關外,加入了努爾哈赤的建州衛女真部落。再早還有明初就與女真人混居在一起的漢民,已經和女真人同化的差不多了,完全分別不出什麽族別了。
張盤的大軍慢吞吞地向界凡城靠近。他的任務並非攻占界凡城,顏思齊命令他占領界凡城南3o裏處的古勒寨,建立一處前哨陣地。
此時,顏思齊已經和圖們江特遣隊聯絡上了,水軍陸戰隊和幾支民兵營部隊已經穿越長白山區,沿圖們江上遊向渾河流域進軍,目標指向薩爾滸。沿途女真部落被打得分崩離析,四散奔逃。原本要南下增援努爾哈赤八旗主力的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各部組成的新八旗部隊,裝備的是最原始的長槍、弓箭等武器,牛皮甲就算是最好的甲胄了。他們集結兵力在渾河岸邊企圖阻截陸戰隊進軍,但是一開戰就被陸戰隊射的上千霹靂火箭彈打垮了。從來沒有見過、沒有聽說過如此犀利爆炸火器的叢林部落民四散奔逃,以為是天神降下了雷電,一絲一毫抵抗的勇氣都消失了。
有數千新八旗兵丁向薩爾滸方向撤退,逃進了界凡城。於是,中華軍圖們江特遣隊的消息傳到了努爾哈赤的耳中。他難以置信地反複審問了報信者,不敢相信中華軍還能采取這樣的行動。圖們江口特遣隊此舉十分冒險,陸戰隊現在是在幾乎沒有後勤供應的條件下作戰。但他們已經切斷了努爾哈赤八旗主力和鬆花江流域女真部落的聯係,東北新編八旗兵前來增援努爾哈赤八旗主力的希望十分渺茫了。
顏思齊派出大批的騎兵分散在四處森林中搜剿殘餘的女真部落民,第一師包圍了赫圖阿拉老城,準備將這個努爾哈赤起家的老巢攻占。他還不知道努爾哈赤已經全軍東返,八旗的全部主力部隊正在向他逼近。此刻,他的部隊除步軍第一師主力有兩各團,炮兵一個團集結在赫圖阿拉城周邊,其餘部隊都分散在各處剿殺女真部落。
顏思齊沒有四處宣揚中華軍討伐後金的正義所在,他隻管殺死那些不投降者;宣傳工作現在由監軍部宣傳科主管,軍情部也派出人員四處宣揚:原來的漢民隻要投降就能活命,還可以在今後的中華軍統治下的遼東生活下去。
這一天他剛剛視察完赫圖阿拉城下的炮兵陣地,騎著戰馬返回老營大帳。他的衛隊都是一色的原南洋旅戰士,個子不高、精幹悍勇。顏思齊按照西班牙軍隊和德意誌重甲步兵的胸甲樣式,特意讓兵器研究部打造了解幾十套適合南方人體形的鋼製胸甲,配給自己的衛隊成員。因此,他的衛隊常常是身上披掛精良亮堂的胸甲,趾高氣揚地快馬奔馳在大營內:唯一有權在大營內快馬奔馳的人,就是顏思齊本人。
顏思齊帶著衛士風風火火地衝進大帳,卻現有一名頭戴羽毛盔甲的傳令兵趴在他的案座前,埋頭在自己手臂中出鼾聲。
顏思齊的衛隊長說道:“看臂章是第五師二團的弟兄……”
“叫醒他,大約是張盤派來的信使。”
那傳令兵一覺醒來,見是顏思齊在場,趕緊立正敬禮:“第二團代團長張盤稟報總管大人:界凡城方向出現大批敵軍,正在南下,數量極多,有正黃旗、鑲黃旗的旗號出現。”
顏思齊正懶洋洋把自己身子陷入虎皮太師椅上,聞言大吃一驚,跳了起來道:“什麽?努爾哈赤來了?”
八旗部隊在曠野上擺出了寬大的陣勢,紮下了大營。正黃、正紅,鑲紅、鑲藍與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分別由北至南,依次相應,西、東對稱排列;其中正紅、鑲紅與正白、鑲白分別向西、東凸出並列,正黃與鑲藍、鑲黃與正藍分別靠內、南北對稱排列;各旗旗主麵南為尊,保持旗主的尊嚴,以旗主為核心進行駐屯或戰鬥。所有八旗兵丁平時生活行軍都按此固定關係位置排列,祭祀時按此分左右列班,戰鬥時分左右翼部署;在任何情況下,其方向、順序都不許改變,否則,錯亂順序,被看成是重大錯誤。
除了用於戰鬥的七萬戰兵外,這個大營中還有七八萬男女老幼隨軍家屬,以及龐大的輜重隊伍,都是從遼沈地區搶掠來的財物。在每個旗大營外圍,還有無數被強行裹挾來的漢民百姓。
每當征戰,八旗中許多未及齡而不列正額的少年子弟各隨自己家主於戰陣之間充當炮灰,紮營後則汲水造飯,晚間放牧馬匹。為了掠奪更多的戰利品。平日出戰時,各級八旗將領都帶有家奴,不限多少,自以其意,甲騎隨行。因此,後金八旗作戰時不列正額的家人和奴隸也參戰,這樣,出兵人數往往過規定數量。
這支後金東進大軍不象是一支行軍部隊,更像是一場武裝的民族大遷徙,總人數接近了18萬。
因此,後金大軍東返的行軍度相比以前八旗兵進軍度而言,顯得非常緩慢,根本無法擺脫後麵的中華軍追兵。
雖然緊追不舍的中華軍騎兵旅無法撼動龐然大物一般的八旗大軍,但是騷擾和牽製的戰鬥在日夜不停地展開。楊大成帶著步軍第二師、第六師的七個主力團,總計2oooo餘人緊跟在八旗兵東返大軍的後麵。由於炮兵旅的大炮及後勤輜重拖了後腿,中華軍急切之中也無法趕上努爾哈赤的主力部隊。因此,騎兵旅成了這階段作戰的主力。
後金八旗先後在撫順所、甲板等地伏擊追擊的中華軍騎兵,但是總是無法成建製地消滅哪怕是一個營的中華軍騎兵。中了伏擊被包圍的中華軍騎兵,戰鬥意誌極其強悍,總能忍受重大傷亡結陣自守,靠密集的火器射擊堅持到援軍的到來,當中華軍步軍形成黑壓壓一堵人牆緩慢堅決地壓過來時,八旗兵就不得不撤退了,利用機動能力脫離戰場,但是中華軍被包圍部隊也就成功解圍。努爾哈赤大軍的後衛部隊汗王直屬鑲紅旗部隊接到努爾哈赤的嚴令:堅決不許和中華軍大隊糾纏,一擊不中即刻脫離戰陣。八旗大軍如今拖兒帶女、攜帶無數搶掠來的輜重財物,根本不適合在這種狀態下與中華軍決戰。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花了四十年的征戰,他的那些忠實的子弟兵都已經功成名就,成為了擁有良田千畝、家奴成百上千的主子爺,再也不願回到密林中去過漁獵耕種的苦日子了。放棄遼沈退回建州衛這樣的決定,實際上遭到了很多八旗將領的反對,全靠努爾哈赤個人無與倫比的威信才能壓服眾人。不過老巢被中華軍燒殺搶掠的消息也刺激了不少八旗將領,他們都急於回師赫圖阿拉報仇雪恨。
以努爾哈赤為的後金國高層此時心情非常急躁,人人都感到了危機降臨。如今他們麵臨兩路中華軍的進攻,必須先打敗其中一路,後金國才能爭得扭轉戰局的機會。
與中華軍的決戰,將是決定後金國以致剛剛形成的滿洲八旗一族的生死存亡之戰。
……
第五師二團臨時團長張盤帶著兩個營的步軍兄弟正在向界凡城方向行軍。隨同二團行軍的還有兩個營的民兵,隊伍稀稀拉拉展開在大路兩翼。[]沿途所有的村寨都在起火冒煙,路邊連片的農田中,尚未收割的莊稼統統都在冒煙起火。中華軍這一支15oo人的步軍隊伍在穿越一片煙火張天的地區。根據顏思齊的命令,這一帶地區的所有建築、莊稼都必須付之一炬,所有抵抗者一律就地處決,逃難者統統向界凡城、尚間崖方向驅趕。
第二團的原任團長是在赫圖阿拉與界凡城路途中間的馬兒墩寨戰死的。他當時正攻占了馬爾墩寨,一不小心被一名八旗神箭手射中麵門而倒地身亡。二團的副團長在赫圖阿拉南城堡壘作戰時受重傷,監軍官也在女真部落一次夜襲中戰死。剛剛到達赫圖阿拉戰場不過十天的張盤,臨時被任命為代理團長。
顏思齊考慮到這個團大半是遼東新兵組成,因此由遼東人張盤來帶領比較合適。而且張盤在戰陣中、軍校中的表現都不錯,因此破格提拔了他。張盤可能是第一個在中華軍係統中擔任了團長職務的遼東人,而且還是原明朝官軍潰兵。
穿越這一片一切都在毀滅的土地,張盤絲毫沒有什麽興奮感。他自己老家的田地、莊園、宅院,當年也是這樣徹底被八旗兵毀滅了的。
對於他來說,家族的血海深仇才剛剛開始得到回報。
不過在中華軍軍官官階層中,他是儒生出身的唯一例外。一路過來,成千上萬的後金八旗難民四散奔逃,那些一不小心被中華軍俘虜的八旗子民,張盤並沒有統統砍頭了事,或者加以驅趕。他命令部下收留這些老弱婦孺,給他們吃喝,並派人護送他們返回赫圖阿拉大營。那些抵抗之後被俘的八旗村寨居民,張盤也沒有統統殺死,而是派人甄別身份:那些純粹的女真人會被處死,而那些早在萬曆年間,高淮亂遼時期為了躲避苛政逃入建州衛的原遼東漢民,張盤則堅決不許殺害,統統作為俘虜押往後方大營。他四處宣揚中華軍討伐後金是替天行道、吊民伐罪,凡是主動投降者都可以保命。
礦監稅使橫行遼東的時期,有幾萬漢民無法在明朝官府苛政下生活,舉家逃亡關外,加入了努爾哈赤的建州衛女真部落。再早還有明初就與女真人混居在一起的漢民,已經和女真人同化的差不多了,完全分別不出什麽族別了。
張盤的大軍慢吞吞地向界凡城靠近。他的任務並非攻占界凡城,顏思齊命令他占領界凡城南3o裏處的古勒寨,建立一處前哨陣地。
此時,顏思齊已經和圖們江特遣隊聯絡上了,水軍陸戰隊和幾支民兵營部隊已經穿越長白山區,沿圖們江上遊向渾河流域進軍,目標指向薩爾滸。沿途女真部落被打得分崩離析,四散奔逃。原本要南下增援努爾哈赤八旗主力的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各部組成的新八旗部隊,裝備的是最原始的長槍、弓箭等武器,牛皮甲就算是最好的甲胄了。他們集結兵力在渾河岸邊企圖阻截陸戰隊進軍,但是一開戰就被陸戰隊射的上千霹靂火箭彈打垮了。從來沒有見過、沒有聽說過如此犀利爆炸火器的叢林部落民四散奔逃,以為是天神降下了雷電,一絲一毫抵抗的勇氣都消失了。
有數千新八旗兵丁向薩爾滸方向撤退,逃進了界凡城。於是,中華軍圖們江特遣隊的消息傳到了努爾哈赤的耳中。他難以置信地反複審問了報信者,不敢相信中華軍還能采取這樣的行動。圖們江口特遣隊此舉十分冒險,陸戰隊現在是在幾乎沒有後勤供應的條件下作戰。但他們已經切斷了努爾哈赤八旗主力和鬆花江流域女真部落的聯係,東北新編八旗兵前來增援努爾哈赤八旗主力的希望十分渺茫了。
顏思齊派出大批的騎兵分散在四處森林中搜剿殘餘的女真部落民,第一師包圍了赫圖阿拉老城,準備將這個努爾哈赤起家的老巢攻占。他還不知道努爾哈赤已經全軍東返,八旗的全部主力部隊正在向他逼近。此刻,他的部隊除步軍第一師主力有兩各團,炮兵一個團集結在赫圖阿拉城周邊,其餘部隊都分散在各處剿殺女真部落。
顏思齊沒有四處宣揚中華軍討伐後金的正義所在,他隻管殺死那些不投降者;宣傳工作現在由監軍部宣傳科主管,軍情部也派出人員四處宣揚:原來的漢民隻要投降就能活命,還可以在今後的中華軍統治下的遼東生活下去。
這一天他剛剛視察完赫圖阿拉城下的炮兵陣地,騎著戰馬返回老營大帳。他的衛隊都是一色的原南洋旅戰士,個子不高、精幹悍勇。顏思齊按照西班牙軍隊和德意誌重甲步兵的胸甲樣式,特意讓兵器研究部打造了解幾十套適合南方人體形的鋼製胸甲,配給自己的衛隊成員。因此,他的衛隊常常是身上披掛精良亮堂的胸甲,趾高氣揚地快馬奔馳在大營內:唯一有權在大營內快馬奔馳的人,就是顏思齊本人。
顏思齊帶著衛士風風火火地衝進大帳,卻現有一名頭戴羽毛盔甲的傳令兵趴在他的案座前,埋頭在自己手臂中出鼾聲。
顏思齊的衛隊長說道:“看臂章是第五師二團的弟兄……”
“叫醒他,大約是張盤派來的信使。”
那傳令兵一覺醒來,見是顏思齊在場,趕緊立正敬禮:“第二團代團長張盤稟報總管大人:界凡城方向出現大批敵軍,正在南下,數量極多,有正黃旗、鑲黃旗的旗號出現。”
顏思齊正懶洋洋把自己身子陷入虎皮太師椅上,聞言大吃一驚,跳了起來道:“什麽?努爾哈赤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