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暹羅守軍交談中,中華海軍的使者打聽到:暹羅國內絲毫沒有為與中華軍、中華公司的戰爭作什麽準備,壓根都沒提醒一下守衛在河口的暹羅邊防部隊得注意一下敵人動向。(.好看的小說)


    最後,不愉快的情節還是得上演。使者們把用中文寫的最後通牒……中華軍與暹羅守軍檄文拿了出來。不識漢字的暹羅士兵大huo不解,使者們耐著性子給他們翻譯了一邊檄文。結果沒有預料中的緊張局麵出現,幾十名暹羅守軍立刻當場繳械投降。


    中華軍不費力氣就控製了湄南河口的暹羅軍幾處據點,還繳獲了十餘艘水軍戰船……所謂戰船,也就是由漁船改建的武裝帆船而已,載重還不如中華軍台灣艦隊最小的一艘福船炮艦。


    旱季的湄南河水很淺,沒法通行中華軍的巨型戰列艦和三桅的巡洋艦,隻有十餘艘縱帆快艦、福船炮艦能夠逆流而上,直撲阿瑜陀耶城。


    一路上,有聞訊趕來的中華公司駐暹羅商館的軍情局人員,麥德就讓人帶他過來。


    軍情局的這位駐暹羅辦事人員完全是個大腹便便的商人模樣,見到誰都拱手作揖,不斷鞠躬。他自己說是中華商館駐暹羅總管林鬆濤的親家,名叫汪佑。麥德讓跟著艦隊前來的軍情局人員確認之後,放心大膽地告訴他:“我中華軍並不想與暹羅國開戰,我們此次去阿瑜陀耶,是和他們國王談判去的。”


    大胖子商人汪佑苦笑一聲:“此事與我無幹,我隻是把你們帶到地方,就得偷偷溜走。我的身家性命、一家老小都在此地,……”


    麥德搖搖手打斷他的話:“你隻要給我們帶路就行,到了地方,自然會有其他人來接應。不過,你可知大城府的防禦情況如何?”


    汪佑立刻侃侃而談起來,此人看起來雖然有點縮手縮腳猥瑣不堪,實際上辦事很精明,很多情況都是事先下了一番功夫才能了解到的。[]


    “……大城府城牆高大,但是不少地方是荒廢後重修的。在被緬甸國打敗之前,暹羅前國王摩訶.查克臘帕特王認為古時於大城四郊築壘防守的方法不可靠,炮壘一旦失守,反為敵人所利用。他遂命拆毀素攀、華富裏、那空那育三處炮壘,僅留尚可抵擋水路來敵的帕巴丹炮壘,並加強防守力量。加高加固大城府圍牆,在原土質城牆上加立木柱,並仿效西洋炮台,改用灰砌磚築牆,加固了基座。此後緬甸人打破城池,大城府多處城牆被毀,現在的城牆就有多處是後來修補過的。我軍由水路進攻,正好要麵對重新加固後的帕巴丹炮壘。


    現在,這炮台上有荷蘭人賣與暹羅的五門千斤大炮,十餘門各式青銅炮,是佛郎機人幾十年前賣給他們的。另有暹羅自製的火炮近三十門,守軍為宮廷衛隊1000餘人。”


    麥德帶領的分遣艦隊到達帕巴丹炮台的時候,正好是吉蘭丹戰役的消息傳到嵩貪王王宮的這一天。這個戰敗消息的很快有了效果,麥德命令艦隊向著帕巴丹炮台開火不過半天,嵩貪王宮廷已經派來了使者議和。和暹羅王使者一起來的,還有暹羅中華商館總管林鬆濤。此人原是廣東官府中一名小吏,後出海經商,與中華公司合作後在暹羅紮下了根基,十多年來一直在暹羅經營自己的小天地。有這位精通暹羅內情的人物為中介,中華軍很快停止了作戰行動,揚帆從阿瑜陀耶城下退回到了湄南河河口。


    尹峰給鄭芝龍、麥德的命令中,要求他們盡量和暹羅保持和平狀態。這個國家太大,其主要民族來自中國南部,獨立性一直較強,不方便直接控製,還是讓現在的阿瑜陀耶王室繼續統治下去,華人在這裏才能穩定發展。(.)在另一時空的曆史進程中,暹羅是整個東南亞在西方殖民者麵前唯一能保持獨立的國家。雖然暹羅曾經被滅國多次,但每次都能複國成功,其民族獨立性算是一個主要因素。


    不過,阿瑜陀耶王朝的現任統治者嵩貪王,隻是一位開拓無能守成有餘之主,並無其祖父納黎萱大帝的屢敗屢戰精神。


    在林鬆濤的周旋下,暹羅國與中華軍的議和談判很順利。嵩貪王本來就是迫於國內外壓力才出兵北大年的。此時暹羅國內精銳兵力已經所剩無幾,那些原先急切求戰的貴族也偃旗息鼓,再無戰意。荷蘭人、英國人無實力支持暹羅繼續作戰,而且還麵臨著中國人的報複……麥德艦隊在返航前,順手轟擊了荷蘭人移民村……因此,他們也傾向於暫時先停戰,在談判中爭取能保留一點利益。因此,和平談判的雙方很順利就達成了共識。


    天啟二年十一月,暹羅國被迫與中華軍簽訂了後世所謂“暹羅國曆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條約規定:中華公司在暹羅的僑民享有治外法權;中華公司商人可以在暹羅王統治範圍內的任何一個地方自由貿易而不受到限製;暹羅不得隨意增加中華公司商品的進出口關稅;暹羅商船不得雇用除中國人以外的水手,一經發現便沒收船隻貨物,中華公司壟斷暹羅的牛皮、鹿皮、白布出口貿易。除葡萄牙人商館以外,荷蘭等外國商館一律驅逐出大城府範圍。從此以後,暹羅國在與西方列強的交往中,大多得靠中國人為中介。


    中華軍十餘年在南洋三次大戰,此次又與暹羅國爆發短暫而激烈的戰爭,給馬來半島各土邦及暹羅國很大的震動。這個中華公司及中華軍與大明朝同出一源,但是卻完全不是一回事,表現得那麽強勢霸道,對暹羅及周邊各大明藩屬國而言,這個中華軍的實際影響力已經遠遠超越明朝了。


    各國在擔心一個問題:是否在某個時候,需要在大明與中華公司兩者之間選擇站隊?


    暫時他們還不需要考慮這些,戰爭結束後中華公司的貨物和人員大量進入南洋,各國商人積蓄一年的商業能量也得到釋放。短時期內,中華軍主導的東南亞秩序給暹羅等國帶來的,主要還是繁榮的貿易及日益增長的華人移民及稅收。


    在尹峰來看,此次南洋戰局的結果並不值得高興。


    十一月底的某一天,在迎接台灣艦隊返航、以及接見一大批南洋馬來土邦送來的人質、與暹羅國的使者會談等事項忙完後,尹峰擦著頭上的汗、扭著脖子,讓李麗華和shi女丫鬟給自己換衣服。


    他現在已經很習慣這種舒服奢侈的生活,身邊已經有不少shi女丫鬟,但是李麗華還是盡力堅持親自服shi他。


    尹峰一邊把腳泡在熱水盆中,一邊對李麗華說道:“今年南洋的稅收全部泡湯了,貿易收入估計也會下跌不少。我們明年開年可要過苦日子了。”


    李麗華淡淡一笑:“此去南洋,我也替你花了不少錢,那些今年新到的移民,公司來不及安置的,我全以你的名義分散安排到各家地主那幹活去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大戰剛剛結束,爪哇中南部還不安穩,公司的移民村推廣計劃暫時都停止了。我最擔心的是去歲、今年都是戰事不斷,軍火開支實在太大了。而且,眼下南洋剛剛穩定、遼東尚未完全平定,江南戰事即將展開,台灣本島、呂宋的土著都有不穩跡象,到處需要用兵,需要安置移民去開發土地,……總之,我們從萬曆未年開始,一直就是不斷擴張領地,到處開戰……。現在,我們最需要一段時間用來消化已占有的地方。”


    “那麽。明年年底伐明之說呢?”李麗華一邊給他端茶送水,一邊說道:“軍中將領急於建功立業者很多,給他們潑冷水,隻有你才能行。”


    “是的……”尹峰皺眉苦惱地說:“解鈴還需係鈴人,當初是我低估了南洋叛亂和遼東局勢,如今看來這些地方都得花上幾年時間來平定。在年底的董事會上,我們來做個五年計劃。”


    “五年計劃?”


    “是的,統籌規劃五年之內政經軍事的發展。在這五年內,盡量避免大的戰事,全力消化南洋、呂宋、琉球、遼東等地,廣積糧、多造船……總之,欲速則不達,大明內地實在太過廣大了,……”


    確實,明朝的土地實在太大,人口太多,多年的天災**使得這個爛攤子已經接近於不可收拾。但朱明王朝從初期就秉承一種“不行款、不割地、不和親”的三不原則,對於周邊各族及內部的各種反抗勢力,一般都是采用武力鎮壓的態度。實在不行了才來個剿撫並用。


    就算在如今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大明朝的官員們還是打算對中華軍江南占領區發動進攻,收複這塊原先朱元璋發家的地盤。


    這是天啟朝朝廷內部鬥爭的緣故與結果,也是新軍叛亂的後果之一。


    新軍原先在徐光啟倡導下創立,東林黨人在朝中多有支持,江南士紳階層出錢出人。然而,徐光啟被剝奪了新軍主導權後,東林黨人為爭奪這支部隊的主導權爭吵不休,導致這支新軍漸漸邊緣化。與閹黨、楚黨爭權奪利,自己內部也不斷爭權的東林黨人把最初爭吵的原因忽略了……這就像後世網絡論壇中的爭論一般總會離題萬裏一樣。


    新軍最終因為軍餉問題叛亂,導致浙江北部地區大亂。這場叛亂最終以叛軍圍攻杭州城三個月,然後被朝廷調集的福建、江西、四川等各地官兵圍剿擊敗告終,近半叛亂軍北上逃亡到了中華軍江南統治區。q!。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之海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伊先生並收藏龍之海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