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江南危機中,尹峰選擇了先發製人。雖然曆史軌跡已經偏轉,曆史金手指很難再開。但是他現在有這個實力了。當然,軍情部也早就通過南京的內線暗樁打聽到了朝廷反攻江南的計劃。向南京集結的明軍部隊,很多都是要在反攻江南時派上用處的。在九江、武昌等地,大明朝廷還在到處征用民船、打造戰船,打算到時沿長江順流直下。
尹峰選擇十一月左右開始“以攻代守”,主要考慮到這個時候中華公司及其盟友對江南的絲織品收購已經完成。在這個風帆戰艦時代,中國商船一般是在每年十一月到十二月,乘東北季侯風前去馬六甲交易,翌年四五月間再乘西南季候風回國。他們為馬六甲的南洋各國商人以及來此的南亞、西亞商人帶來大批瓷器、陶器、生絲和絲綢,並換回大量香料和其他物品。
所以,實際上在浙北叛亂時發起攻擊,是打亂官兵反攻計劃最好的時機。隻是此時是江南養蠶業收購的高峰時期,因此中華軍沒有動手。一直到入冬以後,尹峰得知鎮江、金山港口的商船基本已經走完後,才下令陳衷紀、羅全修動手。中華軍畢竟是一支以保護商業為主要目標的軍隊。
除了中華軍第二師與第四師的部分部隊,參與江南攻勢的中華軍還有不少帶有“獨立”番號的營頭:西拉雅土著營、海南黎營、第一苗族營等,還有一些打著民兵旗號的江南本地人組建的自衛隊,以及中華公司組建的民兵隊。總之,這是一次涉及多支不同部隊的大規模行動。
在長江上,台灣艦隊常駐金山衛的分遣艦隊得到了飛字號戰列艦四艘的支援,其中兩艘來自北洋艦隊。三桅的縱帆巡洋艦達到了二十艘,各種改裝型的福船、沙船等炮艦五十餘艘,輔助艦隻更是多達近百艘,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中華軍以重金招募長江口及錢塘江口漁民前來,連船帶人加入後勤輔助船隊中去。(.)
這一切大明朝廷不可能不知道:中華軍的江南防線對商人是開放的,明軍的密探還是能夠打探到消息的,中華軍控製區也還有一些鐵杆明粉,暗地裏為朝廷通風報信。
因此,眼前這支白杆兵就是明朝朝廷剛剛從西南調來了。他們到達蘇州還不到十天,中華軍步軍大隊就已經出現在蘇州城東。
眼下,利用小漁船為浮橋的中華軍第四師第二團正在緩慢渡河。對岸,白杆兵一次次發起突擊,和剛剛過河的第二團士兵爭奪橋頭堡。這是一處低矮的棉花地,一座破敗矮小的土地廟橫亙在田埂上。
圍繞這座小小土地廟,矮小精悍的白杆兵排列成五六排橫隊,不斷地施放火槍;兩翼的棉花地中,白杆兵舉著著名的白杆長矛,在火槍掩護下排列成密集隊形發起衝鋒。
中華軍士兵稀稀拉拉地登上橋頭堡,急急忙忙下到棉花地裏,以隊、哨為單位緊急排列成橫隊,舉槍瞄準,然後射擊。
經過長期訓練的中華軍步兵,他們手中的前裝定裝彈藥燧發滑膛火槍,已經達到了平均射速3-5發每分鍾。在他們前方200步處,白杆兵的火槍手拿著的是大明製式火繩槍,俗稱鳥銃的玩意。在火槍結構、材料、質量以及槍手訓練上的差別,很快就顯現出來,中華軍以比白杆兵快兩、三倍的速度噴射子彈,子彈的射速、射擊距離都要比白杆兵遠很多。
中華軍步軍在近些年的戰鬥中,除了和西班牙人、荷蘭人對陣,很少碰到能夠和自己比賽“排隊槍斃戰術”(尹峰在某些場合說的話)的敵人了。
而此次江南戰役剛剛打響,他們就碰到了這樣的對手,所有的戰士都腎上腺激素劇增,興奮不已。不需要俞谘皋督促,他的部隊爭先恐後地搶著過浮橋。但就是因為爭搶,才使得過橋速度很慢。俞谘皋大怒,跳下馬用鞭子抽打著前方堵塞的人群,親自帶隊過橋。
“二團過橋有點亂,瞧啊。”麥陽天指點給羅全修看。羅全修舉著望遠鏡,沒理會他的話,自顧自地說:“白杆兵加強了火器,火器手訓練得也不差啊。瞧,他們的輪射動作還算流暢,八成是從我軍這裏學去的。”
麥陽天悻悻地說:“不過如此而已,他們的鳥銃實在不行,我軍打出三發子彈,他們才能打一發,而且還打不著我們。”
羅全修點點頭,深有感觸地說:“想當年我剛當兵時,我阿爸的鳥銃還是戚大帥親自督造的家夥,那才叫精良……不過,比起船主大王造出來的火槍,那是有天地之別的……對了,還需要炮兵轟擊嗎?”
此時,白杆兵的火槍手一排排被槍斃,倒地者大半死去。而中華軍列隊放排槍的隊伍,隻是偶爾倒下幾個人,很快就有人從後隊補上缺位。
這種殺傷比率太過懸殊的排槍對射,無論白杆兵再強悍敢戰,那也是堅持不了多久的。衝鋒的石砫土司長矛兵也在彈雨中紛紛倒地,後隊踩著前隊戰友身體前進,速度已經無法加快,緊接著後隊的戰士也倒下了。
最後有百餘白杆兵衝到了河堤下棉田裏,撞進了中華軍第二團的陣列中。但是,他們是稀稀拉拉、三三兩兩衝進去的,完全沒有了密集長矛陣的衝擊力。每一名白杆兵都被四五名中華軍士兵圍攻,他們的白杆長矛隻能刺出一下,接下來就是被群毆的下場。
俞谘皋親自帶領親衛隊擋住了白杆長矛兵的攻擊,然後大喝一聲:“跟我來!”率先揮舞倭刀向土地廟方向衝去。
“親自帶隊衝擊,這似乎沒必要啊。”羅全修放下望遠鏡,苦笑著搖搖頭。
周圍的年輕參謀們卻對俞谘皋很有好感,紛紛議論:“俞中校悍勇敢戰,第二團進展順利,白杆兵撐不住了。”
“……白杆兵名聲不小,如此看來不過如此……”
“南路第二團已經大半過河,北路的第二師動作明顯太慢,為什麽要先把炮運過去啊,對方沒有人來阻擋啊……”
“這才是為將之道……”
麥陽天對這些議論很是不滿。回頭瞪了這群年輕人一眼,對羅全修說道:“羅師長,敵方除白杆兵尚可一戰,其餘的都還在猶豫躊躇之中,我們這就開炮掩護全軍過河吧?天黑之前,我們就能進入蘇州城,在城裏過夜了。”
羅全修不認為白杆兵能有什麽作為,不過他本人也是個打了幾十年仗的老兵,對白杆兵這樣的對手還是很尊重的。他想了想道:“就等俞中校的第二團打垮白杆兵,我們再發起總攻。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戰勝敵手,給他們一點尊重也無妨。”
他並沒想到,尊重白杆兵這樣的對手,是要付出自己士兵生命為代價的。
於是中華軍步軍大隊隻是忙著做渡河準備,沒有開炮轟擊對手。而除了白杆兵在和敵人鏖戰,其餘明朝官軍竟然也就在一邊束手觀戰。
而在運河對岸,俞谘皋帶隊冒著零星的子彈,衝進了白杆兵的土地廟陣地,與對方鳥銃手打起了刺刀戰。白杆兵的鳥銃配置有所謂“銃劍”,也就是一種可以把把柄插入鳥銃銃口內固定的匕首,刺刀的雛形。雙方用刺刀互相對刺,這時中華軍在火器上的優勢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他們的燧發火槍連接刺刀後,比白杆兵的鳥銃加銃劍更長更穩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占了優勢。
中華軍極少用這種短兵相接的戰術來打敗敵人,更多的時候,他們是靠連綿炙熱的火力來打垮對
刺刀隻是用來最後打垮敵人的手段。往往刺刀一亮出,對手就已經潰退了。
眼前的白杆兵是多年來少見的敵人,敢於和中華軍衝鋒部隊拚刺刀的部隊。
第二團士兵陸續過了運河,追隨自己的團長衝向土地廟方向,這樣他們在人數上也超過了對手。白杆兵的長矛手已經在衝鋒中損失殆盡,白杆兵的火器手們失去左右翼的保護,幾乎被中華軍包圍了。而僅僅在兩裏之外的明軍其餘部隊,卻開始緩緩地後退了,沒有一兵一卒前來支援白杆兵的苦鬥。
在遼東戰場對抗滿洲八旗時,白杆兵們也曾經這樣被友軍放鴿子、最終不得不獨立抗拒幾倍於自己的敵人。現在,同樣的現象又出現了。
“這夥蠻子還是不崩潰,真是能挨打!”羅全修見白杆兵們聚集成團死戰不退,煩惱不已:“那些膽小鬼大約是要逃了,讓他們回城固守,可就麻煩了。”
麥陽天也著急了:“師長,下令總攻吧,讓師屬騎兵哨先出擊,別管白杆兵和俞谘皋了。”
羅全修看了看正在苦戰的俞谘皋二團,點點頭道:“沒時間了,命令全軍渡河,騎兵出擊,炮兵開火。放出煙花信號,讓民兵們也出擊吧!四麵開花,這夥明軍大約不會有什麽人能逃脫了。”
炮聲伴隨著一串串升入天空的煙花火箭,給蘇州城帶來了毀滅與死亡的信號。早就憋足勁的中華軍步軍開始渡過運河,衝向蘇州城。城外列陣的明軍官兵,在遭遇第一輪炮火轟擊後,被開花彈炸死數百人,整支部隊立刻崩潰。
總攻擊開始一個小時候,中華軍第二師的一個營衝入蘇州。直到這時,在土地廟內頑抗的最後一名白杆兵被幾把刺刀刺穿胸部,2000餘人的白杆兵除一百餘被俘外,幾乎全員戰死。
中華軍步軍第四師俞谘皋第二團,在此次戰鬥中也傷亡了近千人,其中戰死的近六百餘,多是在土地廟周圍白刃格鬥時戰死的。俞谘皋本人雙手及左肩受傷,當晚被送往金山衛,第四師第二團也因減員太多,留在蘇州成為守備部隊。
當日,中華軍海軍艦隊逆流而上,開始了大規模的沿長江西進的作戰。q!。
尹峰選擇十一月左右開始“以攻代守”,主要考慮到這個時候中華公司及其盟友對江南的絲織品收購已經完成。在這個風帆戰艦時代,中國商船一般是在每年十一月到十二月,乘東北季侯風前去馬六甲交易,翌年四五月間再乘西南季候風回國。他們為馬六甲的南洋各國商人以及來此的南亞、西亞商人帶來大批瓷器、陶器、生絲和絲綢,並換回大量香料和其他物品。
所以,實際上在浙北叛亂時發起攻擊,是打亂官兵反攻計劃最好的時機。隻是此時是江南養蠶業收購的高峰時期,因此中華軍沒有動手。一直到入冬以後,尹峰得知鎮江、金山港口的商船基本已經走完後,才下令陳衷紀、羅全修動手。中華軍畢竟是一支以保護商業為主要目標的軍隊。
除了中華軍第二師與第四師的部分部隊,參與江南攻勢的中華軍還有不少帶有“獨立”番號的營頭:西拉雅土著營、海南黎營、第一苗族營等,還有一些打著民兵旗號的江南本地人組建的自衛隊,以及中華公司組建的民兵隊。總之,這是一次涉及多支不同部隊的大規模行動。
在長江上,台灣艦隊常駐金山衛的分遣艦隊得到了飛字號戰列艦四艘的支援,其中兩艘來自北洋艦隊。三桅的縱帆巡洋艦達到了二十艘,各種改裝型的福船、沙船等炮艦五十餘艘,輔助艦隻更是多達近百艘,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中華軍以重金招募長江口及錢塘江口漁民前來,連船帶人加入後勤輔助船隊中去。(.)
這一切大明朝廷不可能不知道:中華軍的江南防線對商人是開放的,明軍的密探還是能夠打探到消息的,中華軍控製區也還有一些鐵杆明粉,暗地裏為朝廷通風報信。
因此,眼前這支白杆兵就是明朝朝廷剛剛從西南調來了。他們到達蘇州還不到十天,中華軍步軍大隊就已經出現在蘇州城東。
眼下,利用小漁船為浮橋的中華軍第四師第二團正在緩慢渡河。對岸,白杆兵一次次發起突擊,和剛剛過河的第二團士兵爭奪橋頭堡。這是一處低矮的棉花地,一座破敗矮小的土地廟橫亙在田埂上。
圍繞這座小小土地廟,矮小精悍的白杆兵排列成五六排橫隊,不斷地施放火槍;兩翼的棉花地中,白杆兵舉著著名的白杆長矛,在火槍掩護下排列成密集隊形發起衝鋒。
中華軍士兵稀稀拉拉地登上橋頭堡,急急忙忙下到棉花地裏,以隊、哨為單位緊急排列成橫隊,舉槍瞄準,然後射擊。
經過長期訓練的中華軍步兵,他們手中的前裝定裝彈藥燧發滑膛火槍,已經達到了平均射速3-5發每分鍾。在他們前方200步處,白杆兵的火槍手拿著的是大明製式火繩槍,俗稱鳥銃的玩意。在火槍結構、材料、質量以及槍手訓練上的差別,很快就顯現出來,中華軍以比白杆兵快兩、三倍的速度噴射子彈,子彈的射速、射擊距離都要比白杆兵遠很多。
中華軍步軍在近些年的戰鬥中,除了和西班牙人、荷蘭人對陣,很少碰到能夠和自己比賽“排隊槍斃戰術”(尹峰在某些場合說的話)的敵人了。
而此次江南戰役剛剛打響,他們就碰到了這樣的對手,所有的戰士都腎上腺激素劇增,興奮不已。不需要俞谘皋督促,他的部隊爭先恐後地搶著過浮橋。但就是因為爭搶,才使得過橋速度很慢。俞谘皋大怒,跳下馬用鞭子抽打著前方堵塞的人群,親自帶隊過橋。
“二團過橋有點亂,瞧啊。”麥陽天指點給羅全修看。羅全修舉著望遠鏡,沒理會他的話,自顧自地說:“白杆兵加強了火器,火器手訓練得也不差啊。瞧,他們的輪射動作還算流暢,八成是從我軍這裏學去的。”
麥陽天悻悻地說:“不過如此而已,他們的鳥銃實在不行,我軍打出三發子彈,他們才能打一發,而且還打不著我們。”
羅全修點點頭,深有感觸地說:“想當年我剛當兵時,我阿爸的鳥銃還是戚大帥親自督造的家夥,那才叫精良……不過,比起船主大王造出來的火槍,那是有天地之別的……對了,還需要炮兵轟擊嗎?”
此時,白杆兵的火槍手一排排被槍斃,倒地者大半死去。而中華軍列隊放排槍的隊伍,隻是偶爾倒下幾個人,很快就有人從後隊補上缺位。
這種殺傷比率太過懸殊的排槍對射,無論白杆兵再強悍敢戰,那也是堅持不了多久的。衝鋒的石砫土司長矛兵也在彈雨中紛紛倒地,後隊踩著前隊戰友身體前進,速度已經無法加快,緊接著後隊的戰士也倒下了。
最後有百餘白杆兵衝到了河堤下棉田裏,撞進了中華軍第二團的陣列中。但是,他們是稀稀拉拉、三三兩兩衝進去的,完全沒有了密集長矛陣的衝擊力。每一名白杆兵都被四五名中華軍士兵圍攻,他們的白杆長矛隻能刺出一下,接下來就是被群毆的下場。
俞谘皋親自帶領親衛隊擋住了白杆長矛兵的攻擊,然後大喝一聲:“跟我來!”率先揮舞倭刀向土地廟方向衝去。
“親自帶隊衝擊,這似乎沒必要啊。”羅全修放下望遠鏡,苦笑著搖搖頭。
周圍的年輕參謀們卻對俞谘皋很有好感,紛紛議論:“俞中校悍勇敢戰,第二團進展順利,白杆兵撐不住了。”
“……白杆兵名聲不小,如此看來不過如此……”
“南路第二團已經大半過河,北路的第二師動作明顯太慢,為什麽要先把炮運過去啊,對方沒有人來阻擋啊……”
“這才是為將之道……”
麥陽天對這些議論很是不滿。回頭瞪了這群年輕人一眼,對羅全修說道:“羅師長,敵方除白杆兵尚可一戰,其餘的都還在猶豫躊躇之中,我們這就開炮掩護全軍過河吧?天黑之前,我們就能進入蘇州城,在城裏過夜了。”
羅全修不認為白杆兵能有什麽作為,不過他本人也是個打了幾十年仗的老兵,對白杆兵這樣的對手還是很尊重的。他想了想道:“就等俞中校的第二團打垮白杆兵,我們再發起總攻。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戰勝敵手,給他們一點尊重也無妨。”
他並沒想到,尊重白杆兵這樣的對手,是要付出自己士兵生命為代價的。
於是中華軍步軍大隊隻是忙著做渡河準備,沒有開炮轟擊對手。而除了白杆兵在和敵人鏖戰,其餘明朝官軍竟然也就在一邊束手觀戰。
而在運河對岸,俞谘皋帶隊冒著零星的子彈,衝進了白杆兵的土地廟陣地,與對方鳥銃手打起了刺刀戰。白杆兵的鳥銃配置有所謂“銃劍”,也就是一種可以把把柄插入鳥銃銃口內固定的匕首,刺刀的雛形。雙方用刺刀互相對刺,這時中華軍在火器上的優勢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他們的燧發火槍連接刺刀後,比白杆兵的鳥銃加銃劍更長更穩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占了優勢。
中華軍極少用這種短兵相接的戰術來打敗敵人,更多的時候,他們是靠連綿炙熱的火力來打垮對
刺刀隻是用來最後打垮敵人的手段。往往刺刀一亮出,對手就已經潰退了。
眼前的白杆兵是多年來少見的敵人,敢於和中華軍衝鋒部隊拚刺刀的部隊。
第二團士兵陸續過了運河,追隨自己的團長衝向土地廟方向,這樣他們在人數上也超過了對手。白杆兵的長矛手已經在衝鋒中損失殆盡,白杆兵的火器手們失去左右翼的保護,幾乎被中華軍包圍了。而僅僅在兩裏之外的明軍其餘部隊,卻開始緩緩地後退了,沒有一兵一卒前來支援白杆兵的苦鬥。
在遼東戰場對抗滿洲八旗時,白杆兵們也曾經這樣被友軍放鴿子、最終不得不獨立抗拒幾倍於自己的敵人。現在,同樣的現象又出現了。
“這夥蠻子還是不崩潰,真是能挨打!”羅全修見白杆兵們聚集成團死戰不退,煩惱不已:“那些膽小鬼大約是要逃了,讓他們回城固守,可就麻煩了。”
麥陽天也著急了:“師長,下令總攻吧,讓師屬騎兵哨先出擊,別管白杆兵和俞谘皋了。”
羅全修看了看正在苦戰的俞谘皋二團,點點頭道:“沒時間了,命令全軍渡河,騎兵出擊,炮兵開火。放出煙花信號,讓民兵們也出擊吧!四麵開花,這夥明軍大約不會有什麽人能逃脫了。”
炮聲伴隨著一串串升入天空的煙花火箭,給蘇州城帶來了毀滅與死亡的信號。早就憋足勁的中華軍步軍開始渡過運河,衝向蘇州城。城外列陣的明軍官兵,在遭遇第一輪炮火轟擊後,被開花彈炸死數百人,整支部隊立刻崩潰。
總攻擊開始一個小時候,中華軍第二師的一個營衝入蘇州。直到這時,在土地廟內頑抗的最後一名白杆兵被幾把刺刀刺穿胸部,2000餘人的白杆兵除一百餘被俘外,幾乎全員戰死。
中華軍步軍第四師俞谘皋第二團,在此次戰鬥中也傷亡了近千人,其中戰死的近六百餘,多是在土地廟周圍白刃格鬥時戰死的。俞谘皋本人雙手及左肩受傷,當晚被送往金山衛,第四師第二團也因減員太多,留在蘇州成為守備部隊。
當日,中華軍海軍艦隊逆流而上,開始了大規模的沿長江西進的作戰。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