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的中午,太陽懶洋洋地lu出雲層,剛剛下過雪的長江兩岸依舊白茫茫地毫無生機。中華軍海軍第二艦隊副統領、飛龍號艦長施大瑄中校下令飛龍號起錨升帆,準備出發。有著兩層甲板、70門大炮的飛龍號擺動龐大身軀,慢悠悠地駛向長江上遊。很快,屬於台灣艦隊的“瀾滄號”蓋倫型巡洋艦攜帶著48門大炮超越了“飛龍號”,打出了紅色先鋒旗,作為艦隊前鋒跑到了最前方。


    “瀾滄號”曾經是施大瑄任第二分艦隊提督時的旗艦,施大瑄在船尾舵艙內看著它飛快地衝向前方,哈哈一笑,對自己的傳令兵說道:“升戰勝旗號,吹海螺號,給瀾滄號壯行。”


    飛龍號船頭,麥大海的親兵指著主桅杆大叫道:“統領大人!您瞧,戰勝旗!”


    麥大海、楊七、陳衷紀三人聞聲抬頭,果然見一串五顏六色的旗號升上主桅杆,旗語的意思就是“勝利”,人稱“戰勝旗”。


    那眼尖的親兵有喊起來;“瞧啊,瀾滄號也掛上戰勝旗號了!”


    麥大海哈哈一笑:“還沒開戰,就已經打出戰勝旗號,未免太過輕敵了。”不過,他的樣子並無責怪之意,隻是想了想後對親兵說:“傳我的命令給施艦長,讓他備好火箭彈,防火隊員到位。”


    ……


    這一日下午江麵上刮的是東北風,這一段長江江水是西南-東北方向,瀾滄號帶著十艘縱帆快艦正好是順風駛往安慶方向,十幾裏地一會就到。安慶城隱約可見之時,江麵也開始寬闊。


    瀾滄號的瞭望水手早就看見了敵人,此時發出了戰鬥警報。


    安慶城南的長江水麵上,層層疊疊、密密麻麻分布著無數各式各樣的船隻。此時明軍也已經看到了中華軍戰艦,但是大隊船隻中間已經升帆啟航的船隻有一半左右,其餘的還在手忙腳亂地拔錨升帆、或者放下劃槳,水手們忙忙碌碌跑來跑去。


    江南有明軍的臨時跑壘,此時已經開炮;江北安慶水門城樓上,也有大炮轟隆作響。不過,這些大炮完全無的放矢,打出的炮彈距離瀾滄號還有老遠就落入水中。明軍的自製大炮質量低劣,無瞄準具,還都是固定炮位-無法高低調節、不能左右轉動。所以,瀾滄號一開始還是小心地沿江心主航道前進,後來發現明軍炮彈百發而無一中,於是就大膽地駛近岸邊,用艦炮轟擊岸上炮台。


    沒多久,被開花彈、榴霰彈、實心彈等各種炮彈蹂躪過幾遍後,明軍的岸上炮台全部被打啞了。


    這時,明軍戰船已經全部啟航,第一批火船開始出擊。


    安慶參將齊中越早上給明軍大營帶回了中華軍已在江心洲的情報,南京兵部尚書陳道亨下令召集所有在安慶地區的明軍將領開會。但是,他沒有命令明軍立刻進入戰備狀態,當然,即使下了命令也不一定能得到多少執行。


    周起元得知消息後,就跑到陳道亨所在的安慶府衙,見到陳道亨後就要求立刻集中操江水師和江防各營先行出發,主動迎戰中華軍。陳道亨一邊喝茶,一邊等著各路明軍指揮官到齊,搖著頭道:“莫急莫急,仲先老弟,軍情似火,待之以靜。你這等急切,可談不上一個‘綿’字噢。”


    周起元字仲先,號綿貞。陳道亨那他字號取笑他太著急,很有點倚老賣老的意思。周起元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騰起的惱火,拱手到:“老大人,軍情緊急,海寇軍火器犀利,如讓他們到了安慶城外江麵上,開炮轟城,生靈塗炭、玉石俱焚,到時城內人心必定大亂,可是……”他的本意,指城內明軍被大炮一嚇,會士氣低落。


    陳道亨聽懂了,但是依舊搖頭:“仲先老弟此言差異,自古以來,攻城戰都得在岸上打,海寇軍該無例外。海寇軍不識兵法,逆流千裏,孤軍深入大江,左右皆無掩護,所謂千裏撅上將軍也。安慶以南,江麵開闊,正是千餘火船發威之地,我等在此重演當年赤壁舊事,不已快哉!”


    周起元在蘇州任職,中華軍海軍以崇明島為基地的分艦隊時不時會來金陵以下江麵“演習”。他是親眼看見過中華軍戰艦大炮齊射的場麵的……他沒見過戰列艦的齊射,隻見過三桅巡洋艦攜帶40門大炮的射擊場麵。


    他不算什麽懂軍事的人,但是有一點他很明確:中華軍艦隊在長江上是沒有正麵敵手的,他們隻一路水軍孤軍西進,確實犯了兵家大忌,但是他們的敵人要能打敗他們,才能把這個“大忌”變為事實。以中華軍艦隊的火力之強,就是這樣直通通地一頭撞過來,以明軍的實力,確實無可奈何。


    “老大人,兵貴神速,乘著海寇過江心洲時得分兵兩路,我們在南端江心洲出口釋放火船,正好可以乘機燒他們一個冷不防。江心洲南端出口狹窄,海寇船大不易掉頭,正是我軍火船攔截的好地方!”周起元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作戰構思。如果明軍按他的方法出擊,還是能夠給中華軍造成一點麻煩的。


    但是,陳道亨隻是略略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老弟此計甚妙,然安慶城內外已密布炮台,待海寇軍來此之時,水陸夾攻,一樣能奏奇功。不如且聽聽諸位大人的意見吧?”陳道亨指指門口,各路明軍主帥、將領已經紛紛趕來了。從本意上,陳道亨就壓根不想聽周起元的意見,他認為這個年輕人實在不夠穩重(周起元實際也五十歲了),不曉兵法。陳道亨的軍事經驗就是來自對付白蓮教亂民起事,所以他堅持認為對付海寇,也得以靜製動。


    各路明軍統帥、將領一開會就是半天,等大家決議主動出擊時,已經到了中午,於是陳道亨認為不能讓兵士餓著肚子打仗,就決定吃完午飯再出動。


    結果,當中華軍海軍瀾滄號巡洋艦出現時,明軍船隊措手不及。當瀾滄號和所屬炮艦輪番炮轟明軍炮台,將明軍陸上火力點全部拔除之後,明軍戰船才開始圍上來。


    “海寇軍戰船好大,可謂是艨艟樓船了。我們的火船點著了!”安慶知府餘江在周起元身後叫道。


    “不要點火,他們的大部隊在後麵!”周起元在安慶水門城樓上大喊起來,但是沒有用。明軍雖然知道眼前的中華軍戰艦隻是打先鋒的,但是還是有人迫不及待地點起了火船。


    瀾滄號和十艘炮艦都放下了船邊的防火船撐杆,開著炮在火船攻擊隊形前繞圈子,將那些火船一一擊毀擊沉。


    明軍操江水師將領非常惱怒,不顧一切將本部火船全部點燃,派出大堆手劃小船拖著火船前進,足足有三百多條火船橫列在整條大江上順流而下,將江麵航道全部堵上,不讓中華軍海軍艦隻有回旋的餘地。


    瀾滄號掉頭撤退了。


    安慶水門城樓上,觀戰的明軍官員們一起發出低低的歡呼聲。隻有周起元皺起眉頭,低聲嘟囔:“這隻是開始……”


    中華軍長江特遣艦隊的主力已經通過了江心洲航道,正在江麵上列陣。前方瀾滄號的煙花火箭信號已經接二連三升起,明軍已經被引you追擊過來了。


    陳衷紀在船頭看著西麵漸漸騰起的濃煙,冷笑著說:“大明的長江江防一向形同虛設,我軍上次一直打到安慶,這一次一定能打到武昌。”


    麥大海一邊舉著望遠鏡一邊說道:“軍情部傳來的情報,隻要把安慶這些明軍戰船全部打沉,由此往上直到武昌,大明已經沒有什麽水師部隊了。”


    楊七的陸戰隊負責攻占安慶,要在最後才出手,此時很悠閑地搬著把藤椅坐在船頭,笑著說道:“這一路上來,我們幾乎是所向無敵,在這長江水麵上,大概從沒人能這麽威風過吧?”


    陳衷紀在江南這些年,全國文風最盛就數江南了,他也沒少受到熏陶,還是看了不少書的。當下他立刻糾正楊七的說法:“七哥說得不對,就在百年前的正德年間,就有海盜叫做劉七的,由黃州直下南京、鎮江,隻帶了十三艘船、百餘號弟兄,縱橫千餘裏長江,明軍千餘戰船、十萬官兵無所作為,竟然就不能擋住他們這麽一點人馬。這可是你的前輩啊!”


    楊七悠然神往,臉上lu出羨慕敬佩之色:“真的嗎?這大佬名字裏也有個七?真是我的前輩……”


    “瀾滄號來了!”麥大海忽然大聲說道。楊七和陳衷紀都趴到船頭舉起望遠鏡,剛好見到明軍的火船大隊揚著濃煙順流而下,瀾滄號筆直地向江心洲方向衝來。


    麥大海收起望遠鏡,嚴肅地說道:“諸位,開始了。”


    ……


    明軍的火船明顯點起太早,等到了江心洲附近,已經有不少火船自己解體沉沒了。有水師官兵比較懂戰術,一直把船衝到中華軍戰艦附近才點起火。不過,能這樣做得明軍士兵極少,能做到的就更少了。不說那些中華軍艦隻周圍的撐杆,就是中華軍密集的炮火,幾乎就已經使得明軍火船無法貼近中華軍戰艦了。


    身處長江江麵上的幾乎所有明軍一線軍官,很快都明白了解到:火船戰術失敗了。


    中華軍海軍從來就是以遠程攻擊為主,不打算和明軍貼身肉搏。他們的密集火力和防火撐杆能夠做到這一點。僥幸能貼近中華軍戰艦的明軍戰船,想爬上中華軍戰艦都很難:戰列艦也好、巡洋艦也罷,對於明軍任何一條戰船來說,都是龐然大物。那些戰列艦的底層炮艙都是40磅以上青銅重炮,在近距離內對明軍戰船發射霰彈時,簡直就是大屠殺,一次射擊就能把幾艘明軍戰船上無遮蔽的水兵一掃光。而明軍的佛郎機、碗口銃、鳥銃都得仰射,打在中華軍戰艦身上無疑是擾癢癢,中華軍水兵、炮手都躲在炮窗、船舷後呢。


    大多數過早點燃的火船,不是自我燃燒解體,就是被中華軍戰艦擊沉。企圖衝到中華軍戰艦身邊親密接觸的明軍戰船,大多數在半途被擊沉;一部分被戰艦防火撐杆擋住,然後自我燃燒完結或者被擊沉……


    到了傍晚,所有的火船都已經燒毀或者正在燒毀,還能活動的明軍水師戰船正在四散潰逃。楊七帶領著4000名陸戰隊兵士在安慶城東北岸邊登陸,開始向安慶城進攻。以瀾滄號為先鋒的中華軍艦隊,小心地從正在燃燒的火船殘骸邊經過,在夜幕降臨時刻來到安慶城水門外江麵上。


    麥大海擦擦汗,在飛龍號船頭下令:“全體戰艦向安慶城開炮,所有火炮最大射程;霹靂火箭彈發射燃燒型的,也是最大射程。”


    一整夜,長江江麵上的炮火就沒停過,安慶城內的火光四起,到黎明時分,半座城池都籠罩在了火光中。


    明軍所有部隊在這個夜晚都陸續逃離了,陳道亨也隨著水師營殘餘戰船向武昌跑去。周起元和他在一起,已經對戰局完全失望了。


    第二天一大早,楊七帶領陸戰隊進入安慶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一個月之後,中華海軍長江特遣艦隊出現在了武昌城外江麵上。


    與曆史上那些在未知mi霧中艱難跋涉的先驅者相比,穿越者最大的優勢就是知道曆史走向不單單是技術的發展史。他們知道哪種構造方式會被曆史證明是成功的,而哪些構想則被證明不行。


    因此,尹峰打造的這支中華軍艦隊,參考的目標很明確。再加上尹峰從穿越前所帶資料的幫助,如今就戰艦水平而言,已經達到了另一時空十七世紀未十八世紀初的最高水準。而明軍的水師,從鄭和時期的煌煌巨艦墮落到了使用改裝小漁船的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


    此戰之後,大明朝廷政府軍除了在廣州、威海衛、天津衛還有水師部隊外,萬裏海疆、千裏長江上,已經沒有一艘戰船了。q!。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之海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伊先生並收藏龍之海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