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的長江江防體係,打從上一次中華軍反海禁之戰後,就已經瓦解了。(.無彈窗廣告)原駐新江口的操江水軍,以及北岸鋪子口的陸兵江防營,還有沿江八營的水軍,其戰鬥力早已退化成比海盜漁民還不如。


    嘉靖年間,倭寇進犯時期長江江防就已經形同虛設、無所作為。上一回中華軍打破金陵城,操江水軍最後的幾艘船隻也被燒毀了,鋪子口江防營潰散後已經名存實亡,如今朝廷幹脆撤銷了這兩支部隊的編製。


    嘉靖年間確定了由文職的操江都禦史統籌長江江防,現在這個職位由蘇鬆巡撫周起元兼任。周起元是東林黨人,福建海澄人。他的家鄉現在被中華軍占領著,蘇州、鬆江各府縣有大半地盤被中華軍控製,他這個蘇鬆巡撫做得很憋屈,隻能管理所轄區域一半的地麵。所以,周起元自認和中華軍不共戴天。天啟二年初他兼任操江都禦史一職後,很是下了一番苦功,沿江各營一處處巡視,發現明軍的長江防禦空虛,太平營、遊兵營等所謂沿江八營紙麵上應有5000餘水兵、四百艘戰船,而他檢查過兵士、船隻之後發現實際數量不足五分之一。


    此時正值浙北兵變,朝廷根本沒心思去加強長江水師,也沒有錢和人力去作這事。


    等到浙北兵變被鎮壓後,周起元不斷上奏朝廷要求加強江防,正好兵部尚、南京經略孫承宗正在主持籌備反攻江南,就讓周起元負責統籌安排各路長江水師部隊集結事宜。等周起元費盡心力在安慶集結了沿江水師營大部後,南京兵部尚書陳道亨以巡視名義前來視察,大手一揮把他的權力全部接過去,下令征調沿江所有府縣的船隻前來安慶集中。


    陳道亨年已近70歲,剛從工部左shi郎升任為南京兵部尚書。這位老尚書字孟起,南昌新建人。萬曆十四年進士,初任刑部主事,曆任南京吏部郎中。同裏鄧以讚、衷貞吉亦官南都,人號“江右三清……清”者,唯之清廉也。陳道亨遭母喪,家毀於火,借他人屋居住。“窮冬無幃,妻禦葛裳,與子拾遺薪爇以禦寒,或有贈遺,拒弗受。”由湖廣參政遷山東按察使、右布政使,轉福建為左,所至不si一錢。以右副都禦史提督操江。光宗立,進工部右shi郎,總督河道。天啟二年,妖賊徐鴻儒作亂。道亨守濟寧,扼諸要害,以衛漕舟。事平,增俸賜銀幣。


    如今朝廷集結大軍在金陵周邊,準備攻打江南中華軍,長江江防的重要xing因而突顯出來。陳道亨做過操江都禦史,因此孫承宗請他出馬去長江水師巡視監督作戰準備工作。


    陳道亨向來以嚴正自律、不結黨不攀附自詡,而周起元為東林中人,也以君子自詡。陳道亨為身材修長精悍的一小老頭,周起元黝黑矮小,不過這兩位君子不知為何互相看不上眼。陳道亨一到安慶,立刻以自己的官階和資曆壓倒了周起元,毫不客氣地把周起元的操江都禦史所屬權力全搶了。在孫承宗的計劃中,一旦戰事開始,沿江水師的指揮就是周起元。而現在,周起元無可奈何,隻好當起了陳道亨的屬下。


    明朝還是沒有改變“以文統武”的傳統,在戰爭中以文官為主要統帥。集結安慶的水師有部分屬江防同知武平指揮,區區江防同知是正五品五關,主要管民兵部隊(民壯),其餘九江兵備道、嶽州兵備道等都屬於操江都禦使指揮。所以,在安慶水師大營,如今陳道亨就是主帥。


    名義上屬於周起元指揮的江防部隊包括太平營、遊兵營、圖山營、巡江營、三江營、瓜州水營、瓜州陸營、儀真水營、儀真陸營、荻港營、安慶營、南湖營、廬州江防哨等等,包括臨時集結民壯,明軍水師部隊號稱35000餘人、擁有千餘戰船。[.超多好看小說]此外,除安慶本地軍隊外,陸續前來援助江南反攻的各路官軍不少,因為南京被圍,全都集結到了安慶:


    如今在安慶城內的有鳳陽兵萬餘,由鳳陽巡撫楊述中帶領,駐紮安慶城北。


    廣西巡撫右副都禦史朱世守帶領兩廣官兵15000餘人駐紮安慶城南。


    石砫都司秦邦屏統領本部白杆兵及成都等地川軍15000餘人駐紮城東,他們被劃歸應天巡撫王象恒指揮。應天巡撫王象恒、號立宇,一直在安慶為南京守備部隊籌糧,南京變為孤城後,他回不去金陵城了,就被陳道亨臨時任命去川軍督軍。


    這樣,安慶就有了一大堆沒有明確統屬關係、沒有統一指揮機構的明軍部隊。看起來安慶城內外明軍聯營十數裏,千餘戰船在江麵上遮天蔽日、密密麻麻的,陣勢很是嚇人。


    萬曆四十五年十月,中華軍艦隊朔江而上直逼安慶,當時的兵部尚書張鶴鳴也曾征集民船、漁船為火船,企圖堵截中華軍艦隊,結果是安慶失守。而這一回南京兵部尚書陳道亨重施故技,很多人都是非常不以為然,很不看好他的計劃。


    安慶知府餘江、安慶參將齊中越更加悲觀,si下認為明軍必敗。餘江當年是南京城國子監監生,齊中越是當年戰死的原安慶參將部下,都是親眼目睹過飛字號戰列艦大炮齊射場麵的。


    但是,他們無能為力,現在在安慶城裏有一堆品級高過他倆太多的高官,他倆說話沒人聽。


    不但如此,在寒冬臘月的天氣裏,安慶參將齊中越還得為操江水師當先鋒斥候,指揮本部兵丁1000餘人駕駛二十餘艘戰船順流直下,去探查中華軍艦隊的情況。他們駕駛的“戰船”船型是長江下遊最通用的平底沙船,多半是商船、漁船改裝的。他們攜帶的火器,大多為射程百步左右的小型佛郎機、碗口銃等等。


    平日繁忙的長江江麵上沒有一條船,加上前一日長江兩岸下過一場大雪,舉目望去天地間一片慘白,無論水麵上還是陸地上一切都是空空蕩蕩的。


    早晨的濃霧被江風吹走後,安慶兵的戰船全都放慢了船速,隻掛了半幅帆。齊中越站在自己坐船船頭上極目遠眺,隱隱約約見前方江心洲上朦朦朧朧有人影晃動。


    齊中越是本地軍戶出身,身邊親兵都是本地人。他回頭問親兵隊長:“阿武,看看前麵江心洲是咋回事。”


    年紀不過十七八歲的阿武答應一聲,跳下船頭,三下兩下爬上了桅杆。不多一會兒,阿武猴子般滑了下來,急匆匆對齊中越說道:“稟報將軍,前日巡哨時,江心洲上還沒有什麽人。如今這沙洲北岸上似乎有不少黑影,如果不是剛下過雪,我還看不出來呢。”


    “十天前就已封江了,百姓早就跑光了,即使有些膽大的百姓想出來打魚,可這沿江船隻都已被陳大人搜羅一空了,他們怎麽能上江心洲?糟糕!糟糕!快快!掉轉船頭、全體劃槳,快走!”


    “是海寇水軍嗎?”阿武還沒明白過來。


    齊中越拍了一下這家夥的腦袋:“除了他們,還會有誰!快點去掉轉船頭!”


    江心洲上的黑影是中華海軍北洋艦隊陸戰隊的兩個哨隊和一支遼東民兵部隊,他們在此地搭建一處臨時碼頭。前方的水情不明,江麵比較狹窄,因此艦隊中最大的兩艘新型戰列艦因為各自攜帶了90門大炮,吃水太深,隻能暫時下錨停泊在江心。因此,麥大海、楊七、陳衷紀商議後決定,在江心洲上建立一處臨時跑壘,用以監視長江兩岸、保護兩艘巨艦。


    另兩艘飛字號戰列艦……包括飛龍號,各攜帶70門大炮,還能勉強通過江心洲航道。


    旗艦飛龍號還在江心洲北麵,主桅杆上望鬥中的瞭望員發來信號,告知前方江麵有敵方船隻。不久,一名凍得發抖的瞭望員來到麥大海麵前,報告道:“報、報告大統領,前方、方五裏處,江心洲南端,有明軍船隻二十一艘,打著安慶參將旗號。”


    麥大海、楊七、陳衷紀三人都在船頭舉著望遠鏡觀察前方,三人都裹在嚴嚴實實的裘皮大衣內,不停跺著腳,都已經顧不得形象了。


    麥大海回過頭道:“這位兄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喝口熱薑湯驅驅寒……”


    陳衷紀往手上哈著熱氣:“往年的江南,可從沒這麽冷過。今年冬天特別的冷阿!”


    楊七嘟嘟囔囔地說著:“直娘賊的冬天,你們是沒在遼東那地方待過,那才叫冷阿!天寒地凍,連上個茅房拉尿,這話兒都能結冰!”


    麥大海笑了笑道:“看來安慶參將的船已經打算掉頭逃跑了,如何?要派船去追一下嗎?”


    他在三人中年紀最大,資曆也最老,中華軍水軍的第一批水手,最早就是由他幫助尹峰招攬來得。楊七想了想到:“算了,就讓他們去報信吧。”


    麥大海點點頭:“我也這麽想:一路過來未遭遇任何大戰,總算明軍水師在安慶集結,就讓他們集中起來一齊上,我們堂堂正正來一次決戰,一次xing解決他們。”


    陳衷紀不參與具體作戰指揮,因此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去準備了。後勤軍火船隊還需半日才能到達這裏,我去督促一下。要不,就在此處分發彈藥吧?”


    麥大海點點頭:“傳令兵,向全艦隊發信號:全體休整半日,補充軍火彈藥,檢查防火船撐杆,半日之後,我們進軍安慶。”q!。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之海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伊先生並收藏龍之海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