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在蛇山前長江江麵上那艘巨大的改進型福船,由於大量使用鑄鐵緊固件,外加在龍骨兩側密布橫肋,使得福船可以造得更大更長。(.無彈窗廣告)眼前這艘超大福船上放倒了一根前桅杆,然後在船舷邊豎起了不下八具手動絞盤提升裝置。
這艘船最主要的貨物,就是正在三百多人一齊努力下,正在卸下船的那門巨大過分的大炮。這是兵器研究部特遣隊帶來的超級攻城重炮,被命名為“雷震子”的六千斤重型青銅滑膛加農炮。這門炮的前身實際上在五年前的第二次爪哇混戰中就已經出場,用十餘頭大象拖帶,參加了雅加達攻城戰。那一次實戰使用過程中,兵器研究部的人發現這門大炮使用起來實在麻煩,運輸十分不方便,因此那門炮此後就在雅加達被融化了,這些原料在原先荷蘭人的兵工廠內重新鑄造成了五門野戰炮
同時,兵器研究部沒有放棄研製重型攻城炮的計劃。在中華軍校的世界戰史課中,兵器研究部的人知道了“烏爾班大炮”的故事,因此很想做出一門媲美烏爾班大炮的重型火炮。
尹峰並沒有給他們潑冷水,隻是告訴他們:重炮在這次足以改變歐洲曆史的圍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標誌著傳統要塞技術的過時和攻城戰術的改變,在軍事史上也是承前啟後的一頁。
尹峰現在有呂宋銅礦、勿裏洞的錫礦、海南石碌的鐵礦等這些優質資源,也就有了實驗鑄造青銅重炮的足夠資源。於是,這門新的攻城重炮出現了,並且被運到武昌城下做第一次實戰射擊。
這門攻城重炮有著鐵製外框加強炮管的應力,青銅內壁完全用人工打磨,一發實心鐵彈可重達250斤。大炮基本是圓柱體,前小後大,有炮耳及瞄準具,使用特製的可調節底座,用十八個實心橡木輪子運動。[.超多好看小說]
這一天,兵器研究部還帶來了十枚重型火箭彈。這種被稱為“天雷”的火箭彈一枚的體積高度相當於兩發霹靂火箭彈,而且據說“天雷”的飛行穩定,戰鬥部裝填了最新配方的火藥,威力巨大。
“飛行穩定?就是說,這玩意不會一出去就亂飛了?”麥大海看著粗大的天雷火箭,好奇地詢問兵器研究部的人。
霹靂火箭的長尾杆穩定裝置並不可靠,這種型號的火箭一發射就得托付給上帝來掌握了,還好是以木頭竹子和紙為主要材質,噴口是鐵製,價格便宜,中華軍戰鬥時就以多為勝,一次齊射上百發以致上千發。
這一次帶領兵器研究部特遣隊前來的是著名的“火器四人組”之中的老大林清,現任兵器研究部總管。火器四人組是尹峰手下最早一批學貫中西的火器研發專家。林清、張小海、王恭、李和天四人,現在分管著研究部內火炮、火槍、爆炸物、火箭等各分部的工作,在中華軍中都掛上了上校軍銜,有著大匠師的稱號。此次特遣隊由於還要對天雷火箭彈進行實戰實驗,負責火箭分部的李和天也來了。他就在一邊擺弄火箭,聽聞麥大海問話,回頭說道:“稟告麥統領,此型火箭以鐵質尾翼為穩定裝置,尾翼設計成帶有偏轉角度,使得天雷發射後可以自旋,從而可以保持穩定的飛行路線。”
“自旋?什麽意思?”麥大海沒聽明白。
李和天站起身說道:“麥統領,您小時玩過幹樂吧?”
麥大海皺起眉頭:“幹樂是啥玩意?”
站在一邊的楊七出身海盜、比崖州疍民出身的麥大海要見多識廣,連忙解釋道:“幹樂就是陀螺,那種需要不斷拿鞭子抽著轉的玩意。”
火器四人組都是閩南或者潮州人,這“幹樂”是陀螺的閩南話發音。
“我知道了,哦,俺家是疍戶,小時在船上長大,哪有機會玩著東西。你的意思是說,天雷火箭就靠不斷旋轉保持穩定飛行,嗯,很有道理……這也是船主大王的發明吧?”尹峰經常能提出非常具有關鍵性的設計思路,經常就能推動某種兵器的研發。因此,尹峰在兵器研究部和兵工廠內部具有神一般的威望。
身材高大俊秀的林清這時走了過來,笑著說:“這一回,火箭自旋的念頭倒是我們自己想到的了。當然,王爺聽說了我們的設計後,也是全力支持的。大統領,雷震子炮已經吊裝完畢,已經登陸河灘了。下一步作戰行動,我們要聽從您的指揮。”
在昨日晚間,四千名水手陸戰隊已經衝上蛇山河灘,在距離武昌城牆不到一裏的地方建立了登陸橋頭堡。晚間,明軍不敢出城作戰。就在早上,中華軍忙著吊裝攻城重炮的時候,城內明軍出城發起了一次衝鋒,目標就是中華軍橋頭堡。
中華軍布置在江麵上的所有戰艦一齊開火。中華軍的四千陸戰隊戰士全都趴在河灘上,沒人敢抬頭觀看千炮齊轟的壯觀景象,因為這武昌城牆距離岸邊距離太近,炮彈一旦沒準頭,就會打到陸戰隊的陣地上。在蛇山登陸的4000名陸戰隊隻是中華軍登陸行動的一部分。
早在前一天中午,新加入到西征艦隊的台灣土著、海南黎民營以及呂宋營和騎兵旅特遣營部隊,大約2000餘步騎由武昌城北青山磯江畔的滸黃山巡檢司登陸。在蛇山正麵的水手陸戰隊登陸的同時,經過半天一夜跋涉的中華軍步軍部隊到達了武昌城北。他們沒有攜帶什麽重火器,隻是除了每人必備的單兵武器外,還每人背負了20斤火藥。騎兵營雖然擔負前出偵察任務,也是如此-每匹馬帶上了20斤火藥。
蛇山正麵的中華軍艦隊打出的炮彈確實很多很密集,將明軍沿江的中和門、大東門、小東門一帶打得濃煙滾滾、塵土飛揚。戰列艦船頭的46磅重炮,所發射最遠的炮彈甚至越過城牆飛入了位於蛇山中峰高觀山南麓的楚王府中,將楚王後宮的一處偏廳砸成廢墟。
出城反擊的明軍貴州總兵所部被炮火擊斃了幾十人,很快很失去了繼續衝鋒的勇氣,亂紛紛退回城去。
武昌知府薑躍、湖廣總兵杜憲成兩人臉色慘白地跑到中和門城樓上,見到了正在發愁的湖廣巡撫林餘,一個身材矮小的60歲小老頭。
“杜大人,出城的貴州兵退回來了,貴州總兵楊思忠如何說?”林餘滿臉憂色地問湖廣總兵杜憲成。
“募選鋒!隻有這樣了。下官已經命令在本部人馬中招募敢死之士,……一定要在海寇那門大炮安置好之前,再出城衝鋒一回。”
林餘顫顫巍巍站起身,來到城牆邊看著江岸邊,臉色一沉:“諸位,這門炮怕是已經安置好了……”
薑躍、杜憲成一齊趴到了城牆垛口邊。果然,那遠看就能看出巨大無比的海寇軍重炮,已經穩穩在江岸上登陸。在大炮前後左右,上百人正在又推又拉,將這門炮移動到發射陣位。
“啪啪啪……”中華軍的一陣炮火打在了中和門附近,武昌城內的明朝最高級的三名文武官員一齊蹲下身子,躲在牆垛後麵,任由一陣橫飛的小石子落在頭上-這是被中華軍發射的實心炮彈擊飛的城牆磚石碎片。
武昌城城牆高大厚實,並非是可以輕易攻占的大城。另一時空中,一直到未來的民國時代,北伐軍圍攻武昌時都因為這道城牆,足足打了數月才攻占。問題是,城牆再高大堅固,躲在城牆後的守軍也得要有堅強的作戰決心,否則沒有了守軍的城牆,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
麥大海、楊七以及新來到的一批中華軍軍官雖然一向都很自信,但是對於眼前的武昌城,都不敢掉以輕心。
作戰參謀們的計劃是:蛇山正麵的陸戰隊主攻中和門、大東門,北路步軍佯攻武勝門。
戰鬥首先由海軍艦隊密集轟擊大東門開始,然後是重型攻城炮抵近中和門三百步之內轟擊中和門城門。北路步軍則基本上獨立作戰,主要任務是牽製明軍,如有可能就把佯攻變為主攻:他們攜帶著四萬斤火藥,就是用來爆破武昌城北武勝門。
中華軍當然也不會隻靠強攻,軍情部、內務情報局的人早在正月前就進入武昌。
武勝門是武昌城北麵唯一的門,而得勝橋則是武昌城內通此北門的唯一街道,此時,這裏商賈雲集,筷子街、箍桶街、磚瓦巷等行業街巷別具特色。在這裏有多家掛著“華”字號、“興”字號的商鋪、錢莊,有些已經在此經營了十多年了。
這些中華商館的暗樁已經在此紮根十多年,先前那位聞先生能在戰時多次出入武昌城,也是靠了這十幾年積累的人脈。軍情部的細作入城後,在短時間內集中了幾十號中華公司暗樁,打算來一次裏應外合的行動。
鑒於浙北新軍兵變的經驗,林曉、曾瑞等人認為明軍很容易被策反,隻是缺乏紀律很難成事。因此,在江南戰役開始發動之時,曾瑞就已經命令武昌城內的暗樁開始策反明軍官兵。在前一段明軍鬧餉兵變時期,部署在江南的江西兵也參與了鬧餉,而如今被調入武昌參與守城的江西兵,就是那些鬧餉兵變者的同夥。q!~!
這艘船最主要的貨物,就是正在三百多人一齊努力下,正在卸下船的那門巨大過分的大炮。這是兵器研究部特遣隊帶來的超級攻城重炮,被命名為“雷震子”的六千斤重型青銅滑膛加農炮。這門炮的前身實際上在五年前的第二次爪哇混戰中就已經出場,用十餘頭大象拖帶,參加了雅加達攻城戰。那一次實戰使用過程中,兵器研究部的人發現這門大炮使用起來實在麻煩,運輸十分不方便,因此那門炮此後就在雅加達被融化了,這些原料在原先荷蘭人的兵工廠內重新鑄造成了五門野戰炮
同時,兵器研究部沒有放棄研製重型攻城炮的計劃。在中華軍校的世界戰史課中,兵器研究部的人知道了“烏爾班大炮”的故事,因此很想做出一門媲美烏爾班大炮的重型火炮。
尹峰並沒有給他們潑冷水,隻是告訴他們:重炮在這次足以改變歐洲曆史的圍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標誌著傳統要塞技術的過時和攻城戰術的改變,在軍事史上也是承前啟後的一頁。
尹峰現在有呂宋銅礦、勿裏洞的錫礦、海南石碌的鐵礦等這些優質資源,也就有了實驗鑄造青銅重炮的足夠資源。於是,這門新的攻城重炮出現了,並且被運到武昌城下做第一次實戰射擊。
這門攻城重炮有著鐵製外框加強炮管的應力,青銅內壁完全用人工打磨,一發實心鐵彈可重達250斤。大炮基本是圓柱體,前小後大,有炮耳及瞄準具,使用特製的可調節底座,用十八個實心橡木輪子運動。[.超多好看小說]
這一天,兵器研究部還帶來了十枚重型火箭彈。這種被稱為“天雷”的火箭彈一枚的體積高度相當於兩發霹靂火箭彈,而且據說“天雷”的飛行穩定,戰鬥部裝填了最新配方的火藥,威力巨大。
“飛行穩定?就是說,這玩意不會一出去就亂飛了?”麥大海看著粗大的天雷火箭,好奇地詢問兵器研究部的人。
霹靂火箭的長尾杆穩定裝置並不可靠,這種型號的火箭一發射就得托付給上帝來掌握了,還好是以木頭竹子和紙為主要材質,噴口是鐵製,價格便宜,中華軍戰鬥時就以多為勝,一次齊射上百發以致上千發。
這一次帶領兵器研究部特遣隊前來的是著名的“火器四人組”之中的老大林清,現任兵器研究部總管。火器四人組是尹峰手下最早一批學貫中西的火器研發專家。林清、張小海、王恭、李和天四人,現在分管著研究部內火炮、火槍、爆炸物、火箭等各分部的工作,在中華軍中都掛上了上校軍銜,有著大匠師的稱號。此次特遣隊由於還要對天雷火箭彈進行實戰實驗,負責火箭分部的李和天也來了。他就在一邊擺弄火箭,聽聞麥大海問話,回頭說道:“稟告麥統領,此型火箭以鐵質尾翼為穩定裝置,尾翼設計成帶有偏轉角度,使得天雷發射後可以自旋,從而可以保持穩定的飛行路線。”
“自旋?什麽意思?”麥大海沒聽明白。
李和天站起身說道:“麥統領,您小時玩過幹樂吧?”
麥大海皺起眉頭:“幹樂是啥玩意?”
站在一邊的楊七出身海盜、比崖州疍民出身的麥大海要見多識廣,連忙解釋道:“幹樂就是陀螺,那種需要不斷拿鞭子抽著轉的玩意。”
火器四人組都是閩南或者潮州人,這“幹樂”是陀螺的閩南話發音。
“我知道了,哦,俺家是疍戶,小時在船上長大,哪有機會玩著東西。你的意思是說,天雷火箭就靠不斷旋轉保持穩定飛行,嗯,很有道理……這也是船主大王的發明吧?”尹峰經常能提出非常具有關鍵性的設計思路,經常就能推動某種兵器的研發。因此,尹峰在兵器研究部和兵工廠內部具有神一般的威望。
身材高大俊秀的林清這時走了過來,笑著說:“這一回,火箭自旋的念頭倒是我們自己想到的了。當然,王爺聽說了我們的設計後,也是全力支持的。大統領,雷震子炮已經吊裝完畢,已經登陸河灘了。下一步作戰行動,我們要聽從您的指揮。”
在昨日晚間,四千名水手陸戰隊已經衝上蛇山河灘,在距離武昌城牆不到一裏的地方建立了登陸橋頭堡。晚間,明軍不敢出城作戰。就在早上,中華軍忙著吊裝攻城重炮的時候,城內明軍出城發起了一次衝鋒,目標就是中華軍橋頭堡。
中華軍布置在江麵上的所有戰艦一齊開火。中華軍的四千陸戰隊戰士全都趴在河灘上,沒人敢抬頭觀看千炮齊轟的壯觀景象,因為這武昌城牆距離岸邊距離太近,炮彈一旦沒準頭,就會打到陸戰隊的陣地上。在蛇山登陸的4000名陸戰隊隻是中華軍登陸行動的一部分。
早在前一天中午,新加入到西征艦隊的台灣土著、海南黎民營以及呂宋營和騎兵旅特遣營部隊,大約2000餘步騎由武昌城北青山磯江畔的滸黃山巡檢司登陸。在蛇山正麵的水手陸戰隊登陸的同時,經過半天一夜跋涉的中華軍步軍部隊到達了武昌城北。他們沒有攜帶什麽重火器,隻是除了每人必備的單兵武器外,還每人背負了20斤火藥。騎兵營雖然擔負前出偵察任務,也是如此-每匹馬帶上了20斤火藥。
蛇山正麵的中華軍艦隊打出的炮彈確實很多很密集,將明軍沿江的中和門、大東門、小東門一帶打得濃煙滾滾、塵土飛揚。戰列艦船頭的46磅重炮,所發射最遠的炮彈甚至越過城牆飛入了位於蛇山中峰高觀山南麓的楚王府中,將楚王後宮的一處偏廳砸成廢墟。
出城反擊的明軍貴州總兵所部被炮火擊斃了幾十人,很快很失去了繼續衝鋒的勇氣,亂紛紛退回城去。
武昌知府薑躍、湖廣總兵杜憲成兩人臉色慘白地跑到中和門城樓上,見到了正在發愁的湖廣巡撫林餘,一個身材矮小的60歲小老頭。
“杜大人,出城的貴州兵退回來了,貴州總兵楊思忠如何說?”林餘滿臉憂色地問湖廣總兵杜憲成。
“募選鋒!隻有這樣了。下官已經命令在本部人馬中招募敢死之士,……一定要在海寇那門大炮安置好之前,再出城衝鋒一回。”
林餘顫顫巍巍站起身,來到城牆邊看著江岸邊,臉色一沉:“諸位,這門炮怕是已經安置好了……”
薑躍、杜憲成一齊趴到了城牆垛口邊。果然,那遠看就能看出巨大無比的海寇軍重炮,已經穩穩在江岸上登陸。在大炮前後左右,上百人正在又推又拉,將這門炮移動到發射陣位。
“啪啪啪……”中華軍的一陣炮火打在了中和門附近,武昌城內的明朝最高級的三名文武官員一齊蹲下身子,躲在牆垛後麵,任由一陣橫飛的小石子落在頭上-這是被中華軍發射的實心炮彈擊飛的城牆磚石碎片。
武昌城城牆高大厚實,並非是可以輕易攻占的大城。另一時空中,一直到未來的民國時代,北伐軍圍攻武昌時都因為這道城牆,足足打了數月才攻占。問題是,城牆再高大堅固,躲在城牆後的守軍也得要有堅強的作戰決心,否則沒有了守軍的城牆,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
麥大海、楊七以及新來到的一批中華軍軍官雖然一向都很自信,但是對於眼前的武昌城,都不敢掉以輕心。
作戰參謀們的計劃是:蛇山正麵的陸戰隊主攻中和門、大東門,北路步軍佯攻武勝門。
戰鬥首先由海軍艦隊密集轟擊大東門開始,然後是重型攻城炮抵近中和門三百步之內轟擊中和門城門。北路步軍則基本上獨立作戰,主要任務是牽製明軍,如有可能就把佯攻變為主攻:他們攜帶著四萬斤火藥,就是用來爆破武昌城北武勝門。
中華軍當然也不會隻靠強攻,軍情部、內務情報局的人早在正月前就進入武昌。
武勝門是武昌城北麵唯一的門,而得勝橋則是武昌城內通此北門的唯一街道,此時,這裏商賈雲集,筷子街、箍桶街、磚瓦巷等行業街巷別具特色。在這裏有多家掛著“華”字號、“興”字號的商鋪、錢莊,有些已經在此經營了十多年了。
這些中華商館的暗樁已經在此紮根十多年,先前那位聞先生能在戰時多次出入武昌城,也是靠了這十幾年積累的人脈。軍情部的細作入城後,在短時間內集中了幾十號中華公司暗樁,打算來一次裏應外合的行動。
鑒於浙北新軍兵變的經驗,林曉、曾瑞等人認為明軍很容易被策反,隻是缺乏紀律很難成事。因此,在江南戰役開始發動之時,曾瑞就已經命令武昌城內的暗樁開始策反明軍官兵。在前一段明軍鬧餉兵變時期,部署在江南的江西兵也參與了鬧餉,而如今被調入武昌參與守城的江西兵,就是那些鬧餉兵變者的同夥。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