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南門的城門被打開後,中華軍水手和民兵分兩路,沿著城牆直撲西門甕城和東關利津門。由城南營房逃出來的明軍潰兵,在南門街口遭到中華軍步軍排槍轟擊,其中還有一架雷擊蜂窩槍架在了南門城樓上,不斷掃射明軍官兵。轟然散開的明軍潰兵向城北逃跑,少數幾支能夠保持建製打算堅持抵抗的明軍部隊,因此被潰兵衝亂。


    民兵團練武裝拿的還是正規軍淘汰的火繩槍,但是劉香給他們不少手雷。因此他們衝到東關利津門時,不管不顧對著在東門守衛的明軍狠狠亂扔了一通手雷。


    把守利津門的明軍官兵本來就已經被大炮聲驚得六神無主,這一下立刻被手雷炸散了夥,揚州城東關被中華軍控製,另一股沿著運河過來的中華海軍水手由此進入揚州城內,開始向城中心進攻。


    在西門甕城,水手陸戰隊與一股打著鳳陽丁字旗號的明軍進行了肉搏戰,然後靠著凶悍的海盜作風將明軍打下城牆,不少明軍官兵急於逃命,直接從城牆上向居民房屋頂跳去,大多摔下房頂。


    很快,揚州城內再無一名抵抗的明軍官兵,所有的明軍都在向城北麵逃跑。


    其實,劉香手頭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控製整個揚州城。


    如果有一支明軍部隊能堅決抵抗,隻要能把混戰局麵維持到天亮,劉香兵力空虛的真相就會被暴露。


    但是,事實不存在如果,揚州城明軍在這一夜略作抵抗,就徹底崩潰了。新任淮陽總兵丁耀民從溫柔鄉中驚醒後,連自己的老營都沒回去,關防大印都不管了,帶著幾十名親兵直接逃向北門,打開北門後逃之夭夭。大部分明軍軍官都和他一樣表現,倒還是揚州知府領著一隊明軍在府衙前街進行了一番抵抗,後來被中華軍的大炮發射霰彈擊斃,所部幾乎全滅。


    到了第二天中午,中華軍基本控製了全揚州城。從小就做海盜的劉香,此時帶著人已經開始搬運揚州府庫的東西了。揚州原先就作為漕運的重要基地,此時又是長江下遊明軍的重要後勤基地。擁有大量為明軍官兵準備的糧食、火藥、仗甲器械、服裝布匹等等。另外,東關內外有著大量囤積的貨物,都是因為戰爭而無法轉運的各家商戶的物品。劉香不管三七二十一,統統下令搬走。


    他人手不夠,隻搶運那些火藥和質地較好的官軍器械,以及貴重的物品,其餘糧食等物品,包括官府衙門內的各種東西,他就直接發布命令:無償發放給全城百姓,揚州城內無論何人,都可以來府庫、官倉搬運任何東西。這個命令被中華軍士兵押著本地衙役、地保,滿大街敲鑼打鼓地、扯著嗓門宣布出去。


    揚州城內所有官署衙門都被大開大門,任何人都可以進進出出。中華軍士兵為了搬運東西方便,把各衙門門檻都拆開了,大門也卸下來了,從而使得這些官署府衙完全失去了威嚴感。一開始是一些膽大的地痞流氓跟著中華軍士兵進入官倉府庫,接著那些被中華軍抓差的本地人也開始大膽動手,很快,到了晚間,這場搶劫官府物資的犯罪活動成了一場全城參與的狂歡。


    同時,劉香手癢癢了,帶著陸戰隊水手順手還把幾家名聲極差的劣紳抄了家,其家產全部扔在大街上,仍由市民們處置。


    這場狂歡在當天夜裏達到**:無數絲織機戶衝入稅關衙門,將此地洗劫一空之後,一把火燒成白地;東關碼頭的苦力,一把火燒了此地的稅卡,殺死了稅吏。然後,一些本地黑幫“打行”的打手衝入大獄,救出自己的同夥後,一把火將揚州監獄燒成廢墟。


    火光照耀著揚州城,一些乘火打劫的人開始衝上街頭,肆意燒殺搶劫。隻是,應當有人在豎著藍底中字旗的店家、商號門口被中華軍當場擊斃後,所有的搶劫犯都繞開那些打著中華公司旗幟、受到中華軍保護的商戶。這些商戶和店鋪,都是屬於中華公司地下分店,或者屬於公司的秘密股東所有。


    當晚,中華軍完全撤離了揚州城,滿載而歸。劉香留下了無數揭帖,宣布此次攻占揚州,就是報複官兵一月前對瓜洲的偷襲,警告明軍上下不要再做無謂地挑釁。


    本來老實本分的揚州百姓,此時有很多人都衝上了街頭,肆無忌憚地從府衙官署、府庫官倉內往外搬運東西。他們什麽東西都要,連戰死的那位知府的後宅中,衣物、鞋襪甚至枕頭也被老百姓洗劫一空。最後,那些府衙、差役都開始加入搬運政府資產的行列。


    到了揚州破城的第二天早上。劉香帶著中華軍已經開始撤離,力所能及地將能搬的東西基本都搬到了東關利津門外的運河上,各種各樣征集收繳來的船隻上都被堆得滿滿的,船舷吃水線都已經到了極限位置。


    而城內百姓的狂歡還沒停止,原先中華軍也僅僅隻能維持城內部分地區的秩序,現在整個揚州城幾乎都已經處在無政府狀態。


    揚州城原先的官僚並未全部被殺,劉香隻是把他們抓住後關入大牢。但是,揚州“打行”的幫會分子衝入大牢救人後,一把火燒了大牢,結果把那些揚州官員也基本燒死在內了。因而,當中華軍完全撤離揚州後,揚州城內基本沒有了能代表明帝國權威的人物存在了。


    那些被中華軍保護的店鋪、商戶,有的已經跟著劉香暫時撤離揚州,隨著中華軍離開城市去鄉下避難。中華軍還招收了一些工匠,連他們全家一齊搬上船帶走。


    整個揚州城的老實百姓都眼紅了,越來越多的人衝上街頭,去府庫官倉搶運任何東西:糧食可以吃、鐵器可以用、布匹絲絹都可以用來量體裁衣,……那些一開始膽小怕事躲在家中的人看到有人滿載而歸,開始後悔不及,以更瘋狂的姿態加入到搶劫行列,各家官署衙門的門窗都被拆走,官府內的桌椅板凳都開始有人搬了。當然,在搶劫中死亡的人也多起來,各家商戶被殺的也有不少人。那些有錢人和士紳都閉門不出,聚族死守大門,不時和各路搶劫人馬發生衝突。有好幾片街區,被搶劫者放火燒毀,城中數千人無家可歸。


    徐光啟等人來到揚州城北時,遇到的就是一座完全處在無政府狀態的城市。


    徐光啟的招撫行動,一開始就很不順利。他們在揚州城北斑竹園提心吊膽等了兩天,才等到京營士兵趕到。然後,京營部隊出發去“收複”揚州城,結果和同樣去“收複”揚州的淮揚總兵丁耀民所部明軍發生“誤會”,差一點就自己人之間幹了仗。


    丁耀民急於以“收複”揚州的功績,來洗雪自己棄城而逃的死罪。他逃出揚州城後,沒過多久就從陸續逃出來的部下那裏得知了一些詳情,開始清醒過來。於是,他在寶應收攏了逃散的潰兵,集中了5000餘人後,向揚州城進發,幾乎和京營士兵同時進城。


    兩軍為了搶奪“收複”的頭功,在府衙門口迎麵相撞,幾乎立刻就互相刀槍相對。


    此時,揚州城內的動亂還沒有停止,但是明軍官兵並沒有去維持秩序,而是也加入到了搶劫放火的行列,他們還有了更加確鑿的借口:協助海寇、資敵。


    不少反應遲頓的揚州人被進城的明軍抓住當場砍頭,不少在前幾天沒招來劫匪的商家,如今則被大明帝國政府軍公開搶劫。


    徐光啟不得不出麵了。他以朝廷二品高官的身份、江南總督的職權命令京營進城維持秩序,丁耀民所部退出揚州城,在南門外紮營以防禦瓜洲方向的中華軍。同時,他臨時任命了一些揚州地方官,下令再有搶劫殺人者,無論是兵還是民立即正法。


    這時,朝廷派來的各路援軍也陸續到來,大明王朝使出最大努力,將山陝邊兵及山東兵南調揚州,還將貴州、湖南南部的蠻兵北調武昌。這時,朝廷已經發布詔令,加重了海餉、遼餉的份額和征收範圍。已經疲憊以極的大明農村社會,再次將承受整個帝國的重擔。


    徐光啟不待揚州城內局勢完全穩定,就打算繼續南下,去執行自己的招撫使命。


    招撫副使、南京兵部尚書、都禦使盛以弘,以及使團衛隊首領錦衣衛千戶都勸說他不要以身犯險:瓜洲周邊中華海寇依舊在四處活動,路途並不安全。此次招撫,朝廷並沒有在邸報上明發上諭,也就是說,此次招撫海寇的行動,還處在保密的狀態。


    打從北京出發後,遊文輝一直很低調地站在徐光啟身後。他在此時站了出來,聲稱自己與海商中的天主信徒有來往,可以替招撫大使們去瓜洲打探消息。


    此前,遊文輝一直穿著儒服長袍、脖子上掛著銀質十字架,與徐光啟一起作禱告禮拜。那些朝廷官員一直以為此人是徐光啟的教友或者學生,都沒有注意他。


    在這個時候,招撫大使的隊伍中沒有一個人敢於冒險前往海寇營地內聯絡,大家隻好都指望遊文輝能替他們跑一趟。


    於是,大明帝國對於本國沿海實力最大的造反海寇之第二次招安行動,終於借助於一位中國籍天主教徒的大膽行動,拉開了序幕。q!~!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之海上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伊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伊先生並收藏龍之海上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