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第一更~
――
自從被劉備軍‘生擒’了回來後,文醜的心情便沒有一天是好的。雖說成為了階下之囚,但文醜卻是輸的極為不服,在他看來,要不是先和趙雲打了幾十個回合,然後己方受到伏擊士氣低落,自己根本就不會被劉備所乘,導致如今這種糟糕的狀況。
至於鞠義,倒是對劉備軍有一種比較複雜的心情。按理說,若是沒有曹性,他也許早就死在了趙雲的槍下;但可恨的是曹性在救了自己後,竟然直接把自己給捉了回來變成了‘俘虜’。如此一來,倒是讓鞠義覺得自己的本事是否當真‘如此不濟’,要不怎麽‘隨便來個人’都比自己厲害。
雖然文醜和鞠義向來不和,不過在有一點上,兩人卻是意外地‘合拍’,那就是都不願意歸順劉備。畢竟以劉備如今的實力,和袁紹相比尚有差距,而且兩人昔日好歹也是袁紹軍中的大將,因此就連一向不受袁紹所喜的鞠義,此時也沒有要歸順的想法。
不過就在最近幾天,文醜倒是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事實,那就是劉備給予他們二人的‘待遇’,竟然明顯地發生了‘差別化’。要知道一直以來,作為俘虜的文醜和鞠義雖然沒有受到加害,但每日也隻能是吃著最下等的牢飯,住在最惡劣的牢房之中而已。
但就在最近幾天,文醜明顯的發現,無論是劉備的態度,以及牢中的夥食,鞠義所能‘享受到’的,都要比自己‘高級’很多。不僅如此,以往劉備前來‘探望’二人,總三人在一起一同聊天的。可如今倒好,鞠義那家夥竟然常常被劉備‘單獨’約去相聚,讓文醜當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好幾次,文醜都有開口向鞠義詢問,問他為什麽劉備會對他如有‘禮待’,但鞠義自己也是一團迷霧:畢竟劉備每次找他‘單獨閑聊’,無非就像尋常百姓一般‘閑話家常’,至於勸降之事,更是不曾有過。連續幾天的禮待,雖然不足以讓鞠義心生叛變之心,但至少對於從來就沒有受到袁紹‘禮待’的他來說,對劉備已是產生了不錯的印象。
有時候實話實說,未必便能夠讓別人相信,特別是像文醜這種‘死腦筋’的人,一旦‘想歪’了起來,其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對於文醜來說,雖然鞠義還是不曾歸順劉備,但從這幾天看來,這明顯就像是一種‘歸順的前兆’。對於鞠義說劉備隻字未提歸降之事,文醜更是無法置信。
就是這樣,正當文醜對鞠義產生越來越多的猜忌之時,這原本還一直關押著他們二人的劉備,竟然命人將他們帶出。隨即,文醜和鞠義便看到了前來迎接的陳震,這下方才知道是主公袁紹以二十萬五萬石的糧草,來和劉備將他二人贖回。
對此,文醜和鞠義自然是心生感激,但就在文醜看向鞠義之時,卻發現對方臉上表情淡淡,不似自己十分激動。本來這個小細節也不足以說明十分,但落在此時已經‘心生懷疑‘的文醜眼裏,卻以為鞠義根本就不為主公的付出而感動,心中對他的警惕更深,甚至在回去之後,文醜還將劉備厚待鞠義一事告訴袁紹,讓袁紹‘多加提防’。
甘陵城外
“本善,汝便如此肯定,此次放他二人歸去,便可讓那鞠義他日歸降?”眼見陳震一行人已經走遠,當下劉備便在周倉的護衛下,一邊和沮授曹性二人慢步回城,一邊向曹性問道。畢竟曹性所出的‘計策’,他可謂是‘聞所未聞’。
其實曹性的計策說來也很簡單,他無非就是按照後世中一些‘電視劇’和‘小說’中的橋段,讓劉備在對待文醜和鞠義時,以‘厚此薄彼’的方式進行。如此一來,以文醜那點可憐的智慧,自然無法看出是劉備用計,而一向和鞠義不和的他,隻會把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去想。如此一來,曹性的‘目的’,便已經達成了一半。
對於‘了解三國’的曹性來說,自然知道鞠義和袁紹的關係並不好,如今再加上文醜這家夥的‘猜測’,想必回去之後,鞠義的遭遇隻會比以前更差。到時候隻要自己再想法子擊敗袁紹,想必對方來降,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見劉備問起,沮授倒是率先開口道:“主公放心,本善此計倒是絕妙。以在下之見,若是那文醜當真與鞠義不和,回去後必然向袁紹多加進言,屆時袁紹一旦生疑,想必鞠義便無法再受到重要了。如此一來,縱使他日不降,我等也可少一敵手。況且此次交換,我等的糧草可說是極為充足,無論如何計算,此次我等也是占了莫大的好處。”
聽沮授分析得頭頭是道,劉備自然是滿臉笑容,而曹性也是連連感歎軍中有一高明謀士就是不一樣。有些時候明明自己都想不到的東西,偏偏他就能想到,能怪曆史上劉備有了‘豬哥’,就立馬開始‘扭轉乾坤’了。
幾人回到城守府不久,便立馬有士兵來報,說是公孫瓚遣趙雲來訪,對此,不管是劉備和曹性,都是表現出十分歡迎。當然,劉備歡迎趙雲,是因為他與對方已經有了一些交情;至於曹性想的,自然是通過增加見麵次數來拉進趙雲和劉備的關係,倒是若是公孫瓚‘不幸歸天’,那趙雲可就‘跑不掉’了。
在趙雲進府之後,劉備先是熱情地對方寒暄了幾句,隨即才慢慢問起趙雲的來意:原來趙雲此來,是代公孫瓚前來邀請劉備過去商議再次出兵之事。算算時間,己方也已經在清河郡和安平國休整了快一個月,想來也該是再次出兵的時候了。
對此,劉備一方自然是毫無異議,在新得了二十五萬石的糧草之後,如今劉備軍可說是‘兵強馬壯’,隻待公孫瓚那邊整頓兵馬完畢,便可再次寫手出征。因此對於趙雲的邀請,劉備自然是滿口答應,說是待明日一早,便會前往公孫瓚處,和對方商議下一步的作戰方案。
隻不過,就在正事商議完畢,劉備想要留下趙雲‘共進晚餐’的時候,趙雲卻忽然站起身來,對著一直用‘欣賞目光’看著他的曹性說道:
“當日界橋一戰,雲對曹將軍之箭術深感敬佩,不知曹將軍今日可願與雲較量一番?!”
――
自從被劉備軍‘生擒’了回來後,文醜的心情便沒有一天是好的。雖說成為了階下之囚,但文醜卻是輸的極為不服,在他看來,要不是先和趙雲打了幾十個回合,然後己方受到伏擊士氣低落,自己根本就不會被劉備所乘,導致如今這種糟糕的狀況。
至於鞠義,倒是對劉備軍有一種比較複雜的心情。按理說,若是沒有曹性,他也許早就死在了趙雲的槍下;但可恨的是曹性在救了自己後,竟然直接把自己給捉了回來變成了‘俘虜’。如此一來,倒是讓鞠義覺得自己的本事是否當真‘如此不濟’,要不怎麽‘隨便來個人’都比自己厲害。
雖然文醜和鞠義向來不和,不過在有一點上,兩人卻是意外地‘合拍’,那就是都不願意歸順劉備。畢竟以劉備如今的實力,和袁紹相比尚有差距,而且兩人昔日好歹也是袁紹軍中的大將,因此就連一向不受袁紹所喜的鞠義,此時也沒有要歸順的想法。
不過就在最近幾天,文醜倒是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事實,那就是劉備給予他們二人的‘待遇’,竟然明顯地發生了‘差別化’。要知道一直以來,作為俘虜的文醜和鞠義雖然沒有受到加害,但每日也隻能是吃著最下等的牢飯,住在最惡劣的牢房之中而已。
但就在最近幾天,文醜明顯的發現,無論是劉備的態度,以及牢中的夥食,鞠義所能‘享受到’的,都要比自己‘高級’很多。不僅如此,以往劉備前來‘探望’二人,總三人在一起一同聊天的。可如今倒好,鞠義那家夥竟然常常被劉備‘單獨’約去相聚,讓文醜當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好幾次,文醜都有開口向鞠義詢問,問他為什麽劉備會對他如有‘禮待’,但鞠義自己也是一團迷霧:畢竟劉備每次找他‘單獨閑聊’,無非就像尋常百姓一般‘閑話家常’,至於勸降之事,更是不曾有過。連續幾天的禮待,雖然不足以讓鞠義心生叛變之心,但至少對於從來就沒有受到袁紹‘禮待’的他來說,對劉備已是產生了不錯的印象。
有時候實話實說,未必便能夠讓別人相信,特別是像文醜這種‘死腦筋’的人,一旦‘想歪’了起來,其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對於文醜來說,雖然鞠義還是不曾歸順劉備,但從這幾天看來,這明顯就像是一種‘歸順的前兆’。對於鞠義說劉備隻字未提歸降之事,文醜更是無法置信。
就是這樣,正當文醜對鞠義產生越來越多的猜忌之時,這原本還一直關押著他們二人的劉備,竟然命人將他們帶出。隨即,文醜和鞠義便看到了前來迎接的陳震,這下方才知道是主公袁紹以二十萬五萬石的糧草,來和劉備將他二人贖回。
對此,文醜和鞠義自然是心生感激,但就在文醜看向鞠義之時,卻發現對方臉上表情淡淡,不似自己十分激動。本來這個小細節也不足以說明十分,但落在此時已經‘心生懷疑‘的文醜眼裏,卻以為鞠義根本就不為主公的付出而感動,心中對他的警惕更深,甚至在回去之後,文醜還將劉備厚待鞠義一事告訴袁紹,讓袁紹‘多加提防’。
甘陵城外
“本善,汝便如此肯定,此次放他二人歸去,便可讓那鞠義他日歸降?”眼見陳震一行人已經走遠,當下劉備便在周倉的護衛下,一邊和沮授曹性二人慢步回城,一邊向曹性問道。畢竟曹性所出的‘計策’,他可謂是‘聞所未聞’。
其實曹性的計策說來也很簡單,他無非就是按照後世中一些‘電視劇’和‘小說’中的橋段,讓劉備在對待文醜和鞠義時,以‘厚此薄彼’的方式進行。如此一來,以文醜那點可憐的智慧,自然無法看出是劉備用計,而一向和鞠義不和的他,隻會把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去想。如此一來,曹性的‘目的’,便已經達成了一半。
對於‘了解三國’的曹性來說,自然知道鞠義和袁紹的關係並不好,如今再加上文醜這家夥的‘猜測’,想必回去之後,鞠義的遭遇隻會比以前更差。到時候隻要自己再想法子擊敗袁紹,想必對方來降,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見劉備問起,沮授倒是率先開口道:“主公放心,本善此計倒是絕妙。以在下之見,若是那文醜當真與鞠義不和,回去後必然向袁紹多加進言,屆時袁紹一旦生疑,想必鞠義便無法再受到重要了。如此一來,縱使他日不降,我等也可少一敵手。況且此次交換,我等的糧草可說是極為充足,無論如何計算,此次我等也是占了莫大的好處。”
聽沮授分析得頭頭是道,劉備自然是滿臉笑容,而曹性也是連連感歎軍中有一高明謀士就是不一樣。有些時候明明自己都想不到的東西,偏偏他就能想到,能怪曆史上劉備有了‘豬哥’,就立馬開始‘扭轉乾坤’了。
幾人回到城守府不久,便立馬有士兵來報,說是公孫瓚遣趙雲來訪,對此,不管是劉備和曹性,都是表現出十分歡迎。當然,劉備歡迎趙雲,是因為他與對方已經有了一些交情;至於曹性想的,自然是通過增加見麵次數來拉進趙雲和劉備的關係,倒是若是公孫瓚‘不幸歸天’,那趙雲可就‘跑不掉’了。
在趙雲進府之後,劉備先是熱情地對方寒暄了幾句,隨即才慢慢問起趙雲的來意:原來趙雲此來,是代公孫瓚前來邀請劉備過去商議再次出兵之事。算算時間,己方也已經在清河郡和安平國休整了快一個月,想來也該是再次出兵的時候了。
對此,劉備一方自然是毫無異議,在新得了二十五萬石的糧草之後,如今劉備軍可說是‘兵強馬壯’,隻待公孫瓚那邊整頓兵馬完畢,便可再次寫手出征。因此對於趙雲的邀請,劉備自然是滿口答應,說是待明日一早,便會前往公孫瓚處,和對方商議下一步的作戰方案。
隻不過,就在正事商議完畢,劉備想要留下趙雲‘共進晚餐’的時候,趙雲卻忽然站起身來,對著一直用‘欣賞目光’看著他的曹性說道:
“當日界橋一戰,雲對曹將軍之箭術深感敬佩,不知曹將軍今日可願與雲較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