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是欣賞黃月英的才能,但一來新式強弩的製造實在是需要人來幫忙,二來曹性也不想讓這位遠離父母的千金小姐有什麽危險。因此縱使黃月英一再請求,曹性還是不允許她在日後前來徐州涉足戰場。
就在曹性和黃月英回到曹府之後,府中卻忽然來了一位讓他感到意外的訪客法正。而法正此次倒是奉了劉備之命前來,想讓曹性試著去說服早已被生擒多時的戲誌才以及李典。
在鄴城醫院的精心治理下,不僅手臂受傷的李典早已康複,就連身患重病的戲誌才也在不斷地好轉之中。隻不過兩人的身體狀況雖然日漸變好,但卻都沒有要歸順劉備的意思,因此眼看明日曹性就要出征,毫無辦法的劉備才決定讓法正前來請他去試上一試。
眼見劉備居然無法降服李典還有戲誌才,大感意外的曹性當下便答應在吃完飯後便前往軟禁兩人的地方去看上一看:畢竟這兩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性倒是不想讓他們就此沉寂了下去。
半個時辰後——鄴城城中某府邸
縱觀天下所有諸侯,曹性敢說劉備這的俘虜待遇絕對是全天下最好的:可以說除了沒有太多的人身自由以外,這些俘虜的吃穿用度都不會少,而且還什麽都不用幹,因此當年才會生華雄想要混吃混喝的搞笑事件。
在示意房間外的守兵稍稍後退後,曹性隨即便大步走進了戲誌才的房間:“先生,好久可好?”
眼見曹性忽然出現,正在木桌前看著:“原來是曹將軍來了,請坐。”
毫不客氣地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曹性隨即又問道:“不知誌才如今的身子如何?”
“鄴城醫院果真是名不虛傳。”戲誌才的心情看上去倒是不錯:“隻是曹將軍今日前來,隻怕不是單單為了探望戲某吧?”
雖然被看穿了心思,但曹性臉上倒是很坦然:“除了看望以外,性也想聽聽誌才今後的打算。”
“今後的打算?”戲誌才一怔,隨即苦笑道:“看來今日應是皇叔請本善前來相勸的吧?”
曹性點了點頭:“誌才難道覺得我主非是明主?”
戲誌才搖了搖頭:“皇叔待人寬厚且深得民心,若他不是明主,隻怕天下蒼生就無望了。”
曹性奇道:“既是如此,那誌才為何不願投奔?”
戲誌才苦笑道:“皇叔雖是明主,但戲某當年深受司空知遇之恩,故實在無法狠心與之為敵。”
“原來如此。”曹性腦中忽然靈光一閃,隨即便對著戲誌才說道:“若是無須誌才與曹操正麵為敵,不知你是否願意歸降我主呢?”
“無須與司空對敵?”戲誌才不由得愣了一下:“戲某一身本事皆在兵法謀略上,若不與司空為敵,又能用在何處呢?”
曹性笑道:“莫非誌才忘了自己是出身於何處嗎?”
“戲某乃是出身於潁川書院…”戲誌才忽然明白了曹性的意思:“莫非將軍想讓戲某去傳業授課?”
“不錯。”曹性點了點頭:“如今我主早已在冀州各地設立了不少書院,但卻始終找不到一位優秀的先生;若是誌才願為人師表的話,想來必定是百姓之福。”
戲誌才苦笑道:“若戲某將這身本事傳於弟子,然後弟子將來投奔皇叔,那豈不是和直接與司空為敵沒有兩樣?”
“這…..”曹性倒是沒想得這麽深奧,隻不過聽戲誌才這麽一說,當下他倒是不知道該如何說下去好了。
“罷了罷了。”戲誌才忽然歎道:“既然戲某連性命都是皇叔救回來的,若是三番四次地推諉,未免有些忘恩負義。”
曹性驚喜地問道:“如此說來,誌才是答應做冀州書院的先生了?”
戲誌才緩緩地點了點頭:“不錯,就當是為皇叔略盡一份綿力吧。”
見戲誌才終於答應歸順,曹性這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隨即又開口問道:“不知誌才可知李典將軍為何不願歸降?”
戲誌才愣了一下,隨即才緩緩說道:“除非皇叔能擊敗司空,否則曼成隻怕不會應允歸順。”
曹性很是好奇:“這是為何?”
戲誌才頗有些無奈地說道:“因為曼成的一家老小皆在許昌。”
曹性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倒是怪不得李典將軍不願歸降。”
戲誌才頷道:“因此還望曹將軍切莫要為難曼成。”
曹性回道:“此事誌才盡管放心,李典將軍那我主自會好好派人照料,待日後擊敗曹操再行招攬不遲。”曹性一開始還擔心李典是死忠分子,如今眼見對方原來是有苦衷的,當下他倒是安心了不少。
聽曹性說要打敗曹操,戲誌才倒是忽然想起一事:“敢問將軍可認識一個頭戴麵具名叫李仇之人?”
‘頭戴麵具?李仇?’曹性強忍住心中的疑惑問道:“那人自稱是李仇?”
“不錯,據曼成所言,當日正是因為此人出計,他才會不分敵我地進行火攻。”戲誌才顯然已經和李典聊過天:“此計當真十分毒辣,若非曹將軍勇猛過人,當日隻怕也難逃一死。”
‘又是毒計?但為什麽會叫李仇呢?’想起昔日擊敗袁紹之時,其麾下舊屬似乎也提過此人,當下曹性倒是忍不住問道:“誌才可知此人是何時投到曹操帳下的?”
戲誌才仔細地想了想,隨後才開口說道:“詳細日子戲某倒是沒有牢記,不過倒像是袁紹敗亡後的半年左右。”
‘這世上也沒有那麽多的戴麵具之人,看來是同一個了。’雖然已經隱約猜出了一些,但曹性當下卻沒有立刻告訴戲誌才,反而繼續問道:“那李仇在曹操帳下可有熟絡之人?”
戲誌才沉吟道:“說來也怪,此人似乎與賈文和十分投契,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的舊識。”
‘和賈詡比較熟?那一定是他了。’由於害怕戲誌才會把真相透1u給曹操,因此當下曹性倒是假裝糊塗地問道:“此人想來某並不認識,誌才剛剛為何會有此一問?”
戲誌才緩緩說道:“隻因為戲某覺得此人所出之計雖可讓司空達成目的,但往往也會讓司空付出慘痛的代價。”
‘如果真是那家夥的話,又怎麽可能會幫曹操呢?’眼見曹操帳下居然有這麽一個定時炸彈在,曹性倒是忽然覺得此行的把握似乎又多了一些。
“罷了,或許是戲某多心吧。”眼見曹性也‘不認識’麵具文士,已經說了一晚上話的戲誌才也不免有些疲憊。
眼見戲誌才臉帶疲倦,當下曹性連忙識趣地和對方客氣了幾句,然後便慢慢地退去了軟禁二人的府邸:雖然李典那邊還是沒有著落,但至少曹性已經知道了收服對方的辦法;因此在離開此處後,曹性便很是高興地前往劉備府上匯報去了。
——
豫州境內——許昌城曹府
雖然夜色已深,但曹府大廳卻依舊有不少人在此議事:武將方麵有許褚典韋曹純曹洪等在此,而文臣方麵則有荀彧、賈詡、麵具文士等人在;至於向來在曹操身邊的郭嘉,如今倒是為了尋找同樣不知道去哪的夏侯惇去了。
“文若,天子給孫堅晉封吳侯的詔書已經派人送過去了吧?”見能來的都已經來齊了,當下曹操便向如今負責坐鎮許昌同時處理朝中大事的荀彧問道。
荀彧回道:“主公放心,信使已在前日上路,想來數日間便可將招數送至孫堅的手中。”
曹操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孫堅與劉表素來有仇,如今既然我等已主動示好,想來這頭江東猛虎便會把注意力都放到劉表身上了。”
荀彧拱手道:“主公此言不錯,此次在下派去送詔書的信使便是一能言善辯之輩;想來隻要其在孫堅高興之時挑撥幾句,江東和荊州便會即刻開戰了。”
曹操笑道:“有文若在,操自然無懼江東鼠輩。”
“主公過獎了。”荀彧謙虛地回了一句,隨即又說道:“主公深夜召我等前來,想必不單單是為了此事吧?”
曹操頷道:“不錯,據探馬回報,劉備已派曹性率大軍奔赴青州,想來必是為了進取徐州。”
荀彧還沒說話,一旁的許褚早已跳出來大聲說道:“主公,既然劉備敢分兵,那我等何不直接殺奔鄴城,然後取下那劉備的頭顱?!”
這話一出,荀彧當即便無奈地搖了搖頭,至於曹操則皺眉道:“仲康,你雖豪勇,但卻還是缺乏智謀啊。”
許褚知道自己似乎又說錯了話,當下便很是幹脆地閉上了嘴巴。
曹操隨即說道:“劉備敢分兵,是因為他看準了我無多餘兵力分配;因此若是想保徐州不失,此次便需一智謀之士帶援兵前往徐州相助文則等人。”
荀彧忽然拱手道:“主公,此事不如就讓在下前往吧。”
曹操搖了搖頭:“不行,文若要是一走,這朝中的大事隻怕便會失去了方寸。此事操早已想過,此次隻怕要勞煩奉孝走這一趟了。”
就在此時,麵具文士忽然上前拱手道:“主公,在下倒是願意去走這一趟!”
就在曹性和黃月英回到曹府之後,府中卻忽然來了一位讓他感到意外的訪客法正。而法正此次倒是奉了劉備之命前來,想讓曹性試著去說服早已被生擒多時的戲誌才以及李典。
在鄴城醫院的精心治理下,不僅手臂受傷的李典早已康複,就連身患重病的戲誌才也在不斷地好轉之中。隻不過兩人的身體狀況雖然日漸變好,但卻都沒有要歸順劉備的意思,因此眼看明日曹性就要出征,毫無辦法的劉備才決定讓法正前來請他去試上一試。
眼見劉備居然無法降服李典還有戲誌才,大感意外的曹性當下便答應在吃完飯後便前往軟禁兩人的地方去看上一看:畢竟這兩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性倒是不想讓他們就此沉寂了下去。
半個時辰後——鄴城城中某府邸
縱觀天下所有諸侯,曹性敢說劉備這的俘虜待遇絕對是全天下最好的:可以說除了沒有太多的人身自由以外,這些俘虜的吃穿用度都不會少,而且還什麽都不用幹,因此當年才會生華雄想要混吃混喝的搞笑事件。
在示意房間外的守兵稍稍後退後,曹性隨即便大步走進了戲誌才的房間:“先生,好久可好?”
眼見曹性忽然出現,正在木桌前看著:“原來是曹將軍來了,請坐。”
毫不客氣地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曹性隨即又問道:“不知誌才如今的身子如何?”
“鄴城醫院果真是名不虛傳。”戲誌才的心情看上去倒是不錯:“隻是曹將軍今日前來,隻怕不是單單為了探望戲某吧?”
雖然被看穿了心思,但曹性臉上倒是很坦然:“除了看望以外,性也想聽聽誌才今後的打算。”
“今後的打算?”戲誌才一怔,隨即苦笑道:“看來今日應是皇叔請本善前來相勸的吧?”
曹性點了點頭:“誌才難道覺得我主非是明主?”
戲誌才搖了搖頭:“皇叔待人寬厚且深得民心,若他不是明主,隻怕天下蒼生就無望了。”
曹性奇道:“既是如此,那誌才為何不願投奔?”
戲誌才苦笑道:“皇叔雖是明主,但戲某當年深受司空知遇之恩,故實在無法狠心與之為敵。”
“原來如此。”曹性腦中忽然靈光一閃,隨即便對著戲誌才說道:“若是無須誌才與曹操正麵為敵,不知你是否願意歸降我主呢?”
“無須與司空對敵?”戲誌才不由得愣了一下:“戲某一身本事皆在兵法謀略上,若不與司空為敵,又能用在何處呢?”
曹性笑道:“莫非誌才忘了自己是出身於何處嗎?”
“戲某乃是出身於潁川書院…”戲誌才忽然明白了曹性的意思:“莫非將軍想讓戲某去傳業授課?”
“不錯。”曹性點了點頭:“如今我主早已在冀州各地設立了不少書院,但卻始終找不到一位優秀的先生;若是誌才願為人師表的話,想來必定是百姓之福。”
戲誌才苦笑道:“若戲某將這身本事傳於弟子,然後弟子將來投奔皇叔,那豈不是和直接與司空為敵沒有兩樣?”
“這…..”曹性倒是沒想得這麽深奧,隻不過聽戲誌才這麽一說,當下他倒是不知道該如何說下去好了。
“罷了罷了。”戲誌才忽然歎道:“既然戲某連性命都是皇叔救回來的,若是三番四次地推諉,未免有些忘恩負義。”
曹性驚喜地問道:“如此說來,誌才是答應做冀州書院的先生了?”
戲誌才緩緩地點了點頭:“不錯,就當是為皇叔略盡一份綿力吧。”
見戲誌才終於答應歸順,曹性這才長長地鬆了一口氣,隨即又開口問道:“不知誌才可知李典將軍為何不願歸降?”
戲誌才愣了一下,隨即才緩緩說道:“除非皇叔能擊敗司空,否則曼成隻怕不會應允歸順。”
曹性很是好奇:“這是為何?”
戲誌才頗有些無奈地說道:“因為曼成的一家老小皆在許昌。”
曹性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倒是怪不得李典將軍不願歸降。”
戲誌才頷道:“因此還望曹將軍切莫要為難曼成。”
曹性回道:“此事誌才盡管放心,李典將軍那我主自會好好派人照料,待日後擊敗曹操再行招攬不遲。”曹性一開始還擔心李典是死忠分子,如今眼見對方原來是有苦衷的,當下他倒是安心了不少。
聽曹性說要打敗曹操,戲誌才倒是忽然想起一事:“敢問將軍可認識一個頭戴麵具名叫李仇之人?”
‘頭戴麵具?李仇?’曹性強忍住心中的疑惑問道:“那人自稱是李仇?”
“不錯,據曼成所言,當日正是因為此人出計,他才會不分敵我地進行火攻。”戲誌才顯然已經和李典聊過天:“此計當真十分毒辣,若非曹將軍勇猛過人,當日隻怕也難逃一死。”
‘又是毒計?但為什麽會叫李仇呢?’想起昔日擊敗袁紹之時,其麾下舊屬似乎也提過此人,當下曹性倒是忍不住問道:“誌才可知此人是何時投到曹操帳下的?”
戲誌才仔細地想了想,隨後才開口說道:“詳細日子戲某倒是沒有牢記,不過倒像是袁紹敗亡後的半年左右。”
‘這世上也沒有那麽多的戴麵具之人,看來是同一個了。’雖然已經隱約猜出了一些,但曹性當下卻沒有立刻告訴戲誌才,反而繼續問道:“那李仇在曹操帳下可有熟絡之人?”
戲誌才沉吟道:“說來也怪,此人似乎與賈文和十分投契,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前的舊識。”
‘和賈詡比較熟?那一定是他了。’由於害怕戲誌才會把真相透1u給曹操,因此當下曹性倒是假裝糊塗地問道:“此人想來某並不認識,誌才剛剛為何會有此一問?”
戲誌才緩緩說道:“隻因為戲某覺得此人所出之計雖可讓司空達成目的,但往往也會讓司空付出慘痛的代價。”
‘如果真是那家夥的話,又怎麽可能會幫曹操呢?’眼見曹操帳下居然有這麽一個定時炸彈在,曹性倒是忽然覺得此行的把握似乎又多了一些。
“罷了,或許是戲某多心吧。”眼見曹性也‘不認識’麵具文士,已經說了一晚上話的戲誌才也不免有些疲憊。
眼見戲誌才臉帶疲倦,當下曹性連忙識趣地和對方客氣了幾句,然後便慢慢地退去了軟禁二人的府邸:雖然李典那邊還是沒有著落,但至少曹性已經知道了收服對方的辦法;因此在離開此處後,曹性便很是高興地前往劉備府上匯報去了。
——
豫州境內——許昌城曹府
雖然夜色已深,但曹府大廳卻依舊有不少人在此議事:武將方麵有許褚典韋曹純曹洪等在此,而文臣方麵則有荀彧、賈詡、麵具文士等人在;至於向來在曹操身邊的郭嘉,如今倒是為了尋找同樣不知道去哪的夏侯惇去了。
“文若,天子給孫堅晉封吳侯的詔書已經派人送過去了吧?”見能來的都已經來齊了,當下曹操便向如今負責坐鎮許昌同時處理朝中大事的荀彧問道。
荀彧回道:“主公放心,信使已在前日上路,想來數日間便可將招數送至孫堅的手中。”
曹操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孫堅與劉表素來有仇,如今既然我等已主動示好,想來這頭江東猛虎便會把注意力都放到劉表身上了。”
荀彧拱手道:“主公此言不錯,此次在下派去送詔書的信使便是一能言善辯之輩;想來隻要其在孫堅高興之時挑撥幾句,江東和荊州便會即刻開戰了。”
曹操笑道:“有文若在,操自然無懼江東鼠輩。”
“主公過獎了。”荀彧謙虛地回了一句,隨即又說道:“主公深夜召我等前來,想必不單單是為了此事吧?”
曹操頷道:“不錯,據探馬回報,劉備已派曹性率大軍奔赴青州,想來必是為了進取徐州。”
荀彧還沒說話,一旁的許褚早已跳出來大聲說道:“主公,既然劉備敢分兵,那我等何不直接殺奔鄴城,然後取下那劉備的頭顱?!”
這話一出,荀彧當即便無奈地搖了搖頭,至於曹操則皺眉道:“仲康,你雖豪勇,但卻還是缺乏智謀啊。”
許褚知道自己似乎又說錯了話,當下便很是幹脆地閉上了嘴巴。
曹操隨即說道:“劉備敢分兵,是因為他看準了我無多餘兵力分配;因此若是想保徐州不失,此次便需一智謀之士帶援兵前往徐州相助文則等人。”
荀彧忽然拱手道:“主公,此事不如就讓在下前往吧。”
曹操搖了搖頭:“不行,文若要是一走,這朝中的大事隻怕便會失去了方寸。此事操早已想過,此次隻怕要勞煩奉孝走這一趟了。”
就在此時,麵具文士忽然上前拱手道:“主公,在下倒是願意去走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