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後,黃興抵達江寧。


    下了火車麵對盛大的歡迎儀式;歡呼的人群、漂浮的彩旗和雄壯的軍樂,黃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站在車站內臨時搭建的講台上,向前來歡迎的人們致詞:“我們同盟會自光緒三十一年成立起,便一直以**為己任,以建設完全之民主政府為責任者也。而究起前身,更可追溯至光緒二十年。十餘年**努力,誌者烈士前赴後繼不畏暴權,誓死要光複中華,方有今日之威勢……某黃興為北伐軍總指揮,唯有一顆熱血報國之心,勢必要讓中原大陸重見天日……”


    黃興即興演講了半個小時,在群眾熱烈的掌聲下結束。


    接著他乘馬車抵達已經被改為北伐軍臨時指揮部的前兩江總督衙門,進去後才從裏麵的同盟會同誌那裏了解到了他在從上海到江寧這段路上生的一係列大事……


    從十月十日杭州、武昌爆**起,到現在的十月十六日,總共有浙江、上海、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四川大部和湖北起義成功,已經宣布獨立了。而山西的太原、山東的青島、濟南,陝西的西安和雲南等全國各大城市都爆了新軍起義,可以說如今的中國除了直隸尚且太平外,五一不在反抗著滿清。(.無彈窗廣告)


    而北京朝廷也迅決定讓北洋六鎮出兵鎮壓,隻是由於北洋軍要求軍餉的問題而耽擱了一段時間,最終由皇家湊集珠寶飾才湊足了足以開拔的軍餉。


    就在昨天,新建陸軍第三鎮、第六鎮便已經乘火車離開了北京,目標江北。


    而作為此刻擁兵二萬餘,**軍中最大勢力的劉裕,則已經於前天揮師北上,討伐龜縮在徐州的張勳殘部了。按照劉裕的說法,蘇浙**軍第一路軍一定能將北洋軍阻擋在長江以北。


    如此形勢下,建立一個能夠暫時協調各省的中央指揮係統的計劃,也就被搬上議程了。


    雖然黃興對見不到劉裕還是有些遺憾,但是卻也不疑有他,對他能夠率先北伐而感到欣慰。不愧是**的忠貞戰士


    可惜劉裕不在,但是組建新的指揮部的工作卻還要做下去……於是僅僅是當天下午,黃興便通電全國,宣稱成立中華民國臨時軍政府,在江寧召開國民大會,要求各路起義**隊伍派遣代表來參與決定新民國的未來,同時催令清廷退位而對於把宣告成立民國的這份具有極大意義的通電留給自己布的劉裕,黃興心中也是充滿了感激。(.)


    雖然之前劉裕就已經通電要求各省前來江寧共商國是,但卻一直隻是掛著蘇浙**軍的牌子。直到黃興的這份電文,中華民國的招牌才真正地被擺了出來。


    於是當天下午中華民**政府戰時總司令部的牌子就出現在前兩江總督衙門大門口。由於各省代表大都還在路上,在場的少數人以同盟會者為絕大部分。他們擁護黃興為軍政府戰時總司令,將全國劃為十六個‘路軍’;除了第一路軍統領江蘇、上海、浙江三省部隊作為總司令部直轄作戰部隊外,其餘的各‘路軍’則以省份劃分之。


    而作為回報,黃興也不顧爭議毅然提拔已經抵達江北的劉裕為‘第一路軍總指揮’的官職,成了軍政府司令部中第二號人物,副職則由陳其美和朱瑞擔任。其餘各重要職位則紛紛被同盟會員所把持,至於在江浙一帶曾經有著巨大影響力的光複會,則被完全排斥在權力之外了。至於唯一掌兵的光複會黨員朱瑞,則也在數天前毅然加入了同盟會中。


    至此,除了原蘇浙**軍一路外,江蘇、浙江省周邊地區包括淞滬等地的**軍都被劃歸至‘第一路軍’的編號中。以原蘇浙**軍第一路軍所部改編為**軍第一路軍第一鎮,劉裕為統製。以淞滬**軍組建第二鎮,陳其美為統製。以原蘇浙**軍第二路軍、三路軍改編為第三鎮,由朱瑞任統製、周承菼為副統製。以鎮江**軍、蕪湖**軍等各地大小勢力拚湊為第四鎮,以林述慶為統製。


    一個路軍,四鎮人馬,理論上劉裕麾下部隊已達四萬之眾。


    劉裕在黃興出命令的第二天在江都接到了這個消息,這個結果實在是他理想中最好的結果了。


    目前他所能掌握的第一鎮,總共有兵一萬七千人;人數雖多,組成部分卻非常複雜。其大致可分為四大部分;原第七十九標的七千人、戰後被俘並收編的清軍俘虜四千人、接納的第九鎮官兵三千人,以及在江寧等地招收的新兵三千。


    除卻原七十九標和第九鎮的官兵是戰鬥力強悍、可靠,可以直接拉上戰場之外,剩下約一半人數要麽是毫無戰鬥力的新兵,要麽是雖有戰鬥力,但是**意誌並不牢靠甚至有可能在戰場上反水的舊軍部隊。


    劉裕所采用的方式是混編;把四大派係的部隊混到一起去,爭取用老部下們慢慢同化新加入的部隊。隻是雖然這樣能夠加快他整頓係統的度,但是一旦遇到戰鬥的時候,這支混編部隊裏的新兵、舊軍們也會極大擾亂整軍的戰鬥力。也虧是他知道接下來不會生太大的戰鬥才敢如此行事。而目前這支部隊唯一能讓劉裕滿意的,就是裝備水平了。


    由於臨行前把金陵製造局的存貨搬了個空,又從江南製造局繳獲了數十噸的軍用物資,劉裕手中的軍械已經足以武裝並維持一支四萬人的部隊。同時各路繳獲的銀兩等財物也使得劉裕手中有了八百萬銀元的資產,足以維持手中軍隊二年所需。


    在外人看來兵強馬壯,糧餉充足的一萬七千**軍不戰便收複淮安,在北洋軍剛剛抵達山東的時候,就等劉裕一聲令下就可立即北上乘北洋軍未到先行撲滅已經不到千人的張勳殘部。


    而就在此刻,瞿鈞帶來了段祺瑞最新的指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近代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遙宇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遙宇內並收藏近代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