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何部長的臉上神色變幻,曹浩森明白何部長已經從李長官的電報裏麵看出了一些東西,可惜自己到現在還是沒能想出點頭緒來。到底還是比何部長差了一個檔次啊,曹浩森有些自嘲的搖了搖頭。


    何不去問問李長官的好兄弟“小諸葛。有何高見?何部長忽然覺他忽略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


    李長官為了將黃浩然的部隊調到徐州去。化緣都化到了他何部長的頭上,以李長官和的小諸葛。關係,“小諸葛”實在是沒有理由不知道這件事情!


    沒準現在“小諸葛”正在等何部長的電話呢?


    何部長拿起了桌上的電話。然後對著話筒說道:“喂!我是何何總長!給我接白副總長辦公室!”


    或許是太久沒有使用自己的另外一個職務了,何部長在自報家門的時候居然卡了一下殼!曹浩森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笑意。


    其實在何部長這位軍政部部長的頭上還有一咋。更高的頭銜,那就是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小諸葛。這位軍部部長則兼著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但除了在公開的場合之外,何部長和“小諸葛。兩咋,人都依然自稱部長。


    何總長!這是一個比何部長聽起來要威風百倍的稱呼,也更加符合何部長這位“黃埔係”二號人物的身份,可為什麽何部長卻很少將這咋。更高的職務掛在口頭上呢?


    這裏麵還真有一段曲折


    撫日戰爭爆之後,南京政府國防最高會議和聯席會議決定以軍事委員會為抗戰最高統帥部,並授權軍事委員會對黨政軍實行統一指揮。可是後來政府裏麵又有人提出仿效日本的戰時製度。成立大本營統率陸海空軍及指導全民抗戰。還成立第一至第六部及後方勤務、管理、衛生勤務等各部,作為大本營辦事機構。


    軍事委員會和大本營從他們的功能來講完全是是重疊的,之所以中國會出現兩咋,最高統帥部。這完全是政府內部各方勢力角逐的結果。這些人為了一己私利。不顧抗戰的危局,互相傾軋,使得中國的軍事指揮係統出現了混亂。


    為了結束這樣局麵,最高當局決定不另設大本營將原大本營所屬第一至第六部及管理部劃歸軍事委員會統轄。


    建一套班子容易,裁撤一套班子可就沒有那麽容易了!精簡之後多出來的人安排到哪裏去?這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由於牽涉到各方勢力,政府裁撤大本營的進程一直是阻力重重。從叨年蝴一直工作到,慣年,月,才終於將大本營撤銷。在這個過程中,掌握著人事任免大權的最高當局上下其手,將大批的親信安插進了軍事委員會。有了這些馬仔在前麵衝鋒陷陣,最高當局在軍事委員會裏麵的地位已經上升到了可以呼風喚雨的程度!


    所有的人都知道,最高當局在軍事委員會裏麵關起門來搞“一言堂何部長和“小諸葛”這一對正副參謀總長隻不過是拿來擺樣子的!


    在軍委會官員們的眼中,何部長和小諸葛。真正的一畝三分田還是在軍政部和軍部裏麵,也隻有在這兩塊地方,何部長和“小諸葛。才能找回一些做主人的感覺!


    說到底,何部長還是不願意被人當做裝門麵的擺設,所以他對那頂參謀總長的高帽,十分的抗拒!


    曹浩森能夠理解何部長的這種做法,如果換了他,也許會做的更糟糕!


    忍耐力,是曹浩森佩服何部長的另外一個地方!


    何部長猜對了!小諸葛。此刻正在等他的電話!


    政府遷至武漢之後,最高當局又對軍事委員會進行了改組。目的是為了將黨政軍分開,政府練總監部被改為軍部。任命“小諸葛。為部長,劉土毅、陳繼承為次長。


    軍部掌管著全國陸軍的練、整理、撫閱;軍事學校教育建設改進;士兵教育規戈、校閱,和“小諸葛。比較起來,其實這個軍部部長由蔣百裏來擔任更為合適。


    軍委會讓“小諸葛”這員悍將來掌管院校教育、校閱及本兵科科典範令、參考書編訂和編製裝備這樣的研究事項,也算是最高當局送給“桂係。的一雙小鞋吧。


    “小諸葛”的鬱悶勁那就甭提了!向往槍炮聲和硝煙的“小諸葛。現在隻能一天幾封電報的往戰區。自己打不著小鬼子,和李長官在電報裏麵聊聊過過紙上談兵的幹癮也不錯。


    昨天夜裏,“小諸葛”收到了李長官來的密電,李長官和白部長人稱“李白”。二人是民國現在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係。的中心,多年來一直合作無間。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又並肩趕走廣西的舊軍閥。北伐時,李長官和白部長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北伐成功後,“桂係。和最高當局及其他地方勢力多次開戰。


    白部長膽識人,用兵機巧百變,謀略深長,記憶力驚人,善於捕捉戰場信息,在民國將領中素有”,二、“當代張良、“現代第俊敏軍人”等雅號,興甲直的軍事才能為不少軍事名家看重,甚至日本人也稱之為“戰神”


    可惜白部長自視過高,聰明外露,政治上短視,不能識人,北伐後壓製李明瑞、俞作豫等舊將,提拔他喜歡的胡宗鍾、陶鈞等新貴,結果讓最高當局分化瓦解,第四集團軍不經一戰,全軍覆滅。


    事實證明白部長器小易盈,隻適合當參謀。他遇上李長官這個寬宏之主是他的福氣。他們兩人加上黃紹琺級的政治謀略成就了新桂係從鎮南關打到山海關的輝煌。


    所以李長官交代的事情,“小諸葛”都會盡心盡力的去辦。


    “敬之兄!能等到你的電話。我真的很高興啊賦漢的官員都不願意和我們這些地方派走的太近!眼下德鄰兄又去了徐州我這個軍刮部部長的辦公室裏麵都快要黴了一,”


    電話一接通,小諸葛的聲音就從話筒裏麵傳了出來,何部長先是一愣。轉而又釋然了。


    看來這小諸葛”早就告訴了話務室隻能將自己的電話接近他的辦公室,能夠值得小諸葛”做出這些安排的,除了李長官的事情還能有什麽?


    何部長笑的說道:“都說健生你是小諸葛,今天我才算是真的信了!這聽鈴音辯來客的本事我是沒有的!你的本事我也羨慕不來!實在是遇到了為難的事情,來請你這位軍師的!”


    “小諸葛”沒有繼續和何部長玩太極推手的把戲,事不宜遲,徐州的李長官還在等著信呢


    “敬之兄!當著你這尊真佛我也不說什麽假話,徐州的事情,還望敬之兄看在抗戰大局的份上,拉李長官一把!知道敬之兄你不容易,所以我早就幫你想好了法子,隻要軍政部能夠將川軍飛軍團從安慶調離,再把引軍塞給黃浩然,剩下的事情,都由我白健生來辦!敬之兄的這份人情,我們桂係日後一定歸還!”


    李長官的電報裏麵不是隻提到了引軍嗎?怎麽小諸葛”這裏又冒出了個萬軍團?何部長在腦袋裏麵將小諸葛”的話費盧愛的過了一遍。他現原來小諸葛”這是在幫李長官堵漏!


    李長官的計雖然不錯,但是卻還有一個漏洞,那就是和羽軍一起撤到安慶的還有好幾支雜牌軍。雖然李長官眼明手快的先調開了軍,但留下來的還有廣東部隊和川軍。如果黃浩然真的得到了最高當局的嘉獎令和軍政部的委任狀,那麽他一定會立亥對身邊的這些雜牌下手。吞並一支部隊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小諸葛”耍何部長調走飛軍團就是擔心黃浩然在安慶吃得太飽,消化不良不願意去徐州。


    有了小諸葛”補上的這一著棋,李長官的釣魚計劃就變的毫無破綻起來!


    別看擺在黃浩然麵前的雜牌軍有四、五個軍級番號,但實際上黃浩然能動的也隻有來自東北軍的曰軍和”軍的兩個軍,徐源泉的第二軍團是粵軍,要黃浩然在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這個廣東佬的眼皮底下吞並廣東部隊,除非他瘋了!


    將乃軍團調離安慶倒的確是舉手之勞的事情,畢竟這符合最高當局的主意,當飛軍團還在蕪湖的時候,政治部的人就在飛軍團內部做了不少的工作,川軍的大佬劉湘現在還躺在漢口的萬國醫院,雖然戴雨農的軍統一直將劉湘的病情嚴密封鎖,但是總最高當局和政治部最近對川軍的一連串動作來看,劉湘想離開萬國醫院怕是已經不可能了!


    政府裏麵很多人都在打劉湘手下部隊的主意,何部長相信黃浩然也一定想過要對飛軍團下手,但隻要最高當局一出馬,那所有的人都得靠邊站!四川!最高當局是要定了!”軍,也必須退出曆史舞台!


    “既然健生你不拿我何敬之當外人,我也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調飛軍團離開安慶的事情不難辦!但要把引軍塞給黃浩然。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了!委座的意思已經下來了,黃浩然的羽軍擴編為萬集團軍,除了保留口軍的番號之外,另給一個軍級的空頭番號,萬集團軍要吸收什麽部隊進去,全部由黃浩然自己做主!即便我們讓黃浩然在安慶沒了可以下手的對象,也不代表他就會到徐州去!畢竟南京這一戰,黃浩然的損失也不小!若是換了你我。怕是也得先修整一下吧?”


    何部長的這番話說的十分誠懇,要他這個在官場上打滾了半輩子的官僚一下子倒出這麽多的實話來小李長官和小諸葛”的麵子還真是夠大的!


    曹浩森也是第一次見何部長這麽推心置腹的和一個人說話,再想到對方還是“桂係“的頭目,曹浩森的心中禁不住浮想聯翩。


    “也不用敬之兄你真的去塞!不過是給黃浩然一個選擇而已換了你我,也許真的不會理睬這幾萬東北軍,可黃浩然,卻不一定!德鄰兄在私底下對黃浩然有著很高的評價!或許,黃浩然現在等的也隻是一咋。借口而已!”


    “小諸葛”的這番話讓何部長徹訓庇品的,意外了!在此也前,何部長差不多考慮了方方馴各種情況,但獨獨就是沒有考慮過黃浩然的想法!從泓滬和南京戰場上的表現來看,黃浩然是個徹徹底底的“鷹派人物。”在他的眼裏,中國和日本的這場戰鬥就是以血還血!羽軍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名不就是黃浩然用日本人的血肉堆出來的嗎?


    可以說沒有這場戰爭就沒有黃浩然!是這場抗日戰爭成就了他!黃浩然要想繼續往上爬,走到更高的權力階梯上!就隻有繼續和日本人戰鬥下去!


    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黃浩然現在需要的隻是朝日本人扣動扳機的理由!


    何部長決定賣一個人情給李長官還有“小諸葛”或許這一次。他還可以順道和黃浩然化幹戈為玉帛!


    嘉獎令還是那封嘉獎令,委任狀還是那封委任狀,不同的是在此之前,何部長先下了調動川軍軍團的命令,然後在給黃浩然的嘉獎令和委任狀後麵隆重的推薦了引軍。


    軍政部所做的這一切,都沒有觸及到最高當局的原則和底線,卻有可能會改變徐州會戰的進程和結局!


    何部長忽然覺得自己有些羨慕黃浩然,像徐州這樣殉爛奪目的舞台,何部長已經很久沒有踩在腳下了!在國人的心目中,和何部長這咋。名字連在一起的依舊是那份臭名昭著的《何梅協定》!


    安慶,大渡口鎮臨江村小飛軍團司令部。


    唐式遵接到軍政部的命令之後非常的興奮!當劉湘胃病作住進醫院之後,武漢就派人和唐式遵接上了頭。


    偌大的四川,天府之國,在抗戰爆之前最高當局的中央軍一直不得其門而入。現在舉國抗漲,劉湘病重,終於給了最高當局一個插手川政的機會。唐式遵已經意識到四川這塊地盤遲早是要落到最高當局的手裏。到時候最高當局必然需要在四川安插一個馬前卒,唐式遵覺得他應該搶先當上這個代理人!


    於是唐式遵和武漢的代表一拍即合!他的引軍當即達成了投靠最高當局的意向!然後唐式遵開始聯合武漢派來的政治部官員做起了和引軍同屬於乃軍團的飛軍潘文華部的工作。


    唐式遵沒想到他在潘文華那裏遇到了強烈的反彈!


    飛軍的幾咋。師長和旅長就差沒有指著唐式遵的鼻子罵他的祖宗八代了!引軍拉飛軍一起回四川的事情也隻能是高調開始,低調收場!


    唐式遵事後想了一下,覺得他有武漢在背後撐腰,怎麽也不至於要看潘文華的臉色,於是他和政治部的來人商量了之後開始方法,引軍不在直接去找飛軍的主要軍官談話。二十利用基層官兵見得老鄉關係開始一點一點的挖牆腳,承諾帶著這些四川子弟回四”去,是唐式遵的新殺手鋼!


    在唐式遵的努力下,引軍至少有三成的官兵態度都出現了鬆動。可惜後來日軍則師團出現在了蕪湖城外,連日的作戰讓唐式遵的努力付諸東流!


    不過唐式遵沒有灰心!當飛軍團在黃浩然的帶領下退到了安慶之後。唐式遵又準備拉著軍政部的官員卷土重來,可是這一次,軍政部的官員卻表現的不是太積極。


    後來在唐式遵的一再催促下,武漢派來和川軍協商的那位商少將幹脆直接告訴唐式遵。隻要他能管住引軍就好!


    唐式遵急了!這是什麽話?要是飛軍團少了潘文華的飛軍,那就等於沒有了一半的實力!四川的地方勢力山頭眾多,要是唐式遵不能吞掉飛軍,恐怕很難有和鄧錫侯、潘文華、王瓚緒等人對話的資格!最高當局不會養著一個廢人的!沒有了東北軍的張少帥和西北軍的楊將軍現在是什麽下場?唐式遵覺得這都是他的前車之鑒!


    軍政部的不動手唐式遵就自己動手!他讓手下的軍官開始對潘文華的飛軍故技重施,滿心以為會受到良好效果的唐式遵這回卻失望了!萬軍從蕪湖到安慶之後,仿佛一夜之間換了個主心骨!引軍的官兵又是威逼又是利誘卻始終沒法說動飛軍的”軍弟兄跟唐式遵回四川。灰溜溜的唐式遵跑到軍政部商少將那裏想找到一些安慰,結果卻被商少將了一頓!


    兩邊受著夾板氣的唐式遵鬱悶的直想吐血!


    飛軍內部到底生了什麽?怎麽全軍上下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唐式遵始終想不明白這咋小問題乙他依然在等待著對引軍下手的機會!


    軍政部的這份新命令讓唐式遵看到了希望!23軍團全體向九江開拔。那裏可是最高當局的地盤。唐式遵覺得最高當局這一回是指定耍向飛軍下手了!潘文華啊潘文華!你個瓜娃子沒想到有今天吧?


    唐式遵已經開始憧憬他成為飛軍團新任司令官的景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魂193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負淩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負淩雲並收藏血魂193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