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林竹軒替娘跪在老丈人的麵前賠罪,老太爺羞臊的將自己妻子糊塗之事簡單的說了一下,孟老太爺和李老太爺都替他暗歎:怎麽這麽個聰明人娶個這樣混沌的妻子呢?可是卻生了這麽一個聰明的兒子,哎…這真是找誰說理去啊。(.)
王老先生讓竹軒起來,肚子裏的這口氣竟然沒有地方出,畢竟是竹軒母親所做,怎麽也怨不到他身上不是,可憐自己的女兒,竟遇到這樣一個糊塗婆婆。
這事不易深究,畢竟讓林老太爺的麵子下不來,於是就商量著怎麽將這個傳言打破,讓真相公之於眾。
正在商量,門房來人傳話,說是劉家派官媒來到門口,一起來的還有劉家大兒媳婦。
老太爺一聽,火冒三丈,馬上說:“趕走趕走,竟然這樣欺人。”
王老先生忙阻止說:“等等,咱們去門口說,當著大家夥說。”
老太爺眼睛一亮,就跟著孟老太爺李老太爺還有王老先生後麵,帶著三個兒子來到大門前。
隻見大門口站著兩個穿紅掛綠的婆子,臉上都塗著厚厚的胭脂,隻是一個年長,一個年輕,年輕的那個衣料比那個年長的要好,她們的後麵還有一堆仆人,手上都拿著媒禮。
在門口的另一側,則站著十幾個學子和觀望的婦孺,正憤恨的望著他們。
老太爺上前站好說:“這位是劉夫人吧?”那個年輕的夫人說:“您是林老太爺吧,侄媳見過林老太爺,”說完,就施了一禮。
“哦,是這樣,劉夫人請回府跟你家老太爺說一下,關於我的小孫女的婚事,想必劉老太爺誤會了,我那孫女今年方四歲,還不是商議的時候,謝謝劉老太爺的看重,請劉夫人回吧。”
劉夫人沒有想到是這樣的結果,還是在大門口公然拒絕,這兩天滿大街不都是兩家結親之傳言嗎?難道林家就不怕他家的孫女以後嫁不出去?想到這裏就嗬嗬一笑說:“老太爺,恐怕你不知道吧,老太太已經點頭答應了,我這才帶著官媒來的,難道林家竟這樣出爾反爾?再者說了,親事不成,我們家可一點損失也沒有,隻是你那個小孫女的名聲,可就…現在全平定可都知道了,以後可不好再說親,我這樣說可是為了林府好,要是別人,我可沒有功夫提醒呢。”
老太爺有些不耐的說:“謝謝,我的孫女的婚事,就不勞你們操心了,要是嫁不出去,林家養她一生便是,請回,不送,”然後轉頭給王老先生他們打了個請的手勢,然後就往客廳走去。
林竹軒則大聲的對門房說:“關門,以後這樣亂吠的犬,直接一棍子打了出去,”那些門房忙大聲答道:“遵命,”然後將大門“咣當”關上。(.無彈窗廣告)
劉夫人一見林家來真格的,氣的用手砸門喊道:“你以為誰願意娶你家的賤貨,我的兒子有一堆排隊等著呢,出爾反爾,沒有信譽,哼,你們等著瞧,”剛說完,林家大門口,眾多看熱鬧的人就齊聲哄笑起來,劉夫人臉色漲紅的對著那些呆愣的仆人說:“發什麽呆啊,快回府,跟老太爺稟報去。”
林家門口的事情迅速傳出,當然後麵操作的是林家,平定縣的老百姓一傳十十傳百,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又加上林家老太爺在門口公然拒絕劉家的婚事,大家無不拍掌稱快,尤其是探花的那句話,真真讓人解氣,更是讓人連連稱頌,探花不畏強暴不畏權勢的名聲一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同時劉家有了個代號:吠家。
這兩天,林家的鋪子一開門顧客們就蜂擁而至,一方麵是感謝林家給那些受過欺壓的人出了口氣,另一方麵就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婦的,希望能在林家鋪子裏能看到探花的英俊形象,於是夥計們各個忙得是暈頭轉向,應接不暇。
可是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天,林家鋪子門口就出現地痞流氓,不是挑逗來買貨的姑娘小媳婦,就是威脅恐嚇買貨之人,嚇得老百姓又都不敢進林家鋪子了。
小商販要是在林家批貨,就會被人攔住,假裝說被撞,然後就開始砸貨或砸車。
林竹軒為此事特意來到縣衙拜訪縣太爺,縣太爺立馬勒令捕快開始整肅街道治安,雖然好一些,但是那些地痞們,一見捕快就躲,沒有捕快就出現,猶如蒼蠅一般的令人厭惡,抓了幾個,可是又沒有犯下大罪,不能判刑,幾天後放了出來又開始搗亂。
林家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老太爺很是著急上火。
林竹軒的假期沒有多長時間,在路上還得耽擱,所以離進京的時間沒有幾天了,可這樣的情況,林竹軒怎麽能放下心來走呢。
林月兒看著祖父和爹爹日漸消瘦,也著急的跟小金商量怎麽辦。
小金琢磨了一會說:“不知道劉家在哪裏住,隻有讓他家出點事,就不會有精力搗亂了。”
對哦,林月兒眼前一亮,就往正房跑,王氏這兩天帶著劉嬤嬤正在收拾東西,畢竟跟搬家差不了多少,所以,許多事情都要想到。
看到娘在外間正指揮著,爹爹則在裏間的床榻上坐著想著事,跟娘打了招呼後,就“蹬蹬瞪”的跑到床榻跟前,一下撲到爹爹的身上,糯糯的叫了一聲:“爹爹。”
小女兒甜糯糯的聲音,讓林竹軒心情好了一些,將林月兒抱在懷裏,親了一口說:“寶貝閨女,找爹爹有什麽事嗎?”
“爹爹,咱們要去京城了,可是我還沒有仔細的逛過街呢,爹爹能不能帶月兒逛逛去?好嗎?爹爹。”林月兒撒著嬌說。
林竹軒一想也是,不知此去還不知什麽時候回來呢,就痛快的答應說:“好,你也回去換衣服,爹爹也換了衣服,咱們就出去逛街。”
林月兒高興的下了地,跑回自己房間,趙嬤嬤就給她換衣服。
收拾完事後,爹爹已經在門口等著她了,走上前,拉著爹爹的大手,就走出聽竹苑。
在街上逛了一會,林月兒就問爹爹,哪家是林家的店鋪,林竹軒指了指那個冷清的鋪子說:“這就是林家的鋪子,哎…”
林月兒就說,要去自家的店鋪看看,林竹軒也正想去看看,就讓車夫將車趕到鋪子前麵停下。
林竹軒跳下車,然後將林月兒抱了下來,領著她進了鋪子。
鋪子裏冷冷清清,一個夥計用雞毛撣子撣著浮土,一個則趴在櫃台上打著哈欠。
見到林竹軒領著一個小孩進來,就忙上前見禮:“見過二老爺。”
林竹軒揮揮手說:“免禮,”然後皺著眉問道:“怎麽?生意竟然這樣冷淡?”
“回二少爺,這兩天一直這樣,那個劉家放出話來,說誰要到林家店鋪買東西,碰到了就砸,”那個夥計神情沮喪的說。
“竟然如此猖狂,還真沒有王法了,”林竹軒氣的雙手緊握,頭上青筋爆出。
林月兒用小手扶上爹爹的大拳,瞪著大眼問其中一個夥計:“嗯…劉家住的離這很近嗎?他們怎麽能知道有沒有人買東西啊?”
“回小姐,他家住的倒是不遠,隻是每個店鋪門口都會派一個壞人盯著,然後再給那些地痞流氓報信,”那個夥計解釋說。
“那離這有多遠啊?”林月兒接著問道。
“回小姐,前麵那個路口,往東走不遠就是,”夥計說道。
林竹軒沒有注意林月兒和夥計的對話,而是往門前看看有什麽樣的可疑之人。
一會,走回來,惆悵的帶著林月兒出了店上了馬車,在逛街已經沒有心情了,就帶著林月兒回了家。
讓下人帶著林月兒回聽竹苑,自己則去老太爺的書房,找老太爺商議這件事怎麽解決。
林月兒回到聽竹苑,給娘看了上街買的東西,又說了一會子話,就回房換衣服。
然後躺在床上開始睡覺,因為晚上她要冒險出府,解決林家現在的難題。
晚飯是在古榕苑吃的,是為了陪老太爺,還特意將林立豐也帶了去,希望能看到嫡孫的麵子上,老太爺多吃一些飯。
吃完飯,大人們坐在一起說話,小孩們在院裏分成兩撥玩,一撥由林立楊帶著,一撥由林立宗帶著,倒是哪邊也不幹涉哪邊,各玩各的。
林月兒沒有出去玩,而是坐在繡墩上,認真的聽大人們說話。
從古榕苑出來,已經是戌時,林竹軒抱著林月兒,王氏抱著林立豐往回走。
林立豐早已經睡著,林月兒也假裝趴在爹爹的肩膀上睡著了。
回到院子裏,趙嬤嬤接過林月兒,抱回到西廂房,紫蘇將溫熱的毛巾擰幹,輕輕的個林月兒擦洗,然後又給她將外衣脫去,放進小被窩裏,又將簾帳放下,然後輕手輕腳的離去。
林月兒大眼猛然睜開,仔細的聽外麵的動靜,又過了一會,隻聽王氏一邊往裏走一邊輕聲的問:“月兒脫衣服的時候沒有醒吧?”
趙嬤嬤也輕聲答道:“回夫人,月兒小姐沒有醒,想著今天上街可能是累著了,下午睡了一會,現在又困了。”
“是啊,還是小孩,太過貪玩了,”說著就走到床前,林月兒忙將眼閉上,裝著熟睡的樣子。
王氏打開床帳,隻見林月兒小巧的躺在那裏,不由臉上一笑,然後低下頭,親了小臉蛋一口,又給她壓了壓被子,就將床帳擋好,然後輕言囑咐墨環,晚上照顧好了,別涼著,就回正房去了。
今晚墨環值夜,趙嬤嬤也出了房,墨環將被褥鋪到腳踏上,然後就著燭光做起了秀活。
就這樣,林月兒一直等到亥時,夜已經深了,萬籟寂靜,墨環才忍不住躺倒腳踏上,吹熄燭光,一會就傳出均勻的呼吸聲。
林月兒將小金放出,讓它把墨環弄得熟睡,然後換上早已準備好的夜行衣,所謂的夜行衣就是中衣,被小金用法術變黑了,臉上也蒙上一塊黑色的手帕,掀開窗子跳了出去。
心依然忐忑,雖然是第二次夜行,還依然有些慌亂,不知能不能找到劉府,雖是兩世為人,可是平定縣依然不熟,這就是大家閨秀的悲哀吧。
出了聽竹苑,還是由小金神識引路,這段時間林家的護衛增多,也許是怕劉家報複吧,但是林月兒都沒有碰到。
來到後院牆根,白天已經用眼睛測試過,自己先跳,然後小金在用法術接引,就能跳到牆頭,下去的時候也如此。
輕輕一跳,到了一半,然後小金接上,一下到了牆頭,蹲在牆上往外看,小巷裏很靜,沒有什麽人走動,就往下跳,然後輕輕落地。
挨著牆俯身疾跑,一會出了巷子,來到大街上。
街上的店門已全部關閉,隻有街角有一個氣死風燈在漆黑的夜裏孤單的照著亮,給夜行人溫暖和希望。
辨認了一下方向,然後就開始在黑暗中快速奔跑,正跑著,小金突然說:“快藏起來,有馬車過來了。”
林月兒查看一下周圍情況,就躲在一個門店的拴馬柱後。
隻見一輛馬車咕嚕嚕的駛了過來,馬車前沿坐著一個趕車的和一個大漢,那個大漢罵罵咧咧的說:“小兔崽子,一會見到劉大老爺後,都給我老實點,好好伺候著,要是敢有什麽別的心思,那就是一個死字,聽到沒,伺候好劉大老爺,會得到許多賞賜的,你們就都會穿金戴銀,不會再過苦日子了。”
林月兒一聽劉大老爺,就上了心,悄悄的跟在馬車後麵,一路小跑著來到一座大院的小門。
小門裏的人聽到馬車聲,就將門打開,提著燈迎了出來埋怨道:“怎麽這樣慢,大老爺已經等著急了,派了好幾次人過來詢問。”
那個大漢點頭哈腰說:“唉,都怪我疏忽了,真倒黴,一個小兔崽子跑了,沒有抓到,又怕大老爺著急,這不就先把剩下的兩個給送過來,”說完,又遞上一個荷包,那個人才臉上有了笑容,說:“這兩個貨色怎麽樣?”
“大管家您瞧,我這可是特意給大爺尋來的一等一的好貨色呢,”車夫將車簾撩開,大漢從車上提下兩個小男孩,大概都七八歲的樣子,小身子被繩子捆著,嘴上還堵著一塊棉布,全身抖動的,大眼驚恐的望著那些人。
管家借著燈光看了看說:“不錯,貨色還行,送進去吧。”
門裏又出現兩個下人,一人一個將男孩抗在肩上,就往院裏走去,而那個大管家接著說:“還是老價錢,要是死了,就多給三十兩。”
那個大漢忙點頭陪笑說:“好好,謝謝管家照顧我們的小生意。”
那個管家嚴厲的說:“找個隱秘地方等著吧,不能讓人發現了,要是發現了,劉府可是不認的,到時胡亂攀咬,你可是知道大老爺的手段的。”
那個大漢連連稱是,然後躬身給大管家行禮。
大管家一邊往院裏走一邊對著門房說:“關上門吧,嘴巴給我緊著點。”
那個大漢與趕車的,上了馬車,悄悄離開這個院門,然後往旁邊的胡同行去。
------------------------------
談到祖母,我的同事大姐經常為她的母親鳴冤,她的祖母就是這樣一個人,她的姐姐在四歲時,因為拉痢疾而死去,唯一想看看雞蛋的願望都沒有實現,她的母親哭得差點昏死過去,她的祖母卻冷酷的說:“一個小丫頭片子死就死了,有什麽可哭的,”後來,她的母親才知道,這個老太太曾生過兩個女孩,都被在水盆裏溺死,隻留下一個姑姑,五個叔叔,她的祖母早已經去世,所以,老一輩人的思想真難以理解,可能是當時的社會現象造成的吧。
王老先生讓竹軒起來,肚子裏的這口氣竟然沒有地方出,畢竟是竹軒母親所做,怎麽也怨不到他身上不是,可憐自己的女兒,竟遇到這樣一個糊塗婆婆。
這事不易深究,畢竟讓林老太爺的麵子下不來,於是就商量著怎麽將這個傳言打破,讓真相公之於眾。
正在商量,門房來人傳話,說是劉家派官媒來到門口,一起來的還有劉家大兒媳婦。
老太爺一聽,火冒三丈,馬上說:“趕走趕走,竟然這樣欺人。”
王老先生忙阻止說:“等等,咱們去門口說,當著大家夥說。”
老太爺眼睛一亮,就跟著孟老太爺李老太爺還有王老先生後麵,帶著三個兒子來到大門前。
隻見大門口站著兩個穿紅掛綠的婆子,臉上都塗著厚厚的胭脂,隻是一個年長,一個年輕,年輕的那個衣料比那個年長的要好,她們的後麵還有一堆仆人,手上都拿著媒禮。
在門口的另一側,則站著十幾個學子和觀望的婦孺,正憤恨的望著他們。
老太爺上前站好說:“這位是劉夫人吧?”那個年輕的夫人說:“您是林老太爺吧,侄媳見過林老太爺,”說完,就施了一禮。
“哦,是這樣,劉夫人請回府跟你家老太爺說一下,關於我的小孫女的婚事,想必劉老太爺誤會了,我那孫女今年方四歲,還不是商議的時候,謝謝劉老太爺的看重,請劉夫人回吧。”
劉夫人沒有想到是這樣的結果,還是在大門口公然拒絕,這兩天滿大街不都是兩家結親之傳言嗎?難道林家就不怕他家的孫女以後嫁不出去?想到這裏就嗬嗬一笑說:“老太爺,恐怕你不知道吧,老太太已經點頭答應了,我這才帶著官媒來的,難道林家竟這樣出爾反爾?再者說了,親事不成,我們家可一點損失也沒有,隻是你那個小孫女的名聲,可就…現在全平定可都知道了,以後可不好再說親,我這樣說可是為了林府好,要是別人,我可沒有功夫提醒呢。”
老太爺有些不耐的說:“謝謝,我的孫女的婚事,就不勞你們操心了,要是嫁不出去,林家養她一生便是,請回,不送,”然後轉頭給王老先生他們打了個請的手勢,然後就往客廳走去。
林竹軒則大聲的對門房說:“關門,以後這樣亂吠的犬,直接一棍子打了出去,”那些門房忙大聲答道:“遵命,”然後將大門“咣當”關上。(.無彈窗廣告)
劉夫人一見林家來真格的,氣的用手砸門喊道:“你以為誰願意娶你家的賤貨,我的兒子有一堆排隊等著呢,出爾反爾,沒有信譽,哼,你們等著瞧,”剛說完,林家大門口,眾多看熱鬧的人就齊聲哄笑起來,劉夫人臉色漲紅的對著那些呆愣的仆人說:“發什麽呆啊,快回府,跟老太爺稟報去。”
林家門口的事情迅速傳出,當然後麵操作的是林家,平定縣的老百姓一傳十十傳百,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又加上林家老太爺在門口公然拒絕劉家的婚事,大家無不拍掌稱快,尤其是探花的那句話,真真讓人解氣,更是讓人連連稱頌,探花不畏強暴不畏權勢的名聲一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同時劉家有了個代號:吠家。
這兩天,林家的鋪子一開門顧客們就蜂擁而至,一方麵是感謝林家給那些受過欺壓的人出了口氣,另一方麵就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婦的,希望能在林家鋪子裏能看到探花的英俊形象,於是夥計們各個忙得是暈頭轉向,應接不暇。
可是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天,林家鋪子門口就出現地痞流氓,不是挑逗來買貨的姑娘小媳婦,就是威脅恐嚇買貨之人,嚇得老百姓又都不敢進林家鋪子了。
小商販要是在林家批貨,就會被人攔住,假裝說被撞,然後就開始砸貨或砸車。
林竹軒為此事特意來到縣衙拜訪縣太爺,縣太爺立馬勒令捕快開始整肅街道治安,雖然好一些,但是那些地痞們,一見捕快就躲,沒有捕快就出現,猶如蒼蠅一般的令人厭惡,抓了幾個,可是又沒有犯下大罪,不能判刑,幾天後放了出來又開始搗亂。
林家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老太爺很是著急上火。
林竹軒的假期沒有多長時間,在路上還得耽擱,所以離進京的時間沒有幾天了,可這樣的情況,林竹軒怎麽能放下心來走呢。
林月兒看著祖父和爹爹日漸消瘦,也著急的跟小金商量怎麽辦。
小金琢磨了一會說:“不知道劉家在哪裏住,隻有讓他家出點事,就不會有精力搗亂了。”
對哦,林月兒眼前一亮,就往正房跑,王氏這兩天帶著劉嬤嬤正在收拾東西,畢竟跟搬家差不了多少,所以,許多事情都要想到。
看到娘在外間正指揮著,爹爹則在裏間的床榻上坐著想著事,跟娘打了招呼後,就“蹬蹬瞪”的跑到床榻跟前,一下撲到爹爹的身上,糯糯的叫了一聲:“爹爹。”
小女兒甜糯糯的聲音,讓林竹軒心情好了一些,將林月兒抱在懷裏,親了一口說:“寶貝閨女,找爹爹有什麽事嗎?”
“爹爹,咱們要去京城了,可是我還沒有仔細的逛過街呢,爹爹能不能帶月兒逛逛去?好嗎?爹爹。”林月兒撒著嬌說。
林竹軒一想也是,不知此去還不知什麽時候回來呢,就痛快的答應說:“好,你也回去換衣服,爹爹也換了衣服,咱們就出去逛街。”
林月兒高興的下了地,跑回自己房間,趙嬤嬤就給她換衣服。
收拾完事後,爹爹已經在門口等著她了,走上前,拉著爹爹的大手,就走出聽竹苑。
在街上逛了一會,林月兒就問爹爹,哪家是林家的店鋪,林竹軒指了指那個冷清的鋪子說:“這就是林家的鋪子,哎…”
林月兒就說,要去自家的店鋪看看,林竹軒也正想去看看,就讓車夫將車趕到鋪子前麵停下。
林竹軒跳下車,然後將林月兒抱了下來,領著她進了鋪子。
鋪子裏冷冷清清,一個夥計用雞毛撣子撣著浮土,一個則趴在櫃台上打著哈欠。
見到林竹軒領著一個小孩進來,就忙上前見禮:“見過二老爺。”
林竹軒揮揮手說:“免禮,”然後皺著眉問道:“怎麽?生意竟然這樣冷淡?”
“回二少爺,這兩天一直這樣,那個劉家放出話來,說誰要到林家店鋪買東西,碰到了就砸,”那個夥計神情沮喪的說。
“竟然如此猖狂,還真沒有王法了,”林竹軒氣的雙手緊握,頭上青筋爆出。
林月兒用小手扶上爹爹的大拳,瞪著大眼問其中一個夥計:“嗯…劉家住的離這很近嗎?他們怎麽能知道有沒有人買東西啊?”
“回小姐,他家住的倒是不遠,隻是每個店鋪門口都會派一個壞人盯著,然後再給那些地痞流氓報信,”那個夥計解釋說。
“那離這有多遠啊?”林月兒接著問道。
“回小姐,前麵那個路口,往東走不遠就是,”夥計說道。
林竹軒沒有注意林月兒和夥計的對話,而是往門前看看有什麽樣的可疑之人。
一會,走回來,惆悵的帶著林月兒出了店上了馬車,在逛街已經沒有心情了,就帶著林月兒回了家。
讓下人帶著林月兒回聽竹苑,自己則去老太爺的書房,找老太爺商議這件事怎麽解決。
林月兒回到聽竹苑,給娘看了上街買的東西,又說了一會子話,就回房換衣服。
然後躺在床上開始睡覺,因為晚上她要冒險出府,解決林家現在的難題。
晚飯是在古榕苑吃的,是為了陪老太爺,還特意將林立豐也帶了去,希望能看到嫡孫的麵子上,老太爺多吃一些飯。
吃完飯,大人們坐在一起說話,小孩們在院裏分成兩撥玩,一撥由林立楊帶著,一撥由林立宗帶著,倒是哪邊也不幹涉哪邊,各玩各的。
林月兒沒有出去玩,而是坐在繡墩上,認真的聽大人們說話。
從古榕苑出來,已經是戌時,林竹軒抱著林月兒,王氏抱著林立豐往回走。
林立豐早已經睡著,林月兒也假裝趴在爹爹的肩膀上睡著了。
回到院子裏,趙嬤嬤接過林月兒,抱回到西廂房,紫蘇將溫熱的毛巾擰幹,輕輕的個林月兒擦洗,然後又給她將外衣脫去,放進小被窩裏,又將簾帳放下,然後輕手輕腳的離去。
林月兒大眼猛然睜開,仔細的聽外麵的動靜,又過了一會,隻聽王氏一邊往裏走一邊輕聲的問:“月兒脫衣服的時候沒有醒吧?”
趙嬤嬤也輕聲答道:“回夫人,月兒小姐沒有醒,想著今天上街可能是累著了,下午睡了一會,現在又困了。”
“是啊,還是小孩,太過貪玩了,”說著就走到床前,林月兒忙將眼閉上,裝著熟睡的樣子。
王氏打開床帳,隻見林月兒小巧的躺在那裏,不由臉上一笑,然後低下頭,親了小臉蛋一口,又給她壓了壓被子,就將床帳擋好,然後輕言囑咐墨環,晚上照顧好了,別涼著,就回正房去了。
今晚墨環值夜,趙嬤嬤也出了房,墨環將被褥鋪到腳踏上,然後就著燭光做起了秀活。
就這樣,林月兒一直等到亥時,夜已經深了,萬籟寂靜,墨環才忍不住躺倒腳踏上,吹熄燭光,一會就傳出均勻的呼吸聲。
林月兒將小金放出,讓它把墨環弄得熟睡,然後換上早已準備好的夜行衣,所謂的夜行衣就是中衣,被小金用法術變黑了,臉上也蒙上一塊黑色的手帕,掀開窗子跳了出去。
心依然忐忑,雖然是第二次夜行,還依然有些慌亂,不知能不能找到劉府,雖是兩世為人,可是平定縣依然不熟,這就是大家閨秀的悲哀吧。
出了聽竹苑,還是由小金神識引路,這段時間林家的護衛增多,也許是怕劉家報複吧,但是林月兒都沒有碰到。
來到後院牆根,白天已經用眼睛測試過,自己先跳,然後小金在用法術接引,就能跳到牆頭,下去的時候也如此。
輕輕一跳,到了一半,然後小金接上,一下到了牆頭,蹲在牆上往外看,小巷裏很靜,沒有什麽人走動,就往下跳,然後輕輕落地。
挨著牆俯身疾跑,一會出了巷子,來到大街上。
街上的店門已全部關閉,隻有街角有一個氣死風燈在漆黑的夜裏孤單的照著亮,給夜行人溫暖和希望。
辨認了一下方向,然後就開始在黑暗中快速奔跑,正跑著,小金突然說:“快藏起來,有馬車過來了。”
林月兒查看一下周圍情況,就躲在一個門店的拴馬柱後。
隻見一輛馬車咕嚕嚕的駛了過來,馬車前沿坐著一個趕車的和一個大漢,那個大漢罵罵咧咧的說:“小兔崽子,一會見到劉大老爺後,都給我老實點,好好伺候著,要是敢有什麽別的心思,那就是一個死字,聽到沒,伺候好劉大老爺,會得到許多賞賜的,你們就都會穿金戴銀,不會再過苦日子了。”
林月兒一聽劉大老爺,就上了心,悄悄的跟在馬車後麵,一路小跑著來到一座大院的小門。
小門裏的人聽到馬車聲,就將門打開,提著燈迎了出來埋怨道:“怎麽這樣慢,大老爺已經等著急了,派了好幾次人過來詢問。”
那個大漢點頭哈腰說:“唉,都怪我疏忽了,真倒黴,一個小兔崽子跑了,沒有抓到,又怕大老爺著急,這不就先把剩下的兩個給送過來,”說完,又遞上一個荷包,那個人才臉上有了笑容,說:“這兩個貨色怎麽樣?”
“大管家您瞧,我這可是特意給大爺尋來的一等一的好貨色呢,”車夫將車簾撩開,大漢從車上提下兩個小男孩,大概都七八歲的樣子,小身子被繩子捆著,嘴上還堵著一塊棉布,全身抖動的,大眼驚恐的望著那些人。
管家借著燈光看了看說:“不錯,貨色還行,送進去吧。”
門裏又出現兩個下人,一人一個將男孩抗在肩上,就往院裏走去,而那個大管家接著說:“還是老價錢,要是死了,就多給三十兩。”
那個大漢忙點頭陪笑說:“好好,謝謝管家照顧我們的小生意。”
那個管家嚴厲的說:“找個隱秘地方等著吧,不能讓人發現了,要是發現了,劉府可是不認的,到時胡亂攀咬,你可是知道大老爺的手段的。”
那個大漢連連稱是,然後躬身給大管家行禮。
大管家一邊往院裏走一邊對著門房說:“關上門吧,嘴巴給我緊著點。”
那個大漢與趕車的,上了馬車,悄悄離開這個院門,然後往旁邊的胡同行去。
------------------------------
談到祖母,我的同事大姐經常為她的母親鳴冤,她的祖母就是這樣一個人,她的姐姐在四歲時,因為拉痢疾而死去,唯一想看看雞蛋的願望都沒有實現,她的母親哭得差點昏死過去,她的祖母卻冷酷的說:“一個小丫頭片子死就死了,有什麽可哭的,”後來,她的母親才知道,這個老太太曾生過兩個女孩,都被在水盆裏溺死,隻留下一個姑姑,五個叔叔,她的祖母早已經去世,所以,老一輩人的思想真難以理解,可能是當時的社會現象造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