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錚與妻兒在帳篷內溫存敘舊,劉琦站在帳篷外,百無聊賴的拿出了魔方,又開始隨手擺弄了起來。


    不得不說,東漢末年的日常生活太過枯燥乏味了,大多數人每日就是為了吃飯而活,可作為娛樂的活動太少了。


    每日就是大食,小食,睡覺,生娃……第二天反複依舊,直到某一天遭兵戈之亂被殺。


    能玩上魔方的劉琦,可以稱之為這個時代的大娛樂家了。


    黃敘看不懂個中奧妙,以為劉琦等的心煩,隨道:“少君,末將進去催催?”


    劉琦搖了搖頭,道:“一家之口多日不見,彼此傾訴衷腸,你我若是在這個時候打擾,就太沒有人情味兒了。”


    黃敘嘀咕道:“可這般下去,卻要等至何時?”


    劉琦歎息道:“人生在世,不長不短,要成大器,關鍵的一項,便是耐心……來,我教你玩魔方。”


    ……


    大半個時辰之後,李錚遣其妻出帳,請劉琦入內。


    李氏夫人領孩子出了帳篷,看到的是一臉無奈的劉琦和滿頭大汗的黃敘。


    “這,這,某如何一麵都拚不出來?”黃敘羞惱的道。


    劉琦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萬事開頭難,這玩意雖小,但當中蘊含的道理頗深,要玩通模方,需要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要付出巨大的耐心,但當我們每能多拚出一麵乃至一層的時候,其成就感絕非言語所能形容。”


    說罷,劉琦拍了拍黃敘的肩膀道:“你我皆少年之人,少年人,最大的弱點便是心浮氣躁,這魔方送你,閑來無事可嚐試研習,可磨礪心性。”


    黃敘咬了咬嘴唇,低聲回道:“多謝少君……”


    劉琦轉頭,看到李氏夫人,笑道:“夫人與李公可訴盡衷腸?”


    李氏點了點頭,道:“多謝掾史成全妾身,拙夫請掾史進帳一敘。”


    劉琦轉頭看向黃敘,道:“送夫人回去,切記小心看待,不可失了禮數。”


    他的聲音不大,卻偏偏拿捏的恰到好處,正好傳入了帳內。


    黃敘引著李氏走後,劉琦在帳外站了一會,方才走進帳內。


    李錚的眼角有些濕潤,表情略顯惆悵。


    看到劉琦進來,李錚用烏黑的手擦了擦自己的眼眶,卻將臉越擦越髒。


    劉琦取出隨身方巾,遞給李錚。


    漢朝階級地位分列明晰,望族公子地位甚高,由於出身和成長大多性格孤高,能把隨身之物給予旁人所用的,可謂鳳毛麟角。


    李錚接過劉琦遞過來的錦帕,心下感動。


    人與人的相處便是如此,有時候想要博取對方的好感,隻需要一個善意的舉動就可以。


    擦完臉後,李錚感激道:“不想公子竟這般仁厚,實是讓李某慚愧,想當初李某協同宗族,謀算公子欲謀害劉府君,當真是罪不容誅,如今公子卻這般待吾……唉,還請公子殺了李某。”


    劉琦依舊是盤腿坐在沙地上,道:“汝非宗賊,並無為禍一方之舉,原來的荊州無人監管,任憑宗賊坐大,實紛亂之地,汝為保全家人,投靠張方也是迫於形式,此事我心知肚明。”


    李錚見劉琦竟主送替自己說話,羞愧無地,眼角又閃出淚來。


    劉琦認真地看著他,言道:


    “人麽,行將踏錯常有的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李公,汝可願回頭,相助吾父子安定荊襄陽,造福黎民?”


    李錚終於控製不住,痛哭失聲。


    他本以為自己自己這一次是死定了,但萬萬沒有想到,此刻居然可以絕處逢生,再一次看到了生的希望。


    而給他這份生存希望的,便是麵前的這個年輕人。


    其實以他和張方的關係,劉琦就是殺了他,也並不冤屈了他,畢竟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但劉琦卻選擇饒恕了他。


    這年輕人,是何等的胸襟?


    “李錚願意為使君和少君效犬馬之勞!”哭泣完後,李錚向劉琦表明了決心,額頭重重擊在地。


    李錚也是江夏平春豪族出身,平時別說給人磕頭,便是作揖半屈都是少數,如今肯擲額於地,足見其對劉琦的感激。


    “無需如此。”劉琦急忙伸手,將李錚從地上拉起,讓他坐在自己的對麵。


    “李公肯來歸附,實乃劉琦之幸,我眼下有一件大事要汝去做,便算公將功折罪之舉如何?我保你可在襄陽留用。”


    李錚忙道:“但憑少君吩咐便是。”


    劉琦將自己和蔡瑁對於招攬張虎和陳生兩個賊寇產生的分歧,對李錚說了一遍,最後道:“對於我劉氏而言,張虎和陳生決不可留,且我知曉張陳二賊都是張方召入襄陽的,而你任宜城縣令時,也是張方手下,若是讓汝去挑唆二人,必可成事。”


    “在下當如何挑唆二人?”


    劉琦認真地道:“你隻需要讓二賊相信,蔡瑁讓張虎與陳生二人在襄陽城外獻降……其意是要借機除掉他們二人便可!”


    李錚畢竟也是一縣之長,他認真揣摩劉琦的話許久,良久之後所有所悟。


    “在下明白當如何做了,少君勿憂,在下這便去襄陽。”


    說罷,便起身要走,劉琦卻是攔住了他。


    李錚疑惑地看向劉琦。


    劉琦卻是露出了笑容:“李公如此這般行頭,如何去襄陽?”


    李錚看了看自己髒兮兮的衣服,又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淩亂的發髻和闕黑的臉龐,尷尬的笑了。


    “唉,卻是在下行事急躁了。”


    “君且去收拾一下儀容,沐浴更衣,待劉琦為君置酒飲宴後,再行去襄陽不遲。”


    “多謝少君!”。


    李錚走後不久,黃敘返了回來,知道事情之後,隨問道:“少君,這縣令當真可靠嗎?萬一他出爾反爾,去張虎那裏出賣少君怎麽辦?”


    劉琦渾不在意:“賣了就賣了,反正我的目地隻有一個,就是要張虎和陳生死。”


    黃敘有些不明白了:“李錚若是出賣了少君,少君還如何殺此二賊?”


    劉琦慢悠悠地道:“我捋順一下,黃兄便明白了。”


    黃敘疑惑地看著劉琦。


    劉琦笑著解釋:“眼下在李錚麵前有三條路,第一是歸順於我,按照某之計劃去誆騙張虎陳生,言蔡瑁想要在他們獻降的那日鏟除他們,依二賊秉性,要麽逃走,要麽死守襄陽,要麽在獻降當日對蔡瑁反戈一擊……無論如何做,二人基本就死定了。”


    黃敘點了點頭,道:“可若李錚假意歸順少君,去張虎和陳生處揭穿少君計謀呢?”


    劉琦回:“這就是李錚的第二條路,假意歸順我,實則去張虎和陳生那去揭發我的計謀,如此張虎和陳生就會知道劉氏不容他們,依照張虎和陳生的脾氣,他們要麽逃走,要麽死守襄陽,要門在獻降的當日對我反戈一擊,那他們依舊死定了。”


    “額……”


    黃敘聽的眼皮子直跳,張虎和陳生這是造了什麽孽?


    “那李錚的第三條路又是什麽?”


    劉琦笑道:“第三,就是李錚跑到蔡瑁那裏告發我,蔡瑁過來找我理論,回頭大家撕破臉,我拚著跟蔡瑁交惡也要弄死張虎和陳生,而蔡瑁在蒯氏的勸說下,也會殺掉李錚與我和解,那李錚、張虎、陳生三個就死定了……但我想李錚不會那麽做。”


    黃敘長歎口氣:“經少君一說,末將頓開茅塞……看來二賊無論如何,都是必死之局”


    劉琦點了點頭:“對,怎麽都是死定了……他倆就是天煞孤星,命不好。”


    ……


    蔡瑁讓龐季再去了一趟襄陽城,將受降的流程說給了張虎和陳生聽。


    一聽之下,二賊當場發怒。


    蔡瑁此舉,卻也太欺負人!


    “蔡瑁怎麽這般無禮,說好了是招降吾等,如何事到臨頭,還要讓我二人出城受降,受其淩辱?”陳生一腳踢翻了麵前的長案,憤恨的喊道。


    廳下,前來勸說的龐季忙道:“兩位不要誤會,此事與蔡將軍無幹,實乃是劉刺史之子為彰顯父威,故議行此舉,絕非蔡公故意折辱將軍之威。”


    張虎麵色鐵青的道:“彰顯父威?蔡瑁就這般輕易的答應了?卻是將把吾二人當成什麽?”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陳生亦是氣道:“當初張方和貝羽召吾二人投奔,乃是以禮相待,蔡瑁何等人?不過荊州一長而已,焉敢這般傲慢?”


    龐季忙道:“二位將軍誤會蔡將軍了,今時不同往日,如今之荊州有了刺史,再非昔年五族掌權之時,便是蔡氏和蒯氏,辦起事來,也要顧及一下刺史顏麵,束手束腳,畢竟眼下劉氏才是名正言順的七郡之主。”


    二賊的臉色依舊沒有緩和。


    龐季又道:“二位將軍放心,蔡將軍已經應允,待此事過後,當相贈良馬百匹,麟趾百斤,布帛白絹以為報答,以為補償。”


    張虎和陳生適才還氣的不行,但一聽蔡瑁有禮相贈,氣瞬時間消了大半。


    賊寇天性貪婪,喜好財物,少有風骨氣節。


    張虎沉默了半晌,方道:“罷了,蔡將軍新投刺史麾下,也殊為不易,我兄弟非那不講理的人,既然已經答應歸順,那便做些樣子,又有何妨?權當給蔡將軍些薄麵。”


    龐季聞言大喜過望,忙道:“若果真如此,在下在此替蔡將軍謝二位將軍厚意!”


    “回去領命吧,告訴蔡將軍,吾兄弟二人這幾日便開城門,允南郡諸縣商賈入城。”


    龐季對張虎和陳生連連道謝,然後便離開了,張虎和陳生則是沾沾自喜,出城當眾獻降雖然失了麵子,但一則能得蔡瑁信任,二則也有利可謀。


    與這些相比,麵皮又算得了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臊眉耷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臊眉耷目並收藏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