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州士們飲宴的帳篷不小,每人一案,竟也是足夠寬敞,甚至還能騰挪出放置餘物和安置火盆之地。


    劉琦身為掌握著東州士命脈的人物,此刻是坐北麵南,安坐於主位之中,其餘人等則是在下方坐於其兩旁。


    典韋雖然有些酒醉,但此刻還是毫不含糊的站在劉琦身後,抱著膀子猶如一尊鐵塔一般,兩隻牛眼來回掃視著在場諸人。


    不得不說,典韋這樣的存在實在是令人感到窒息。


    猶如一尊殺神,和這帳中的酒肉宴氛豪不搭調。


    吳蘭看著典韋碩大的身軀,心中忐忑,他小心翼翼的為劉琦的酒爵中斟滿了菖蒲酒,然後便趕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似乎並不想離典韋太近。


    吳懿當先起身,舉起酒爵道:“這第一爵酒,我等敬公子在司隸得勝還於荊州,公子此番不但是護君功成、保全了雒陽朝堂宗廟,且還得勝於呂布、胡軫等北地悍將,名揚諸州,振漢室之威。”


    劉琦淡淡一笑:“多謝,滿飲。”


    諸人紛紛將爵中酒,一飲而盡。


    吳懿又過去為劉琦敬酒,然後再次舉起酒爵。


    “二祝公子擊潰袁術兵將,破敵建功,荊楚武功日後必為天下側目!”


    劉琦笑著舉起了手,道:“多謝諸君。”


    眾人一同再飲一爵。


    斟滿酒後,吳懿再次舉起手中的酒爵,但這一次,他似乎有些語塞了。


    “三祝公子,嗯……”


    完了,事情來得太過倉促,明顯是準備不足,吳懿說到這的時候,明顯有些語塞。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


    這第三……應該祝些什麽?


    劉琦無奈的歎了口氣。


    身為豪族,一天隻顧著鑽研族中之利,場麵上的事卻不用心,事前準備工作做得這般倉促,溜須拍馬的水平跟張允和蒯越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差評!


    “吳司馬,在下在京中的線人呈信於我,說是相府的東曹已經擬定了了敕封,朝廷任我為南陽郡守……已是得準,目下正往南郡而走,估計差不多和我軍同時抵達襄陽。”劉琦微笑著對他道。


    其時,董卓入京之後,自封為相國,履丞相職,仿西漢相府製,設立從屬的“十三曹”,將中樞大權全部收攏於相府的掌握中。


    所謂的‘曹’,實際類似於後來的‘司’。


    十三曹中,相府東曹目下主兩千石長吏遷升,並包括軍吏。


    吳懿聽了劉琦被任南陽郡守,先是愣神,隨後急忙恍然大悟。


    他忙舉起酒盞,對劉琦道:“第三盞,恭賀公子得任南陽郡守……嗨!以雙十之齡而得兩千石高位者,實乃罕見,公子實乃國之柱石。”


    便見帳內所有的東州士都起身舉酒爵,齊聲道:“為公子賀!”


    劉琦微笑再度舉爵。


    雙十年華得兩千石,清平之世自然難見,但這亂世之中,什麽稀奇事都有可能發生的。


    曆史上的孫權,也是在十八歲的時候,領了兩千石的會稽郡守。


    劉琦主動提及自己被任命郡守的事,其實也不過是給吳懿等人找個台階下,讓他把這第三爵酒敬出去而已。


    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知曉東州士真正之所求。


    果然,三爵酒敬完之後,那些東州士突然都齊齊從原地站了起來。


    典韋見到這些人同時起身,神情頓時變的有些緊張。


    他伸手從桌案上拿起了一隻酒爵,竟然是要打算用這銅器作為武器與對方動手。


    但那些東州士並沒有像典韋想象的一樣,一起撲上來與己方為難。


    這些人反倒是一同向劉琦跪倒。


    所有人都是單膝跪地。


    這架勢把想對他們他們動手的典韋都弄楞了。


    他酒醉反應慢,一時間有點沒反應過來。


    這算是什麽拚殺姿勢?


    劉琦站起身,衝著幾人道:“爾等這是作甚?快起來!”


    吳懿單膝跪地,仰頭抱拳道:“請公子放我等一條生路!”


    劉琦抿起了嘴唇,一條眉毛微微揚起,道:“這是何意?”


    吳蘭哽咽道:“劉公子……哦,不!劉府君,我等族人家眷,前些年方才遷至益州,乃屬益州外來人士,在益州之內本就根基不穩,如今我等隨軍出征,不得回發,家眷在蜀中,豈不受人排擠?他們日後又當如何自處,一家老小前途未卜,還請公子開恩,讓我等返回益州,與一家老小團聚!”


    說罷,便見這漢子一低頭,竟是嗚嗚的哭了起來。


    而一旁的吳班,雷遇,吳懿等人,見吳蘭哭了,亦是紛紛跟他一起流淚。


    “請府君開恩,放我等歸去吧!”


    “我等終身牢記府君的大恩大德。”


    “府君,我等若是不歸益州,恐家中老幼,日後性命難保。”


    劉琦見幾個人又哭又鬧,不由長歎口氣,臉上露出不忍之色。


    “我也知道你們的難處,你們一個個都是從外州遷移至川蜀的,說實話都很不容易……唉,隻是眼下,朝廷那邊,已經設賈龍為討寇校尉,兼領蜀郡郡守……劉焉謀反,已是鐵一般的事實,難道我現在放你們回去,讓你們都去跟劉焉當叛賊不成?”


    叛賊這頂帽子太大了,這些東州士自然是不能接的。


    吳懿哭泣:“公子放心,我兗州吳氏祖祖輩輩皆為漢家子民,如何能附庸劉君郎行那篡逆之事!我們兄弟若是回了益州,必棄官罷位,不再與劉君郎有任何的牽扯!還請公子開恩施德啊!”


    說罷,便見幾個人又開始哭泣,甚至還開始向劉琦磕頭長拜。


    這種行為,在禮數上而言,就有些過激了。


    劉琦皺了皺眉,認真的尋思了片刻,終於是長歎口氣。


    “罷了,既然你們答應不與劉君郎為伍附逆,那便是放你們回去又能如何?”


    五個人一聽,不由愣住了。


    真的假的?


    他居然真的肯放我們回去?


    少時……


    “多謝府君大恩!”


    “我等縱然一死,也不能相報!”


    “府君實是仁人君子!”


    劉琦笑著擺了擺手,道:“且不忙謝,你們五個先起來說話。”


    五個人一邊千恩萬謝,一邊抹著眼淚從地上站起身來。


    就在這個當口,劉琦突然輕描淡寫的問他們道:“你們五人,分屬三族,如今你們各自出了益州,這族中之事,卻是由何人做主?”


    吳懿下意識地回道:“我族中事,皆我兄弟二人做主,不曾托付與旁人。”


    吳堀和吳蘭兄弟則是道:“我兄弟二人亦是如此,族中諸事隻能依賴我兄弟二人。”


    雷遇下意識地道:“我有一弟雷銅,代我在益州打理族務。”


    劉琦恍然地點了點頭,道:“既然雷司馬有一個弟弟在蜀中,那你就不需要回去了,還是留在南郡,別你們兄弟兩人都在益州,萬一出了事皆送了性命,斷了後繼之人,豈非對不住先祖?”


    “啊?這……”雷遇聞言,麵色頓變。


    劉琦笑著看向吳班和吳懿、吳堀和吳蘭兩隊兄弟,審度一番,最終指了指吳班和吳蘭道:“汝二人可返回蜀中,替你們的兄長主持家業。”


    說罷,他看向吳懿和吳堀,道:“至於二位,還是不要以身犯險了,隨我回南郡吧,族中家人,既有人照顧,你們又何必多慮,安心待在荊州,閑來無事,多寫書信與蜀中的家人,雖是千山萬水,卻也是情誼猶存。”


    吳懿呆愣楞地看著劉琦,心中陡然升起了一絲涼意。


    不對啊,明明是己方五人求劉琦放他們回蜀,與荊州人脫離幹係……怎麽事到如今,反倒是有一種反是要被他所用的感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臊眉耷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臊眉耷目並收藏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