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桌案上的占城稻,到底是不是曆史上的占城稻,劉琦說不好,但根據龐統的轉述,劉琦知道,眼前的稻種相比於現在漢朝南境民間所使用的稻種,每年的產量一定會高出不少。


    在這個社會,糧食是第一經濟支柱,一個勢力,隻要有了足夠的糧食,就幾乎可以做想做的任何事。


    各地的諸侯牧守,會屢屢受到地方豪強和世家望族鉗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在漢末,因為莊園經濟的滋生迅速,使得地方豪強的糧食儲備相當豐富,而戰爭的最大消耗品有二,一是人口,二是糧食。


    為了取得足夠的糧食最為軍需供應,諸侯牧守們便不得不向地方豪強妥協低頭,用政治利益作為交換,將轄境內的強族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而地方強族的糧食儲備,和他們莊園經濟的強大,根本來自於土地兼並,但因為戰爭的原因,使得各州各郡出現了大量的無主土地,而人口亦是銳減,這就給劉琦等牧守提供了一個有力的翻身契機。


    劉琦眼下在荊州境內實行租庸調,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荊州本土大族的繼續發展和擴張,但他心中也明白,這種方法也不過是解一時之急,年頭多了,時間長了,土地兼並一樣可以逐漸打破政策,曆史已經有所見證。


    唯一的方法,就是施行‘攤丁入畝’的政策,將人頭稅徹底取消,從而轉嫁到土地上來。


    這樣一來,人口不但可以得到爆發式的增長,而且還可以最大程度的節製莊園主的力量。


    要施行攤丁入畝,就一定要有個前提。


    那就是自己的實力絕對夠硬!


    想都不用想,一旦施行攤丁入畝的政策,不論是益州或是荊州,那些擁有眾多土地的望族,反對自己的將是何其之多。


    但幸虧現在是亂世,亂世成就了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同時也削弱了地方莊園主所擁有的力量和利益鏈條,若是在太平盛世,怕是極難推進。


    但即使有強的軍事力量作為保證,但對內對外的戰爭數量一旦增多,則消費的糧秣也勢必增多,


    所以,讓劉琦不能完全放開手腳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糧食。


    但是現在,擺在明前的占城稻,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糧食足夠,兵將夠強,又逢亂世,那一切的改革和政令,就都可以順著時勢進行。


    若是有人不服氣……那就以政治手段和強兵來進行鎮壓。


    劉琦看著桌案上的稻穀,問龐統道:“這個稻種,在荊州已經開始大麵積的施行了麽?”


    龐統搖頭道:“並沒有,劉府君說了,這稻種剛剛從南方運來,具體要如何施種,需要師兄定奪,他不敢擅專。”


    “知道這事的人,除了你和堂兄之外,還有何人?”


    “還有家叔和德操先生等寥寥數人而已,並不多,隻因劉府君得到此稻種後,特意去向家叔請教今後當如何行事,不然怕是連師弟我都不曉得。”


    劉琦滿意的點了點頭。


    果然,劉磐是最值得信任的,辦起事來很靠譜。


    而且現在的他越來越成熟了,他已經逐漸懂的什麽是低調。


    看著劉琦若有所思的表情,龐統拱手向他問道:“師兄,這稻種,你打算現在何處試行?”


    劉琦聞言笑了。


    看起來,龐統應該是擔心占城稻來自於南麵外境,恐不適種於大漢境內,若是想要試種,還需仔細斟酌。


    但事實上,劉琦已經知曉,這稻種的適應能力極強,由其是抗旱能力。


    曆史上,在宋朝時期,占城稻的分布遍布了浙江,福建,兩湖,蘇州,四川等大部分地區,而宋朝也是因為推廣占城稻而人口激增。


    “現在南中試著推行吧。”劉琦沉思之後,道:“我已經派人前往南中諸地招撫各路蠻王了,同時打算在南中推行羈縻政策,並鼓勵蠻人發展農耕,使他們歸於王化。”


    龐統聞言點了點頭,又道:“師兄,弟這次來荊州之前,家叔針對這稻種,曾做出了一個命名,言若能得興於世,惠澤於民,用此名則可傳世。”


    劉琦好奇的問道:“什麽名字?”


    “鎮西稻。”


    鎮西稻……


    劉琦在心中反複的念叨著,接著不由笑了。


    名字雖然很俗,但卻很實用。


    單單隻是這一個名字,就足矣將劉琦的名字傳於當世。


    一旦用一種可以一年兩熟的稻種,解決了天下百姓的果脯問題,那對於天下人來說,這稻種的恩澤之力,怕是足矣超越所有前輩。


    甚至說句不敬的話,便是高祖劉邦,武帝劉徹,光武劉秀的名字也不及這稻種的發現之人。


    對百姓而言,前三位英明神武的帝王的功業不過是開疆拓土。


    但鎮西將軍劉琦的功業,是救活了全天下的人。


    ……


    與龐統細談過之後,劉琦讓他先回去休息,自己則是針對下一步的發展益州的計劃,繼續開始規劃細思。


    這一細思,就整整持續了兩個時辰。


    劉琦將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一步一步的都列在了簡牘上,準備開始逐條實施。


    此時天色已是漸漸黑了,劉琦站起身,抻了個懶腰,正準備返回府邸休息,而守護在外麵的典韋來到他門前,說中郎將張允求見。


    “讓他進來吧。”


    劉琦知道,自家這個表哥不是那麽主次不分的人,這麽晚來找自己,一定是有重要的事。


    張允進了劉琦的房間,先是向他拱手施禮,然後對他道:“伯瑜,荊州那邊黃漢升來信,說是劉備已經入蜀了。”


    “劉備入蜀了?”劉琦恍然地點了點頭,道:“帶兵來的?”


    “沒有,隻有隨從二十人,並其義弟張飛,以及其軍中的監軍趙雲。”


    “張飛和趙雲……”劉琦眯起了眼睛,道:“關羽和簡雍呢?”


    “留在宛城帶兵。”


    劉琦皺起了眉頭,開始在堂內來回踱著步子,認真地思考了起來。


    張允也不說話,隻是靜等劉琦思慮完畢。


    少時,卻見劉琦站在原地,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趙雲這是讓劉備給玩了。”


    張允聞言一愣,亦是低頭細思。


    他跟隨劉琦多年,已經算是頗得劉琦真傳,稍加琢磨之後便明白了劉備的意圖。


    “劉備帶趙雲入蜀,表麵上是與他同舟共濟,實則不過是想借機讓關羽在荊州,將幽州的兵權全部掌控?”


    <a id="wzsy" href="http://m.ddxs.com">頂點小說</a>


    劉琦緩緩地點頭道:“正是如此。”


    “這劉備,心眼兒不少啊。”


    劉琦對張允笑道:“這人本就不一般,而且胸有大誌,若是給他一個機會,怕是其不會久居於人下。”


    張允聞言頓時一驚:“伯瑜,若果真如此,莫不如將此人……”


    說罷,便見張允做了一個斬的手勢。


    劉琦搖了搖頭:“我與大司馬同為護君聯盟中人,如今護君聯盟之中,僅剩我與大司馬一南一北遙相呼應,而劉備乃是大司馬器重之人,我若毫無理由的殺了他,怕是自絕於劉氏宗親之中了……況且,劉備對我來說,沒有那麽可怕。”


    張允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伯瑜,那你打算如何用此人?”


    劉琦搖了搖頭,道:“暫時還沒想好,反正離他到成都還有一段時間,待我慢慢細思吧。”


    望著劉琦略有些疲憊的麵容,張允突然衝他拱手道:“伯瑜,最近如何這般勞累,你看你,黑眼圈都出來了……這樣!為兄領你去一個地方,略微放鬆一下,賢弟你看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臊眉耷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臊眉耷目並收藏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