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情況不妙,這就是劉琦敢與涼州軍交手的原因。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他敢贏。


    因為即使贏了,他也有合適的理由撤退。


    主要是,劉琦想借著這次機會,試試西涼叛軍的戰鬥力。


    馬騰一軍的實力,應該是西涼叛軍各部的天花板級別,若是試出了他的實力,剩下的人戰力如何,劉琦心中基本就有數了。


    戰場之中,荊州軍的諸位勇將,也在這場騎兵搏殺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


    其中,顯得特別勇猛的人自然是關羽,他接到張飛之後,隨即命身邊的一名騎士將多帶的長矛拋給他,又將兵械交給了張飛。


    雖然沒有自己的丈八蛇矛使著順手,但張飛有了兵械,好歹還是可以反身與關羽共同作戰了。


    兄弟兩人並駕齊驅,衝入敵陣,青龍偃月刀和長矛上下翻飛,配合的極為默契,在敵軍的中陣濺起起了一陣陣血霧。


    關羽一邊手扶長須,一邊橫掃大刀砍殺著敵人,同時他還不忘了衝張飛叫嚷:“翼德!今日之戰,實乃鎮西將軍為咱兄弟而設,你我兄弟當奮力衝殺,以命相搏以報君侯,決不可浪費了君侯的一片情誼!”


    關羽的話,張飛自然是聽的,而且眼下的情形,也讓張飛感覺到劉琦是專門派出了數千騎兵來接應自己的。


    幽州武人雖久在邊郡,為人暴躁好戰,卻也最重義氣,知恩圖報!


    也因此,張飛便不要命一樣的隨同關羽在敵軍陣中拚殺作戰……不到一會,死在他們兄弟二人手中的西涼騎士,便已不下三十餘騎!


    與此同時,分成左右兩路包夾的龐德和張任,也是完成了對西涼騎兵的合圍,這三千鐵騎裝備精良,又有良將指揮,更兼養精蓄銳,戰意高昂,又有關羽,張飛,龐德這樣的猛將為先鋒帶頭衝殺,可謂是銳不可當。


    特別是關羽,張飛等人的勇猛善戰,大大的激發了荊州騎兵的作戰士氣,讓他們一個個猶如打了雞血一樣,悍不畏死,勇往直前。


    荊州軍的騎兵先前是經過太史慈調教的,後來又經過徐榮的戰術指導,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於戰術上是克製西涼騎兵的。


    畢竟,徐榮原先也曾隨董卓跟馬騰和韓遂有過交手,多少知道一些他們的戰法,而這些經驗,早在來涼州之前,徐榮就統統告知了荊州軍的高階將官們了。


    不同於涼州軍一味拚死衝殺,荊州騎兵在衝入敵軍陣營中後,使用也保持著衝鋒的陣型,三千騎軍在作戰時基本都是分為三三一組。


    在張任的指揮下,龐德和關羽,張飛三將的帶領之下,荊州騎兵一邊廝殺,一邊來回衝突,始終以保持機動性為主,不以殺人為最主要的目地。


    凡騎兵者,須有平易之地,進退無礙,衝殺無匹,戰則必勝。


    這句話是當初徐榮告知劉琦的。


    而這句話也是由劉琦轉告給了麾下每一位戰將,讓他們緊緊牢記於心的要點!


    也正是以這句話為基礎,才有了眼下荊州騎兵的作戰形勢。


    三千騎兵在衝入敵軍陣中後殺傷甚多,三千柄兵械在揮舞突刺之間,不斷的濺起血霧與殘肢,不一會兒,便見草原上的眾騎馬蹄下就不知堆積了多少屍體。


    有人的,有戰馬的。


    但荊州軍騎兵們並沒有沉醉。


    因為隨著戰鬥時間的加長,他們發現了西涼騎兵的強大之處。


    一開始因為錯誤的進攻指使,西涼騎兵遭到了荊州軍的弩箭亂陣,然後又被騎兵突襲,衝擊受阻,一時間亂了陣腳,讓荊州軍占據了上風。


    但是很快,他們就重新穩定了下來,所有的騎兵又開始結陣,重新縱馬向著三路荊州騎兵發動反擊。


    西涼騎兵的騎術非常好,他們每一名騎士都是常年騎在馬上,縱橫南北的優秀騎手,禦馬的水平比組建時間不長的荊州騎士要強太多,這是劉琦用資源和兵器無法堆積出來的。


    軍械可以用好鐵打造,但一名好的騎手,非得是靠常年在馬上磨煉,磨煉五年,八年甚至十年才能磨煉出來的……靠錢靠糧靠資源堆積不出來。


    劉琦再高明的主公,也無法破解。


    想要彌補這方麵的短板,就隻能在戰術上取勝。


    在荊州騎兵與那些西涼騎兵作戰的過程中,張任並沒有像是關,張,龐德一樣向前衝殺,他在後方,命人隨時發出指令,調整騎兵的作戰方略。


    一旦發現己方騎哪支騎兵部隊衝殺的太過深入,有陷入敵人包圍的危險後,張任就果斷的命人用號角發號命令……或是衝擊太猛的騎兵改道,他就讓側翼的騎兵去支援……或是在發現了己方衝殺的勁頭過來,那就下令重新集結,讓騎手們畜滿馬力,重新布置陣型選擇衝鋒。


    為了能夠達到這樣的作戰效果,荊州軍在號角傳令這方麵,下足了功夫,他們號角傳令的頻率和號角中所代表的命令,在整個大漢朝,隻怕是最多的。


    原先,與其他敵人作戰的時候,荊州軍的這種戰法也曾取得過重大的成效。


    但是馬騰不愧是久在涼州邊郡與羌族交手的老兵油子,他很快就看出了荊州騎兵作戰的勇猛和難纏,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號角的傳令。


    這樣的傳令方式有好處,可以讓三軍隨時改變戰術,用最好的狀態去與敵軍作戰。


    但同時也有一個壞處,就是會讓士兵產生過度的依賴。


    當然,每一支軍隊都會有這樣的依賴,隻是看依賴程度的大小。


    中原地區的士兵,對於將帥的依賴性是最高的,但是邊郡的士兵,特別是叛軍,就這種依賴而言,相對較小……至少比荊州軍小。


    當然這就是叛軍的特色,算是缺點但也是優點。


    不好的地方就是他們獨立性較強,不容易指揮,好的地方就是若是失去了這個指揮,他們自我的適應能力要比中原的騎兵們要強。


    <a id="wzsy" href="http://m.bidige.com">嗶嘀閣</a>


    “吹角!吹角!一直吹,使勁吹!不要停的吹!”馬騰向著身後的傳令兵咆哮命令道。


    馬騰軍的號角聲一瞬間響徹在整個天空。


    那連續不斷的號角聲音雜亂,絲毫沒有章法,混淆在空中,任憑其他的聲音再響,也不能夠清晰的傳到兩軍士卒的耳朵中。


    不論是荊州還是西涼軍,突然遭到這樣的變故,直接指揮係統便立刻陷入了癱瘓狀態。


    這副情勢不禁讓劉琦罵出一句“我日”。


    著實是沒有想到,姓馬的不按套路出牌,居然跟他玩這一手。


    劉琦不是神,他沒有辦法算準戰場的每一個細節,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劉琦不可能隨時保持全部優勢。


    不過對於這樣的形勢,他並不是沒有辦法。


    “要不,撤兵吧?”賈詡也看到了對方的情況,隨即向劉琦諫言。


    劉琦卻是搖了搖頭。


    論陰謀詭計,賈詡乃是當世第一,但臨陣指揮兵將,他跟自己比還是不行。


    “現在這種情況,若是讓騎兵部撤兵,那就是被馬騰追趕碾壓的結局,馬騰既然想玩大的,那我就跟他賭一把大的,我派全軍出擊,用人堆死他,任憑他騎兵再多,眼下也是強弩之末,在人牆之中,沒有衝擊的餘地,就是再勇猛的騎兵,也是得乖乖束手待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臊眉耷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臊眉耷目並收藏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