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合該為之!”袁術重重地一拍手,道:“有此良機而不取汝南,實乃天大憾事!”


    閻象皺眉道:“曹操若是東征,我們出兵進取汝南和潁川,拿下這兩地不難,難就難在,曹操若是回兵來攻,我們是否攔得住他。”


    “曹阿瞞有甚可懼?他若回來,袁某自敵之。”


    閻象忙道:“末吏倒是不擔心將軍用兵之能,隻是我淮南屢經戰事,時有敗績,如今雖軍隊齊全,但士氣不振,劉琦雖然應承給我軍軍糧和稻種,但想來也不會太過大方,軍糧或許僅夠支撐數月之用,而稻種想要獲得收成,也非一時,若是曹操回軍與將軍鏖戰,一時間不能破之,時間一長糧草不敷,卻該如何是好?”


    閻象反問袁術,袁術自然是一點想法都沒有。


    “你說怎麽辦?”


    “孫堅雖已經與袁公分開,自在揚州創業,但終歸還是以袁公為尊,末吏覺得,袁公想兵伐豫州,不妨約上孫堅,承諾拿下豫州之後平分其地,我軍與孫堅如今也算是唇齒相依,想來孫堅必會應允的。”


    “找孫文台……”袁術默默地念叨了一會:“也是個路子,回頭派人去吳郡,邀請孫堅共同出兵!”


    ……


    次日,袁術麾下的信使就攜帶著袁術的信函,飛一樣的向著荊州方向而去。


    劉琦接到了袁術的消息,卻是袁術答應了劉琦的請求。


    隻要曹操兵馬東向徐州之日,他就會立刻率兵北上,去占據豫州。


    劉琦厚待了袁術的信使,並告知他,夠淮南一半用地的稻種隨後就到,剩餘的一般和軍需糧秣,將在袁術出兵的時候一並奉上。


    使者走了之後,劉琦又找來徐庶,向他詢問袁紹目下的動向。


    徐庶告知劉琦,袁紹已經尊奉朝廷之命,北上去戰烏桓和鮮卑,雙方在幽州邊境展開交鋒。


    由於袁紹的主動出擊,並與鮮卑和烏桓交手,導致先前懷疑他與異族聯合的言論,在數日之內便不攻自破。


    劉琦在心中暗讚袁紹好手段。


    ……


    與此同時,以孫堅為首的孫氏,在揚州之地也一直蠢蠢欲動。


    江東猛虎實力不負猛將之名,目下已經攻破揚州諸郡,割據長江以東的大片土地。


    雖然論及綜合勢力,孫堅眼下遠不及荊州,但在軍事實力上,也未必沒有一拚之力。


    孫堅原先隻是一勇之夫,但是如今他也是四郡之主,領地內的民生和農業發展,他也不得不開始上心了。


    和其他諸侯牧守一樣,孫堅眼下關鍵的問題是糧食。


    孫策將自己幾年前在九江結識的好友周瑜引薦給了孫堅,周瑜雖然年幼,但聲名頗響,周氏乃兩世三公之門,也屬江淮強族,袁術昔日亦曾征辟周瑜,周瑜卻以疾推之,後袁術在九江橫征暴斂,民不聊生,周瑜應孫策之邀,暗中攜帶家中老人,前往江東相投。


    到了江東之後,周瑜又向孫堅舉薦賢能,如吳縣的顧雍,廣陵的張紘等人,會稽的虞翻等人。


    雖然有了一定的本土士族基礎,但大漢南境的底子相比於北方薄弱,這是不爭的事實,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


    但是劉琦在荊州和益州的舉動,卻打破了這一定律!


    眼看著荊州和益州的發展蒸蒸日盛,錢糧之多,人口之盛,資源之豐富幾無可比擬,試問孫堅如何能夠不眼紅不眼氣?


    他心中又如何能夠沒有想法?


    包括張紘等在內的一眾人都力勸孫堅,無論如何都要趕緊拿到鎮西稻的稻種。


    想要發展江東,毫無疑問,鎮西稻的稻種目下是第一位的。


    但事情並沒有那麽容易。


    劉琦對鎮西稻的稻種管控極嚴,各級郡、縣署衙對稻種限製管控,哪怕就是荊蠻想要開田耕種,稻種也要由官署統一販賣,且規定數量。


    鎮西稻的稻種遍布荊州,想要拿到倒也是不成問題,但難點是,怎樣拿到足夠分量的稻種!


    孫堅所掌管的吳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雖然隻有四郡,但地域極為廣大,幾乎頂的上中原的兩州之地,當然江東之地一半都是荒蠻之所,但即使如此,可耕之田依舊很多。


    劉琦當初從交州拿到了鎮西稻的稻種也是不遺餘力的大批量采購,同時小心翼翼的在軍屯耕種取種,然後再以點蓋麵,方有了今日的成就。


    但現如今,可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黃敘用了不到兩月的時間平定了桂陽的反叛,但他並沒有停止,而是在劉磐的支持和策應下,南下攻入交州,兵峰直指交趾。


    交趾地勢險要,極為難攻,但卻沒有精兵猛將,一般到交趾的人都可以割據一方,不是因為這裏有多麽難打,而是因為太過落後,且山地頗多,攻打一次所耗費的糧草極多,所以一般都是以安撫為主。


    <a id="wzsy" href="http://www.bqgxsydw.com">bqgxsydw.com</a>


    但現在不同,劉琦的政權中心就在荊州,距離交趾極近,再加上交趾事關鎮西稻的稻種,必須要掌控在自己手中。


    所以劉琦這次下了決心,無論下多少血本,也要打下交趾。


    如今交州處於戰亂之中,士燮自顧不暇,哪還有能力替旁人弄稻種了?


    孫堅想要謀取鎮西稻,還隻能是從荊州下手。


    他將這件事交給了孫策和周瑜等人。


    在近兩個月的時間,他們雖然也在荊州弄到了一點稻種,但數量實在太少,基本都是在民間流露的,用來耕幾畝地或許還行,但想要普及揚州四郡……實在是太不現實!


    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周瑜相信,隻要是能夠堅持,慢慢的聚少成多,或者抓住某一次機會,一定可以拿到足夠的稻種。


    很快,機會就來了。


    派往荊州的探子向周瑜稟報,說是益陽的黑市中,有人在暗中販賣鎮西稻的稻種,而且路子是從武陵郡那邊的荊蠻處來的。


    荊蠻不喜耕地,如今卻被荊州方麵強行耕種,雖然官署隻是按需給他們稻種,但以荊蠻的體量和鎮西稻的成熟速率,官署給予的稻種除去納稅之外,大部分都會剩下。


    按道理來說,就算是鎮西稻能夠一年幾熟,但荊蠻各族除了自需和納稅之外,還能剩下大批量的稻種,委實不可思議。


    但通過打聽,周瑜和孫策才知道,劉琦自打收複了荊南之後,針對荊蠻一直施行賨布之政,如今荊州的人頭稅納入到地稅之中,就算是荊蠻手中有了土地,但針對他們的賨布政策卻一直沒有變過。


    這就導致荊蠻需要交納的稅糧極少,剩下了大批的稻種悄悄的流入了黑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臊眉耷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臊眉耷目並收藏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