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開,都讓開,邊關急報,寧遠大捷!寧遠大捷!都讓開!讓開!”


    街道上,快馬飛奔,急促的呼喝聲響徹街道,來往行人紛紛退避,讓開道路給這快馬傳信。


    “寧遠大捷?”


    李修望著這飛奔的快馬,眉頭微皺,倒也沒有太過在意。


    早在天啟帝駕崩之後,寧遠之戰便已開始,隻不過在天啟帝駕崩,新天子繼位,種種大事之下,寧遠之戰的開始,自然難以引起大的注意。


    而如今……寧遠大捷……


    顯然,這場戰役的結果,和曆史上應該沒有太大出入。


    李修不用想都知道,對如今朝堂諸公,乃至朱由檢,甚至整個大明而言,寧遠一戰,殺敵多少,戰功幾何,乃至大明損失是如何,都不重要。


    努爾哈赤率軍圍攻寧遠,最終撤軍了,不管其是被擊退的,還是自己撤退的,這個事實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


    自萬曆年間那一場對韃子之戰大敗之後,大明,對後金,就從未贏過一場。


    如今有這個事實存在,那就是值得大書特書之事!是足以振奮人心的大事!


    至於真實的戰況如何,沒人會在意!


    隻能說,如今的大明,如今的朝堂諸公,乃至新天子朱由檢,都需要這場大捷,就可以了!


    <a id="ads" href="http:///"></a>


    而思至寧遠大戰,有一個名字,卻是怎麽也繞不開的。


    那就是和這場所謂的寧遠大捷一樣,在曆史上同樣褒貶不一且備受爭議的袁崇煥!


    經營遼東多年,明知不可能完成,卻仍然誇下所謂的五年平遼這種豪言壯語。


    為一方主帥,坐鎮一方,明知毛文龍一部對後金韃子的威脅,對整體大局的作用,卻在無令旨的情況下,擅殺毛文龍,卻未曾采取補救措施,直接消除了後金腹地的最大威脅。


    僅僅從這兩點就可以看出,袁崇煥與遼東將門之間那千絲萬縷的聯係。


    畢竟,五年平遼的豪言壯語,所帶來的便是朱由檢對遼東一鎮的全力支持,兵馬,錢糧,軍械,所謂舉國之力,也莫過如此。


    而殺毛文龍,某種程度上來說,似乎也可看做遼東將門排除異己的行為。


    畢竟,沒了毛文龍,沒了東江軍,整個平遼大局,朝廷可以倚仗的,就隻有遼東將門了。


    所謂以遼治遼!


    在李修看來,是一件永遠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這也絕非朝廷全力支持,再派人節製就能解決的。


    遼東一鎮之所以地位如此之超然,其原因就是因為後金韃子的存在。


    而,經過朝廷這麽多年,不知道多少名臣武將的經營,遼東一鎮早已是固若金湯,後金韃子縱使再精銳,也隻是野戰精銳,攻城,從來就不是後金韃子的強項。


    整個後金才多少人,而放眼遼東那一條防線,從寧遠,甚至是從寧遠以外,至山海關,沿途完全可以說是城池鎮堡林立!


    一個個正麵攻取,把後金韃子整個族群都死完了,都不一定能夠看得到山海關!


    曆史也清晰證明了,哪怕明朝滅亡,後金韃子也未曾真正攻破那一條防線,若非吳三桂投降帶路,後金能不能入主中原,還真是個頗有懸念的事情。


    故而,遼東一鎮,守,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攻的話……


    曆史已經清晰證明,遼東軍鎮,不管何人統率,不管朝廷下何等嚴令,進取之心,那是不存在的。


    畢竟,能領著舉國之力支持的錢糧物資,舒舒服服的過著誰都不敢惹的日子,誰又會傻乎乎的去拚命!


    顯然,若說袁崇煥與遼東將門沒有利益瓜葛,沒有千絲萬縷的聯係,那是不可能之事!


    甚至,說不定,袁崇煥就是遼東將門推到前台的一個代表……


    種種苗頭在心頭流轉,最終又被李修深藏心底,這一切,距離他自己,還是太過遙遠,如今的大明,還需要倚仗遼東,後金韃子之患,也絕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將軍,兵仗局的孫公公到了大營。”


    正當李修思緒紛飛之際,一名飛奔而來的士卒聲音頓時將他從重重思緒之中驚醒。


    “走!”


    聽到這話,李修眼前一亮,立馬下達了命令,一隊親衛士卒亦是緊隨李修其後,朝勇衛大營而去。


    剛進大營,李修便看到校場邊緣匯聚的一群人,見到李修到來,被朱由檢安排負責內廷兵仗局的宦官孫顯亦是立馬迎了上來。


    “孫公公大駕光臨,李某有失遠迎,孫公公可莫怪罪啊!”


    對內廷宦官,李修可沒那些文人的清高傲骨,一向都是以交好為主,再加之如今深受朱由檢信任,與一眾內廷宦官的關係,倒也還不錯。


    “哪裏哪裏,難得出宮一次,能見識一下傳說中的勇衛營,這一次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和絕大多數宦官一樣,孫顯說話時也是笑嗬嗬的,一點都看不出其真實所想。


    “這些都是從兵仗局挑選的匠戶,手藝都不錯,名單在這裏,將軍您點點?”


    “孫公公辦事,李某自然信得過!”


    李修連連擺手,望著低眉順目站在孫顯背後的一群匠人,眉眼之間的喜色卻是溢於言表。


    “來人!”


    李修一揮手,立馬就有一名士卒端著一個小木箱走上前。


    “一點薄禮,孫公公可切莫推辭,以後軍械方麵,可還有不少事需要勞煩孫公公!”


    看著那士卒手中的小木箱,孫顯眉宇之間也難掩喜色,新帝登基,對內廷管理可是堪稱嚴苛,他兵仗局雖家大業大,但在天子和魏忠賢兩邊盯著的情況下,有油水也不敢撈太多,這意外之財,可是超出預料了。


    “哪裏哪裏,李將軍放心,別的雜家不好說,兵仗局,雜家說話還是有點分量的……”


    客套一番,孫顯才吩咐手下人手下收下這份人情往來,施施然的離去。


    而李修的注意力,自然立馬就放在了這群兵仗局的匠人身上。


    在其他人看來,不過是低賤的匠戶,在他眼中,那就是一個個無價之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