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兵圍寧遠,若在平時,那定是朝堂頭等大事,可現如今,朝臣們的注意力,儼然已經不在寧遠這場戰爭之上。


    當然,朝臣們雖內鬥不休,但眼看局勢不明,危機極有可能隨時逼近,也總算統一了意見,幹了一點實事。


    在寧遠大戰爆發的消息傳至朝堂後,沒幾天,朝廷所派的監察禦史,便已奔赴京薊各地,巡查內容,自然是各要地軍備。


    同時還傳令京薊地區,整頓兵馬,全軍戒備……


    至於效果有多少,誰也不敢打包票。


    畢竟,糜爛,從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屁股下就一定幹淨……


    而對李修而言,當得知京城傳來的消息後,亦是忍不住一歎。


    他還是低估了文官們對他李修的忌憚!


    但仔細一想,倒也是正常,文官治國掌權的體係,持續了這麽多年,已然滲透到了大明的方方麵麵,甚至,連大明無數武將勳貴,都已經是習以為常。


    突然冒出他這麽一個不受控製的存在,忌憚打壓乃至於除掉,亦是必然,


    隻是這樣一來,不能提前進京,他需要考慮的東西,那可就太多了!


    盛夏已過,但烈日依舊無比之炙熱。


    在這炙熱烈陽之下,軍陣巍峨,呼喝聲,兵甲的碰撞聲,隆隆的戰鼓聲,馬蹄的奔騰聲,在這平原之上勾勒出一曲厚重肅殺的軍樂。


    自戰事停歇,勇衛營的操練,便是愈發嚴苛,甚至,可以說是殘酷!


    長途奔襲,步騎對陣,攻城演練,大營潰散,包圍突圍……


    但凡李修能夠預想到,麵對後金可能會出現的任何情況,在這段時間裏,便演變成現實,刻進勇衛營每個將士的骨子裏。


    如此嚴苛且殘酷的操練,盡管李修不惜耗費巨資,供應各種藥膳食材,軍醫司時刻待命,但死傷亦不在少數。


    烈日似火,兵將如鐵,那李修,就是那握錘之人,一下一下的捶打著勇衛營這塊已成雛形的鐵塊,錘出雜質,錘出韌勁,錘出鋒芒……


    隻不過,李修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後金內部,卻是爆發出了從未有過的一次爭議。


    大明朝廷的預防之舉,沒有絲毫掩飾,後金自然也看得清清楚楚。


    也正是因為大明朝廷的預防,本來早已計劃好的繞道蒙古,破關入中原的計劃,亦是因此而驟起波瀾。


    反對者自然是理由充足,那就是大明已有戒備,再過去,那豈不是自投羅網。


    而主戰派,則是拿著早就已經查明的各種文案卷宗,直接砸在了反對者的臉上。


    <a id="ads" href="http:///"></a>


    這些文案卷宗,則是不知道多少細作查明的京薊各地路線,各地重鎮,以及各地軍力布置,以及軍力情況,甚至,還有後金廢大勁拉攏的各地將領士紳……


    這種種詳細情況,若是拿到大明朝堂,估計會讓滿朝沸騰,估計如今的大明兵部都拿不出如此詳細的情況,少說也得幾個尚書閣老引咎辭職,黯然下台。


    這些,無疑就是後金為了入關而提前做的諸多準備……


    事實上,後金這一次計劃入關,比之曆史上皇太極那一次繞道入關,無論是人心,還是準備,亦或者說軍力,都要強得多。


    皇太極入關,是因努爾哈赤暴斃,再加之遼東受災,出現糧荒,再加之皇太極上位,太多不服,可謂是內憂外患之際,皇太極為了增強自己的威望,穩住內部,壓製不服,不得已而為之的舉動。


    畢竟,那個時間點,後金本部八旗,真正聽命皇太極的有幾旗?


    倉促行動,又有幾分準備?


    甚至於,努爾哈赤暴斃,那本順從的蒙古諸部,又有幾個還願真心跟著後金走。


    曆史上的後金入關,才是真真正正的賭國運!


    而如今,努爾哈赤尚在世,有努爾哈赤存在,後金上下,何人膽敢不服!


    而如今後金,兵強馬壯,內部尚且穩定,再加之早早就定下計劃,謀劃準備了這麽久,完全可以說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哪裏是說停,就能停的!


    當然,不管後金朝堂怎麽爭論,最終,還是得看努爾哈赤的想法。


    沒有得到努爾哈赤的同意,爭破天都沒絲毫意義。


    故而,到最後,後金諸臣,便將這官司打到了努爾哈赤的麵前。


    誰也不知努爾哈赤這位大汗是怎麽想的,但被大家知道的是,這場官司打到他麵前後,努爾哈赤整整三天未曾上朝,據說每天就是對著那一副大明輿圖出神。


    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在打擾努爾哈赤了,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等待著後金的這位大汗做出決定。


    而事實上,打,還是不打,並不在努爾哈赤的糾結之中。


    他所糾結的,是他愈發老邁的身軀。


    他不打,他的兒子就要去打!


    而他的幾個兒子,又有幾個是省油的燈?


    到那時候,他所創立的後金,可就不是現在他掌握之下萬眾一心沒有不服的模樣了。


    到那時候,如今聽話的蒙古諸部,可就不一定那麽聽話了……


    東征西討這麽多年,他自然無比之清楚,一支上下齊心的軍隊,和一支勾心鬥角的軍隊,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而他能一手將後金女真,打造成如今這般體量,靠得就是上下一心,靠得就是眾誌成城!


    不然的話,他早就成了一堆枯骨了。


    夜色蒼茫,努爾哈赤身持刀,揮舞不過幾刀,便有些氣喘籲籲的停了下來。


    感受著這愈發腐朽的身軀,努爾哈赤眼中,亦是少有的顯露出了一絲悲涼。


    他也是習武之人,習武知天命,身軀內愈發枯寂的氣血,已然時時刻刻都在告訴他,他努爾哈赤,已然時日無多了!


    翌日。


    寧遠城外的後金大營,帥帳之中,一場關乎整個後金未來命運的會議,已然開始。


    當然,會議並不代表是商議。


    努爾哈赤講,後金諸臣聽,然後老實執行即可。


    之前在後金內部的種種雜音,亦是隨著這場會議的結束,而消失得無影無蹤,努爾哈赤在後金的絕對權威,亦是顯現得淋漓盡致……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