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極殿。


    伴隨著一聲陛下駕到,朝臣們意外發現,往日那總是一副和善模樣的天子,此刻,竟一副欲持刃上陣的裝扮。


    兵戈隨行,往日本該宦官佇立的地方,此刻亦是兵戈隨行。


    甚至,群臣跪拜,都未曾讓群臣免禮,朱由檢那處在變聲期的嘶啞聲音,亦是清晰的傳至皇極殿每一個角落。


    “後金酋首努爾哈赤率軍入蒙古,所為何意,相必已經無需朕多說了!”


    聲音平淡,卻是讓諸多朝臣心頭都為之一顫。


    凡事就怕有先見之明!


    可問題是,先見之明早就有了,是他們一直攔著,甚至汙蔑著……


    如今先見之明已成真,那他們的阻攔,汙蔑,可就是足以掉腦袋的大罪!


    “之前的事,朕不願多說,事已發生,那就麵對!”


    “煌煌大明,聞寇驚懼,成何體統!”


    “傳旨,命……”


    一道道旨意下達,跪倒殿中的群臣,此時此刻,皆沉默無言,完全沒有往日一道旨意下達,群臣各持己見,爭論不休的場景。


    可朱由檢卻無絲毫暢快之意,他算是徹底看明白這滿朝諸公的麵目了。


    該各抒己見之時,絕口不開。不該爭論之時,爭論不休!


    整日口號喊得比誰都響,做起實事來卻是缺斤少兩!


    此時此刻,也由不得朱由檢感慨,眼下這場,自他繼位以來,唯一一場從始至終,皆在他掌控的朝議,還需要他全權安排。


    較之從山海關至京城的距離,陝西,無疑就顯得遙遠許多。


    事實上,京城這場朝議結束近一周之後,那一路晝夜不息,亡命馭馬狂奔的錦衣衛信使,才終於趕至陝西境內。


    “邊關急報!邊關急報!”


    這信使已然搖搖欲墜,高舉令旗,一路呼喊,最終直接癱倒在了大營門口。


    “快快快!”


    營門守將立馬帶兵衝上前,一把將這信使扶起。


    “邊關急報,賊酋努爾哈赤率軍入蒙古……”


    信使斷斷續續的聲音落入營門守將耳中,頓時讓他臉色為之一變。


    身為勇衛之將,又豈會不知他們要麵對什麽敵人!


    “快,扶他上來!”


    這將領一把將信使背在背上,便朝中軍帥帳狂奔而去。


    片刻之後,隆隆的戰鼓聲,便響徹了整個大營!


    事實上,早在夏日過去,整個勇衛營,就已經處於隨時可以開拔的備戰狀態。


    現如今,一通開拔戰鼓響,刹那間,整個大營亦是隨之沸騰!


    如雷鳴般的腳步聲,兵甲碰撞聲,還有那隆隆的馬蹄聲,迅速席卷了整個大營。


    不過一刻鍾時間,大軍便已井然有序的從大營門口魚貫而出,踏著整齊的步伐,沿著官道,朝著既定的方向而去。


    而此時,朝廷的信使,也早已從京城,一路朝陝西狂奔而來。


    磨礪準備這麽久,大變終臨,此時李修卻無預想中的那般期待。


    甚至,此時,他神態亦是從未有過的凝重。


    邊關軍情到來,他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大錯!


    太過倚仗後世的記憶,從而讓他下意識忽略了兩個時代的不同。


    後金主力未動,那就意味著,大明最為精銳的遼鎮邊軍,不可能大動,更不可能如曆史上那般,精銳盡出,馳援京城。


    而這,就意味著,他的計劃,出現了一個大紕漏,而且還是一個他未曾預想到的紕漏。


    無數念頭在腦海裏閃爍,許久許久,李修才將心底的那一絲不安壓下。


    當然,最重要的是,盡管薊鎮糜爛,但兵無常態,而且經過他對朱由檢的進諫,他也不確定,後金是不是還會如曆史上那般,長驅直入,兵臨京城。


    從邊疆,到京城,雄關重鎮眾多。


    任何一個環節的變化,都足以影響到整個戰局。


    如此,他目前能夠做的,就是盡快趕到京城,明悟京薊局勢後……再以不變,應萬變!


    正常而言,一支以步軍為主的軍隊,行軍速度定是極慢。


    一天走上個五六十裏路,那都算是快的,可這一次,勇衛營行軍,速度卻是遠遠超出了這個限製。


    究其原因,不僅僅是因將士精強力壯,訓練有素,更重要的是,在這數月時間,李修毫不心疼的灑出了大把白花花的銀子和糧草,搜羅了大量的騾馬。


    <a id="ads" href="http:///"></a>


    這些騾馬,雖無法作為騎兵所用,但對步軍的作用,卻是極大。


    不僅僅是運送糧草軍械物資,更多的,則是李修讓工匠營為騾馬打造了大量的車架!


    車架形似後世的卡車車廂,以木為骨架,前方以騾馬為牽引,車架上或堆放糧草物資,或承載步軍將士。


    若是不考慮作戰的情況下,以兩頭騾馬為牽引,車架上足以擠上十幾名士卒。


    若是有戰事,這種古代版的戰車,亦是可以雖騎兵衝鋒,亦或者就地防禦,以極短的時間,構鑄一條遠比人力可靠的防線。


    當然,這種古代版的戰車,也非李修原創,在土木堡之變後的京城守衛戰,於謙就大量使用了這種戰車,可以說已經有了大規模的使用經驗。


    這戰車好雖好用,但缺點亦是極大,戰爭時的缺點尚且不論,就這長途行軍,騾馬所耗資源,以及損耗的騾馬,都不是一個小數目,若非李修發了一筆橫財,不缺糧草,他也不敢這樣弄。


    這完全就是在用白花花的銀子,來加快大軍的速度。


    如此之下,這騾馬車架,雖不能滿足兩萬多大軍的所需,但輪換歇息,亦是極大的延長了大軍的每日急行軍距離。


    隻是如此,倒是苦了工匠營,畢竟,木質的車架,長途行軍,路上的磨損,可不是一般的大,這一群平日裏受盡勇衛將士們羨慕的工匠們,這個時候就苦逼了,忙前忙後,一路行軍,就沒有停歇的機會。


    而這些平日裏被李修操練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兵將們,此刻則是舒舒服服的擠在車架裏,吹牛打屁,葷段子不時飆出,看著這些平日裏舒舒服服的工匠們忙前忙後,哈哈大笑個不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