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虜山,武院。


    淩晨,夜幕尚在,隆隆的戰鼓聲便撕裂了夜空的寂靜,喧囂驟起!


    規模龐大的營寨之中,兵將飛奔,集結, 整齊劃一且鏗鏘有力的操練呼喝聲,亦是很快便響徹了夜空。


    而此刻,在距離破虜山不過數十裏之地,一隊鐵騎,亦是飛奔而來,為首者, 儼然正是如今正處風暴中心的秦國公, 李修!


    一路策馬奔騰, 一路明哨暗哨的監視阻攔檢查,無處不顯示著這座武院的戒備森嚴。


    很快,營寨大門洞開,一隊人馬策馬而出,朝李修所來的方向奔騰而去。


    “末將參見將軍!”


    至兩隊人馬相遇,武院所出之將士,利索下馬,半跪在地,朗聲高呼。


    “起來吧。”


    李修眺望一眼遠處已經清晰可見的武院大寨,隨即策馬而動,眾將士連忙翻身上馬,緊隨在隊伍之後,朝武院而去。


    “那些地方將領表現如何?”


    策馬前行之間, 李修隨口一問。


    “回稟將軍, 起初還挺不老實,現在表現還可以……”


    李修點了點頭,沒再多說,至破虜山下軍寨大門, 李修直接翻身下馬, 步行而入。


    雖有武院之名,如今這武院,卻非傳統書院私塾之布局,而是以連環軍寨的形態存在於這破虜山上。


    外圍四寨,則是有一營京軍駐紮於此,負責守衛武院重地。


    內八寨,則是分為左院四寨,以及右院四寨。


    分別對應著兵與將兩個階級。


    破虜山十二寨,便組成了整個武院。


    自武院成立,這座距離京城不算太遠的破虜山,便成了朝野文官的眼中釘肉中刺。


    隻不過,縱使再如何不順眼,再多的暗中阻撓,這座武院,依舊茁壯的成長起來。


    從如今僅僅局限京薊一代,到現如今,已經囊括了整個大明的軍事體係。


    甚至,對李修而言,這座武院,事實上,才是他整頓大明軍事體係的第一步,如今那一支龐大的巡查隊伍,隻能說是順著武院開辟的道路繼續前行而已。


    <a id="wzsy" href="http://m.ahzww.org">愛好中文網</a>


    沒有武院的存在,李修也沒有如此雷厲風行的底氣。


    畢竟。時至如今,武院左右兩院,入學學子已達兩千人!


    除了其中小半是從各地衛所抽調,以進修名義卸下兵權外,其餘皆是自那一次大規模升遷調任之後,從京軍禁軍及邊鎮選拔的精幹兵將。


    事至如今,已經培訓進修大半年。


    而這些人,才是支撐此次清查衛所的底氣。


    清查,自然意味著,會有一大批不堪用之人,會被卸下職權,乃至送下地獄。


    而武院左右兩院這些進修的兵將,則可及時補充空缺,穩住局勢,乃至於貫徹他李修的意誌,從而徹底抓住清查衛所之後的勝利果實。


    由此便可見,武院進修的這些兵將,在目前局勢之下,其重要性之大!


    畢竟,殺了一批餓狼,若無堪用之人,再補上一批餓狼的話,無疑就是白忙活一場。


    如此之重要性,李修自然不會忽視,事實上,這大半年來,已經不是李修第一次來這武院,基本上每月都會在這武院逗留數天。


    或在各院傳授兵家之術,或巡視各寨,觀察著每一個武院兵將。


    事至如今,不說對每個武院兵將都了如指掌,但其中孰優孰劣,堪用與否,在李修心中,儼然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脈絡。


    “將武院所有進修兵將的名冊檔案皆拿過來。”


    入武院之後,李修卻是少有的沒有和往常一樣四處巡視,而是在囑咐一聲後,直接步入了中軍大帳之中。


    “末將遵命!”


    將領拱手應聲,隨即立馬出了大帳。


    沒過太久,數個大木箱,便擺在了帥帳之中。


    一本本名冊,皆是清楚記載著武院之中進修的每一個兵將之檔案。


    出生何地,家屬幾何,從軍曆程,乃至武院表現……


    一本本名冊翻閱,一道道信息,亦是映入李修腦海,與心中的那一個大概的脈絡相合,乃至補充壯大。


    事實上,從始至終,李修對個人的忠誠與否,都並沒有太過重視。


    忠誠,這兩個字,對人性而言,太難確定了。


    當初在勇衛營初掌軍,他靠得,就是階級製度來掌控麾下兵將。


    後掌京營亦同樣如此。


    而如今,輔國理政,盤子擴大至整個大明,要求每個人皆無比忠誠,那自然是天荒夜談。


    以製度約束,以威望馭之!


    便是李修向來的用人策略,對他個人忠誠與否,並不重要,隻要堪用,有用即可!


    當然,這其中,定少不了最重要的監察,失去監督的權利,那就隻能靠人心,而人心……是最不可靠的。


    當卷宗翻閱完畢,李修合上最後一本名冊,輕撫一下額頭,心中的用人脈絡,已然愈發清晰。


    事實上,這片土地,自古至今,都不缺人才,沛縣一地,囊括了大漢一朝幾乎大半的開國功臣。


    淮西一地,同樣也是囊括了大明的幾乎所有開國功臣。


    由此可見,人才,真的不缺。


    缺的,隻是發現人才的伯樂,以及,給予人才施展才能的平台!


    武院兩千學子,除去那數百以升遷進修卸下兵權的地方將領,其餘皆是從十大邊鎮,京軍,禁軍,如此龐大的基數之中挑選而出,再經大半年的培養進修。


    毫無疑問,這些學子,能力,肯定是有的,人才,也絕對算得上!


    唯一需要顧慮的,就是堪用與否?


    “來人!”


    其餘之間,李修朝帳外喚了一聲。


    “末將在!”


    “按這個名冊,將這些學子皆集結過來,一個個入帳中,本將要親自見一見!”


    “遵命!”


    將領應聲告退,李修隨手將名冊放下,如何確定堪用與否,對李修而言,也同樣簡單。


    以他如今的恐怖感知,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乃至一個神情變化,都脫不開他的感知。


    再加之,他也曾多次利用係統通讀不少江湖左道的相書,故而,看人識人,這一項,他很擅長。


    不確定堪用與否,那就見上一麵。


    不敢說完全準確,但,他的要求也不高,隻要能力足夠,本性不壞,這兩點具備,便足矣稱得上堪用二字!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