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誅李修,清君側!”


    “殺!”


    山海關外,血腥已現,壓抑已久的遼東局勢,已然在這鐵與血之間徹底爆發。


    遼鎮高舉清君側之大旗,匯合後金八旗,號二十萬大軍, 兵鋒已臨山海關!


    “放!”


    巍峨的城牆之上,伴隨著一陣陣呼喝聲,那一尊尊紅衣大炮,以及一柄柄燧發槍,在火光之間炸響,洶湧的彈丸與炮彈,如雷霆天降, 肆意的落入城關之下的所謂清君側大軍之中,掀起無盡的血腥。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這一場戰爭,沒有所謂的試探,或者說,在以往的時間裏,該試探的,早已試探完畢。


    戰爭一開始,就是徹徹底底的白熱化。


    山海關督師趙武得到的軍令,是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山海關。


    而後金與遼鎮,同樣是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攻破山海關!


    兩方皆是有著充足準備,兩方皆是不惜一切代價, 這場戰爭之慘烈,亦是完全可想而知。


    戰爭開始僅僅數天時間, 山海關之下, 堆積的屍軀, 就已經堆積成了一個個與城牆貼合的緩坡,曾經青灰色的城牆,也已經是染上了一層猙獰的血腥。


    血腥的廝殺依舊未曾停止,對此戰的雙方而言,這皆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


    對後金遼鎮而言,不能在李修平定內亂前奪下山海關,那,一切的一切,都將會是虛妄。


    甕中之鱉,慢性死亡,就是他們的結果。


    而對趙武而言,對大明而言,山海關,亦是絕不容有失!


    天下棋盤,已然形成了勢均力敵的製衡,破局亦是近在眼前,一旦山海關有失,外敵徹底介入內亂,那,全局崩盤,都隻是小事。


    大明,將會徹底被無窮無盡的內憂外患給拖垮!


    山海關大戰爆發第一時間,按照李修早就做好的布局, 薊鎮立即派出了兩萬大軍,開拔奔赴山海關,為山海關支援。


    同時,盧象升坐鎮登萊,統籌指揮登萊水師,東江,朝鮮,三方大軍,亦是毫不猶豫的向後金腹地突襲而去。


    而這個戰略封鎖圈的另一環,蒙古,在這個時候,則是態度曖昧了。


    正如李修所預想的,蒙古,在這個時代,就是一頭嗜血的餓狼,能夠絕對壓製它,它就能為你所用,但一旦你顯露出任何一絲一毫的弱勢,它,就會毫不猶豫的反咬一口。


    自山海關之戰爆發,薊鎮督師徐楓,亦是在李修的軍令之下,統率數萬鐵騎北出草原,邀蒙古各部首領演兵於大漠戈壁。


    而演兵之地,則正是當初漠南決戰所在的那一片戈壁灘。


    時隔一年有餘,這片被大明朝廷命名為鎮北灘的戈壁,黃沙碎石之間,猙獰的血垢猶存,濃濃的血腥味,依舊在這片戈壁灘上繚繞,經久不散。


    漠南漠北十數萬蒙古鐵騎,數萬薊鎮鐵騎,匯聚於此,演兵列陣,日月大明旗,重揚於這片大漠戈壁之上。


    金戈鐵馬,以赫赫軍威,再次震懾住蠢蠢欲動的嗜血餓狼。


    餓狼雖蠢蠢欲動,但終究還是有記憶存在的,這片大漠戈壁,那橫掃無敵的赫赫軍威,這讓人顫栗的記憶,被重新喚起之後,再蠢蠢欲動的心,也不禁有些恐懼。


    一手大棒,一手甜棗。


    恐懼喚醒後,就是甜棗了。


    無論是對後金首級的賞銀,亦或者邊關互市的轄製,皆能作為甜棗的存在。


    演兵結束,浩浩蕩蕩的蒙古鐵騎,亦是從草原出發,直奔遼東。


    隻不過,這支蒙古鐵騎,能否跟從前那般效死力,顯然,還是一件未知的事情。


    毫無疑問,山海關大戰的爆發,雖早就在有心人的預料之中,但當這場大戰真的爆發,消息傳遍天下後,造成的震動,儼然不下於李修率軍出征,劍指陝西。


    一時之間,整個天下本就沸反盈天的局勢,更是如同烈火上澆了一盆油一般,氣焰瞬間高漲,天下亂勢,似乎在這消息傳開的一刻,驟然糜爛了許多。


    內憂外患,盡皆爆發!


    隻不過,天下的一切變化,已然影響不到劍指陝西的李修。


    一切的一切皆在預料之中,至於會不會超出掌控,也不在李修的考慮範圍。


    眼下,他的目光,已然死死的盯著這片北疆大地。


    這個天下棋盤,優勢,是需要一點一點的累計起來的,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而眼下的這麵天下響應的清君側大旗,便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平定了李自成張獻忠兩部,肅清陝西四川諸衛所之隱患,那他,在北疆的棋盤之上,便占據了絕對優勢。


    到那時候,才能騰出手來,看向其他方向!


    而這個過程,他是在和天下所有心懷不軌者搶時間!


    薊鎮在漠南演兵結束不過兩天,於京城而出的浩蕩兵鋒,便已抵達西安府,距離鳳翔,不過咫尺之遙。


    京營大軍已臨,三邊總督周遇吉的顧忌,亦是盡皆散去,以強硬手段調集重兵,於平涼府而出,兵臨鳳翔府。


    與京營大軍,形成兩路夾擊之勢!


    與此同時,李修更是以強硬手段調動鞏昌衛,岷州衛等數個衛所,由西向東機動而來,對鳳翔府形成四麵包圍封鎖之勢。


    不戰則已,既然戰了,那必定要盡全功!


    兵貴神速,李修亦是沒有給賊軍任何反應時間,也沒玩什麽兵分幾路之計謀。


    一路橫推,從西安至鹹陽,再至武功,不過短短數天,李自成部署在一線的幾座重城,便相繼淪陷,李修兵鋒直逼鳳翔府城!


    如此完全不管不顧的打法,亦是讓本還準備鬥智鬥勇一番的李自成張獻忠兩人都有些沒反應過來。


    要知道,李自成張獻忠兩人,在外界看來雖是一體的存在,但實際上,亦是涇渭分明。


    李自成盤踞鳳翔,張獻忠盤踞漢中,可現如今,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和張獻忠沒有絲毫關係。


    四麵兵鋒,盡是針對於鳳翔李自成部!


    唇亡齒寒的道理,張獻忠自然懂,更何況如今這局勢,他哪裏敢坐視戰局演變。


    確定消息的一刻,張獻忠立馬就停下了原本計劃在漢中府跟朝廷大軍打割據戰的想法,什麽整頓城防,也顧不上了。


    留下部分心腹精銳看家後,便親領大軍,快馬加鞭朝鳳翔府趕去。


    至於什麽包抄後路,側翼突襲,這些,張獻忠雖然想,但戰爭的主動權,顯然並不在他們的手中。


    畢竟,雖說目前參戰的隻有李修麾下京營幾萬大軍,以及三邊總督麾下的三邊重兵,但……這些,可隻是出戰的兵力。


    各地衛所雖有蠢蠢欲動者,但也有兵強馬壯,恪守聽令者。


    這些李修耗費海量人力物力布局天下的衛所重兵,就如一張大網,鉗製著天下的蠢蠢欲動,保持著地區局勢的平衡。


    京營這支大軍未至,這些衛所其作用就是鉗製心懷不軌者,保持局勢平衡,不讓局勢糜爛。


    如今,京營大軍抵達,就如天平之上,多了一個籌碼一般,局勢的平衡,無疑是瞬間倒向李修手中,同樣,戰爭的主導權亦是輕而易舉的落入李修手中。


    這仗,該怎麽打,在哪裏打,打到什麽程度,從一開始,就不是李自成與張獻忠兩人可以決定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