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惶惶,國勢飄搖!”


    京城城樓之上,注視著這擁擠出逃之景,孫傳庭亦是神色恍惚。


    當初後金破遵化,直入薊鎮,威逼京城,也是這麽一個模樣。


    似乎, 外敵叩京,是大明必然經曆的一劫,上次化險為夷了,這一次,來得卻是更加之洶湧了!


    正當孫傳庭感慨之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卻是突然響起。


    孫傳庭下意識回頭一看,隻見那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 正在數名錦衣衛的簇擁下, 快步而來。


    “李大人你這是?”


    孫傳庭有些好奇。


    “有賊人暗中散布謠言,詆毀秦公,動蕩人心,孫大人可知否?”


    李若鏈神色依舊漠然,冷冷的朝孫傳庭拱了拱手。


    若非秦公臨走時吩咐,涉及文官之桉,需征詢文官之意見,他也不會出現在這裏。


    “詆毀秦公?”


    聞此言,孫傳庭亦是心頭一凜,顯然,此事定是涉及到了朝堂文官,不然的話, 以錦衣衛的行事風格, 哪裏會特意詢問自己一次!


    “近來, 有謠言四起, 說蒙古叩邊,是秦公指使, 大同陷落, 也是秦公一手布置……秦公不回師京城,就是要坐視京城陷落,大明傾覆……”


    “如今已有不少朝臣暗中聯絡……”


    李若鏈冷冷的吐出這句話,一字一句,落在孫傳庭耳中,卻是如黃鍾大呂,敲得他麵色難看至極!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如今大明之希望,盡係於秦公一人之上,此等時刻,不思團結一心,反倒是背後捅刀,行離間之事!


    其心可誅!其行可鄙!


    “殺!該殺!”


    孫傳庭殺氣騰騰的吐出幾字。


    “勞煩李大人將名單給本官,本官,定會給秦公一個交代!”


    聞此言,李若鏈深深的看了孫傳庭一眼,也沒多說什麽,抬手, 其身後錦衣衛,便遞過來一本薄冊,隨即,李若鏈接過之後,便遞給了孫傳庭。


    孫傳庭接過,這薄冊卻被李若鏈緊緊握住,孫傳庭詫異,抬頭一看,卻是李若鏈那幽深的目光以及一句滿是警告之意的話語。


    “此等危難之際,孫大人切莫心慈手軟。”


    “李大人放心,為國事,本官,從不會徇私絲毫!”


    “如此甚好。”


    李若鏈這才放開手中薄冊,朝孫傳庭拱了拱手,隨即,轉身而去。


    看著李若鏈離開之背影,孫傳庭注視片刻,最終卻是搖頭輕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每個人,皆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他雖一心為國,但也有利益的訴求,就是要維持文官的自主,維持朝堂平衡,極力避免失衡的一家獨大。


    而錦衣衛,也有錦衣衛的利益訴求。


    已經煥然一新的錦衣衛,雖被套上了枷鎖,限製了獠牙,但,有著曾經的輝煌存在,自然,也無時無刻不想著重回巔峰。


    明目張膽破開枷鎖,他們自然是不敢,但,借勢而蔓延,這可是錦衣衛最擅長之事。


    如今這局勢,少不得錦衣衛,但他卻不願錦衣衛之存在,太過失衡。


    可這一切,終究不是他能決定的,束縛錦衣衛的韁繩,也不在他手中握著……


    隻不過眼下,這些,終究隻是旁枝末節,重要的,是共同維持住大明這艘大船,不會傾覆在這風浪之中。


    <a id="wzsy" href="http://www.bqgxsydw.com">bqgxsydw.com</a>


    “哎!”


    望著冊子上的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孫傳庭亦是神色黯然,國勢垂危,妖孽橫生!


    大明的文人,真的是病入膏肓了!


    也怪不得,他秦國公,對文人的警惕,乃至壓製。


    長歎一聲,孫傳庭環視一眼城樓上披甲執銳而立的勇衛將士,最終,亦是看向那紫荊關的方向,眼中之憂慮,亦是難以抑製。


    紫荊關若守不住,那……


    大明之傾覆,恐在旦夕之間!


    而此刻的紫荊關,那高揚的日月大明旗之下,戰爭的氣息,早已徹底籠罩這座堪稱京城咽喉的紫荊關。


    在大同未破之前,漠南蒙古本是兵分兩路,一路大同,劍指紫荊關,一路宣化,劍指居庸關,至於那曾經後金肆掠的薊鎮,蒙古是不敢走的,畢竟,薊鎮之銳,他們是見識過不止一次。


    不過,在大同告破之後,原本劍指居庸的一部蒙古,亦是轉道大同,原本兵分兩路的蒙古大軍匯合,十餘萬大軍,從大同長驅直入,已然抵達紫荊關外。


    大同告破,在因兵力空虛而無奈選擇的重城重兵防守戰略,已然缺失一環,紫荊關在,浩瀚的大明疆域,已然任蒙古鐵騎肆掠。


    縱觀青史,邊關重城告破,意味著什麽,已然很是清晰。


    紫荊關外,浩瀚的大明疆域,任蒙古鐵騎肆掠,哪怕蒙古主力囤積在紫荊關外,但,哪怕隻是區區幾支偏師劫掠,無疑也是一片生靈塗炭!


    當初後金破關而入,京薊之地的慘狀,如今,亦是在紫荊關外這浩瀚的大明土地之中上演。


    隻不過,絕大部分時候,底層百姓的死活,往往都是最為次要的,如今這般國勢飄搖之局勢,自然也是如此。


    天下矚目的,是紫荊關的戰局,而非……紫荊關外,在蒙古鐵騎之下無數家破人亡的百姓。


    在紫荊關,戰爭早已打響,和曆來破關而入的北虜一樣,蒙古大軍,亦是如此。


    抓捕百姓,攜裹敗兵,驅使著這些百姓敗兵,為炮灰攻城。


    無數民夫將士辛辛苦苦修築的工事陷阱,最終填進去的,卻非蒙古北虜之性命,而是無數被蒙古驅趕的大明百姓。


    慈不掌兵,在任何一場戰爭之中,都沒有任何的無辜者。


    這場紫荊關之戰,亦是如此。


    不管進攻的是被驅趕的大明百姓,亦或者是蒙古鐵騎,關城之上的反擊,皆是毫不留情,沒有憐憫,沒有同情!


    隻有無情的殺戮與血腥!


    隆隆的火炮聲,自蒙古大軍抵達紫荊關外,就沒有停止過絲毫,在這般火力傾瀉之下,蒙古大軍,都不得不退至火炮射程之外紮營。


    但縱使如此,蒙古大軍的攻勢,依舊淩厲且瘋狂。


    如今之局勢,但凡稍稍有些見識者,都可看出,紫荊關之戰的輸贏,對大明而言,意味著什麽。


    對漠南蒙古各部而言,自然也是清晰無疑。


    選擇了背信棄義,在這危難關頭,落井下石,背刺大明一刀。


    若這一刀,沒把大明刺死,一旦讓大明緩過來了,那將來,不用想都知道,血洗草原,絕不是一句空話。


    做出了這樣的選擇,那就沒有了後悔的餘地,於公於私,漠南蒙古幾部,都隻能硬著頭皮瘋狂猛攻這座紫荊關,哪怕傷亡慘重,死傷無數!


    他們,也沒有絲毫後退的餘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