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入血,滾滾紅雲如火焰一般在天穹翻滾,整個天地間,皆是一片難以言喻的沉悶,似是在預示著這一天的不尋常。</p>
而在這皇宮禦花園,沉悶卻似乎難抵歡樂,宮中樂師演奏著繞梁之音,舞女翩翩起舞,羅紗綢緞,婀娜美妙。</p>
文臣武將,一聲聲道賀恭喜,不絕於耳,李修笑容滿麵,身旁李月兒及眾侍妾,亦是努力擺出一副端莊模樣。</p>
眾武勳飲酒碰杯,盡顯豪邁,文臣淺酌慢飲,文武之間,竟有種莫名的和諧。</p>
太後端坐鳳位,本該出現在此的天子,卻是詭異不見蹤影,隻不過,此時,似乎也並沒有在意這缺席天子,交談暢飲,一片歡樂。</p>
看上去,儼然一片宴會歡樂之景。</p>
“太後!”</p>
李修領著李月兒,行至太後麵前,朝周太後一躬身。</p>
“恭喜秦公了!”</p>
周太後眉眼帶笑,此刻,似乎已經看不到絲毫陰鬱之色,緩緩走下鳳椅,行至李月兒身前,還頗有興趣的逗弄了一下小璟兒。</p>
“敢問娘娘,為何不見陛下呢?”</p>
李修環視一圈,隨口一問。</p>
“陛下偶感風寒,身子不適,如今在宮裏歇息……”</p>
李修再問:“陛下無恙吧?”</p>
“無恙,太醫已經看了,隻是小疾,不過身體乏力,嗜睡,哀家幹脆便讓陛下好好休息,秦公可莫見怪啊!”</p>
李修正色道:“自然是以陛下龍體為重!”</p>
說完,李修又道:“近來國事家事繁忙,臣倒也許久未曾拜見陛下了,要不借此之際,臣去探望一下陛下?”</p>
言語之間,李修雖是低眉,但隱約之間的感知,卻是緊緊鎖定在眼前的周太後身上。</p>
“今日乃是秦公嫡子滿月酒宴,實乃大喜,秦公還是做好主人公吧,改日再去拜見陛下也無妨。”</p>
周太後說完,李修沉默片刻,才拱手回應:</p>
“也好,那臣改日再進宮拜見陛下。”</p>
言畢,李修沒再多言,環視一眼全場,果不其然,原本早已抵達宴會的李邦華與孫傳庭以及盧象升三人,此時已然不見蹤影。</p>
李修神色古井無波,唯有眼眸深處,一股難以散去的冷色,已然深深凝固。</p>
他領著李月兒以及尚在繈褓的小璟兒,於這宴會上穿梭,一杯杯烈酒入腹,一股股酒勁翻湧,本該麻木的神經,此刻,卻是愈發的清明。</p>
酒過三巡,李修麵色依舊如常,渾身的酒味與那明亮深邃的眼神,已然成了一個極其鮮明的對比。</p>
暮色之下,在一隊人馬的簇擁之下,一輛馬車,亦是悄無聲息的駛離了皇宮,朝城外京軍大營而去。</p>
馬車之中,李邦華盤膝而坐,雙眼微眯,眉宇之間,依舊是那未曾散去的濃濃憂慮。</p>
馬車一路暢通無阻,一扇扇城門洞開,最終,這隊人馬,亦是停在了京城北郊京軍營寨大門口。</p>
“來者何人!”</p>
守門將領高喝,一隊京軍將士,亦是極為有序的將這隊人馬包圍。</p>
聽到這聲音,馬車內端坐的李邦華,才緩緩睜開眼眸,眉宇間,儼然多了一抹視死如歸之意。</p>
馬車車門打開,李邦華從馬車內而出。</p>
“本官奉太後懿旨,因秦公嫡子滿月之喜,特來賜宴於京軍將士!”</p>
說完,李邦華亦是從懷中掏出一封軍令:“此乃秦公軍令,將軍可驗明真假。”</p>
此言出,那守門將領愣了愣,隨即立馬上前,接過軍令一看,隨即一擺手,嚴陣以待之將士,便有序散開,這京軍營寨,亦是如那洞開的京城城門一般,向李邦華敞開了大門。</p>
此景現,李邦華也不禁大鬆一口氣,倉促行事,太多的準備工作,都未完成,他,隻能選擇賭。</p>
盡管京軍營寨大門已然洞開,但這賭局,才算是剛剛開始。</p>
收攏心神,李邦華一聲令下,這車隊,便緩緩啟程,進入了京軍大營之中。</p>
望著這嚴整有序的京軍大寨,李邦華心中,也不禁深深一歎。</p>
這一次,縱使賭贏了。</p>
大明,也不過是自廢武功,苟延殘喘而已。</p>
在這內憂外患之下,又能撐多久?</p>
下一次內憂爆發,大明,能撐過去嘛?</p>
若後金再進攻,大明擋得住嘛?</p>
若蒙古再叩邊,大明,拿什麽擋?</p>
這一次要是成功了,他李邦華,在這漫漫青史之上,就是如秦檜一般的千古罪人!是神州淪陷的罪魁禍首!</p>
煌煌大明數百載,說不得,也會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p>
成王敗寇,沒了秦公,大明已然沒了成王的資格,甚至,說不定,連苟延殘喘的資格,都沒有。</p>
“秦公軍令,小國公滿月之喜,賜宴於京軍將士!”</p>
“千戶以上將領,速至中軍大營集結。”</p>
傳令兵持令高呼,很快,一名名將領,便策馬飛奔入中軍大營。</p>
酒宴已然在校場之上擺好,一名名將領接連步入酒宴場地。</p>
“你們也別杵在這裏了,都回去,秦公賜宴,此等喜事,放鬆一下。”</p>
有一名參將起身,朝校場四周佇立巡守的將士高喝。</p>
話音剛落,立馬又有數名將領隨之附和,如此之下,原本執守的兵將,亦是接連撤出了這中軍校場。</p>
“諸位將軍吃好喝好,今晚,酒菜管夠。”</p>
李邦華姿態極低,笑嗬嗬說著。</p>
“對,吃好喝好,來,弟兄們,幹了!”</p>
最開始出聲的那參將,立馬端起大碗,豪邁高喝。</p>
一名名京軍將領,在這般情況下,亦是接連起身,端起酒碗。</p>
見到此景,李邦華的心,已然提到了極點。</p>
可就在這時,這喧囂之間,卻是突有一道聲音響起,這剛起的喧囂,亦是在這一道突兀的聲音下,驟然告破。</p>
“慢著!”</p>
眾將下意識的朝聲音傳來方向看去,隻見一隊鐵騎策馬飛奔而來,為首者,竟是本該在四川任總兵的李定國!</p>
李定國此人,在場的將領,自然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名氣如雷貫耳。</p>
自勇衛營而起,秦公親自言傳身教,親自安排起升遷調任,軍功顯赫,甚至都有傳言說,秦公準備將其派到江南,統領江南的所有水師。</p>
李定國,可以堪稱是秦公最為寵信之人,如此根正苗紅,前程似錦之人,他們又豈會陌生!</p>
不過,不是說四川民亂再起,這李定國在平定民亂,無法抽身回京慶賀,可為何,現如今,出現在了這裏,就算回京,不應該也會去皇宮嘛?</p>
這一刻,一個個疑惑,亦是於在場諸將腦海之中浮現而出。</p>
而李邦華此刻,提著的心,儼然已經沉到了穀底。</p>
不該出現在此處的人,出現在了此處,意味著什麽,儼然已經很是清晰。</p>
“拿下!”</p>
李定國策馬而來,一聲令下,一隊士卒便衝入場中,將那幾個宴會還未徹底開始,便鼓噪著的將領粗暴的摁倒在地。</p>
“李定國,你幹什麽!”</p>
“誰給你的權利胡亂抓人!”</p>
“京軍自有法度,你一個外將,擅闖京軍重地,已是死罪!”</p>
此景一出,在場諸將,亦是神色大變,立馬就有將領高喝,那幾名被摁倒在地的將領,亦是叫嚷不停。</p>
“本將,奉秦公軍令,從此刻起,京軍,由本將暫管!”</p>
李定國掏出一枚令牌高舉,火光閃爍之下,令牌之上,那一個李字,已然清晰可見。</p>
喧囂驟停,寂靜片刻,眾將立馬跪倒在地,領命高呼。</p>
“末將遵命!”</p>
“把這幾個吃裏扒外的混賬拖下去!”</p>
李定國擺了擺手,那幾名已經被五花大綁的將領,立馬被拖了出去。</p>
這時,李定國才看向已然麵如死灰的李邦華,神色冷漠:</p>
“李大人,這麽多將領,你是準備全殺?”</p>
李邦華整理了一下衣裳,眉宇間那難以消散的憂慮,已經蕩然無存,神色已然無比之平靜:“順者昌,逆者亡!食君之祿,就該忠君之事。”</p>
“是啊,食君之祿,忠君之事。”</p>
李定國點了點頭,隨即,輕笑一聲:“朝廷,何時拿出糧響養過咱們這些弟兄,這給大明鎮壓天下,數次挽救大明的數十萬將士,何時吃過半點皇糧!”</p>
“哪一粒糧草,哪一兩銀子,不是秦公耗費心血搜集的!”</p>
“從未食君之祿,卻一直行忠君之事!”</p>
“李大人覺得,還不夠仁至義盡嘛?”</p>
“秦公一次次救大明於危難,麵對爾等的步步緊逼,秦公步步退讓,難道也還不夠仁至義盡嘛?”</p>
“如此仁至義盡,為何還要行趕盡殺絕之事?”</p>
此時,場中已是死一般的寂靜,諸位京軍將領,麵色已然是難看至極,從這話中,他們又豈會聽不出來,就在剛剛,他們,一隻腳儼然已經踏入了鬼門關。</p>
若非李定國的及時趕到,說不得,他們現在,已然成了待宰的羔羊!</p>
李邦華眸中,暗然之色一閃而逝,不過,其神色依舊平靜,沉默許久,他才緩緩吐出一句。</p>
“罪皆在我,勞煩將軍賜下一劍,本官九泉之下,當感激不盡。”</p>
“本將恨不得現在就將你淩遲!”</p>
李定國冷哼一聲:“你命好,秦公說了,你想死,也得見了秦公一麵再死!”</p>
“來人,將他帶下去,好生看管,”</p>
幾名士卒上前,一把抓住已然如木頭人一般的李邦華,便將其帶了下去。</p>
“區區一道偽造軍令,就將整個京軍耍得團團轉,爾等腦袋都漿湖了嘛?”</p>
“京軍軍規明文規定,涉及一總旗以上兵力調動,需向五軍都督府請示複核!”</p>
“你們是幹什麽吃的!”</p>
李定國環視諸將,狠狠嗬斥一通。</p>
被這般劈頭蓋腦的罵,在場諸將,亦是有苦難言,誰不知道軍規是如此,可今天是什麽日子,這麽特殊大喜之日,誰敢那般掃興的去宮中找秦公複核軍令啊!</p>
</p>
況且,真正的主事之人,也都入了皇宮,他們一群千戶參將的,不就隻有聽命的份。</p>
但此刻,也沒誰膽敢多言,錯了,且差點引發難以挽回的後果,就是天大的罪。</p>
“行了,所有人,立即回營,從現在開始,全軍戒備,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p>
李定國沒再多言,示意眾將退下後,他亦是忍不住眺望京城。</p>
他知道,在那裏,還有一場更大的風波,或還在醞釀,或,已經爆發!</p>
……</p>
而在這皇宮禦花園,沉悶卻似乎難抵歡樂,宮中樂師演奏著繞梁之音,舞女翩翩起舞,羅紗綢緞,婀娜美妙。</p>
文臣武將,一聲聲道賀恭喜,不絕於耳,李修笑容滿麵,身旁李月兒及眾侍妾,亦是努力擺出一副端莊模樣。</p>
眾武勳飲酒碰杯,盡顯豪邁,文臣淺酌慢飲,文武之間,竟有種莫名的和諧。</p>
太後端坐鳳位,本該出現在此的天子,卻是詭異不見蹤影,隻不過,此時,似乎也並沒有在意這缺席天子,交談暢飲,一片歡樂。</p>
看上去,儼然一片宴會歡樂之景。</p>
“太後!”</p>
李修領著李月兒,行至太後麵前,朝周太後一躬身。</p>
“恭喜秦公了!”</p>
周太後眉眼帶笑,此刻,似乎已經看不到絲毫陰鬱之色,緩緩走下鳳椅,行至李月兒身前,還頗有興趣的逗弄了一下小璟兒。</p>
“敢問娘娘,為何不見陛下呢?”</p>
李修環視一圈,隨口一問。</p>
“陛下偶感風寒,身子不適,如今在宮裏歇息……”</p>
李修再問:“陛下無恙吧?”</p>
“無恙,太醫已經看了,隻是小疾,不過身體乏力,嗜睡,哀家幹脆便讓陛下好好休息,秦公可莫見怪啊!”</p>
李修正色道:“自然是以陛下龍體為重!”</p>
說完,李修又道:“近來國事家事繁忙,臣倒也許久未曾拜見陛下了,要不借此之際,臣去探望一下陛下?”</p>
言語之間,李修雖是低眉,但隱約之間的感知,卻是緊緊鎖定在眼前的周太後身上。</p>
“今日乃是秦公嫡子滿月酒宴,實乃大喜,秦公還是做好主人公吧,改日再去拜見陛下也無妨。”</p>
周太後說完,李修沉默片刻,才拱手回應:</p>
“也好,那臣改日再進宮拜見陛下。”</p>
言畢,李修沒再多言,環視一眼全場,果不其然,原本早已抵達宴會的李邦華與孫傳庭以及盧象升三人,此時已然不見蹤影。</p>
李修神色古井無波,唯有眼眸深處,一股難以散去的冷色,已然深深凝固。</p>
他領著李月兒以及尚在繈褓的小璟兒,於這宴會上穿梭,一杯杯烈酒入腹,一股股酒勁翻湧,本該麻木的神經,此刻,卻是愈發的清明。</p>
酒過三巡,李修麵色依舊如常,渾身的酒味與那明亮深邃的眼神,已然成了一個極其鮮明的對比。</p>
暮色之下,在一隊人馬的簇擁之下,一輛馬車,亦是悄無聲息的駛離了皇宮,朝城外京軍大營而去。</p>
馬車之中,李邦華盤膝而坐,雙眼微眯,眉宇之間,依舊是那未曾散去的濃濃憂慮。</p>
馬車一路暢通無阻,一扇扇城門洞開,最終,這隊人馬,亦是停在了京城北郊京軍營寨大門口。</p>
“來者何人!”</p>
守門將領高喝,一隊京軍將士,亦是極為有序的將這隊人馬包圍。</p>
聽到這聲音,馬車內端坐的李邦華,才緩緩睜開眼眸,眉宇間,儼然多了一抹視死如歸之意。</p>
馬車車門打開,李邦華從馬車內而出。</p>
“本官奉太後懿旨,因秦公嫡子滿月之喜,特來賜宴於京軍將士!”</p>
說完,李邦華亦是從懷中掏出一封軍令:“此乃秦公軍令,將軍可驗明真假。”</p>
此言出,那守門將領愣了愣,隨即立馬上前,接過軍令一看,隨即一擺手,嚴陣以待之將士,便有序散開,這京軍營寨,亦是如那洞開的京城城門一般,向李邦華敞開了大門。</p>
此景現,李邦華也不禁大鬆一口氣,倉促行事,太多的準備工作,都未完成,他,隻能選擇賭。</p>
盡管京軍營寨大門已然洞開,但這賭局,才算是剛剛開始。</p>
收攏心神,李邦華一聲令下,這車隊,便緩緩啟程,進入了京軍大營之中。</p>
望著這嚴整有序的京軍大寨,李邦華心中,也不禁深深一歎。</p>
這一次,縱使賭贏了。</p>
大明,也不過是自廢武功,苟延殘喘而已。</p>
在這內憂外患之下,又能撐多久?</p>
下一次內憂爆發,大明,能撐過去嘛?</p>
若後金再進攻,大明擋得住嘛?</p>
若蒙古再叩邊,大明,拿什麽擋?</p>
這一次要是成功了,他李邦華,在這漫漫青史之上,就是如秦檜一般的千古罪人!是神州淪陷的罪魁禍首!</p>
煌煌大明數百載,說不得,也會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p>
成王敗寇,沒了秦公,大明已然沒了成王的資格,甚至,說不定,連苟延殘喘的資格,都沒有。</p>
“秦公軍令,小國公滿月之喜,賜宴於京軍將士!”</p>
“千戶以上將領,速至中軍大營集結。”</p>
傳令兵持令高呼,很快,一名名將領,便策馬飛奔入中軍大營。</p>
酒宴已然在校場之上擺好,一名名將領接連步入酒宴場地。</p>
“你們也別杵在這裏了,都回去,秦公賜宴,此等喜事,放鬆一下。”</p>
有一名參將起身,朝校場四周佇立巡守的將士高喝。</p>
話音剛落,立馬又有數名將領隨之附和,如此之下,原本執守的兵將,亦是接連撤出了這中軍校場。</p>
“諸位將軍吃好喝好,今晚,酒菜管夠。”</p>
李邦華姿態極低,笑嗬嗬說著。</p>
“對,吃好喝好,來,弟兄們,幹了!”</p>
最開始出聲的那參將,立馬端起大碗,豪邁高喝。</p>
一名名京軍將領,在這般情況下,亦是接連起身,端起酒碗。</p>
見到此景,李邦華的心,已然提到了極點。</p>
可就在這時,這喧囂之間,卻是突有一道聲音響起,這剛起的喧囂,亦是在這一道突兀的聲音下,驟然告破。</p>
“慢著!”</p>
眾將下意識的朝聲音傳來方向看去,隻見一隊鐵騎策馬飛奔而來,為首者,竟是本該在四川任總兵的李定國!</p>
李定國此人,在場的將領,自然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名氣如雷貫耳。</p>
自勇衛營而起,秦公親自言傳身教,親自安排起升遷調任,軍功顯赫,甚至都有傳言說,秦公準備將其派到江南,統領江南的所有水師。</p>
李定國,可以堪稱是秦公最為寵信之人,如此根正苗紅,前程似錦之人,他們又豈會陌生!</p>
不過,不是說四川民亂再起,這李定國在平定民亂,無法抽身回京慶賀,可為何,現如今,出現在了這裏,就算回京,不應該也會去皇宮嘛?</p>
這一刻,一個個疑惑,亦是於在場諸將腦海之中浮現而出。</p>
而李邦華此刻,提著的心,儼然已經沉到了穀底。</p>
不該出現在此處的人,出現在了此處,意味著什麽,儼然已經很是清晰。</p>
“拿下!”</p>
李定國策馬而來,一聲令下,一隊士卒便衝入場中,將那幾個宴會還未徹底開始,便鼓噪著的將領粗暴的摁倒在地。</p>
“李定國,你幹什麽!”</p>
“誰給你的權利胡亂抓人!”</p>
“京軍自有法度,你一個外將,擅闖京軍重地,已是死罪!”</p>
此景一出,在場諸將,亦是神色大變,立馬就有將領高喝,那幾名被摁倒在地的將領,亦是叫嚷不停。</p>
“本將,奉秦公軍令,從此刻起,京軍,由本將暫管!”</p>
李定國掏出一枚令牌高舉,火光閃爍之下,令牌之上,那一個李字,已然清晰可見。</p>
喧囂驟停,寂靜片刻,眾將立馬跪倒在地,領命高呼。</p>
“末將遵命!”</p>
“把這幾個吃裏扒外的混賬拖下去!”</p>
李定國擺了擺手,那幾名已經被五花大綁的將領,立馬被拖了出去。</p>
這時,李定國才看向已然麵如死灰的李邦華,神色冷漠:</p>
“李大人,這麽多將領,你是準備全殺?”</p>
李邦華整理了一下衣裳,眉宇間那難以消散的憂慮,已經蕩然無存,神色已然無比之平靜:“順者昌,逆者亡!食君之祿,就該忠君之事。”</p>
“是啊,食君之祿,忠君之事。”</p>
李定國點了點頭,隨即,輕笑一聲:“朝廷,何時拿出糧響養過咱們這些弟兄,這給大明鎮壓天下,數次挽救大明的數十萬將士,何時吃過半點皇糧!”</p>
“哪一粒糧草,哪一兩銀子,不是秦公耗費心血搜集的!”</p>
“從未食君之祿,卻一直行忠君之事!”</p>
“李大人覺得,還不夠仁至義盡嘛?”</p>
“秦公一次次救大明於危難,麵對爾等的步步緊逼,秦公步步退讓,難道也還不夠仁至義盡嘛?”</p>
“如此仁至義盡,為何還要行趕盡殺絕之事?”</p>
此時,場中已是死一般的寂靜,諸位京軍將領,麵色已然是難看至極,從這話中,他們又豈會聽不出來,就在剛剛,他們,一隻腳儼然已經踏入了鬼門關。</p>
若非李定國的及時趕到,說不得,他們現在,已然成了待宰的羔羊!</p>
李邦華眸中,暗然之色一閃而逝,不過,其神色依舊平靜,沉默許久,他才緩緩吐出一句。</p>
“罪皆在我,勞煩將軍賜下一劍,本官九泉之下,當感激不盡。”</p>
“本將恨不得現在就將你淩遲!”</p>
李定國冷哼一聲:“你命好,秦公說了,你想死,也得見了秦公一麵再死!”</p>
“來人,將他帶下去,好生看管,”</p>
幾名士卒上前,一把抓住已然如木頭人一般的李邦華,便將其帶了下去。</p>
“區區一道偽造軍令,就將整個京軍耍得團團轉,爾等腦袋都漿湖了嘛?”</p>
“京軍軍規明文規定,涉及一總旗以上兵力調動,需向五軍都督府請示複核!”</p>
“你們是幹什麽吃的!”</p>
李定國環視諸將,狠狠嗬斥一通。</p>
被這般劈頭蓋腦的罵,在場諸將,亦是有苦難言,誰不知道軍規是如此,可今天是什麽日子,這麽特殊大喜之日,誰敢那般掃興的去宮中找秦公複核軍令啊!</p>
</p>
況且,真正的主事之人,也都入了皇宮,他們一群千戶參將的,不就隻有聽命的份。</p>
但此刻,也沒誰膽敢多言,錯了,且差點引發難以挽回的後果,就是天大的罪。</p>
“行了,所有人,立即回營,從現在開始,全軍戒備,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p>
李定國沒再多言,示意眾將退下後,他亦是忍不住眺望京城。</p>
他知道,在那裏,還有一場更大的風波,或還在醞釀,或,已經爆發!</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