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城防工事年久失修,邊鎮諸堡,廢棄者亦有不少。”</p>


    “按原定計劃,宣府邊關,能夠支撐二十天已是極限,如今堅持月餘,亦是超出了原定計劃。”</p>


    “後方宣府城延慶及居庸關皆為重鎮,如此長的緩衝時間,足以徹底完善守備計劃,擋住後金一段時間,應該不成問題……”</p>


    一眾軍機參謀圍繞軍情輿圖沙盤商議爭論,李修孤身立於大恒乾坤圖麵前,紫荊關,居庸關,大同城,宣府城,喜峰口,遵化,薊城……</p>


    一個個如今戰事波及的重地映入眼簾,一處處戰局變化,雙方兵力布局等等,一切的一切皆浮現腦海。</p>


    邊疆諸鎮,從來就不是單獨的存在,諸鎮之間,尤其是相鄰邊鎮之間,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係。</p>


    如宣府與大同,兩鎮無論哪鎮邊關被破,皆是牽扯全局的變動。</p>


    破大同,可攻紫荊關,亦可迂回進軍宣化,繞道居庸,同理,破宣府邊關,亦可迂回大同,奇襲紫荊,乃至,斷他李修的後路!</p>


    若隻是一支偏師繞後,倒也無妨,各地鎮守的衛所,足以讓其寸步難行,如入重圍!</p>


    但,這可不是什麽偏師,是後金舉國之力的大軍!</p>


    而且,在薊鎮,還有一支實力同樣不弱的蒙古後金聯軍存在,其統帥,則是近些年在後金草原名聲鵲起的多爾袞!</p>


    嚴格而言,就兵力規模而言,三路大軍,都算不上什麽偏師!</p>


    曆朝曆代,數萬鐵騎叩邊,便是天大的事情,如今,縱使是兵力最少的多爾袞部,也有數萬鐵騎!</p>


    任何一支,在任何一個王朝,都是足以動蕩國家的兵鋒!</p>


    偏師一詞,不過是就局勢而言的一個名詞。</p>


    並不意味著,就可忽視這兩支偏師的威脅!</p>


    兩支偏師,足以肆掠邊鎮,各地精銳營兵皆是駐守要地,擔任主力作戰任務,皆被牽製在前線。</p>


    剩下的,也就隻有軍改初步完成的衛所。</p>


    而這些衛所,在如今的局勢之下,職能可一點都不比肩負主戰職責的營兵要弱!</p>


    不僅僅肩負著軍屯這個如今大恒最為主要的財源,且還維持著地方穩定,鎮壓著那些心懷叵測之人,給這場戰爭一個穩定的後方。</p>


    若不動各地衛所,任由後金肆掠,那必然是各個擊破的下場,若調動各地衛所,抵擋這破關而入的後金大軍,那各地本就不穩的局勢,在無人鎮壓的情況下,必然徹底爆發!</p>


    各地居心叵測者,顯然,絕不會介意給他來一個狠狠的悲刺!</p>


    兩者,無論哪種,顯然,都將對他立足的基本盤,會有天大的打擊!</p>


    而調奉命來援的三邊大軍的話,這一次,好不容易創造出來的戰機,無疑會蕩然無存!</p>


    戰事,又會進一步的僵持!</p>


    目光流轉,李修之目光,最終定格在那一條橫在大同宣府之間的陽河之上。</p>


    “傳旨,命宣府,居庸關兩地駐軍固守,無旨不得出擊,命周遇吉部立即趕赴陽河,若後金迂回繞道,則擋住後金,若後金進攻宣化,則裏應外合夾擊後金!”</p>


    言至於此,李修再次沉默,但眉宇間,卻是隱隱可見少有之糾結。</p>


    許久之後,李修似乎才有了決定,長吐一口氣,沉聲再道:“傳令,命山西,山東,陝西三省所有衛所,進入戰備狀態,隨時等候調令下達!”</p>


    此言出,原本爭論商議不休的所有軍機參謀以及參與商議之諸多將領,亦是為之噤聲,整個天子大帳,喧囂盡去,一片寂靜。</p>


    能夠出現在天子大帳,參與進中樞軍國大事的商議,他們,又豈會不知道各地衛所在如今局勢之下的重大意義!</p>


    調動他們,就是等同於徹底放任三省糜爛!就是將之前所有的苦心經營,毀於一旦!</p>


    建設維持難如登天,但毀滅……可隻在旦夕之間!</p>


    有將領想要勸戒一下,可看到天子冰冷的神色,到嘴邊的話,又下意識憋了回去。</p>


    兵事一道,他們,都隻是天子的門生,允許的情況下出謀劃策,他們可以,要勸戒,他們,還真不夠格。</p>


    相此大恒天子大帳之中的壓抑,此刻的林丹汗的汗王大帳中,卻是前所未有的暢快大笑。</p>


    悄無聲息的就被大恒天子掌控戰局,戰爭的節奏,也被大恒天子掌控,他林丹汗縱使還占據著兵力優勢,但說不驚懼,那是假的。</p>


    </p>


    君不見當初漠南漠北的慘狀,論兵力,哪一個不比當初的李修一部要多得多。</p>


    可結果呢,再優勢的兵力,也擋不住兵敗如山倒的命運!</p>


    如今戰爭節奏悄無聲息的被他李修掌控,還被強行吃掉了兩個萬戶,他又豈會不驚懼!</p>


    好在,和以往一樣,這一次,長生天,又保佑了他林丹汗!</p>


    後金破局,打破了這戰爭節奏,無疑也會打亂他李修對戰爭的掌控。</p>


    同時也讓戰爭的天平,驟然向他們這一方,傾斜了許多!</p>


    “打吧,縱使本汗贏不了你,但,你又還能撐多久?”</p>


    “大明的下場,就證明了,你李修,也違逆不了大勢!”</p>


    “大勢所趨,天意難違!”</p>


    “大恒,必亡!”</p>


    “你李修擋不住……”</p>


    “有太多人想讓你滅亡……”</p>


    汗王大帳中,林丹汗注視著帳中的這一副大恒乾坤圖,喃喃自語著,眼眸中,已滿是對未來的暢想與期待。</p>


    ……</p>


    宣府邊關告破,宣府總兵力戰而死這個軍情消息,若在曾經,對江山動蕩的大明而言,無疑是一件微不足道的消息,而在現如今,在這初立的大恒,對無數有心人而言,無疑是一件讓人歡欣鼓舞的事情。</p>


    在無數有心人的暗中推波助瀾之下,宣府邊關告破這場敗戰,亦是被渲染成一場天大的敗仗,再加之後金蒙古數十萬聯軍叩邊這個事實。</p>


    整個天下,亦是隨著消息的蔓延,而被輿論鼓噪得人心惶惶,大恒必亡的預言,似乎都已是定論。</p>


    在這般人心鼓噪之下,已然沸騰的天下,似乎,已如滾滾油鍋,不知道多少本還搖擺不定的人,在這難言的大勢所趨之下,似乎也有了抉擇。</p>


    這天下,正如李修所預料的那般……</p>


    人心,難測!</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