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京。</p>
曾經的朝鮮都城,隨著朝鮮的陷落,便成了不少朝鮮士人嗤之以鼻的偽朝政權權利中樞所在。</p>
後當遼鎮替代後金進駐朝鮮,隨著反恒複明的大旗豎起,這王京城,儼然就已經成了北方反恒複明的中樞所在。</p>
在反恒複明的大旗之下,原本動蕩的朝鮮,亦是因此而安寧許多,甚至,在遼鎮與朝鮮的統治機構之中,朝鮮士人都占據了大多數,</p>
大明之法理大義,可見一般。</p>
隻不過,隨著遼鎮兵敗山海關,連本身老巢都丟了,山海關大軍縱橫遼東,如此之下,原本被勉強擰成一股繩的朝鮮,立馬重回動蕩。</p>
而當蒙古撤軍,後金主力危急的消息傳來回,這個動蕩,瞬間沸騰!</p>
曾經的大恒,在強敵叩邊之下,內憂有多沸騰,如今之朝鮮動蕩,便有多劇烈,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p>
“最多能動用多少可戰之兵?”</p>
王京城頭,袁崇煥身披厚襖,佇立城樓,剛過不惑之年不久,鬢角白發卻已現,臉色更是蒼白,似大病初愈,不見絲毫血色。</p>
“大人,最多調集三萬兵馬,且,都是屯田兵,戰鬥力,恐成問題。”</p>
剛至弱冠的吳三桂立於一旁,條理清晰的匯報一句,停頓片刻,又補充道:“大人您吩咐的擴軍已經在進行了,現在已經招募了三萬人出頭……”</p>
“但無論是錢糧還有軍械,都嚴重不足……”</p>
“錢糧不足就去搶!”</p>
“派兵出去,一個村一個村,一個鎮一個鎮去搶!”</p>
“再立馬派人去澎湖,找南居益鄭芝龍,讓他們盡快安排糧草支援!”</p>
袁崇煥慢悠悠的行至城牆前,抬手輕撫冰冷的城磚,刺骨般寒冷的聲音,亦是隨之響起,</p>
“為今之計,隻有拖之一字!”</p>
“咱們沒有錢糧,大恒初立,便是這般內憂外患,他也沒有錢糧!”</p>
“隻要拖下去,他撐不住了,自然就撤了!”</p>
“可……可咱們,也缺錢糧啊?”</p>
吳三桂忍不住問道。</p>
“他們沒錢糧,大不了撤退!”</p>
“咱們,能撤嘛?你告訴我,咱們還能撤哪裏去?都跑海裏去喂魚嘛?”</p>
袁崇煥冷冷的注視著吳三桂,似質問一般。</p>
“末將明白!”</p>
吳三桂不敢多言,立馬領命,步履倉促,匆匆而去。</p>
注視著這年輕的背影,袁崇煥眼中冷色,亦是隨之消散,轉而化為了濃濃的悲涼。</p>
曾幾何時,遼鎮,就是兵多將廣的代名詞。</p>
可如今,兵皆老弱,將……心腹大將曹文詔在山海關生死不知,吳襄戰死寧遠,祖大壽支援沉陽,如今也是危在旦夕……</p>
他甚至,都找不出一個堪用之人來為將統兵,隻能勉強從遼東將門挑選出一些堪用後輩來將就著用。</p>
“咳咳……咳咳咳……”</p>
一陣劇烈的咳嗽,似乎都要把肺都咳出來,袁崇煥本就蒼白的臉色,瞬間湧上一抹不正常的紅潤。</p>
他喘著粗氣,癱靠城頭,注視著天際之間山脈,眼眸深處,已滿是難以言喻的絕望。</p>
這一次,他,遼鎮……手裏麵,是真的沒有任何可以打的牌了!</p>
唯一的盟友,也是自身難保,危在旦夕。</p>
這一次,恐怕是真的,要完了!</p>
而在此時,同樣的想法,幾乎是在同時,出現在了代善的腦海裏。</p>
昭武二年,四月十六日。</p>
大軍主力自大同而出,兵分兩路,一路由大同,直奔陽河,一路從大同出關,繞道草原,直奔張家口!</p>
四月二十日,天子親率先鋒鐵騎,輕裝簡從,晝夜奔襲,突襲張家口,一戰而下之!</p>
自此,本瘋狂逃竄撤退的後金主力,唯一的一條逃竄撤退路線,亦是被徹底堵住。</p>
甕中捉鱉的甕,也徹底成型!</p>
南為紫荊關,居庸關,北為張家口等邊鎮,西為大同,東為薊鎮!</p>
後金主力,從陽河逃竄,在周遇吉部的步步緊逼之下,最終深陷於宣化城一帶,不得動彈半步。</p>
“綿延數十載之潑天禍患,當在朕的手中終結!”</p>
“後金,女真,將徹底成為曆史!”</p>
張家口城頭,天子眺望宣化方向,豪情萬丈,康慨激昂。</p>
“傳朕旨意,命先鋒營向宣化機動,各部主力,整軍集結,明日辰時一刻,除駐守張家口邊關各部,其餘各部主力,皆開拔奔赴宣化。”</p>
“末將遵旨!”</p>
諸將同樣康慨激昂,合圍後金主力,殲滅之!</p>
這般滔天功勞,近在眼前,何人不為之顫栗!</p>
相比較,大恒天子及諸將的激蕩,而退至宣化城的後金主力,後金大汗,旗主,貝勒……乃至底層的將士,自後路被斷的消息傳來後,鋪天蓋地的絕望,便籠罩在了每一個後金將士的心頭。</p>
縱使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底層士卒,也絕對清楚,深入敵境,後路卻被斷掉,四麵八方,皆是合圍而來的敵人,會是怎樣的一個後果。</p>
軍心,已經不是動蕩了,是那僅僅一想,便為之顫栗的絕望!</p>
宣化城府衙之中,後金大汗,各旗旗主貝勒齊聚。</p>
軍議開始許久,堂中卻還是一片寂靜,無人言語一句。</p>
先是互為盟友的遼鎮大敗,導致老巢被偷,再是援兵被阻,老巢危急,再然後,便是聯盟伐恒的蒙古背叛。</p>
</p>
而現如今,則是後路被斷,四麵皆敵,被徹底合圍在敵境!</p>
若合圍之敵,是曾經的明軍,他們,尚且不懼。</p>
但,現如今,合圍他們的,可不是曾經那不堪一擊的明軍。</p>
而是由那個大恒天子,一手鑄就的天下強軍!</p>
是正麵相抗,他們,都落在下風的一支鐵軍!</p>
無奈,絕望,恐懼,五味陳雜,卻盡是壓抑。</p>
“張家口,怎麽丟的,怎麽可能丟的!”</p>
寂靜許久,代善才緩緩出聲,環視諸將,如虎暴怒,滲人心神。</p>
“有內應!”</p>
“城中商行借勞軍之機,在酒菜中下藥,借夜色,家丁護院衝擊城門,裏應外合……”</p>
“去,將城裏所有大戶,皆抄家滅門!”</p>
“所抄家產,除糧草以外,其餘一律分給軍中將士!”</p>
代善咬著牙下達命令,隨即,猛的起身:“宣化是死地,我等絕不能在此等死!”</p>
“多鐸,你率一旗兵馬,固守宣化,其餘諸部,隨本汗出城,去張家口。”</p>
“告訴各部將士,此戰,乃大金存亡之戰,乃是族群存亡之戰!”</p>
“這一戰,敗了,這世上,就不會有大金,也不會有女真了!”</p>
“誅其族,滅其種!恒軍在遼東做的是什麽事,你們不會不清楚!”</p>
“去把一切都告訴將士們,告訴他們,我等沒有任何退路!”</p>
“也不用有絲毫僥幸,有任何妄想!”</p>
“大恒,是要滅我們的國,絕我們的種!”</p>
……</p>
------題外話------</p>
六一快樂。</p>
曾經的朝鮮都城,隨著朝鮮的陷落,便成了不少朝鮮士人嗤之以鼻的偽朝政權權利中樞所在。</p>
後當遼鎮替代後金進駐朝鮮,隨著反恒複明的大旗豎起,這王京城,儼然就已經成了北方反恒複明的中樞所在。</p>
在反恒複明的大旗之下,原本動蕩的朝鮮,亦是因此而安寧許多,甚至,在遼鎮與朝鮮的統治機構之中,朝鮮士人都占據了大多數,</p>
大明之法理大義,可見一般。</p>
隻不過,隨著遼鎮兵敗山海關,連本身老巢都丟了,山海關大軍縱橫遼東,如此之下,原本被勉強擰成一股繩的朝鮮,立馬重回動蕩。</p>
而當蒙古撤軍,後金主力危急的消息傳來回,這個動蕩,瞬間沸騰!</p>
曾經的大恒,在強敵叩邊之下,內憂有多沸騰,如今之朝鮮動蕩,便有多劇烈,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p>
“最多能動用多少可戰之兵?”</p>
王京城頭,袁崇煥身披厚襖,佇立城樓,剛過不惑之年不久,鬢角白發卻已現,臉色更是蒼白,似大病初愈,不見絲毫血色。</p>
“大人,最多調集三萬兵馬,且,都是屯田兵,戰鬥力,恐成問題。”</p>
剛至弱冠的吳三桂立於一旁,條理清晰的匯報一句,停頓片刻,又補充道:“大人您吩咐的擴軍已經在進行了,現在已經招募了三萬人出頭……”</p>
“但無論是錢糧還有軍械,都嚴重不足……”</p>
“錢糧不足就去搶!”</p>
“派兵出去,一個村一個村,一個鎮一個鎮去搶!”</p>
“再立馬派人去澎湖,找南居益鄭芝龍,讓他們盡快安排糧草支援!”</p>
袁崇煥慢悠悠的行至城牆前,抬手輕撫冰冷的城磚,刺骨般寒冷的聲音,亦是隨之響起,</p>
“為今之計,隻有拖之一字!”</p>
“咱們沒有錢糧,大恒初立,便是這般內憂外患,他也沒有錢糧!”</p>
“隻要拖下去,他撐不住了,自然就撤了!”</p>
“可……可咱們,也缺錢糧啊?”</p>
吳三桂忍不住問道。</p>
“他們沒錢糧,大不了撤退!”</p>
“咱們,能撤嘛?你告訴我,咱們還能撤哪裏去?都跑海裏去喂魚嘛?”</p>
袁崇煥冷冷的注視著吳三桂,似質問一般。</p>
“末將明白!”</p>
吳三桂不敢多言,立馬領命,步履倉促,匆匆而去。</p>
注視著這年輕的背影,袁崇煥眼中冷色,亦是隨之消散,轉而化為了濃濃的悲涼。</p>
曾幾何時,遼鎮,就是兵多將廣的代名詞。</p>
可如今,兵皆老弱,將……心腹大將曹文詔在山海關生死不知,吳襄戰死寧遠,祖大壽支援沉陽,如今也是危在旦夕……</p>
他甚至,都找不出一個堪用之人來為將統兵,隻能勉強從遼東將門挑選出一些堪用後輩來將就著用。</p>
“咳咳……咳咳咳……”</p>
一陣劇烈的咳嗽,似乎都要把肺都咳出來,袁崇煥本就蒼白的臉色,瞬間湧上一抹不正常的紅潤。</p>
他喘著粗氣,癱靠城頭,注視著天際之間山脈,眼眸深處,已滿是難以言喻的絕望。</p>
這一次,他,遼鎮……手裏麵,是真的沒有任何可以打的牌了!</p>
唯一的盟友,也是自身難保,危在旦夕。</p>
這一次,恐怕是真的,要完了!</p>
而在此時,同樣的想法,幾乎是在同時,出現在了代善的腦海裏。</p>
昭武二年,四月十六日。</p>
大軍主力自大同而出,兵分兩路,一路由大同,直奔陽河,一路從大同出關,繞道草原,直奔張家口!</p>
四月二十日,天子親率先鋒鐵騎,輕裝簡從,晝夜奔襲,突襲張家口,一戰而下之!</p>
自此,本瘋狂逃竄撤退的後金主力,唯一的一條逃竄撤退路線,亦是被徹底堵住。</p>
甕中捉鱉的甕,也徹底成型!</p>
南為紫荊關,居庸關,北為張家口等邊鎮,西為大同,東為薊鎮!</p>
後金主力,從陽河逃竄,在周遇吉部的步步緊逼之下,最終深陷於宣化城一帶,不得動彈半步。</p>
“綿延數十載之潑天禍患,當在朕的手中終結!”</p>
“後金,女真,將徹底成為曆史!”</p>
張家口城頭,天子眺望宣化方向,豪情萬丈,康慨激昂。</p>
“傳朕旨意,命先鋒營向宣化機動,各部主力,整軍集結,明日辰時一刻,除駐守張家口邊關各部,其餘各部主力,皆開拔奔赴宣化。”</p>
“末將遵旨!”</p>
諸將同樣康慨激昂,合圍後金主力,殲滅之!</p>
這般滔天功勞,近在眼前,何人不為之顫栗!</p>
相比較,大恒天子及諸將的激蕩,而退至宣化城的後金主力,後金大汗,旗主,貝勒……乃至底層的將士,自後路被斷的消息傳來後,鋪天蓋地的絕望,便籠罩在了每一個後金將士的心頭。</p>
縱使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底層士卒,也絕對清楚,深入敵境,後路卻被斷掉,四麵八方,皆是合圍而來的敵人,會是怎樣的一個後果。</p>
軍心,已經不是動蕩了,是那僅僅一想,便為之顫栗的絕望!</p>
宣化城府衙之中,後金大汗,各旗旗主貝勒齊聚。</p>
軍議開始許久,堂中卻還是一片寂靜,無人言語一句。</p>
先是互為盟友的遼鎮大敗,導致老巢被偷,再是援兵被阻,老巢危急,再然後,便是聯盟伐恒的蒙古背叛。</p>
</p>
而現如今,則是後路被斷,四麵皆敵,被徹底合圍在敵境!</p>
若合圍之敵,是曾經的明軍,他們,尚且不懼。</p>
但,現如今,合圍他們的,可不是曾經那不堪一擊的明軍。</p>
而是由那個大恒天子,一手鑄就的天下強軍!</p>
是正麵相抗,他們,都落在下風的一支鐵軍!</p>
無奈,絕望,恐懼,五味陳雜,卻盡是壓抑。</p>
“張家口,怎麽丟的,怎麽可能丟的!”</p>
寂靜許久,代善才緩緩出聲,環視諸將,如虎暴怒,滲人心神。</p>
“有內應!”</p>
“城中商行借勞軍之機,在酒菜中下藥,借夜色,家丁護院衝擊城門,裏應外合……”</p>
“去,將城裏所有大戶,皆抄家滅門!”</p>
“所抄家產,除糧草以外,其餘一律分給軍中將士!”</p>
代善咬著牙下達命令,隨即,猛的起身:“宣化是死地,我等絕不能在此等死!”</p>
“多鐸,你率一旗兵馬,固守宣化,其餘諸部,隨本汗出城,去張家口。”</p>
“告訴各部將士,此戰,乃大金存亡之戰,乃是族群存亡之戰!”</p>
“這一戰,敗了,這世上,就不會有大金,也不會有女真了!”</p>
“誅其族,滅其種!恒軍在遼東做的是什麽事,你們不會不清楚!”</p>
“去把一切都告訴將士們,告訴他們,我等沒有任何退路!”</p>
“也不用有絲毫僥幸,有任何妄想!”</p>
“大恒,是要滅我們的國,絕我們的種!”</p>
……</p>
------題外話------</p>
六一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