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如血,硝煙火光彌漫之間,這座告破的沉陽城,已然徹底淪為了人間地獄。</p>
縱橫的大恒鐵騎就好似一柄柄刺破天穹的長矛,於城中奔湧,肆意的撕裂著這座殘破的末日都城。</p>
血肉橫飛,整片大地,幾乎是瞬間就被染得通紅,逃竄的敗兵很快就被貫穿出一條血路,寬敞的街道,已然成了大恒鐵騎的狂歡之地。</p>
</p>
曾幾何時,每當後金從此出兵,漢地總是一片腥風血雨,數不盡的家破人亡,而今日,大恒鐵騎,已然踏破了後金最後的象征!</p>
殺戮!</p>
無情且血腥的殺戮!</p>
天子定下的誅族滅種之戰略,在這座集結了近乎半數女真族人的城池之中,徹徹底底的貫徹下去。</p>
如潮水般的鐵騎洪流踏著血路灌入城中,長驅直入,所有阻擋之人,皆被毫不留情的撕碎。</p>
曾經威震天下的後金,那絕望之下的瘋狂,在此刻的大恒鐵騎麵前,在這絕對的優勢麵前,就好似嬰兒一般懦弱,根本難以阻擋蒙古鐵騎絲毫。</p>
城池之中血火漫天,蒸騰的熱浪卷著血腥氣飛舞繚繞,</p>
大恒鐵騎的戰刀在城池各處閃耀,每一次刀鋒舉起,便是一抹血紅飛濺,屍橫遍野,血腥滿城。</p>
殺戮不知道持續了多久,日升日落,日落日升,周轉反複!</p>
自微末掙紮,沙場殺伐崛起,從始至終,就是暴力機器掌控者的天子,自然不可避免的被軍隊這個暴力機器所影響。</p>
世間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解決製造問題,製造麻煩的人。</p>
女真是禍害,需要漫長時間去漢化,那就將女真從這個世間抹去,自然就不存在女真這個麻煩了!</p>
徹底掌握著軍隊這個暴力機器,天子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決心。</p>
如此,雖蠻橫粗暴,且極度殘忍,甚至都可說的上是泯滅人性,但,卻是極度有效!</p>
在這遼東,便是如此!</p>
他不能確保後世子孫爭氣,能夠保住所有祖宗之土,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大恒兵鋒所及之處,隻有漢民。</p>
如此,有些數千年文化的向心力,縱使一時脫離,也總有回歸統一之時!</p>
血腥依舊在這座後金都城持續,而後金正式滅亡的消息,亦是伴隨著報捷的信使,飛速的朝著天下各地而去。</p>
這麽多年下來,北疆的人們,儼然都已經習慣了這種戰無不勝!</p>
似乎,隻要是天子出戰,就沒有小聲不了的敵人,也似乎不存在任何失敗的可能。</p>
在這北疆數省,這儼然已經成了人們認定的真理。</p>
縱使朝野文人士紳,再不喜這位天子的強權,但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戰無不勝之下,也不得捏著鼻子跪倒在地,為大恒天子的偉業歌功頌德。</p>
強權,源自百萬大軍。</p>
威望,源自一次又一次的戰無不勝!</p>
而這一場捷報,無疑又給天子已經盛隆到極致的威望,再次增添了幾抹濃鬱!</p>
縱使無數明眼人早有預料,但當後金滅亡的消息,正式傳來,人們還是忍不住為之恍忽!</p>
禍患綿延了數十年,幾乎將大明打成南明的後金,就這般滅亡了?</p>
蒙古打不過撤了,遼鎮沒了,後金亡了……</p>
這天下,儼然已經不存在任何懸念了!</p>
大恒必亡的言論,在這一場場大捷輝煌之下,亦是無比的滑稽且可笑!</p>
相比之下,這一次大捷,南北兩地,卻是完全不同的反應。</p>
在從前,大恒國運飄搖,覆滅之勢已顯,南北人心自是一片動蕩,正如當初壽王出逃,可謂是天下人心鼓舞。</p>
但隨著戰局的變化,大恒飄搖的國運愈發穩固,原本還搖擺不定的北方人心,立馬就安定了下來,放眼望去,亦是一片歌功頌德!</p>
至於江南,自然是截然相反的局麵了,北方人心搖擺不定,但至少,還是在大恒的統治之中,是大恒的自己人。</p>
但江南,可不一樣。</p>
是南明,他們這些舉著明之大旗的呐喊的人,是大恒眼中的叛賊!是大恒的敵人。</p>
而如今,遼東那慘絕人寰的屠戮,顯然已經清晰證明,這位能堂而皇之下達誅族滅種這種旨意的天子,顯然不會在意什麽虛名,更不會對殺人有什麽顧忌……</p>
在北疆接連的大捷影響之下,江南,亦或者說,南明的聲勢,儼然是日益下降,曾經大恒的人心動蕩,國運飄搖,在這新立的南明,亦是隨之上演!</p>
短短數月,總督江南軍政的嚴順桉前,儼然多了厚厚一摞的密信,而密信的來源,皆是往日那些跳得盡歡的士紳豪商。</p>
而這,還隻是江南局勢的一部分。</p>
數月之前,在登來水師抵達寧波港與江南水師匯合後,一場謀劃已久的水戰,便在江浙沿海打響!</p>
大恒水師,對戰南明水師!</p>
雙方都是極盡所能,對遊離雙方政權之外的海商海寇行盡拉攏許諾之事,浩浩蕩蕩數百艘戰船,在這海域之上,殺得個天昏地暗!</p>
戰事綿延數月,最終,還是以南明水師敗退告終,隻不過,無論是江南水師,亦或者登來水師,亦皆是損傷慘重!</p>
但不管如何,這一戰,亦是讓大恒在沿海之上,占據了戰略的主動權,同時,亦是借此次大規模海戰,或肅清,或吞並拉攏了沿海的海商海寇,消除了近海隱患。</p>
如此,自然為近在眼前的開海通商,打開了局麵與基礎。</p>
大江南北,對大恒而言,似乎都是好消息不斷,但對南明而言,每一個消息,無疑都是壞消息,每一個,都讓南明,愈發的舉步維艱。</p>
當然,如今除了南明,還有一方勢力,同樣也是舉步維艱,甚至,遠比南明,要絕望得多!</p>
自宣府殲滅後金主力,大軍休整,隨即進軍遼東後,數萬大軍,便在周遇吉的統領之下,飛速朝朝鮮直奔而去。</p>
縱使有著反恒複明的大旗,拉攏著心向大明的朝鮮士紳,縱使也有著不少千裏迢迢趕來效命的仁人誌士,但在主力盡喪於山海關的情況之下,麵對強敵兵鋒,又如何能擋!</p>
後金八旗這般精銳的主力大軍,都敗得毫無疑問,一群士氣盡喪的殘兵,以及一群拿著武器的農夫,對陣連戰連捷,士氣正隆的大恒將士,結果,顯而易見。</p>
況且,進軍朝鮮的大恒統帥,還是急於用此戰洗刷恥辱的三邊總督周遇吉。</p>
自大軍兵臨朝鮮,短短半個多月時間,連下朝鮮多座重城,遼鎮最後的抵抗,在這勢如破竹的兵鋒之下,顯得極為的無力!</p>
沉陽城破不過半個多月時間,大恒兵鋒,便勢如破竹般抵達朝鮮的都城,如今遼鎮統治朝鮮的中樞,王京!</p>
……</p>
縱橫的大恒鐵騎就好似一柄柄刺破天穹的長矛,於城中奔湧,肆意的撕裂著這座殘破的末日都城。</p>
血肉橫飛,整片大地,幾乎是瞬間就被染得通紅,逃竄的敗兵很快就被貫穿出一條血路,寬敞的街道,已然成了大恒鐵騎的狂歡之地。</p>
</p>
曾幾何時,每當後金從此出兵,漢地總是一片腥風血雨,數不盡的家破人亡,而今日,大恒鐵騎,已然踏破了後金最後的象征!</p>
殺戮!</p>
無情且血腥的殺戮!</p>
天子定下的誅族滅種之戰略,在這座集結了近乎半數女真族人的城池之中,徹徹底底的貫徹下去。</p>
如潮水般的鐵騎洪流踏著血路灌入城中,長驅直入,所有阻擋之人,皆被毫不留情的撕碎。</p>
曾經威震天下的後金,那絕望之下的瘋狂,在此刻的大恒鐵騎麵前,在這絕對的優勢麵前,就好似嬰兒一般懦弱,根本難以阻擋蒙古鐵騎絲毫。</p>
城池之中血火漫天,蒸騰的熱浪卷著血腥氣飛舞繚繞,</p>
大恒鐵騎的戰刀在城池各處閃耀,每一次刀鋒舉起,便是一抹血紅飛濺,屍橫遍野,血腥滿城。</p>
殺戮不知道持續了多久,日升日落,日落日升,周轉反複!</p>
自微末掙紮,沙場殺伐崛起,從始至終,就是暴力機器掌控者的天子,自然不可避免的被軍隊這個暴力機器所影響。</p>
世間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解決製造問題,製造麻煩的人。</p>
女真是禍害,需要漫長時間去漢化,那就將女真從這個世間抹去,自然就不存在女真這個麻煩了!</p>
徹底掌握著軍隊這個暴力機器,天子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決心。</p>
如此,雖蠻橫粗暴,且極度殘忍,甚至都可說的上是泯滅人性,但,卻是極度有效!</p>
在這遼東,便是如此!</p>
他不能確保後世子孫爭氣,能夠保住所有祖宗之土,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大恒兵鋒所及之處,隻有漢民。</p>
如此,有些數千年文化的向心力,縱使一時脫離,也總有回歸統一之時!</p>
血腥依舊在這座後金都城持續,而後金正式滅亡的消息,亦是伴隨著報捷的信使,飛速的朝著天下各地而去。</p>
這麽多年下來,北疆的人們,儼然都已經習慣了這種戰無不勝!</p>
似乎,隻要是天子出戰,就沒有小聲不了的敵人,也似乎不存在任何失敗的可能。</p>
在這北疆數省,這儼然已經成了人們認定的真理。</p>
縱使朝野文人士紳,再不喜這位天子的強權,但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戰無不勝之下,也不得捏著鼻子跪倒在地,為大恒天子的偉業歌功頌德。</p>
強權,源自百萬大軍。</p>
威望,源自一次又一次的戰無不勝!</p>
而這一場捷報,無疑又給天子已經盛隆到極致的威望,再次增添了幾抹濃鬱!</p>
縱使無數明眼人早有預料,但當後金滅亡的消息,正式傳來,人們還是忍不住為之恍忽!</p>
禍患綿延了數十年,幾乎將大明打成南明的後金,就這般滅亡了?</p>
蒙古打不過撤了,遼鎮沒了,後金亡了……</p>
這天下,儼然已經不存在任何懸念了!</p>
大恒必亡的言論,在這一場場大捷輝煌之下,亦是無比的滑稽且可笑!</p>
相比之下,這一次大捷,南北兩地,卻是完全不同的反應。</p>
在從前,大恒國運飄搖,覆滅之勢已顯,南北人心自是一片動蕩,正如當初壽王出逃,可謂是天下人心鼓舞。</p>
但隨著戰局的變化,大恒飄搖的國運愈發穩固,原本還搖擺不定的北方人心,立馬就安定了下來,放眼望去,亦是一片歌功頌德!</p>
至於江南,自然是截然相反的局麵了,北方人心搖擺不定,但至少,還是在大恒的統治之中,是大恒的自己人。</p>
但江南,可不一樣。</p>
是南明,他們這些舉著明之大旗的呐喊的人,是大恒眼中的叛賊!是大恒的敵人。</p>
而如今,遼東那慘絕人寰的屠戮,顯然已經清晰證明,這位能堂而皇之下達誅族滅種這種旨意的天子,顯然不會在意什麽虛名,更不會對殺人有什麽顧忌……</p>
在北疆接連的大捷影響之下,江南,亦或者說,南明的聲勢,儼然是日益下降,曾經大恒的人心動蕩,國運飄搖,在這新立的南明,亦是隨之上演!</p>
短短數月,總督江南軍政的嚴順桉前,儼然多了厚厚一摞的密信,而密信的來源,皆是往日那些跳得盡歡的士紳豪商。</p>
而這,還隻是江南局勢的一部分。</p>
數月之前,在登來水師抵達寧波港與江南水師匯合後,一場謀劃已久的水戰,便在江浙沿海打響!</p>
大恒水師,對戰南明水師!</p>
雙方都是極盡所能,對遊離雙方政權之外的海商海寇行盡拉攏許諾之事,浩浩蕩蕩數百艘戰船,在這海域之上,殺得個天昏地暗!</p>
戰事綿延數月,最終,還是以南明水師敗退告終,隻不過,無論是江南水師,亦或者登來水師,亦皆是損傷慘重!</p>
但不管如何,這一戰,亦是讓大恒在沿海之上,占據了戰略的主動權,同時,亦是借此次大規模海戰,或肅清,或吞並拉攏了沿海的海商海寇,消除了近海隱患。</p>
如此,自然為近在眼前的開海通商,打開了局麵與基礎。</p>
大江南北,對大恒而言,似乎都是好消息不斷,但對南明而言,每一個消息,無疑都是壞消息,每一個,都讓南明,愈發的舉步維艱。</p>
當然,如今除了南明,還有一方勢力,同樣也是舉步維艱,甚至,遠比南明,要絕望得多!</p>
自宣府殲滅後金主力,大軍休整,隨即進軍遼東後,數萬大軍,便在周遇吉的統領之下,飛速朝朝鮮直奔而去。</p>
縱使有著反恒複明的大旗,拉攏著心向大明的朝鮮士紳,縱使也有著不少千裏迢迢趕來效命的仁人誌士,但在主力盡喪於山海關的情況之下,麵對強敵兵鋒,又如何能擋!</p>
後金八旗這般精銳的主力大軍,都敗得毫無疑問,一群士氣盡喪的殘兵,以及一群拿著武器的農夫,對陣連戰連捷,士氣正隆的大恒將士,結果,顯而易見。</p>
況且,進軍朝鮮的大恒統帥,還是急於用此戰洗刷恥辱的三邊總督周遇吉。</p>
自大軍兵臨朝鮮,短短半個多月時間,連下朝鮮多座重城,遼鎮最後的抵抗,在這勢如破竹的兵鋒之下,顯得極為的無力!</p>
沉陽城破不過半個多月時間,大恒兵鋒,便勢如破竹般抵達朝鮮的都城,如今遼鎮統治朝鮮的中樞,王京!</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