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是陝西鳳翔人,原本也是當地的地主,在昭武二年初的時候,就將家裏田地賣了大半……”</p>


    “創立了王家商行,這兩年,主要是做藥材生意,在鳳翔那邊,還要做著木材生意……”</p>


    “來京城後,四處打聽水泥還有朝廷政策的事情……”</p>


    “又帶了三千兩銀子,還要一株參王拜見了金吾左衛指揮使孫盛……”</p>


    乾清宮中,王五畢恭畢敬的匯報著,心中卻是不由有些忐忑。</p>


    盤子就這麽點大,要是武勳進場了,嚐到甜頭了,那可就不是一個兩個武勳了,絕對是蜂擁而至。</p>


    這可是一個很不好的事情,至少,對於內廷,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p>


    “孫盛來打聽水泥的事情沒有?”</p>


    天子問。</p>


    王五回道:“找了駐守武院的忠勇營千戶苗功問了。”</p>


    “將水泥改為非秘級。”</p>


    天子擺了擺手,王五頓時心頭一顫,連忙道:“陛下,水泥乃是國之重器,改為非秘級的話,若是流傳出去,後果不堪設想啊!”</p>


    天子放下奏本,看向王五問道:</p>


    “水泥的作用是什麽?”</p>


    聞此言,王五愣了愣,隨即,話到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口。</p>


    水泥的作用,在於工程,而如今災情之下的新賑災之策,遍布全國。</p>


    災情刻不容緩,但內廷哪裏有這麽多錢銀,短時間內將水泥廠開遍全國,而水泥廠開至全國了,再嚴格保密,又能有多大意義?</p>


    “行了,退下吧!”</p>


    天子擺了擺手,最終,似是想到了什麽,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p>


    一切,從一開始,就一定要注定,隻不過,是他沒有看開而已。</p>


    從當初他禁止武勳擁有太多田地,就注定了,他必須給武勳一個補償!</p>


    盡管,當初為了彌補武勳,大幅度的提升了武勳將帥的俸祿待遇。</p>


    盡管,目前絕大部分武勳,都還是頗為老實,就算撈錢,就算違法亂紀,也隻是在限度之中。</p>


    但顯而易見的事,現在武勳老實,不代表以後老實。</p>


    不僅僅是武勳,文官也是如此!</p>


    自古以來,人們對土地的執念,已然滲入血脈基因之中。</p>


    普通百姓,有點閑錢,都知道購置土地,留下家業,更何況掌權者了!</p>


    曆朝曆代,哪一個權貴,不是坐擁幾千幾萬畝田地,留下一方家業,造福後代。</p>


    而他這個天子,壓製了權貴們的對於土地利益訴求,自然就要讓權貴有另外的利益訴求!</p>


    才能避免這些權貴的反噬!</p>


    不然的話,他能壓製一時,也壓製不住一世!</p>


    他一死,那就真的是洪水滔天了。</p>


    而這個新的利益訴求,在現如今,自然很是清晰。</p>


    那就是……商!</p>


    盡管官商混合勾結到一起,是個天大的問題。</p>


    但在這片官本位的土地上,商,又哪裏避免與權貴官員打交道!</p>


    以前避免不了,現在避免不了,未來,也避免不了!</p>


    任何時代,皆是如此。</p>


    純粹的民營市場,最多局限於小攤小販,稍稍大一點的商行,背後都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不可能脫得開官之一字!</p>


    按他的本來想法,還是在糾結這官商勾結,準備讓市場順其自然發展,再慢慢調整。</p>


    可現如今,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就沒必要太過杞人憂天了。</p>


    縱使官商勾結,隻要權貴們的利益訴求,在商業之上,那就能讓絕大部分百姓都能擁有田地這個底線。</p>


    大不了回家種田,這個退路,也能讓百姓擁有。</p>


    在這種時代,已是天大的幸事了!</p>


    這孫盛,自然就是一個信號!</p>


    他賺了錢,嚐了甜頭,自然而然,就會吸引大批權貴朝各行各業蜂湧而去。</p>


    權貴們的利益訴求,就有了著落。</p>


    財富湧入商業,也能帶動民間商業快速發展,一同將商業的這塊蛋糕做大,讓商業繁榮的同時,也可避免內廷商行的無序擴張,促進商業的正規化。</p>


    接下來的,就是根據商業發展,一點一點的完善商稅,完善商業製度,以及,最重要的大恒錢莊的製度。</p>


    總體而言,這一切,隻要不偏離方向,對大恒,顯然是利大於弊……</p>


    “但願吧!”</p>


    天子長吐一口氣,他這一生,能將天下百姓,從溫飽線之下掙紮的這個階段,帶到吃飽喝足,想要尊嚴這個階段,便已是得天之幸了!</p>


    ……</p>


    昭武四年初,隨著天子的一道旨意,一股風波,亦是極其悄然無息的席卷了整個大恒上層權貴。</p>


    文也好,武也罷,目光皆是定格在了水泥以及水泥周邊事物上。</p>


    一場屬於上層權貴的盛宴,亦是徹底拉開了帷幕。</p>


    水泥,這個新生事物,亦是以一種從未有過的速度,朝整個大恒天下覆蓋而去。</p>


    天子桌案之上,關於賑災工程,關於修繕道路,治理河道,修繕城防的奏本,亦是驟然之間多了不少。</p>


    </p>


    而在這背後,也是天下各地,陸續開建的水泥廠,以及一個個砂石場。</p>


    僅僅昭武四年一月這一個月,各地水泥廠都未曾徹底建成,但天下各地,卻已經陸陸續續的出現了引得無數人好奇圍觀的水泥建築。</p>


    修路,修築水利,治理河道,修築城牆,修築房屋……</p>


    水泥,似乎成了萬金油一般,各種宣傳,亦是在各地的商行宣傳之下,一點點的徹底為世人所知。</p>


    而隨著水泥徹底傳播的,還要當初那匠人因研製出水泥而封爵,以及水泥生產十年之一成利潤的事跡,亦是一點點的貫徹人心,成為一個個傳說,流傳各地。</p>


    而隨著事態蔓延,似乎是在眾多朝臣的勸誡下,天子思民之困一般,昭武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天子下旨,再追加兩百萬兩白銀,作為賑災工程之用!</p>


    也在同一天,在這喧囂沸騰之間,天子卻是秘密的增撥了百萬兩白銀至登萊江南兩船廠,為造船資銀。</p>


    當然,真正注意到此次增撥百萬兩白銀的人,隻是少數,絕大多數人的目光,儼然在那各災區陸續展開的賑災工程之上……</p>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