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參見陛下。”</p>


    殿中,禮部尚書黃錦參拜。</p>


    “免禮吧!”</p>


    天子隨手將卷宗放下,指了指一旁的座椅:“坐吧。”</p>


    “謝陛下!”</p>


    黃錦落座,恭恭敬敬。</p>


    天子瞥了一眼黃錦,隨口問道:</p>


    “順天府教育試點的事情,進展如何?”</p>


    “啟稟陛下,從今年年初開始實施,至現如今,順天府四州共二十三縣,共建有州學四座,縣學二十三座,社學共計一百五十八座。”</p>


    “各府縣督學衙門,禮部督學司也步入了正軌……”</p>


    “目前各地社學共招收適齡學童一千二百二十八名,縣學招收學習共計三百六十八人……”</p>


    黃錦語速不快,每一個字似乎都斟酌了許久,一字一句,將昭武四年這一年的順天府教育試點進展清清楚楚的匯報而出。</p>


    足足匯報了有一刻鍾之久,黃錦的話音才落下。</p>


    “說說看,到現在,發現了什麽問題。”</p>


    天子隨手拿起桌麵上的茶壺,倒上一杯茶,便遞到了黃錦麵前,黃錦連忙起身,畢恭畢敬的將茶杯接過,小心的看了一眼天子平澹如常的神色,正猶豫之間,天子的聲音卻是再次響起。</p>


    “不用顧慮,有什麽說什麽,既然是試行,有問題就必須及時更正。”</p>


    “臣明白。”</p>


    黃錦坐下,沉吟一會,才緩緩出聲:“臣以為,問題有三。”</p>


    天子眉頭一挑,點了點頭:“說。”</p>


    “其一,大恒天下廣袤,十數省之地,若全麵推行,每一地皆設督學衙門,皆有學舍數十座,不管是官員老師人數,還是錢糧消耗,皆太過巨大,如今之朝廷賦稅,根本無力承擔。”</p>


    “其二,科舉與試行教育體係,有極大衝突,若推行開來,恐使天下人心動蕩……”</p>


    “其三,若推行開來,教化天下百姓,是為自古未有之盛事,但……”</p>


    說到這,黃錦猶豫一會,才咬牙道:“學子士人過多,恐動蕩國之根本!”</p>


    話音落下,黃錦似如釋重負,教化天下,雖為自古未有之盛事,為禮部尚書,執禮儀教化大權,此雖他追求,但於國而言,讀書人過多,絕非好事。</p>


    天子卻沒有如黃錦想象之中那般雷霆大怒,反倒是點了點頭,看向黃錦的目光中,卻是多了幾分讚賞。</p>


    一冊商君書,道盡了曆朝曆代的統治精髓!</p>


    民強國弱,民弱國強!</p>


    即: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貧民,虐民!</p>


    盡可能的壓榨天下之民,讓其永遠處在弱的環境,如此,便可以最小的代價,最大程度驅使民力!</p>


    很簡單的人心操縱,就如現如今大恒境內各大天災之地的工程賑災,若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動員幾百萬青壯行大工程之事,那必然是民怨沸騰!</p>


    而現如今,天災橫行多年,戰亂橫行多年,百姓們民不聊生,已然被大環境“弱”到了極至。</p>


    如此,僅僅是需要一點糧食,便可輕易驅使數百萬百姓,行大工程之事,而這些百姓,不僅不會有怨恨,還會對他這個天子歌功頌德!</p>


    可很多事情,知道歸知道,但對黃錦而言,堂堂禮部尚書,禮法教化的執掌者,能說出讀書者過多,於國不利,顯然,公心大過私欲。</p>


    不然的話,推行教育,如此教化之規模,已然足以讓他黃錦名留青史,留下濃墨重彩!</p>


    對一個文人而言,對一個臣子而言,能夠抵擋住如此誘惑,為國著想,縱使不談能力如何,已然可以說是絕對的堪用之人了。</p>


    “教育改革之策,關乎大恒國運,是必然要推行天下的。”</p>


    天子似是沒有聽懂黃錦所言一般,一句話,再一次定下基調。</p>


    隻不過,話音落下後,天子卻是再話鋒一轉:“愛卿覺得,督學衙門的存在,履職如何?”</p>


    黃錦一怔,也不禁有些疑惑,但此刻,也來不及多想:“自古以來,教化皆為國之根本,督學衙門單獨建製,如此當為天下幸事……”</p>


    “督學衙門專職教化之事,由中樞直接管轄統籌,專人專事……”</p>


    黃錦自然是一番吹捧,畢竟,禮部,雖為六部之一,看似位高權重,但在朝堂中樞,實則近乎透明。</p>


    除了禮儀大事,以及科舉,其他的,幾乎沒有禮部什麽事。</p>


    而現如今的大恒,禮儀大事,寥寥無幾,而科舉,大恒的科舉,可還未成定製,唯一的一次科舉,雖有科舉之名,但事實上,隻是因官員貴乏的臨時之舉。</p>


    禮部的權利是一再被壓縮,如今能有督學衙門這個直至底層的權利,他自然不吝嗇吹捧。</p>


    可說著說著,黃錦卻是驀然反應了過來!</p>


    督學體係的設立,可不僅僅隻是督學衙門!</p>


    從督學官,督學使,到縣學司正,沒有一個辦事的吏,皆為官!</p>


    哪怕隻是從九品,但也是正兒八經的官!</p>


    僅僅是順天府這次教育試行,就給禮部增添了幾百個官員!</p>


    而這次,官員貴乏的情況下,為了及時建立起順天府的督學體係,可還對順天府各府縣的小吏進行了考核。</p>


    這數百名官員,其中可是有近百人,是由小吏晉升而來……</p>


    督學衙門都如此行事,那各地府縣衙門?</p>


    “皇權下鄉?”</p>


    驀然間,這四個字,便出現在了黃錦腦海之中。</p>


    望著依舊澹然自若的天子,黃錦心頭也不禁一顫。</p>


    他似乎可以確定了,天子絕對是有了決斷,且,正準備實施,召他過來,用意為何,似乎很是清晰……</p>


    思緒流轉之間,黃錦原本的激昂吹捧,頓時弱了幾分氣勢,到最後,竟無言而終。</p>


    黃錦的這番變化,天子倒也沒有在意,召黃錦過來,倒也不是因為教育體係對他想實施的皇權下鄉有多大的幫助,以如今還隻是雛形的教育體係,事實上,對皇權下鄉的幫助,極其有限。</p>


    但……教育體係的存在,是關乎未來!關乎大恒的國本!</p>


    “教化天下,廣納天下之才,但……須避免教育過剩。”</p>


    天子起身,道出了這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愛卿覺得如何避免?”</p>


    “教育過剩……”</p>


    琢磨著這頗為新奇的四個字,黃錦心頭亦是一凜,他知道,這個問題,恐怕才是這次麵聖的重頭戲,能不能回答好,恐怕也會關乎他的命運。</p>


    沉默許久,黃錦才深吸一口氣,朝天子一拜:“臣以為,目前順天府試點的教育體係,便可很好的避免此問題!”</p>


    “繼續說。”</p>


    天子點了點頭,這個問題,他心中已有腹稿,但,他需要的,是一個能懂他所想,且能統籌大局,並貫徹落實的人!</p>


    “對天下適齡兒童,減免學費,乃至免除學費,如此,隻要社學遍布天下,便可納天下之才!”</p>


    “而社學數年學習,孰優孰劣,完全可以知曉,晉升縣學大考,可讓各地考核排名前列者免費入學,對家境貧寒者,甚至可補貼其家庭,對天資不足者,則可收取高額學費……”</p>


    黃錦依舊是那般不緊不慢的訴說著,天子嘴角卻是慢慢浮現可一抹笑容。</p>


    黃錦說的,其實很簡單。</p>


    其內核就四個字,精英教育!</p>


    如今的大恒,是處在很矛盾的一個時期。</p>


    其一,則是天子對新學的期望,以及新學的成長,是對天資不凡者,有著迫切的需求,天才,有多少,可以要多少,哪怕是白白養著,天子也絕不吝嗇那點錢糧!</p>


    其二,皇權觸及基層,也需要大量的官員,可問題是,現如今的教育體係,根本不可能提供大量的官員。</p>


    待到這個教育體係,可以提供大量官員的時候,大恒的統治體係,恐怕已經徹底穩固。</p>


    而教育體係徹底鋪開,至整個大恒,那每年估計都有幾十萬學識有成的學子嗷嗷待哺。</p>


    可大恒,哪裏來的這麽多官位去供這些學子,而大恒社會,也沒有發展到能夠消化這麽多學子的階段。</p>


    </p>


    顯然,很是矛盾。</p>


    一方麵是對天才的迫切需求,對新學體係的穩固,需要教育體係的鋪開。</p>


    另一方麵,則是整個社會還沒跟上教育體係的發展,根本無法容納教育體係鋪開之後,每年那幾十萬,乃至更多的畢業學子。</p>


    要解決這一點,就隻能選擇精英教育。</p>


    即一個金字塔形狀的教育體係。</p>


    社學徹底鋪開,納天下之才,</p>


    更上一級的縣學,府學,乃至大恒工科院等等學社,則是一步一關卡,如科舉那金字塔製度那般,一點點的壓縮受高等教育的群體,一點一點的淘汰庸才。</p>


    如此篩選之下,便最大程度,保證天下英才,皆入大恒體係,也可保證,最終結業的學子人數,是大恒天下,能夠容納的。</p>


    但顯然,精英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階級固化,而這一點,則是他一直盡量避免的。</p>


    黃錦顯然也無比清楚天子的心思,粗略訴說後,便將言語重心放在了如何讓貧寒學子有更好的出路之上。</p>


    如補貼,如免費入學,如將晉升學子人數納入地方督學官的政績考核之中,避免官官相護,欺壓貧寒學子……</p>


    “先擬個章程出來,過些時日,先在順天府實行。”</p>


    天子點了點頭,隨即看向黃錦,眼中亦是毫不吝嗇讚賞之意:“教育乃國之根本,不可不重視,禮部尚書入閣,當成慣例!”</p>


    如此之言,亦是讓黃錦為之一怔,好一會才反應過來,抬起的手都有些輕微顫動:“臣,叩謝陛下隆恩!”</p>


    “無需多禮,先坐吧,各部文武大臣,應該快到了。”</p>


    天子擺了擺手,目光卻是看向了殿外風雪之中。</p>


    教育在於未來,而皇權下鄉,在於當下。</p>


    時間不能拖久了,拖久了,被搗碎壓製的地方勢力,必然會重新勾結在一起,形成新的阻礙。</p>


    縱使不能一下子將皇權下鄉之策鋪開,一步一步來,也不是不行。</p>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