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巡視天下?”</p>


    後宮,當璟皇子興衝衝向淑妃李月兒分享著遊獵樂趣,無意中道出這一句話後,本還其樂融融之景,驟然告破。</p>


    李月兒急切問道:“陛下說這個的時候,你們都在場?”</p>


    璟皇子點了點頭:“對啊,二弟,三弟,四弟都在呢。”</p>


    李月兒秀眉微皺,眸中儼然多了幾分陰霾,好一會,李月兒才再道:</p>


    “璟兒想不想和父皇去天下巡視?”</p>


    璟皇子想都不想便回道:“想啊,外麵可好玩了……”</p>


    “那璟兒可要認真讀書習武了,不然考核通不過的話,可就不能去了,到時候,璟兒就隻能看著寰兒他們去了……”</p>


    璟皇子很是認真的點了點頭:“嗯,娘您放下吧,璟兒知道的。”</p>


    李月兒抱了抱李璟,笑著道:“行吧,璟兒趕緊去讀書吧……”</p>


    “璟兒這就去。”</p>


    璟皇子小跑著離去,李月兒的神色,亦是瞬間由晴轉陰了起來。</p>


    一旁老宦官謹慎出聲:</p>


    “娘娘放心,殿下從小便極為聰穎,學館幾位大人向來多有讚賞……”</p>


    李月兒未曾言語,縱使曾經家境貧寒,性子單純,入宮也這麽多年了,還為皇子生母,該明白的,她自然早就明白了。</p>


    儲君之位……</p>


    天子心思……</p>


    在皇子未曾長大之前,一切都需要她來一手操持。</p>


    好一會,李月兒才緩緩出聲:“去打聽一下,其他各宮,是什麽情況。”</p>


    “老奴這就去。”</p>


    老宦官立即告退而去,而在此時,天子看似無意的這一句話,儼然讓這剛剛安寧不久的後宮,又再次掀起了一場風波。</p>


    “儲君”之位,自古至今,都是堪稱禁忌一般的問題。</p>


    而在現如今的大恒,儲君問題,更是禁忌之中的禁忌。</p>


    天子自草莽而出,自鎮北侯,至輔國理政之國公,再至如今的天下至尊。</p>


    子嗣雖多,卻無正妻,後位更是空懸多年,天子甚至都坐視因後宮無主,而導致的後宮混亂,也始終未曾立下後位。</p>


    如此,天子的心思,無疑很是清晰。</p>


    長子亦有嫡庶之分。</p>


    而嫡庶之分,在於正妻。</p>


    盡管如此顯然頗有幾分無賴,但天子如此行事,意誌表明得清清楚楚,在大恒朝堂,也沒人敢來觸及這個黴頭。</p>


    但天子再怎麽壓製,也不可能違逆得了人心變化。</p>


    自古至今,君擇臣,臣亦擇君。</p>


    對天子,臣子們,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要求。</p>


    對天子這位開國之君,臣子們有再多看法,也隻能忍受著。</p>


    但對大恒下一代天子,臣子們,自然是各有看法。</p>


    盡管如今皇子尚且年幼,但已經是啟蒙已久,皇子性格如何,平日表現如何,對有心人而言,根本不是什麽秘密。</p>


    自然而然,人心,便會隨之而變化。</p>


    很是顯而易見,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演變,若是還得不到製止,儲君的爭奪,必然會成為大恒內部最大的禍患源頭!</p>


    這個問題,顯然已經被很多人意識到,隻不過,限於天子的獨夫威權,以及目前大恒變幻不斷的政治形勢,也沒人敢多言絲毫。</p>


    </p>


    而天子本身,從工科院回宮之後,二德子的匯報,便將後宮的動靜清清楚楚的訴說而出。</p>


    對後宮之中的勾心鬥角,一如往常,天子也沒有任何表態。</p>


    對天子而言,他自然是無比之清楚利弊所在,但……利與弊,是與非,很難區分。</p>


    可一切的一切,相比一個能繼承他的意誌的下一代帝王,都可以算是無足輕重。</p>


    曆史的慣性太大太大,大到天子都不能確定,一代人的力量,能夠將這種慣性改變。</p>


    而這一點,才是儲君問題的本質。</p>


    顯而易見的是,大恒的儲君選擇,已經超脫了曆史的慣性。</p>


    曆朝曆代,皆是開國帝王打天下,二代君主,則是守天下。</p>


    亦或者是,亂世用重典,治世當仁義。</p>


    自秦之後,曆朝曆代,皆是如此。</p>


    如今的大恒,卻不同於曆史上的絕大多數王朝,反倒是更像是鯨吞六國,一統天下的秦。</p>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開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統一時代。</p>


    亦是開啟了數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曆史輪回。</p>


    而如今的大恒,雖還在曆史輪回之中,但……經天子重新學,推商業,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新與舊的交鋒……</p>


    更何況,這個時間段,這個世界舞台,隨著航海時代的興盛,西方各國的崛起,天朝上國之外,皆為蠻夷的時代,儼然已經過去。</p>


    天朝上國,雖還是母庸置疑的大國,但時代的風起雲湧,儼然不是守著漢地十幾省,一次又一次曆史輪回,縱使固步自封,依舊能穩坐天朝上國,俯瞰世界的時代。</p>


    對大恒而言,對漢文明而言,這儼然是如秦統六國一般,是一個從未有過的大時代。</p>


    始皇統六國,開辟前所未有的一統大時代。</p>


    而始皇,或者說秦朝,卻未曾未能解決開辟新時代而湧現的無窮禍患。</p>


    一如商君改革,鑄就秦統六國之根基,商君,卻未曾享受到其改革帶來的好處,反倒是最終死在了他的改革之策上。</p>


    秦亦是如此,滅六國,統天下,卻未曾享受到一統天下的紅利,反倒是被一統天下帶來的禍患給直接埋葬。</p>


    一直到漢時,曆經數代帝王,才堪堪徹底奠定天下一統的格局。</p>


    天子最擔心的,自然也是如此。</p>


    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時代,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p>


    必須要一次次試錯,且要一次次承受試錯的代價。</p>


    就好比商業興盛的資本性質,好比新學出現帶來的思想動蕩,好比東西方全麵交流帶來的無窮變數,就好比開疆拓土帶來的一次次戰爭,以及,前明時期難以根除的餘毒……</p>


    而這,若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舵手去把控,再龐大的帝國,一夜之間崩塌,也絕不是虛妄。</p>


    重重思緒在腦海之中閃爍,天子手中的這一冊皇族名冊,亦是緩緩合上。</p>


    不同於明朝永樂時將宗人府事物交於禮部管轄,大恒初立之時,天子便重設宗人府,管理皇族事物。</p>


    當然,大恒初立,所謂皇族,也隻有他這個開國天子,以及他的子嗣而已。</p>


    時至如今,天子也很能理解,為何曆史上,帝王對太子,亦或者對自己的子嗣,似乎完全沒有感情一般,動輒賜死,廢除。</p>


    如今天子算是明白了,沒有翻閱這宗人府的皇族名冊,他都沒注意,這幾年下來,自己陸陸續續之下,竟然已經有了二十多個兒子了。</p>


    其中甚至相當一部分,從出生開始,他見過的次數,亦是屈指可數。</p>


    如此,談何感情!</p>


    感情澹薄,才是常態。</p>


    若僅僅隻是感情澹薄,天子倒也不甚介意,但,若是放出了錯誤信號,讓人以為,他的目光隻會局限在四個年歲大些的皇子身上,這就與天子的初衷不符了。</p>


    在這宮中,天子看重與否,可是關乎一切……</p>


    “去安排,選個好日子,”</p>


    “後宮各妃嬪,皇子皇女,聚一下。”</p>


    手中名冊放下,天子長吐一口氣,隨口出聲。</p>


    “奴才遵命。”</p>


    二德子躬身一拜。</p>


    天子擺了擺手,瞥了一眼桌麵上的這一封名冊,目光幽幽,卻也不知在想些什麽………</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