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終,天子才緩緩抬筆,在堵胤錫之奏本上挪動著筆鋒。</p>


    大恒立國第九年,但能入天子眼,讓天子覺得能夠培養的文臣武將,實在是太少太少。</p>


    當然,或許是天子要求太高的原因。</p>


    故而,在這般心態下,天子對文臣也好,對武將也罷,雖保持寬容,但也隻是有限度的寬容,前提還是能堪用。</p>


    超出天子底線,天子便沒有絲毫猶豫的痛下殺手,難有絲毫猶豫。</p>


    究其原因,就是為此。</p>


    痛殺忠臣,這種感覺,至少在現如今,天子還真沒體會過,立國九年,殺的,還真沒有一個能讓天子痛心的。</p>


    唯一一個惋惜者,便是盧象升,隻不過,也僅僅隻是惋惜。</p>


    如今的大恒,秩序體係已經固定,文臣也好,武將也罷,事實上,都不需要其有多麽高的能力,按部就班,蕭規曹隨,在這個秩序框架之中,便不會有太大問題。</p>


    哪怕是最為重要的戰爭,有參謀製度的存在,將領的存在感,已然被削弱了許多許多。</p>


    名將有,是錦上添花。</p>


    是庸將,隻要不瞎折騰,也不會有太大問題。</p>


    故而,天子對每一個覺得值得培養的文臣武將,都保持著極大的耐心與期待。</p>


    對李定國是如此,對如此。</p>


    對這堵胤錫,也是如此。</p>


    天子以前向來認為,這天下,缺了誰都一樣,永遠不會缺了誰。</p>


    但隨著掌天下大權多年,他算是明白了,這天下,自古至今,都不能沒有至關重要的人。</p>


    如秦之商鞅,若秦沒有商鞅變法,會有另外一個人敢向傳承數百年的舊貴族決裂揮刀嘛?</p>


    若沒有商鞅變法,又會有始皇鯨吞六國嘛?</p>


    如漢之冠軍侯,若沒有他,難道還會有另外一個弱冠掌軍,封狼居胥之天縱奇才?</p>


    如蜀漢之三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諸葛武侯,若沒有他們,三國,又豈會那般令人歎息?</p>


    如曆朝曆代開國之君,完全可以說,沒有他們,絕大部分就不會有那一代王朝的出現!</p>


    哪怕會有新的英雄人物湧現,但,一個時代,卻也缺了靈魂所在。</p>


    事實往往很是殘酷,自古至今,這個天下的絕大多數人,甚至可以說是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九……都是隨波逐流之人。</p>


    一個時代的開啟,缺不得,就是引領時代變遷的人!</p>


    這個天下,缺了誰都可以,唯獨不能缺那一個,亦或者數個,足以引領時代變遷之人。</p>


    對時代而言,是如此,對官場,對大恒天下而言,也是如此。</p>


    天子放眼朝堂,雖談不上滿朝庸庸碌碌之臣,但,也絕對算不上有太多英才。</p>


    這些人,在秩序的框架之中,在他這個天子的牽引下,尚且堪用,但一旦,沒了牽引,沒了框架,天子毫不懷疑,這群文武大臣,隻會老老實實的龜縮在他們自認為足以的龜殼之中,絕對不會主動邁出了半步。</p>


    對時代,對天下,談不上有太多意義。</p>


    但若是有天縱奇才,有賢臣良將,自然不同,他們會自己去思考,最重要的便是,他們,敢於亮劍!</p>


    畢竟,在時代的大環境下,身處秩序框架之中,享受著階級帶來的福利,又有幾人,敢於挑戰秩序?</p>


    這一點,可以看得最清楚的便是“變法”!</p>


    古往今來,敢於變法者,有幾個?</p>


    難道那些變法的時代,其他人看不出弊病所在?</p>


    難道就沒有其他人有想改變的念頭?</p>


    顯然不可能,可絕大部分人,終究都隻是隨波逐流之輩!</p>


    不隨波逐流之人,太少太少。</p>


    約莫一刻鍾,堵胤錫之奏本上,空白之處,已然落滿了天子之筆鋒。</p>


    一字一句,盡顯天子之意。</p>


    許久,天子才放下筆鋒,待筆墨晾幹,便合上了這一奏本,隨即,又拿起一冊奏本,繼續批閱起來。</p>


    殿外的暮色,越來越暗,殿中的燭火,映照著天子埋桉伏首的身影,閃爍之間,時間也是一點點的流逝。</p>


    又是一夜無眠,第二日,還是清晨,桌麵上,便又多了厚厚的一摞奏本。</p>


    大政府的集權體製,天子的皇權空前集中,國家大事,可謂是皆在天子桉前。</p>


    </p>


    再加上如今諸多正在實施的大策,以及外敵,以及,如今已遍布天下的密奏之權。</p>


    這一切,帶來的,便是天子近乎日夜不休也處理不完的軍國大事。</p>


    很是顯然,這完全不符合正常的國家規律。</p>


    畢竟,內閣的存在,朝堂的存在,本就是該為天子分擔政務,處理天下。</p>


    可終究,天子的顧慮,依舊嚴重。對朝臣文官,天子依舊保持著極度的戒備的疑心。</p>


    非親眼所見,親耳所聽,非自身結合所見所聞的判斷……其他的,天子向來極其疑心。</p>


    這樣,已然也就帶來了,越來越多需要沒日沒夜處理的軍國大事。</p>


    天子,似乎也愈發抽象化,心理,人格,似乎也越來越符合天子這個身份。</p>


    至黃昏時分,天子才堪堪將國事處理完畢,草草用了些許膳食,天子便和往常一般,走出這代表著權利中心的乾清宮。</p>


    殘陽尚存,殿外依舊喧囂,半大小子們尚且還在有模有樣的練著武藝,天子佇立殿前,注視了半大小子們的習武,目光如炬,儼然多了幾分幽深之意。</p>


    這個時代,哪怕是農家子嗣,八九歲,也大都是可以幫著家裏幹活的勞動力了。</p>


    更別說天家的子嗣,八九歲的年紀,已然是極為成熟,兄弟之情,也早已多了幾分不自然。</p>


    盡管小子們都在他麵前刻意偽裝,但若是天子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他也活不到現在了。</p>


    注視許久,天子才緩緩挪開目光。</p>


    他知道,真的快了。</p>


    天下承平,大治之世。</p>


    內部也好,外部也罷,皆是大好之勢。</p>


    而皇子們,又年歲漸大。</p>


    是文武百官對後位,對儲君的期盼也好,還是皇子們內部的爭奪也罷。</p>


    都快了。</p>


    利與弊,也皆會慢慢展現。</p>


    “讓他們回去歇息吧。”</p>


    許久,天子也未曾靠近,留下一句話後,便邁開步子,朝殿中而去。</p>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章水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章水墨並收藏長生從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