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
不知何時,一道聲音驟然響起,周遇吉的重重思緒,亦是被打斷,
放眼望去,隻見筆直蔓延之官道上,龍旗招展,甲胃森寒,浩浩蕩蕩的天子之駕,儼然緩緩而來。
“臣等恭迎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群臣拜倒高呼,這邊關要塞,在這呼喝聲中,儼然驟然寂靜。
許久,才見一道平澹之聲響起。
“都免禮吧。”
“謝陛下。”
文武群臣再高呼一拜,才緩緩起身。
映入群臣眼簾的,天子自然是首當其衝。
天下之官,從大恒秩序步入正軌之後,科舉,民科,乃至將士轉業,皆是從京城分配至天下各地為官。
無論是科舉,亦或者民科學院,皆在於京城,每一次,天子皆會親臨。
對當前的大恒之官,天子,基本上都算不上陌生。
眼下之天子,儼然依舊年富力強,多年主宰天下,人頭滾滾之下,帶來的,便是望而生畏的威嚴。
而最引人注目的,顯然就是天子身後佇立了諸華衣少年。
天子巡視天下,那在遼省掀起的大桉,遼省巡撫總督的罷免,雖引起天下震蕩,但那,卻也隻是一時之風波。
最長久引人注目的,自然莫過於這一群華衣少年。
大恒立國十年,後位便已空懸十年。
後位空懸,當年之秦公,又無正妻,如此之下,長子有,但真真意義的嫡長子,卻尚未明朗。
當今之天子,子嗣繁茂,數十皇子,並存,以往諸臣對皇子之了解,皆隻是來自道聽途說的隻言片語。
而當下,諸年歲稍長之皇子,皆伴駕而行。
諸皇子,亦是在這一次巡視過程中,徹底顯現於世人麵前。
儲君之存在,本就是極其敏感之事,更別說,儲君一直空懸未定。
皇子的品行,性格,學識……
事關皇子一切的一切,顯然都是自天子巡視開始,絕大多數人的重心所在。
當親眼所見,自然少不得多上幾分。
就連周遇吉,亦是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天子身後的諸皇子。
十來歲的年紀,已有幾分成人模樣,一眼望去,亦是各有千秋。
回想近來關於諸皇子之傳聞評價,似也是多有讚歎,龍生龍鳳生鳳,亦是莫過於此。
“臣見過陛下,見過諸殿下。”
周遇吉快步上前,朝天子一拜,又朝諸皇子一拜。
看著眼前畢恭畢敬之周遇吉,天子也不禁有些感慨:“愛卿與朕,也是多年未見了吧”
“回陛下,自昭武二年,收複遼東後,臣就一直在外任職。”
周遇吉有些忐忑,試探性回道。
天子點了點頭,完全沒有在乎周遇吉之忐忑。
大恒四大國公,皆為從龍之臣。
眼前這周遇吉雖功難配位,且才能有限,但天子對其重用,看重的,就是這一點。…
功勞有限的情況下,周遇吉這位定國公一脈的將帥,自然也是勢力有限,在大恒四大國公之中,甚至都算得上勢單力薄。
靖國公坐鎮薊鎮多年,後督管總參,又率軍平定南明,麾下親信將帥遍布大恒天下,其一脈之勢,可謂是大恒武勳之首。
越國公坐鎮江南多年,幾乎盡掌軍政大權,當下又坐鎮雲貴,軍政盡掌,勢也不可謂不大。
遼國公坐鎮山海關多年,當下又坐鎮北疆,登來水師,京軍,亦是多有其親信舊部。
唯獨眼前這定國公,坐鎮陝西多年,功勞寥寥的情況下,所謂親信舊部,自然難有權位。
如此,必然是勢單力薄。
勢單力薄,向占據高位,那就隻能依靠他這個天子。
也不用擔心,長期把持一地軍事,生出不該有的野心,尾大不掉。
至於能力有限這個問題……
大恒經營西北,從沒有任何一絲一毫的奇謀技巧。
有的,隻有堂堂正正的大勢碾壓。
開山修路,駐軍,遷徙,堂堂正正,按部就班。
一切,皆是早就規劃得清清楚楚。
再加之參謀部的存在,主帥的作用,在這西北之地,完全就是屬於錦上添花的存在,添不了,也沒有任何影響。
這些年西北的進展,也很清楚的說明,眼前這周遇吉,還是頗有自知之明的。
一切皆按朝廷規劃而行,從未逾越絲毫。
至於其中的些許過錯,相比其中之利,那一點弊,顯然不值一提。
說起來,在當前大恒,總督,督師,這類總攬軍事大權,亦或者總覽軍政大權的職位,存在,是必須的。
但這些存在,就如曾經的那些特殊時期產物一般,最終,還是要改變,要廢除。
眼下周遇吉總覽的西北大權是如此,總覽雲貴兩省軍政大權的越國公嚴順亦是如此。
隻不過,如何改,如何廢……
顯然,還是一個值得好好琢磨的事情。
思緒至此,天子目光稍稍閃爍,拍了拍周遇吉肩膀,順著周遇吉之言道:“是啊,多年未見了。”
“朕都快老了!”
“陛下年富力強,正值壯年,哪裏能和老字沾邊啊。”
“哈哈哈哈……”
天子搖頭一笑,也沒多言,步子邁開,便朝關城而去。
見狀,周遇吉正欲跟上,隨即似是想起了什麽,邁開的步子驟然停住,看向諸皇子,抬手示意:“諸位殿下,請。”
“定公有禮了。”
大皇子溫瀾一笑,拱手示意,其他諸皇子亦是有模有樣的行禮,這一套表麵功夫,在這十數個月的巡視之中,他們自然是學得爐火純青。
周遇吉也沒再多言,他哪怕再怎麽功不配位,他與那些文官,也是有著天與地的區別。
文官關心儲君,那是因為那一套禮法大義,是關乎他們文官的榮華富貴。
但他,本就是大恒的世襲公爵,大恒四大國公之一,隻要在當今立穩了腳跟。
不管誰為天子,他依舊是國公,周家,也依舊是世襲公爵之豪門望族。
況且,以當今天子之年齡,待儲君即位,他恐怕早已是一堆枯骨。
那儲君如何,與他沒太大關係,與他周家,關係也不大。
反倒是,若是他與皇子關聯過多,那才是天大的禍事。
武勳,是軍隊的根基,而軍隊……在儲君之爭中,是天大的禁忌……
不知何時,一道聲音驟然響起,周遇吉的重重思緒,亦是被打斷,
放眼望去,隻見筆直蔓延之官道上,龍旗招展,甲胃森寒,浩浩蕩蕩的天子之駕,儼然緩緩而來。
“臣等恭迎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群臣拜倒高呼,這邊關要塞,在這呼喝聲中,儼然驟然寂靜。
許久,才見一道平澹之聲響起。
“都免禮吧。”
“謝陛下。”
文武群臣再高呼一拜,才緩緩起身。
映入群臣眼簾的,天子自然是首當其衝。
天下之官,從大恒秩序步入正軌之後,科舉,民科,乃至將士轉業,皆是從京城分配至天下各地為官。
無論是科舉,亦或者民科學院,皆在於京城,每一次,天子皆會親臨。
對當前的大恒之官,天子,基本上都算不上陌生。
眼下之天子,儼然依舊年富力強,多年主宰天下,人頭滾滾之下,帶來的,便是望而生畏的威嚴。
而最引人注目的,顯然就是天子身後佇立了諸華衣少年。
天子巡視天下,那在遼省掀起的大桉,遼省巡撫總督的罷免,雖引起天下震蕩,但那,卻也隻是一時之風波。
最長久引人注目的,自然莫過於這一群華衣少年。
大恒立國十年,後位便已空懸十年。
後位空懸,當年之秦公,又無正妻,如此之下,長子有,但真真意義的嫡長子,卻尚未明朗。
當今之天子,子嗣繁茂,數十皇子,並存,以往諸臣對皇子之了解,皆隻是來自道聽途說的隻言片語。
而當下,諸年歲稍長之皇子,皆伴駕而行。
諸皇子,亦是在這一次巡視過程中,徹底顯現於世人麵前。
儲君之存在,本就是極其敏感之事,更別說,儲君一直空懸未定。
皇子的品行,性格,學識……
事關皇子一切的一切,顯然都是自天子巡視開始,絕大多數人的重心所在。
當親眼所見,自然少不得多上幾分。
就連周遇吉,亦是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天子身後的諸皇子。
十來歲的年紀,已有幾分成人模樣,一眼望去,亦是各有千秋。
回想近來關於諸皇子之傳聞評價,似也是多有讚歎,龍生龍鳳生鳳,亦是莫過於此。
“臣見過陛下,見過諸殿下。”
周遇吉快步上前,朝天子一拜,又朝諸皇子一拜。
看著眼前畢恭畢敬之周遇吉,天子也不禁有些感慨:“愛卿與朕,也是多年未見了吧”
“回陛下,自昭武二年,收複遼東後,臣就一直在外任職。”
周遇吉有些忐忑,試探性回道。
天子點了點頭,完全沒有在乎周遇吉之忐忑。
大恒四大國公,皆為從龍之臣。
眼前這周遇吉雖功難配位,且才能有限,但天子對其重用,看重的,就是這一點。…
功勞有限的情況下,周遇吉這位定國公一脈的將帥,自然也是勢力有限,在大恒四大國公之中,甚至都算得上勢單力薄。
靖國公坐鎮薊鎮多年,後督管總參,又率軍平定南明,麾下親信將帥遍布大恒天下,其一脈之勢,可謂是大恒武勳之首。
越國公坐鎮江南多年,幾乎盡掌軍政大權,當下又坐鎮雲貴,軍政盡掌,勢也不可謂不大。
遼國公坐鎮山海關多年,當下又坐鎮北疆,登來水師,京軍,亦是多有其親信舊部。
唯獨眼前這定國公,坐鎮陝西多年,功勞寥寥的情況下,所謂親信舊部,自然難有權位。
如此,必然是勢單力薄。
勢單力薄,向占據高位,那就隻能依靠他這個天子。
也不用擔心,長期把持一地軍事,生出不該有的野心,尾大不掉。
至於能力有限這個問題……
大恒經營西北,從沒有任何一絲一毫的奇謀技巧。
有的,隻有堂堂正正的大勢碾壓。
開山修路,駐軍,遷徙,堂堂正正,按部就班。
一切,皆是早就規劃得清清楚楚。
再加之參謀部的存在,主帥的作用,在這西北之地,完全就是屬於錦上添花的存在,添不了,也沒有任何影響。
這些年西北的進展,也很清楚的說明,眼前這周遇吉,還是頗有自知之明的。
一切皆按朝廷規劃而行,從未逾越絲毫。
至於其中的些許過錯,相比其中之利,那一點弊,顯然不值一提。
說起來,在當前大恒,總督,督師,這類總攬軍事大權,亦或者總覽軍政大權的職位,存在,是必須的。
但這些存在,就如曾經的那些特殊時期產物一般,最終,還是要改變,要廢除。
眼下周遇吉總覽的西北大權是如此,總覽雲貴兩省軍政大權的越國公嚴順亦是如此。
隻不過,如何改,如何廢……
顯然,還是一個值得好好琢磨的事情。
思緒至此,天子目光稍稍閃爍,拍了拍周遇吉肩膀,順著周遇吉之言道:“是啊,多年未見了。”
“朕都快老了!”
“陛下年富力強,正值壯年,哪裏能和老字沾邊啊。”
“哈哈哈哈……”
天子搖頭一笑,也沒多言,步子邁開,便朝關城而去。
見狀,周遇吉正欲跟上,隨即似是想起了什麽,邁開的步子驟然停住,看向諸皇子,抬手示意:“諸位殿下,請。”
“定公有禮了。”
大皇子溫瀾一笑,拱手示意,其他諸皇子亦是有模有樣的行禮,這一套表麵功夫,在這十數個月的巡視之中,他們自然是學得爐火純青。
周遇吉也沒再多言,他哪怕再怎麽功不配位,他與那些文官,也是有著天與地的區別。
文官關心儲君,那是因為那一套禮法大義,是關乎他們文官的榮華富貴。
但他,本就是大恒的世襲公爵,大恒四大國公之一,隻要在當今立穩了腳跟。
不管誰為天子,他依舊是國公,周家,也依舊是世襲公爵之豪門望族。
況且,以當今天子之年齡,待儲君即位,他恐怕早已是一堆枯骨。
那儲君如何,與他沒太大關係,與他周家,關係也不大。
反倒是,若是他與皇子關聯過多,那才是天大的禍事。
武勳,是軍隊的根基,而軍隊……在儲君之爭中,是天大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