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也想探探玉香的口風,便也不多留書香:“回去的路上當心些。”
書香出了房,老太太就問到:“你夫家都還好罷?”
玉香含笑答道:“承祖母記掛著,家裏一切都好。”
老太太說道:“你也是管家少夫人了,行事說話也要細致些。”
玉香何等聰明的人,聽了老太太這樣的提點豈有不明白的道理,就垂下眼簾越發的恭順:“孫女兒謹記祖母教誨。”
老太太說道:“怎麽瞧著你像是瘦了些,可是過年事情多,累著了?”
玉香答道:“多謝祖母關懷,我身體倒沒事,就是最近吃得少了些。”
老太太說道:“我是管過家的,知道其中的操心艱難。你母親最近也有些不適,你二妹妹年前就病了,現在也不大好,我讓她在院子裏靜養呢!”
這是告訴玉香這次回來就不要去看華香了。
玉香心裏微有不滿卻不敢表現出來:“既如此,我一會兒去給母親問個安就回去了。”
華香被老太太命令搬到西北角的院子,玉香也是聽說的,誰知現在天氣和暖了老太太還是不鬆口讓華香搬回梧桐苑,竟然有就這樣讓她繼續住下去的意思。
玉香想起這次回家的目的也有些煩心。
老太太見玉香說來說去也不漏什麽口風,有些不樂意,說道:“我也乏了,你去看看你母親罷。”
玉香說了幾句讓老太太好好照顧身子的話就離開了。
老太太看著玉香離去的房門口,感歎了起來:“怎麽一樣的聰明伶俐,她就這樣心胸狹窄。”
采霜隱隱猜到了老太太在說誰,輕聲勸道:“大姑奶奶畢竟是嫁出去的人了,凡事多思慮些也是有的,倒也不一定是想瞞著老太太。”
老太太接過采霜奉上的茶:“才管了不到一年的家就這樣起來,將來還不知會是什麽樣。我就怕她聰明反被聰明誤!”
采霜笑著勸老太太:“老太太這話說得可不一定對,老太太這樣聰明的人,怎麽就沒看見有‘誤’的時候!”
老太太撲哧一笑:“噯喲,你這張嘴連我也敢編排了。好在你是個丫環,要是個小姐,我可不被你排揎得下不來台!”
采霜陪著老太太說笑了幾句,老太太的氣惱才消了些。
玉香進房的時候,大太太正在喝藥,玉香忙上前接過茶盞侍奉大太太漱口。
大太太將漱口水吐在香桐捧著的漱盂裏,才開口向玉香說道:“什麽時候來的?”
玉香抽出帕子替大太太揩著嘴:“剛去給老太太請了安,就過來了。”
大太太問道:“老太太說什麽了沒有?”
玉香說道:“也不過是幾句家常話,就催我過來看看母親了。”
大太太遣退了房裏的人,向玉香說道:“你這幾日沒回來,不知道家裏的事――”
便將華香和書香的事跟玉香說了。
玉香有些訝異:“老太太竟然這樣不給母親留顏麵。”
大太太歎了口氣:“連你也這樣說,可知我現在在府裏的地位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玉香想起剛剛還在老太太那裏看到了書香,就說起來:“……沒想到這樣小的年紀,也是個有心計的。”
大太太現在提起書香就氣不打一處來:“也不知給老太太灌了什麽迷魂湯,讓老太太一心隻向著她。我病著的時候,老太太竟然還讓她幫著管家,你說她能懂得什麽?老太太越老越是糊塗了。闔府裏又不是隻有她一個孫女。”
玉香勸著大太太:“母親何必跟一個丫頭置氣,不如早日給她找個人家打發了算了。反正現在靈香也許了人家。”
說起婚事,大太太忙問道:“上次你說的方家,可打聽過了?”
玉香臉上露出一絲遲疑來:“我本以為讓我家夫人去說,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剛一說起的時候,方大太太也像是樂意的,誰知道一聽說是二妹妹,方大太太竟有些不大高興的樣子。”
大太太心頭一突,追問道:“什麽叫不大高興?難道華香配給他們家,還辱沒了他們不成?”
玉香見大太太不高興,忙說道:“母親別生氣,我本來也以為是件極好的親事,連我們夫人也不知道方大太太到底是什麽意思,問了好一會兒,才知道,原來方家是聽說了二妹妹前陣子的事……”
大太太的腦中頓時嗡地一陣轟鳴。
她知道華香那次偷偷跑出府去買胭脂的事,的確是有些不妥當,但是她沒想到竟然會這樣的嚴重。不知道孟二太太到底說了什麽,但是京城中適婚的女子這樣多,一般人家肯定會想選一個名聲清白的小姐做媳婦。
可是華香怎麽辦,難道就這樣嫁不出去了不成?
玉香看大太太的臉色蒼白起來,忙勸道:“母親別急,方家不成就算了,總還有合適的人家,我回去慢慢再看看。”
大太太苦笑,華香不但要讓她操心,還要讓玉香也跟著費心。華香已經十八歲了,如今在外麵又有不利於她的傳言,想要尋個合適的親事又談何容易。玉香畢竟是安平伯府的管家少夫人,哪能為娘家妹妹的事情如此操心,何況安平伯夫人親自出頭說媒都被拒絕,安平伯府的人又該怎麽看華香,又該怎麽看待沈府,玉香能不被牽連就是好的。
華香已經是這樣了,沈府不能再讓玉香出什麽岔子。
大太太說道:“你畢竟是尚家的人,總這樣為娘家的事情也不好。華香的事情還是我和你父親慢慢看罷。”
玉香有些猶豫。若是華香不是聲名受損,她也願意幫娘家這個忙,但是上次她一聽說方家是嫌棄華香行事衝動任性,連累了聲名,她恨不能找個地洞藏起來。她的婆婆安平伯夫人雖然也沒說她什麽,但是她一向要強,又怎麽受得了這個委屈。
所以她才這麽久也不回來給大太太消息。
母女二人又說了會兒妍香和靈香的婚事,玉香才起身告辭。
書香出了房,老太太就問到:“你夫家都還好罷?”
玉香含笑答道:“承祖母記掛著,家裏一切都好。”
老太太說道:“你也是管家少夫人了,行事說話也要細致些。”
玉香何等聰明的人,聽了老太太這樣的提點豈有不明白的道理,就垂下眼簾越發的恭順:“孫女兒謹記祖母教誨。”
老太太說道:“怎麽瞧著你像是瘦了些,可是過年事情多,累著了?”
玉香答道:“多謝祖母關懷,我身體倒沒事,就是最近吃得少了些。”
老太太說道:“我是管過家的,知道其中的操心艱難。你母親最近也有些不適,你二妹妹年前就病了,現在也不大好,我讓她在院子裏靜養呢!”
這是告訴玉香這次回來就不要去看華香了。
玉香心裏微有不滿卻不敢表現出來:“既如此,我一會兒去給母親問個安就回去了。”
華香被老太太命令搬到西北角的院子,玉香也是聽說的,誰知現在天氣和暖了老太太還是不鬆口讓華香搬回梧桐苑,竟然有就這樣讓她繼續住下去的意思。
玉香想起這次回家的目的也有些煩心。
老太太見玉香說來說去也不漏什麽口風,有些不樂意,說道:“我也乏了,你去看看你母親罷。”
玉香說了幾句讓老太太好好照顧身子的話就離開了。
老太太看著玉香離去的房門口,感歎了起來:“怎麽一樣的聰明伶俐,她就這樣心胸狹窄。”
采霜隱隱猜到了老太太在說誰,輕聲勸道:“大姑奶奶畢竟是嫁出去的人了,凡事多思慮些也是有的,倒也不一定是想瞞著老太太。”
老太太接過采霜奉上的茶:“才管了不到一年的家就這樣起來,將來還不知會是什麽樣。我就怕她聰明反被聰明誤!”
采霜笑著勸老太太:“老太太這話說得可不一定對,老太太這樣聰明的人,怎麽就沒看見有‘誤’的時候!”
老太太撲哧一笑:“噯喲,你這張嘴連我也敢編排了。好在你是個丫環,要是個小姐,我可不被你排揎得下不來台!”
采霜陪著老太太說笑了幾句,老太太的氣惱才消了些。
玉香進房的時候,大太太正在喝藥,玉香忙上前接過茶盞侍奉大太太漱口。
大太太將漱口水吐在香桐捧著的漱盂裏,才開口向玉香說道:“什麽時候來的?”
玉香抽出帕子替大太太揩著嘴:“剛去給老太太請了安,就過來了。”
大太太問道:“老太太說什麽了沒有?”
玉香說道:“也不過是幾句家常話,就催我過來看看母親了。”
大太太遣退了房裏的人,向玉香說道:“你這幾日沒回來,不知道家裏的事――”
便將華香和書香的事跟玉香說了。
玉香有些訝異:“老太太竟然這樣不給母親留顏麵。”
大太太歎了口氣:“連你也這樣說,可知我現在在府裏的地位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玉香想起剛剛還在老太太那裏看到了書香,就說起來:“……沒想到這樣小的年紀,也是個有心計的。”
大太太現在提起書香就氣不打一處來:“也不知給老太太灌了什麽迷魂湯,讓老太太一心隻向著她。我病著的時候,老太太竟然還讓她幫著管家,你說她能懂得什麽?老太太越老越是糊塗了。闔府裏又不是隻有她一個孫女。”
玉香勸著大太太:“母親何必跟一個丫頭置氣,不如早日給她找個人家打發了算了。反正現在靈香也許了人家。”
說起婚事,大太太忙問道:“上次你說的方家,可打聽過了?”
玉香臉上露出一絲遲疑來:“我本以為讓我家夫人去說,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剛一說起的時候,方大太太也像是樂意的,誰知道一聽說是二妹妹,方大太太竟有些不大高興的樣子。”
大太太心頭一突,追問道:“什麽叫不大高興?難道華香配給他們家,還辱沒了他們不成?”
玉香見大太太不高興,忙說道:“母親別生氣,我本來也以為是件極好的親事,連我們夫人也不知道方大太太到底是什麽意思,問了好一會兒,才知道,原來方家是聽說了二妹妹前陣子的事……”
大太太的腦中頓時嗡地一陣轟鳴。
她知道華香那次偷偷跑出府去買胭脂的事,的確是有些不妥當,但是她沒想到竟然會這樣的嚴重。不知道孟二太太到底說了什麽,但是京城中適婚的女子這樣多,一般人家肯定會想選一個名聲清白的小姐做媳婦。
可是華香怎麽辦,難道就這樣嫁不出去了不成?
玉香看大太太的臉色蒼白起來,忙勸道:“母親別急,方家不成就算了,總還有合適的人家,我回去慢慢再看看。”
大太太苦笑,華香不但要讓她操心,還要讓玉香也跟著費心。華香已經十八歲了,如今在外麵又有不利於她的傳言,想要尋個合適的親事又談何容易。玉香畢竟是安平伯府的管家少夫人,哪能為娘家妹妹的事情如此操心,何況安平伯夫人親自出頭說媒都被拒絕,安平伯府的人又該怎麽看華香,又該怎麽看待沈府,玉香能不被牽連就是好的。
華香已經是這樣了,沈府不能再讓玉香出什麽岔子。
大太太說道:“你畢竟是尚家的人,總這樣為娘家的事情也不好。華香的事情還是我和你父親慢慢看罷。”
玉香有些猶豫。若是華香不是聲名受損,她也願意幫娘家這個忙,但是上次她一聽說方家是嫌棄華香行事衝動任性,連累了聲名,她恨不能找個地洞藏起來。她的婆婆安平伯夫人雖然也沒說她什麽,但是她一向要強,又怎麽受得了這個委屈。
所以她才這麽久也不回來給大太太消息。
母女二人又說了會兒妍香和靈香的婚事,玉香才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