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奶奶心領神會。(.)
像老太太這樣的官家女眷,對寧致達這種紈絝浪蕩子弟都有一種類似排斥的反感,老太太肯見周媽媽,一來也是沈家和寧家從前也是有過交往的,二來如今沈萬宏畢竟在名義上還是和寧致達同管著京郊運河的事,總不能冷若冰霜地拒之門外。但是若是輪到結親,老太太的意思就很堅決了。
大奶奶試探著說道:“要不,哪天我去靖遠侯府一趟。”
大太太病了,老太太腿腳不便,大奶奶這是想去透露一下沈家的意思,免得往後若是寧家托人來提親,一口回絕了讓寧家麵子上下不來。
老太太想了想,點點頭應允:“寧家常遣人來問安,你去回拜一下也是應該的。”
大奶奶雖然年紀輕,不過現在也是沈家的掌家奶奶了,去拜會寧家也不會讓人覺得失了麵子。況且年紀輕也有年紀輕的好處,說笑著也就把不願意結親的意思透露了。
大奶奶剛剛接手管家的事,這些事情都要一一曆練才好。
老太太又補了一句:“話說的婉轉些,不要失了禮數。”
大奶奶笑著應道:“祖母就放心罷。”
*
書香正和大姨娘在房裏說著話:“還是姨娘的手巧,打的絡子這樣好看。”
大姨娘心情很好,笑著說道:“你若是想學,我教給你就是了。”
如香的事情真相大白,大姨娘再也不用擔驚受怕,總以為是自己管教無方才招惹了這樣的禍事。往後書香也不用再受如香的影響了,大姨娘心裏放下了一塊石頭。
門外進來一個小丫環回話:“七小姐,大姨娘,初蘭要回莊子上了,來給大姨娘磕頭。”
書香眼角一挑,初蘭?
大姨娘並未發覺書香的異樣,聽了這話蹙著眉頭說道:“她來做什麽?”
初蘭雖然曾經是大丫環,卻是背棄了如香,替大太太做了虛假的證詞,這樣的奴婢誰也看不上。
大姨娘擺了擺手:“她的心意我領了,就說我這邊有事,不用讓她進來了。”
書香說道:“姨娘,這畢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姨娘還是讓她進來罷。”
大姨娘終歸隻算是半個主子,若是這個時候不許初蘭進來,外頭人指不定就要傳言大太太病了大姨娘就張狂起來。
大姨娘見書香開了口,就笑著向書香說道:“那就依你。”
小丫環這才出去傳了初蘭進來。
初蘭畏畏縮縮地進了房,忙跪下磕頭道:“奴婢給七小姐請安,給大姨娘請安。”
書香看著初蘭,心裏五味雜陳說不上是什麽感覺,大姨娘淡淡地說道:“起來罷。”
初蘭這才起身,也不敢抬眼,隻是有些手足無措地站在地上,似乎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不到一年的功夫,從前伶俐的初蘭怎麽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書香打量了初蘭幾眼,隻見她穿著一套粗布衣裳,膝頭和袖子都打著補丁,頭上隻用木簪挽著一個發髻,看上去還算整潔。
大概是莊子上的日子不好過。
大姨娘掃了初蘭一眼,說道:“你什麽時候回去?”
初蘭忙答道:“奴婢明兒起早就走。”
大姨娘嗯了一聲,覺得有些無話可說。
要不是她作證,如香又怎麽會平白無故地受那樣的汙蔑。雖然如香不是大姨娘親生,畢竟是寄養在大姨娘名下的,出了這樣的事,大姨娘自然麵上無光。
可能也是覺得對不起大姨娘,初蘭這才特意恭恭敬敬地來給大姨娘磕頭,以當賠罪。
大姨娘剛要吩咐初蘭下去,書香就開口說道:“你們莊子上過得怎麽樣?”
初蘭低著頭說道:“若是收成不差,還算湊合。”
書香看了一眼初蘭的手,曾經那雙纖細白皙的手,如今已經是青筋暴露,曬成了黧黑色。
書香柔聲說道:“抬起頭來,讓我看看。”
初蘭膽怯地抬起了頭,一對上書香的眼睛,就嚇得立即跪倒在地:“小姐――小姐――”
大姨娘看見初蘭這副樣子就心生嫌惡,初蘭大概是見書香長相酷似如香,又十分心虛,這才一時錯認。
書香看著初蘭瘦削憔悴的臉,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初蘭痛哭流涕:“小姐,我知道錯了!我給小姐立了長生牌位,日日供奉啊!小姐,我也是被大太太逼的,大太太說要是我不肯說,就要勒死我!小姐……”
大姨娘不等她說完就打斷了她的話:“胡言亂語說的是什麽?還不睜開你眼睛看看這是誰!”
初蘭打住了話頭,一雙淚珠滾滾的眼睛竭力想透過眼淚,看清楚書香的臉。
過了半晌,初蘭才回過神來,低聲囁嚅著:“七小姐……”
書香見初蘭神思恍惚,不免心生惻隱,擺擺手命她出去。
小丫環拉起初蘭出了房。
大姨娘向初蘭的背影呸了一聲,說道:“誰讓她貪生怕死,背棄主子來!這樣還算便宜她了!”
書香輕輕歎了口氣:“看樣子她在莊子上過得也不好。”
大姨娘說道:“七小姐就是心軟。依我說,這種人就該拖出去喂狗!七小姐還不知道罷,這丫頭配給了西邊莊上的一個小廝,她男人成日價就隻會吃酒耍錢,稍不如意就非打即罵,地裏的活全都讓初蘭一個人做。那些莊子裏的人,知道她是府上辦錯了差事才發落下去的,更是沒好臉色給她。她能有好日子過才怪!”
不知為什麽,雖然書香也曾經怨過初蘭,怨她為什麽要說假話汙蔑自己,可是看到初蘭這個樣子,書香心裏卻一點兒也沒有那種複仇的快感。
畢竟初蘭曾服侍了她那麽多年。
書香心情有些沉重地向大姨娘告辭。
郎中隔著帷幔替大太太診脈,說道:“大太太平日裏憂慮太過,脈象不穩,雖然可用湯藥,但還是要以調養精神為要。”
羅媽媽一邊聽一邊答應著。
大太太勉強開口:“二小姐怎麽樣了?”
羅媽媽眼中含淚:“太太養養神罷,二小姐那邊還有我們呢。”
像老太太這樣的官家女眷,對寧致達這種紈絝浪蕩子弟都有一種類似排斥的反感,老太太肯見周媽媽,一來也是沈家和寧家從前也是有過交往的,二來如今沈萬宏畢竟在名義上還是和寧致達同管著京郊運河的事,總不能冷若冰霜地拒之門外。但是若是輪到結親,老太太的意思就很堅決了。
大奶奶試探著說道:“要不,哪天我去靖遠侯府一趟。”
大太太病了,老太太腿腳不便,大奶奶這是想去透露一下沈家的意思,免得往後若是寧家托人來提親,一口回絕了讓寧家麵子上下不來。
老太太想了想,點點頭應允:“寧家常遣人來問安,你去回拜一下也是應該的。”
大奶奶雖然年紀輕,不過現在也是沈家的掌家奶奶了,去拜會寧家也不會讓人覺得失了麵子。況且年紀輕也有年紀輕的好處,說笑著也就把不願意結親的意思透露了。
大奶奶剛剛接手管家的事,這些事情都要一一曆練才好。
老太太又補了一句:“話說的婉轉些,不要失了禮數。”
大奶奶笑著應道:“祖母就放心罷。”
*
書香正和大姨娘在房裏說著話:“還是姨娘的手巧,打的絡子這樣好看。”
大姨娘心情很好,笑著說道:“你若是想學,我教給你就是了。”
如香的事情真相大白,大姨娘再也不用擔驚受怕,總以為是自己管教無方才招惹了這樣的禍事。往後書香也不用再受如香的影響了,大姨娘心裏放下了一塊石頭。
門外進來一個小丫環回話:“七小姐,大姨娘,初蘭要回莊子上了,來給大姨娘磕頭。”
書香眼角一挑,初蘭?
大姨娘並未發覺書香的異樣,聽了這話蹙著眉頭說道:“她來做什麽?”
初蘭雖然曾經是大丫環,卻是背棄了如香,替大太太做了虛假的證詞,這樣的奴婢誰也看不上。
大姨娘擺了擺手:“她的心意我領了,就說我這邊有事,不用讓她進來了。”
書香說道:“姨娘,這畢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姨娘還是讓她進來罷。”
大姨娘終歸隻算是半個主子,若是這個時候不許初蘭進來,外頭人指不定就要傳言大太太病了大姨娘就張狂起來。
大姨娘見書香開了口,就笑著向書香說道:“那就依你。”
小丫環這才出去傳了初蘭進來。
初蘭畏畏縮縮地進了房,忙跪下磕頭道:“奴婢給七小姐請安,給大姨娘請安。”
書香看著初蘭,心裏五味雜陳說不上是什麽感覺,大姨娘淡淡地說道:“起來罷。”
初蘭這才起身,也不敢抬眼,隻是有些手足無措地站在地上,似乎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不到一年的功夫,從前伶俐的初蘭怎麽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書香打量了初蘭幾眼,隻見她穿著一套粗布衣裳,膝頭和袖子都打著補丁,頭上隻用木簪挽著一個發髻,看上去還算整潔。
大概是莊子上的日子不好過。
大姨娘掃了初蘭一眼,說道:“你什麽時候回去?”
初蘭忙答道:“奴婢明兒起早就走。”
大姨娘嗯了一聲,覺得有些無話可說。
要不是她作證,如香又怎麽會平白無故地受那樣的汙蔑。雖然如香不是大姨娘親生,畢竟是寄養在大姨娘名下的,出了這樣的事,大姨娘自然麵上無光。
可能也是覺得對不起大姨娘,初蘭這才特意恭恭敬敬地來給大姨娘磕頭,以當賠罪。
大姨娘剛要吩咐初蘭下去,書香就開口說道:“你們莊子上過得怎麽樣?”
初蘭低著頭說道:“若是收成不差,還算湊合。”
書香看了一眼初蘭的手,曾經那雙纖細白皙的手,如今已經是青筋暴露,曬成了黧黑色。
書香柔聲說道:“抬起頭來,讓我看看。”
初蘭膽怯地抬起了頭,一對上書香的眼睛,就嚇得立即跪倒在地:“小姐――小姐――”
大姨娘看見初蘭這副樣子就心生嫌惡,初蘭大概是見書香長相酷似如香,又十分心虛,這才一時錯認。
書香看著初蘭瘦削憔悴的臉,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初蘭痛哭流涕:“小姐,我知道錯了!我給小姐立了長生牌位,日日供奉啊!小姐,我也是被大太太逼的,大太太說要是我不肯說,就要勒死我!小姐……”
大姨娘不等她說完就打斷了她的話:“胡言亂語說的是什麽?還不睜開你眼睛看看這是誰!”
初蘭打住了話頭,一雙淚珠滾滾的眼睛竭力想透過眼淚,看清楚書香的臉。
過了半晌,初蘭才回過神來,低聲囁嚅著:“七小姐……”
書香見初蘭神思恍惚,不免心生惻隱,擺擺手命她出去。
小丫環拉起初蘭出了房。
大姨娘向初蘭的背影呸了一聲,說道:“誰讓她貪生怕死,背棄主子來!這樣還算便宜她了!”
書香輕輕歎了口氣:“看樣子她在莊子上過得也不好。”
大姨娘說道:“七小姐就是心軟。依我說,這種人就該拖出去喂狗!七小姐還不知道罷,這丫頭配給了西邊莊上的一個小廝,她男人成日價就隻會吃酒耍錢,稍不如意就非打即罵,地裏的活全都讓初蘭一個人做。那些莊子裏的人,知道她是府上辦錯了差事才發落下去的,更是沒好臉色給她。她能有好日子過才怪!”
不知為什麽,雖然書香也曾經怨過初蘭,怨她為什麽要說假話汙蔑自己,可是看到初蘭這個樣子,書香心裏卻一點兒也沒有那種複仇的快感。
畢竟初蘭曾服侍了她那麽多年。
書香心情有些沉重地向大姨娘告辭。
郎中隔著帷幔替大太太診脈,說道:“大太太平日裏憂慮太過,脈象不穩,雖然可用湯藥,但還是要以調養精神為要。”
羅媽媽一邊聽一邊答應著。
大太太勉強開口:“二小姐怎麽樣了?”
羅媽媽眼中含淚:“太太養養神罷,二小姐那邊還有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