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燕樓的院子裏,書香和靈香躺在竹塌上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
風清月朗,浮光耀金。靈香命小丫環熄了燈籠,明澈的月光灑落下來,在靈香和書香身上鍍了一層淡淡的光暈。書香墨玉般瑩潤的眼睛中折射著點點星光,越發顯得靈動嬌媚。
兩人沉默了半晌,靜靜地欣賞這美好的夜色,許久,靈香才幽幽地歎了口氣:“如此良辰美景,往後也不知能不能和妹妹一同賞月了。”
書香聽了這話也十分感慨,明日靈香就要出嫁了,過了這個夜晚,她和靈香見麵的機會就少了。在沈府裏,除了老太太,便隻有靈香是真心的對她好,許多知心話,也隻能和靈香說。可是到了明日,靈香就要嫁做他人婦,以後姐妹相親相愛的日子,就要漸漸變成回憶了。
書香怕勾起靈香的傷感,笑道:“往後良辰美景,自然有更好的人陪著姐姐,姐姐何必作此閨中怨語。”
靈香被書香說得臉色一紅,幸好夜色漸濃,不曾被書香發覺。靈香說道:“你也別隻顧著說我,過幾日也是你的好日子。我倒是擔心寧府那邊的人不好應對,怕你受了委屈。”
書香想起寧致達在外的名聲,不由得臉色微微黯然,不過轉瞬便消失了。反倒是寧致遠的音容笑貌,在腦海裏越發的清晰。
靈香看著書香出神的樣子,反倒看得呆了:“轉眼七妹妹也長大了,要是三姐姐還在,看到七妹妹指不定有多麽喜歡。”
書香鼻子微酸,忙轉過頭掩飾過了,說道:“逝者已矣,六姐姐也不必太感傷了。”
靈香望著天邊那顆明亮的星,輕聲說道:“那時候你還小,我和三姐姐最是要好。三姐姐最喜歡我親手製的春茶,還曾經題了一首詞給我。”
書香悵然地喃喃念道:“雨潤帶言。杏花不滴相思瓣。苦澀回甘,一如當年相見。”
靈香訝異地看著書香:“妹妹也知道?”
書香低下頭。從前與靈香那些回憶一幕幕在眼前掠過。她曾經多麽不舍得離開靈香,不舍得疼愛她的親人。
這一刻她如此感謝上天,給了她第二次生命,讓她能夠好好地和靈香再續姐妹情分。
書香勉強笑笑:“我曾經在三姐姐案上看到過這首詞。”
靈香苦澀地笑:“可惜真真兒是‘物在人亡無見期’了!”
書香拉著靈香的手,緊緊握著。低聲說道:“三姐姐雖然沒了,可是她一定會知道姐姐的心意。”
靈香也握住書香的手,說道:“不知為什麽,我總覺得你和三姐姐很像。一樣的聰慧。一樣的溫柔。隻是你比三姐姐多了幾分心計。要是三姐姐也能對人多些提防,也就不會被二姐姐……”
靈香打住了話頭,臉色沉凝。
書香勸慰靈香道:“明兒是姐姐的好日子。姐姐何必這樣感傷,若是三姐姐知道了,一定也不喜歡姐姐這樣怨天尤人。”
靈香勉強笑道:“你說得也是。三姐姐總是喜歡我高興的樣子,我怎麽能這個時候讓三姐姐和我一起傷心。”
書香露出笑容來,說道:“這才是我的好姐姐呢!”
靈香又說起寧府的事。不放心似的叮囑著書香:“……嫁過去以後可要凡事小心。聽說寧府現在是大房掌家,你嫁過去是在二房裏過活。你是明白道理的人,也不需要我多說,隻是那個靖遠侯……你可要多多小心。”
書香說道:“姐姐放心,我自有分寸。”頓了頓又笑道。“姐姐還是多想想自己罷。”
靈香一愣,這才想起自己也是待嫁的身份。不禁笑道:“我還不是擔心你,促狹的丫頭。”
書香笑容淡了些,說道:“姐姐的心性脾氣自然是好的,隻是有時行事說話未免太鋒利了些。俗話說‘世道每逢謙處好,人情常在忍中全’。尚家又是公侯世家,姐姐千萬記得要多包容些,多擔待些。”
靈香笑著說道:“怎麽反倒是你來教訓我?你也不過是十幾歲的丫頭呢!”
話雖如此說,書香的話,靈香卻暗暗記在了心裏,和書香也更親近了幾分。
兩人低聲說了半夜的衷腸話,直到天快亮了,碧峰出來催靈香梳洗打扮,書香才回了行雲閣。
*
轉眼到了六月二十五日,頭幾天錦瑟和碧萱等人就忙碌起來,將書香日常用的東西都收拾起來,大奶奶一早就來催,外頭又有嫁妝,以及老太太和沈萬宏送的添箱,太後賜下的添妝,各府送的禮物,七七八八地裝了十幾車,忙亂了大半日才整理好,大奶奶親自帶著管事的婆子送到了寧府。
書香坐在空蕩蕩的房間裏,望著窗外盛開的牡丹花。這個房間她住了一年多,此刻離別在即,她頓生不舍。
她的視線從窗外移進了房內,大紅的嫁衣搭在衣架子上,上頭金線的繡雲飛鳳折動著點點光芒,讓人舍不得挪開眼睛。
明日,她就要穿上這身嫁衣,堂堂正正地出嫁了。想起自己在婚事上的波折,她不禁百感交集。無論怎麽樣,她畢竟沒有讓自己受委屈。而且還是和一個她已經親眼見過的男子成親,總比那些盲婚啞嫁的小姐們好多了。
何況,還是一個她心裏有淡淡好感的男子。想起寧致遠溫和的樣子,書香的嘴角露出一絲羞澀卻歡愉的笑。
可是往後,她就不再是有沈老太太和沈萬宏護著的沈七小姐了,而是靖遠侯府的寧二奶奶。以後再有什麽事,她隻能靠自己了。
書香臉上的笑容漸漸褪去,眼中露出堅毅和果敢來。經曆過生死,書香知道一個道理:隻有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她絕對不會讓自己再淪為他人的工具,再受他人的欺淩。庶女的身份又怎樣?隻要擁有強大的內心,一樣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錦瑟進了房:“小姐,老太太叫您過去呢!”
書香收起了思緒,緩緩站起身。
*
老太太看著淡然自若的書香,露出笑容來:“過來我身邊坐。”
老太太拉著書香的小手,仿佛怎麽看也看不夠,這麽乖巧聰慧的孫女,明天就要嫁到別人家了。
想到這裏老太太忍不住傷感起來,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前幾天又剛剛嫁出了靈香,老太太眼睛一熱便想掉眼淚。
書香握著老太太的手柔聲說道:“祖母。”
老太太點點頭,答應了一聲:“好孩子,明兒到了寧府,可要好好過日子。”
老太太低聲囑咐了書香好一會兒,采霜從外頭帶婆子搬了兩隻小箱子進來。老太太這才想起來:“這是老家的香樟樹做的箱子,今兒才送過來。幸好還來得及。”
書香有些驚訝。沈家籍貫在江南,許多事情還保留著江南的習俗。江南大戶人家,如果生了女兒,就在院子裏種兩棵香樟樹,等到女兒長成,院子外頭的人看見了,便知道這家有女兒待嫁。等女兒出嫁的時候,就會砍掉香樟樹,做成箱子,裏麵裝滿絲綢,取“兩廂廝守”(兩箱絲綢)的意思。
可是沈府入京已經多年,許多習慣都已經入鄉隨俗了,書香沒料到老太太竟然還記著這些。
采霜笑著說道:“四小姐、五小姐和六小姐都沒趕上,幸好緊趕慢趕著總算趕上了七小姐的日子。老太太也別隻顧著和七小姐說話,倒是該打賞打賞底下日夜趕工的工匠呢!”
老太太笑道:“倒是我忘記了。你說得很是,該重重地打賞!”
采霜亮晶晶地眼睛看著書香:“奴婢恭喜七小姐了。”
書香臉上微紅,低著頭笑了。
老太太想起一件事來,溫言說道:“……明天就要出閣了,你去看看你姨娘罷。”
書香驚訝地抬起頭來,對上老太太鼓勵的眼神。
沈府裏妻妾地位分明,大姨娘雖然是書香的親生姨娘,名分上卻是奴婢,而書香盡管是庶出卻是主子。因此一向隻有大姨娘去行雲閣見書香,書香卻不能去姨娘住的院子看大姨娘,否則就是低了身份。
而現在大姨娘臥病在床,又不能出來見書香,書香心裏暗暗惦記卻又不敢表現出來。誰知老太太竟然這樣爽快地說了出來。
書香心裏感激不已,深深地給老太太行了禮:“孫女多謝祖母。”
老太太點點頭,母女連心,書香雖然從來沒有露出過想去看大姨娘的意思,心裏卻一直是惦記著,否則又怎麽天天打發人去看大姨娘。老太太一向看重孝道,若是人連生下自己的人都不惦記著,和禽獸又有什麽分別。
何況雖然幾個姨娘生下的子女都是由大太太教導著,可是老太太一想到大太太做下的那些事,就覺得大太太這個母親做得實在是不夠格。也難怪這些庶子庶女不能從心裏頭敬著大太太。
老太太疲憊地閉上眼睛,吩咐采霜道:“把西廂房收拾出來,今兒就讓七丫頭住在這兒罷。明兒起來我也好照看。”(未完待續)
風清月朗,浮光耀金。靈香命小丫環熄了燈籠,明澈的月光灑落下來,在靈香和書香身上鍍了一層淡淡的光暈。書香墨玉般瑩潤的眼睛中折射著點點星光,越發顯得靈動嬌媚。
兩人沉默了半晌,靜靜地欣賞這美好的夜色,許久,靈香才幽幽地歎了口氣:“如此良辰美景,往後也不知能不能和妹妹一同賞月了。”
書香聽了這話也十分感慨,明日靈香就要出嫁了,過了這個夜晚,她和靈香見麵的機會就少了。在沈府裏,除了老太太,便隻有靈香是真心的對她好,許多知心話,也隻能和靈香說。可是到了明日,靈香就要嫁做他人婦,以後姐妹相親相愛的日子,就要漸漸變成回憶了。
書香怕勾起靈香的傷感,笑道:“往後良辰美景,自然有更好的人陪著姐姐,姐姐何必作此閨中怨語。”
靈香被書香說得臉色一紅,幸好夜色漸濃,不曾被書香發覺。靈香說道:“你也別隻顧著說我,過幾日也是你的好日子。我倒是擔心寧府那邊的人不好應對,怕你受了委屈。”
書香想起寧致達在外的名聲,不由得臉色微微黯然,不過轉瞬便消失了。反倒是寧致遠的音容笑貌,在腦海裏越發的清晰。
靈香看著書香出神的樣子,反倒看得呆了:“轉眼七妹妹也長大了,要是三姐姐還在,看到七妹妹指不定有多麽喜歡。”
書香鼻子微酸,忙轉過頭掩飾過了,說道:“逝者已矣,六姐姐也不必太感傷了。”
靈香望著天邊那顆明亮的星,輕聲說道:“那時候你還小,我和三姐姐最是要好。三姐姐最喜歡我親手製的春茶,還曾經題了一首詞給我。”
書香悵然地喃喃念道:“雨潤帶言。杏花不滴相思瓣。苦澀回甘,一如當年相見。”
靈香訝異地看著書香:“妹妹也知道?”
書香低下頭。從前與靈香那些回憶一幕幕在眼前掠過。她曾經多麽不舍得離開靈香,不舍得疼愛她的親人。
這一刻她如此感謝上天,給了她第二次生命,讓她能夠好好地和靈香再續姐妹情分。
書香勉強笑笑:“我曾經在三姐姐案上看到過這首詞。”
靈香苦澀地笑:“可惜真真兒是‘物在人亡無見期’了!”
書香拉著靈香的手,緊緊握著。低聲說道:“三姐姐雖然沒了,可是她一定會知道姐姐的心意。”
靈香也握住書香的手,說道:“不知為什麽,我總覺得你和三姐姐很像。一樣的聰慧。一樣的溫柔。隻是你比三姐姐多了幾分心計。要是三姐姐也能對人多些提防,也就不會被二姐姐……”
靈香打住了話頭,臉色沉凝。
書香勸慰靈香道:“明兒是姐姐的好日子。姐姐何必這樣感傷,若是三姐姐知道了,一定也不喜歡姐姐這樣怨天尤人。”
靈香勉強笑道:“你說得也是。三姐姐總是喜歡我高興的樣子,我怎麽能這個時候讓三姐姐和我一起傷心。”
書香露出笑容來,說道:“這才是我的好姐姐呢!”
靈香又說起寧府的事。不放心似的叮囑著書香:“……嫁過去以後可要凡事小心。聽說寧府現在是大房掌家,你嫁過去是在二房裏過活。你是明白道理的人,也不需要我多說,隻是那個靖遠侯……你可要多多小心。”
書香說道:“姐姐放心,我自有分寸。”頓了頓又笑道。“姐姐還是多想想自己罷。”
靈香一愣,這才想起自己也是待嫁的身份。不禁笑道:“我還不是擔心你,促狹的丫頭。”
書香笑容淡了些,說道:“姐姐的心性脾氣自然是好的,隻是有時行事說話未免太鋒利了些。俗話說‘世道每逢謙處好,人情常在忍中全’。尚家又是公侯世家,姐姐千萬記得要多包容些,多擔待些。”
靈香笑著說道:“怎麽反倒是你來教訓我?你也不過是十幾歲的丫頭呢!”
話雖如此說,書香的話,靈香卻暗暗記在了心裏,和書香也更親近了幾分。
兩人低聲說了半夜的衷腸話,直到天快亮了,碧峰出來催靈香梳洗打扮,書香才回了行雲閣。
*
轉眼到了六月二十五日,頭幾天錦瑟和碧萱等人就忙碌起來,將書香日常用的東西都收拾起來,大奶奶一早就來催,外頭又有嫁妝,以及老太太和沈萬宏送的添箱,太後賜下的添妝,各府送的禮物,七七八八地裝了十幾車,忙亂了大半日才整理好,大奶奶親自帶著管事的婆子送到了寧府。
書香坐在空蕩蕩的房間裏,望著窗外盛開的牡丹花。這個房間她住了一年多,此刻離別在即,她頓生不舍。
她的視線從窗外移進了房內,大紅的嫁衣搭在衣架子上,上頭金線的繡雲飛鳳折動著點點光芒,讓人舍不得挪開眼睛。
明日,她就要穿上這身嫁衣,堂堂正正地出嫁了。想起自己在婚事上的波折,她不禁百感交集。無論怎麽樣,她畢竟沒有讓自己受委屈。而且還是和一個她已經親眼見過的男子成親,總比那些盲婚啞嫁的小姐們好多了。
何況,還是一個她心裏有淡淡好感的男子。想起寧致遠溫和的樣子,書香的嘴角露出一絲羞澀卻歡愉的笑。
可是往後,她就不再是有沈老太太和沈萬宏護著的沈七小姐了,而是靖遠侯府的寧二奶奶。以後再有什麽事,她隻能靠自己了。
書香臉上的笑容漸漸褪去,眼中露出堅毅和果敢來。經曆過生死,書香知道一個道理:隻有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她絕對不會讓自己再淪為他人的工具,再受他人的欺淩。庶女的身份又怎樣?隻要擁有強大的內心,一樣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錦瑟進了房:“小姐,老太太叫您過去呢!”
書香收起了思緒,緩緩站起身。
*
老太太看著淡然自若的書香,露出笑容來:“過來我身邊坐。”
老太太拉著書香的小手,仿佛怎麽看也看不夠,這麽乖巧聰慧的孫女,明天就要嫁到別人家了。
想到這裏老太太忍不住傷感起來,畢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前幾天又剛剛嫁出了靈香,老太太眼睛一熱便想掉眼淚。
書香握著老太太的手柔聲說道:“祖母。”
老太太點點頭,答應了一聲:“好孩子,明兒到了寧府,可要好好過日子。”
老太太低聲囑咐了書香好一會兒,采霜從外頭帶婆子搬了兩隻小箱子進來。老太太這才想起來:“這是老家的香樟樹做的箱子,今兒才送過來。幸好還來得及。”
書香有些驚訝。沈家籍貫在江南,許多事情還保留著江南的習俗。江南大戶人家,如果生了女兒,就在院子裏種兩棵香樟樹,等到女兒長成,院子外頭的人看見了,便知道這家有女兒待嫁。等女兒出嫁的時候,就會砍掉香樟樹,做成箱子,裏麵裝滿絲綢,取“兩廂廝守”(兩箱絲綢)的意思。
可是沈府入京已經多年,許多習慣都已經入鄉隨俗了,書香沒料到老太太竟然還記著這些。
采霜笑著說道:“四小姐、五小姐和六小姐都沒趕上,幸好緊趕慢趕著總算趕上了七小姐的日子。老太太也別隻顧著和七小姐說話,倒是該打賞打賞底下日夜趕工的工匠呢!”
老太太笑道:“倒是我忘記了。你說得很是,該重重地打賞!”
采霜亮晶晶地眼睛看著書香:“奴婢恭喜七小姐了。”
書香臉上微紅,低著頭笑了。
老太太想起一件事來,溫言說道:“……明天就要出閣了,你去看看你姨娘罷。”
書香驚訝地抬起頭來,對上老太太鼓勵的眼神。
沈府裏妻妾地位分明,大姨娘雖然是書香的親生姨娘,名分上卻是奴婢,而書香盡管是庶出卻是主子。因此一向隻有大姨娘去行雲閣見書香,書香卻不能去姨娘住的院子看大姨娘,否則就是低了身份。
而現在大姨娘臥病在床,又不能出來見書香,書香心裏暗暗惦記卻又不敢表現出來。誰知老太太竟然這樣爽快地說了出來。
書香心裏感激不已,深深地給老太太行了禮:“孫女多謝祖母。”
老太太點點頭,母女連心,書香雖然從來沒有露出過想去看大姨娘的意思,心裏卻一直是惦記著,否則又怎麽天天打發人去看大姨娘。老太太一向看重孝道,若是人連生下自己的人都不惦記著,和禽獸又有什麽分別。
何況雖然幾個姨娘生下的子女都是由大太太教導著,可是老太太一想到大太太做下的那些事,就覺得大太太這個母親做得實在是不夠格。也難怪這些庶子庶女不能從心裏頭敬著大太太。
老太太疲憊地閉上眼睛,吩咐采霜道:“把西廂房收拾出來,今兒就讓七丫頭住在這兒罷。明兒起來我也好照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