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晨是被冷醒的,這個身體可真命大,這天空中又開始下起了小雨,她在雨裏躺了一個晚上,四天沒吃過東西了,竟然還能動,這真的是一個奇跡!
竟然老天爺還不放她走,生活的困苦就得繼續著,方晨站起身來,該麵對的還是得麵對。方晨一隻扶著腰,另一手捂著額頭,抬頭看著天空,雖然下著小雨,但是天已經大亮,她竟然暈睡了那麽久,希望不會感冒才好,身子淋露露還真不好受,在想好要怎麽渡過這種日子之前,方晨覺得,她最先應該做的就是換一套衣服,於是的,她轉身就要往屋裏走,可是她剛走一步,就踩到什麽東西,然後滑倒了。
堅難的爬起身,這鄉下小石子本就多,方晨也不想回頭看害她踩倒的東西是什麽,她慢悠悠的走到房間裏,但很快的又跑了出來。她記得她門口是沒有小石頭的,而剛才她踩到的是,分明就是又硬又滑的東西,最主要的是,這東西以前是沒有的!
再一次出到門品的方晨,驚喜的發現了蝸牛這種東西,這下雨天,蝸牛最喜歡爬到牆角,原主也是知道的這點,隻是原先的時候,村裏也有煮過蝸牛,但是吃死了人,然後不知道什麽傳的,大家都知道蝸牛是不能吃的,別人以為不能吃,可方晨可不是這麽認為的。
“茲!”想到紅燒蝸牛肉,方晨流起了口水,雖然家裏什麽作料都沒有,但是現在她的要求很低,隻要能吃就行了!想到這兒,方晨直奔向牆角。
在房子的四周找了找,還真讓方晨找到了很多蝸牛,連下了一個月多月的雨,這蝸牛在牆角多得是,選些大的,撿了一兜了以後,方晨就停手了,反正這蝸牛在牆角邊就有,等她吃飽有精力了,再來善後。
等到生火的時候,方晨就為難了,她現在有兩種可以生火的方法,一種是鑽木起火,另一種是用打火石,兩種方法都是最原始的方法,不管那一種起火都不容易,以她現在的力氣來說的話,用打火石她是沒那個力氣,最後隻能是鑽木起火了。
想像是簡直的,但是等方晨生火的時候,才知道鑽木起火是多麽困難的事,鑽到一半的時候,方晨就放棄了,這鑽木要用到的木頭比較大,家裏現在沒有,隻能用前幾天剛倒塌下來的房梁充當工具,可是這房梁沒幹透,她覺得這火生不起,最後,隻好拿起了石頭。
如此整了大約一刻鍾後,方晨的火才生了起來,本來以為這就完事了,但是等到方晨燒水的時候才發現,那個鍋竟然是漏水的,好吧,是她忘了,原主的記憶裏,這個鍋炒點東西還行,但要煮什麽的,那是不行了。看著自己好不容易起生起來的火又滅了,方晨差點暈了過去,這個時候,她真的想生吃這蝸牛!
火滅了就隻能再起,這一次起火沒出什麽意外,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火也不難起,這一次方晨不打算煮要,拿上幾根小棍子,從蝸牛的尾尖串進去,直接放到火上烤了。
吃到蝸牛肉的時候,雖然這火候不行,裏頭還有泥土,又沒有什麽配料,吃起來還有一股葷味,但是方晨卻覺得,這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了,她都吃得哭去了。隻有體驗過快被餓死的感覺,才會知道,這食物有多可貴,以至的,都過去很多年後,方晨已經大地主的時候,還是那麽的省糧。
吃飽後,時間已經是中午了,吃飽了並不代表力氣就來了,要不是原主吃了太多苦,這胃什麽都能消化的話,她一下子吃下那麽多蝸牛,肯定得胃痛不可。這人一吃飽就會犯困,方晨也一樣,吃飽了以後,她不管自己身上有多髒,衣服早在她烤蝸牛的時候就幹了,倒在床上,方晨美美的睡了過去。(.)
一覺醒來已是下午,下午幾刻鍾方晨是不知道了,又不出太陽的,她隻知道天沒有黑。知道牆角的那些蝸牛就是自己往後的糧食,方晨可不敢待慢,醒來了以後,就來到了牆角,看到那些蝸牛跟她早上來看到的,並沒有區別了以後,才放下了心來。不過,她覺得自己要想個辦法,把蝸牛關起來才行。
這蝸牛的營養價值高,要放在現代,她絕對不會看到這麽多的蝸牛,要不是這裏的人不識貨,她想找到一個都難。這養蝸牛方晨是知道的,在前世的時候,她去玩那個農家樂時,看人家養過,自己也動過手,這蝸牛的食草性動物,隻要有足夠的草,他們繁殖得很快。
開始養蝸牛後,方晨就沒有再餓過,她每天都會到村裏去討飯,雖然沒讓她討到過一次,但做做樣子她還是會的,要是她不去討,可是又沒有餓死的話,就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了,方晨是最不相信人性的,要是村裏的人都知道這蝸牛可以養著來吃的話,那些餓急的人,會對她這小孤女做些什麽,就說準了。
討飯的時候,方晨也不是白去的,去的時候,她注意到別人家的牆角邊也有些蝸牛,回來的時候,她都順了回來,於是的,每次出去的時候,她口袋裏都是空的,可是回來的時候,都裝上的滿滿的蝸牛!
雨停了以後,村裏的人又開始忙活起來。現在種晚季的莊稼有些早,但是大家都等不急了,再說了,他們以前隻種一季的話,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種的,村裏的人忙著種莊稼,這個時候想要方晨幫忙的人家就多了起來,方晨去幫了一家,可是到吃飯的時候,方晨吃的是看得見底的‘粥’人家吃的是麵糊,這待遇差別太大,方晨有些受不了,於是的,她又學會了一種新本領,那就是在大家種莊稼的時候,她就躲得遠遠的,讓他們找不著。
莊稼種下去後並不馬上就能收,村裏人的人過日子是越發的絕望了,從現在到新米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可是現在家裏還有糧食的人家很少。方晨現在每天又多了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躲人,這是為什麽呢?原來她原本幹瘦的臉上有了點肉,怕被人打主意,她隻好每天都往臉上摸黑泥,看到人就跑。
六月的豔陽照著大地,大雨過後雨水量就很少,地裏的莊稼都是病懨懨的,村裏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生息,平日裏出來打鬧的孩子少了,地裏抓蟲除草的人卻多了起來,在村裏人的眼裏,每一棵莊稼都是救命的糧食,雨水不多,村裏的人隻能挑水灌地了。
災年收益最大的就是地主了,方晨在村裏走動的時候,聽得最多的就是以地換糧了,地主家地多,這糧食也多,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拿糧食來換地。而現在事情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土地雖然農民的根,但要是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就算是根也得舍棄。於是的,每天都會有人用自家的地,去換取那為數不多的糧食。
日子很快就到了八月,已經絕望的村人們,終於等來了一個好消息,他們這邊鬧旱災水災,但別的地方並沒有,這早季的糧食收上來了以後,官府終於抽出糧食送往受災的地區,而他們村也在其中!聽到這個消息,村裏的人就像聽到了希望一樣,平日已經很少見的孩子們,竟然又開始在村裏玩耍了。
可是,方晨卻高興不起來,這事大家都高興了,為什麽方晨卻不高興呢,這就要從村長家說起了,方晨在村裏住了幾年了,早已安家留戶到了村裏,可是本應該分給她的田地被村長分給別人家‘照顧’,這發糧的時候,是按官府裏登記的戶口領的,這事是這麽算不錯,可是到方晨去領的時候,村長卻說,方晨從來都沒有交過稅,所以不能領糧,天知道她家的地都分給了別人種,這收稅什麽的,竟然還要她交!
看著大家高高興興的去領糧,方晨就在一旁瞪眼。發糧的很公平,是安平時交稅的量發的,自家的地有那幾家在種方晨是知道的,看著他們高高興興的把原本該分給自已的糧食分走,方晨一臉的怨念,可是沒辦法,她爭不過他們,再說了,她還要在村裏討生活,不能得罪村裏的人!
別人有米吃,可方晨沒有,她隻能另想辦法,於是當大家都吃上了白粥後,方晨進了後山。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老是吃蝸牛不行,吃了一個多月的烤蝸牛,現在她是見到蝸牛就想吐,雖然山裏很危險,但運氣好的話,還能找到些野果,為了活命,方晨沒別的選擇。
現在已經過去一個多月,山裏的動物已經恢複了以往的生息,遠遠的還能看到那麽幾隻野雞野兔,但是方晨沒敢打它們的主意,村裏的人這些日子沒少禍害它們,這些動物機靈著呢。
進山主要想找的是些野果野菜,離村裏近的山頭都被村裏的人找光了,方晨隻好到遠一點的地方找。山裏的路不好走,而且蚊子還頂多的,方晨出來的時候沒有準備好,走在山路上,被蚊子叮了很多個包。路越走越荒涼,方晨是背著自家的小背簍出來的,路上見到能吃的野菜,不管老嫩都讓方晨給收了起來。
不過野菜的話,山裏並不多,因為山裏的樹高,又常年沒人經過,樹底下都是厚厚的一層樹葉,這野菜想長起來就難了,方晨找到最多的,還是一些菌類,深山裏很少有人走動,於是的,她找到的菌類就多了起來。
方晨不知道自己這樣過了多久的時間,她摘菌的時候,動作很快,這深山裏的,她又是一個人,要是遇到什麽野獸的話她就危險了,所以摘菌類的時,方晨確認它們是無毒的以後,摘了就直接扔到背簍裏,等到背簍一滿,方晨就準備回去了。
不過,等方晨抬起頭,才悲哀的發現,她竟然迷路了。說來,方晨的方向感不好,在前世的時候,她就是個百分百的路癡,穿越到這裏來的時候,把這個毛病給帶了過來。蹲下來這麽久,這站起來就有些眼光,看了看四周,方晨很迷茫,然後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在森林裏迷路了要怎麽辦呢?實話說,方晨沒有過在森林裏迷路的經驗,不過呢,沒迷這路,但總知道迷路了要什麽辦,看了一會兒,方晨就知道方向了。雖然知道方向了,但是方晨並沒有找到來的路,她個人感覺的話,隻要方向沒錯,順著那個方向走,肯定會找到回家的路。
村裏的人分到糧,終於又有了點人氣,但正因為這個樣子,方晨要擔心的地方才多了。村裏的小孩子沒少欺負她,要是在以前還好,可是她現在是誰啊,二十一世紀穿越來的方晨,怎麽能讓這小屁孩欺負了去呢?當然是能躲多遠就有多遠,能不見最好不見。
每次出去,方晨都擔心家裏的糧食幹貨被人發現,雖然官府發了糧,但是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就算發了糧,也不可能真的發很多,最多就是餓不死而已,缺糧的情況並沒有因此得到改善。這糧也隻發了一次,會過日子的人就省著花,不會的話,就早早的把糧吃光,發了官糧後,很多人都認為發過第一次,還有第二次,可是這第二次去遲遲沒來,先前大吃大喝的人家,現在就開始擔心了。
先不管別人怎麽擔心,方晨家在村末的半山腰上,平時肯定就沒有人上去,雖然她擔心別人搶她的幹貨,但是這事並沒有發生,村裏的人都知道,就算她真找到了什麽好東西,還不夠她自己吃的。
每天都進山,采了半個月的菌類後,方晨終於又找到了新的事。這事就要從村門前的那條河水開始說起了,這半個月來,沒有下過一場雨,村後的那條河也沒那麽急了,水位也慢慢下降,河裏的魚也開始出現了,在水退下去的時候,有些魚就被留在了河岸上,村裏的小孩們,這個時候每天都在河岸邊找魚,方晨也不例外。
村裏的人都會看好他們的孩子,不會讓他們到危險的地方,可是方晨沒有人管,就算再什麽危險,她也得去。雖然身子還是個小孩,但是靈魂去是個大人,方晨知道怎樣的地方她去不了,要注意什麽,小心什麽,雖然捉魚捉得很驚險,但是每天的收獲總是有的。
到曬魚的時候,這就是一個問題了。現在的太陽是大,可以曬成魚幹,但是沒有鹽,這魚幹曬的時候,都是腥味,還會引來蒼蠅螞蟻等蚊蟲,方晨為了此事,隻好進山裏找找看有沒有駁蚊蟲的草,好在,這駁蚊蟲的草不能吃,方晨也到了一些,她把它們都移到了家裏,才暫時解決了那個困難。
魚呢,總有捉完的一天,方晨看了看自己這幾天的收獲,就隻有十來斤的魚幹,雖然說這魚也不少了,但是要說光吃魚幹,吃個十天半個月的話,這魚幹就少了。
再一次失望的走過河岸邊,方晨看了看今天的收獲,就隻有兩條拇指大小的小魚,回到家跟草菇打湯,雖然可以喝個半飽,但是一個下午的功夫就這麽白費了。
現在河岸上的魚幾乎找光了,村裏的小孩子都不過來,方晨打算明天繼續進山,延著河岸往回走,雖然知道現在的魚難找了,但是方晨還是認真的都看過去一遍。
“咦,這些洞!”認真總是沒錯的,這段時間方晨偶爾也能找到一兩個田螺,但是發那麽大的河水,這田螺也被衝走,就算找到一兩個,方晨都是養起來的。今天她看有沒有田螺的時候,竟然讓她注意到了,以往沒有注意到的貝殼!
“太好了,這貝殼也可以吃!”想到可能會有貝殼,方晨蹲下身,就摸起了那些小洞。看著摸出來的貝殼,方晨立馬就想到了吃,這貝殼用水煮開,貝殼裏的肉就跟殼分開,雖然味道不怎樣,但是餓不死人!而這貝殼是可再生資源,她注意過,村裏的人都沒有吃地這東西,記憶中也沒有人注意過,也就是說,現在隻有她一個人想到這貝殼是能吃的,這代表什麽?代表她有一個可利用的糧食基地!
“要是再有點鹽就好了!”看著這貝殼,方晨心裏高興的同時,又為自己的處境擔心了。雖然這貝殼能吃,但是吃了一個多月沒有鹽的日子,這日子過一兩天還行,但要是一直弄不到鹽的話,她的身體受不了的。
方晨不是沒有想過離開顧家村,隻是離開顧家村她又能去那裏呢?現在又是災難年,到處都鬧饑荒,雖然她不知道鎮裏的情況,但卻知道村裏的情況,村裏有好幾戶人家已經開始賣兒賣女了,人家親生的都要賣了,她要敢出去的話,那天被抓去賣了都不知道。而最怕的還是,別的地方她更不熟悉,到了那裏,會不會有吃的,就是個問題了,她不敢去拚。
“要不這樣?”方晨想到了自家家裏的一些草藥,那些是她平時進山的時候采的,她沒有專門去找草藥,路過看到了才拿回來的,她不知道那些草藥的價值,但知道這些草藥的作用,都是平時小傷小痛會用到的,她是摘回來給自己備用的,那個人沒有個小痛小病的,這些日子,方晨可沒少用擦傷藥。
“可是,鎮裏真有人收這個草藥嗎?”往回走的路上,方晨就思考了。這些草藥她知道是好用,但是她不知道鎮裏的太夫家會不會缺這些草藥,平時裏她沒有上鎮上過,雖然知道鎮上的路什麽走,但是鎮裏的太夫家住那裏,她是不知道的,連太夫家都不知道,別的她就更不知道了。
“不試試看,什麽知道沒人收呢?”方晨很快的就給自己打氣,希望總是有的,她是不知道鎮上的太夫家住那裏,但是可以問啊,她不知道,別人肯定知道!
第二天天一亮,方晨就背著草藥進鎮裏了,鎮裏每過五天是趕集日,而昨天才剛趕集日,路上都沒人,從顧家村走到鎮裏,要真兩個小時的路,方晨人小腳短,走了三個小時才走到了鎮裏。
“大娘,你知道鎮上太夫家在那裏嗎?”一到鎮上,方晨就找人問了。雖然現在是鬧饑荒,但是鎮上還是能看到有人走動的,有人流就有生意,鎮上做生意的人還在開門,方晨就找一個做生意的人問了。
“你找太夫啊,鎮上總共有三個太夫,不知道小妹妹你找那一位太夫了。”開鋪子的大娘並沒有因為方晨人小就不回答她的問題,他們在鎮上做生意的,要跟來往的人打好關係才行。
“三個,那大娘你知道那個大夫會收藥材嗎?”記憶中,這個鎮蠻大的,就隻有三個太夫,這太夫每天都要出診。
“收藥的話,三個人都收。”前陣子老下雨,生病的人也多,太夫收中的藥也不夠了,最近正在收藥材,大娘每天都給見到好幾個人背著藥材一鎮裏來賣的。
“那……離這裏最近的是那個太夫呢?”收就好,方晨沒指望這藥材能賺大錢,隻希望有了這藥材了以後,她能多換些鹽回去,前陣子大雨,這鹽運不回來,她聽村裏的人說,一斤鹽老貴著呢!
“離這裏最近的就是保安堂了,不過小姑娘,你最好到離這裏最遠的同仁堂去,同仁堂收的藥材,價格最公道了。”大娘見方晨自己過來,又個女孩,就介紹她到最遠的同仁堂去,別的地方雖然也有收藥的,但是那些人都想低價收,要是熟客還好,這新的客人啊,沒跟收藥材的人熟之前,都是虧本的。
“那大娘,同仁堂從那裏去呢?”方晨在村裏的時候,也聽到村裏的大娘們說過,小病小痛的話,最好去找同仁堂,他們的藥不花什麽錢。
“同仁堂的話,你就要一直走了。走到集市的最裏頭,就看到同仁堂三個大字了,要是你不認識字的話,可以問一下四周的人,同仁堂是老字號了,鎮裏的人都知道在那裏的。”來過鎮上的人都知道同仁堂的位置,同仁堂是他們鎮上開辦得最久的醫館了。
“那謝謝大娘了。”說完,方晨就往同仁堂的方向走去,半路上,方晨也見到一個跟她一樣背著藥材的人,不過人家是往回走,別人都買出去了,收藥的人應該還在,方晨加快了腳步。
方晨來過到同仁堂的時候,剛好裏頭沒有人在賣藥,她進去的時候,就到她賣了。
賣藥賣得很順利,至少在方晨看來是這樣的,來賣之前,方晨是問過村裏唯一懂得草藥的人的,那個人雖然懂得的藥材不多,但也是村裏的太夫了。方晨拿過來的藥都是同一種,雖然她知道很多種草藥,但是這裏的人卻不知道,她隻能拿來別人知道的。
拿著賣草藥得來的八十三文錢,方晨離開了藥堂,鹽啊鹽,我來了!
竟然老天爺還不放她走,生活的困苦就得繼續著,方晨站起身來,該麵對的還是得麵對。方晨一隻扶著腰,另一手捂著額頭,抬頭看著天空,雖然下著小雨,但是天已經大亮,她竟然暈睡了那麽久,希望不會感冒才好,身子淋露露還真不好受,在想好要怎麽渡過這種日子之前,方晨覺得,她最先應該做的就是換一套衣服,於是的,她轉身就要往屋裏走,可是她剛走一步,就踩到什麽東西,然後滑倒了。
堅難的爬起身,這鄉下小石子本就多,方晨也不想回頭看害她踩倒的東西是什麽,她慢悠悠的走到房間裏,但很快的又跑了出來。她記得她門口是沒有小石頭的,而剛才她踩到的是,分明就是又硬又滑的東西,最主要的是,這東西以前是沒有的!
再一次出到門品的方晨,驚喜的發現了蝸牛這種東西,這下雨天,蝸牛最喜歡爬到牆角,原主也是知道的這點,隻是原先的時候,村裏也有煮過蝸牛,但是吃死了人,然後不知道什麽傳的,大家都知道蝸牛是不能吃的,別人以為不能吃,可方晨可不是這麽認為的。
“茲!”想到紅燒蝸牛肉,方晨流起了口水,雖然家裏什麽作料都沒有,但是現在她的要求很低,隻要能吃就行了!想到這兒,方晨直奔向牆角。
在房子的四周找了找,還真讓方晨找到了很多蝸牛,連下了一個月多月的雨,這蝸牛在牆角多得是,選些大的,撿了一兜了以後,方晨就停手了,反正這蝸牛在牆角邊就有,等她吃飽有精力了,再來善後。
等到生火的時候,方晨就為難了,她現在有兩種可以生火的方法,一種是鑽木起火,另一種是用打火石,兩種方法都是最原始的方法,不管那一種起火都不容易,以她現在的力氣來說的話,用打火石她是沒那個力氣,最後隻能是鑽木起火了。
想像是簡直的,但是等方晨生火的時候,才知道鑽木起火是多麽困難的事,鑽到一半的時候,方晨就放棄了,這鑽木要用到的木頭比較大,家裏現在沒有,隻能用前幾天剛倒塌下來的房梁充當工具,可是這房梁沒幹透,她覺得這火生不起,最後,隻好拿起了石頭。
如此整了大約一刻鍾後,方晨的火才生了起來,本來以為這就完事了,但是等到方晨燒水的時候才發現,那個鍋竟然是漏水的,好吧,是她忘了,原主的記憶裏,這個鍋炒點東西還行,但要煮什麽的,那是不行了。看著自己好不容易起生起來的火又滅了,方晨差點暈了過去,這個時候,她真的想生吃這蝸牛!
火滅了就隻能再起,這一次起火沒出什麽意外,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火也不難起,這一次方晨不打算煮要,拿上幾根小棍子,從蝸牛的尾尖串進去,直接放到火上烤了。
吃到蝸牛肉的時候,雖然這火候不行,裏頭還有泥土,又沒有什麽配料,吃起來還有一股葷味,但是方晨卻覺得,這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了,她都吃得哭去了。隻有體驗過快被餓死的感覺,才會知道,這食物有多可貴,以至的,都過去很多年後,方晨已經大地主的時候,還是那麽的省糧。
吃飽後,時間已經是中午了,吃飽了並不代表力氣就來了,要不是原主吃了太多苦,這胃什麽都能消化的話,她一下子吃下那麽多蝸牛,肯定得胃痛不可。這人一吃飽就會犯困,方晨也一樣,吃飽了以後,她不管自己身上有多髒,衣服早在她烤蝸牛的時候就幹了,倒在床上,方晨美美的睡了過去。(.)
一覺醒來已是下午,下午幾刻鍾方晨是不知道了,又不出太陽的,她隻知道天沒有黑。知道牆角的那些蝸牛就是自己往後的糧食,方晨可不敢待慢,醒來了以後,就來到了牆角,看到那些蝸牛跟她早上來看到的,並沒有區別了以後,才放下了心來。不過,她覺得自己要想個辦法,把蝸牛關起來才行。
這蝸牛的營養價值高,要放在現代,她絕對不會看到這麽多的蝸牛,要不是這裏的人不識貨,她想找到一個都難。這養蝸牛方晨是知道的,在前世的時候,她去玩那個農家樂時,看人家養過,自己也動過手,這蝸牛的食草性動物,隻要有足夠的草,他們繁殖得很快。
開始養蝸牛後,方晨就沒有再餓過,她每天都會到村裏去討飯,雖然沒讓她討到過一次,但做做樣子她還是會的,要是她不去討,可是又沒有餓死的話,就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了,方晨是最不相信人性的,要是村裏的人都知道這蝸牛可以養著來吃的話,那些餓急的人,會對她這小孤女做些什麽,就說準了。
討飯的時候,方晨也不是白去的,去的時候,她注意到別人家的牆角邊也有些蝸牛,回來的時候,她都順了回來,於是的,每次出去的時候,她口袋裏都是空的,可是回來的時候,都裝上的滿滿的蝸牛!
雨停了以後,村裏的人又開始忙活起來。現在種晚季的莊稼有些早,但是大家都等不急了,再說了,他們以前隻種一季的話,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種的,村裏的人忙著種莊稼,這個時候想要方晨幫忙的人家就多了起來,方晨去幫了一家,可是到吃飯的時候,方晨吃的是看得見底的‘粥’人家吃的是麵糊,這待遇差別太大,方晨有些受不了,於是的,她又學會了一種新本領,那就是在大家種莊稼的時候,她就躲得遠遠的,讓他們找不著。
莊稼種下去後並不馬上就能收,村裏人的人過日子是越發的絕望了,從現在到新米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可是現在家裏還有糧食的人家很少。方晨現在每天又多了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躲人,這是為什麽呢?原來她原本幹瘦的臉上有了點肉,怕被人打主意,她隻好每天都往臉上摸黑泥,看到人就跑。
六月的豔陽照著大地,大雨過後雨水量就很少,地裏的莊稼都是病懨懨的,村裏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生息,平日裏出來打鬧的孩子少了,地裏抓蟲除草的人卻多了起來,在村裏人的眼裏,每一棵莊稼都是救命的糧食,雨水不多,村裏的人隻能挑水灌地了。
災年收益最大的就是地主了,方晨在村裏走動的時候,聽得最多的就是以地換糧了,地主家地多,這糧食也多,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拿糧食來換地。而現在事情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土地雖然農民的根,但要是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就算是根也得舍棄。於是的,每天都會有人用自家的地,去換取那為數不多的糧食。
日子很快就到了八月,已經絕望的村人們,終於等來了一個好消息,他們這邊鬧旱災水災,但別的地方並沒有,這早季的糧食收上來了以後,官府終於抽出糧食送往受災的地區,而他們村也在其中!聽到這個消息,村裏的人就像聽到了希望一樣,平日已經很少見的孩子們,竟然又開始在村裏玩耍了。
可是,方晨卻高興不起來,這事大家都高興了,為什麽方晨卻不高興呢,這就要從村長家說起了,方晨在村裏住了幾年了,早已安家留戶到了村裏,可是本應該分給她的田地被村長分給別人家‘照顧’,這發糧的時候,是按官府裏登記的戶口領的,這事是這麽算不錯,可是到方晨去領的時候,村長卻說,方晨從來都沒有交過稅,所以不能領糧,天知道她家的地都分給了別人種,這收稅什麽的,竟然還要她交!
看著大家高高興興的去領糧,方晨就在一旁瞪眼。發糧的很公平,是安平時交稅的量發的,自家的地有那幾家在種方晨是知道的,看著他們高高興興的把原本該分給自已的糧食分走,方晨一臉的怨念,可是沒辦法,她爭不過他們,再說了,她還要在村裏討生活,不能得罪村裏的人!
別人有米吃,可方晨沒有,她隻能另想辦法,於是當大家都吃上了白粥後,方晨進了後山。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老是吃蝸牛不行,吃了一個多月的烤蝸牛,現在她是見到蝸牛就想吐,雖然山裏很危險,但運氣好的話,還能找到些野果,為了活命,方晨沒別的選擇。
現在已經過去一個多月,山裏的動物已經恢複了以往的生息,遠遠的還能看到那麽幾隻野雞野兔,但是方晨沒敢打它們的主意,村裏的人這些日子沒少禍害它們,這些動物機靈著呢。
進山主要想找的是些野果野菜,離村裏近的山頭都被村裏的人找光了,方晨隻好到遠一點的地方找。山裏的路不好走,而且蚊子還頂多的,方晨出來的時候沒有準備好,走在山路上,被蚊子叮了很多個包。路越走越荒涼,方晨是背著自家的小背簍出來的,路上見到能吃的野菜,不管老嫩都讓方晨給收了起來。
不過野菜的話,山裏並不多,因為山裏的樹高,又常年沒人經過,樹底下都是厚厚的一層樹葉,這野菜想長起來就難了,方晨找到最多的,還是一些菌類,深山裏很少有人走動,於是的,她找到的菌類就多了起來。
方晨不知道自己這樣過了多久的時間,她摘菌的時候,動作很快,這深山裏的,她又是一個人,要是遇到什麽野獸的話她就危險了,所以摘菌類的時,方晨確認它們是無毒的以後,摘了就直接扔到背簍裏,等到背簍一滿,方晨就準備回去了。
不過,等方晨抬起頭,才悲哀的發現,她竟然迷路了。說來,方晨的方向感不好,在前世的時候,她就是個百分百的路癡,穿越到這裏來的時候,把這個毛病給帶了過來。蹲下來這麽久,這站起來就有些眼光,看了看四周,方晨很迷茫,然後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在森林裏迷路了要怎麽辦呢?實話說,方晨沒有過在森林裏迷路的經驗,不過呢,沒迷這路,但總知道迷路了要什麽辦,看了一會兒,方晨就知道方向了。雖然知道方向了,但是方晨並沒有找到來的路,她個人感覺的話,隻要方向沒錯,順著那個方向走,肯定會找到回家的路。
村裏的人分到糧,終於又有了點人氣,但正因為這個樣子,方晨要擔心的地方才多了。村裏的小孩子沒少欺負她,要是在以前還好,可是她現在是誰啊,二十一世紀穿越來的方晨,怎麽能讓這小屁孩欺負了去呢?當然是能躲多遠就有多遠,能不見最好不見。
每次出去,方晨都擔心家裏的糧食幹貨被人發現,雖然官府發了糧,但是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就算發了糧,也不可能真的發很多,最多就是餓不死而已,缺糧的情況並沒有因此得到改善。這糧也隻發了一次,會過日子的人就省著花,不會的話,就早早的把糧吃光,發了官糧後,很多人都認為發過第一次,還有第二次,可是這第二次去遲遲沒來,先前大吃大喝的人家,現在就開始擔心了。
先不管別人怎麽擔心,方晨家在村末的半山腰上,平時肯定就沒有人上去,雖然她擔心別人搶她的幹貨,但是這事並沒有發生,村裏的人都知道,就算她真找到了什麽好東西,還不夠她自己吃的。
每天都進山,采了半個月的菌類後,方晨終於又找到了新的事。這事就要從村門前的那條河水開始說起了,這半個月來,沒有下過一場雨,村後的那條河也沒那麽急了,水位也慢慢下降,河裏的魚也開始出現了,在水退下去的時候,有些魚就被留在了河岸上,村裏的小孩們,這個時候每天都在河岸邊找魚,方晨也不例外。
村裏的人都會看好他們的孩子,不會讓他們到危險的地方,可是方晨沒有人管,就算再什麽危險,她也得去。雖然身子還是個小孩,但是靈魂去是個大人,方晨知道怎樣的地方她去不了,要注意什麽,小心什麽,雖然捉魚捉得很驚險,但是每天的收獲總是有的。
到曬魚的時候,這就是一個問題了。現在的太陽是大,可以曬成魚幹,但是沒有鹽,這魚幹曬的時候,都是腥味,還會引來蒼蠅螞蟻等蚊蟲,方晨為了此事,隻好進山裏找找看有沒有駁蚊蟲的草,好在,這駁蚊蟲的草不能吃,方晨也到了一些,她把它們都移到了家裏,才暫時解決了那個困難。
魚呢,總有捉完的一天,方晨看了看自己這幾天的收獲,就隻有十來斤的魚幹,雖然說這魚也不少了,但是要說光吃魚幹,吃個十天半個月的話,這魚幹就少了。
再一次失望的走過河岸邊,方晨看了看今天的收獲,就隻有兩條拇指大小的小魚,回到家跟草菇打湯,雖然可以喝個半飽,但是一個下午的功夫就這麽白費了。
現在河岸上的魚幾乎找光了,村裏的小孩子都不過來,方晨打算明天繼續進山,延著河岸往回走,雖然知道現在的魚難找了,但是方晨還是認真的都看過去一遍。
“咦,這些洞!”認真總是沒錯的,這段時間方晨偶爾也能找到一兩個田螺,但是發那麽大的河水,這田螺也被衝走,就算找到一兩個,方晨都是養起來的。今天她看有沒有田螺的時候,竟然讓她注意到了,以往沒有注意到的貝殼!
“太好了,這貝殼也可以吃!”想到可能會有貝殼,方晨蹲下身,就摸起了那些小洞。看著摸出來的貝殼,方晨立馬就想到了吃,這貝殼用水煮開,貝殼裏的肉就跟殼分開,雖然味道不怎樣,但是餓不死人!而這貝殼是可再生資源,她注意過,村裏的人都沒有吃地這東西,記憶中也沒有人注意過,也就是說,現在隻有她一個人想到這貝殼是能吃的,這代表什麽?代表她有一個可利用的糧食基地!
“要是再有點鹽就好了!”看著這貝殼,方晨心裏高興的同時,又為自己的處境擔心了。雖然這貝殼能吃,但是吃了一個多月沒有鹽的日子,這日子過一兩天還行,但要是一直弄不到鹽的話,她的身體受不了的。
方晨不是沒有想過離開顧家村,隻是離開顧家村她又能去那裏呢?現在又是災難年,到處都鬧饑荒,雖然她不知道鎮裏的情況,但卻知道村裏的情況,村裏有好幾戶人家已經開始賣兒賣女了,人家親生的都要賣了,她要敢出去的話,那天被抓去賣了都不知道。而最怕的還是,別的地方她更不熟悉,到了那裏,會不會有吃的,就是個問題了,她不敢去拚。
“要不這樣?”方晨想到了自家家裏的一些草藥,那些是她平時進山的時候采的,她沒有專門去找草藥,路過看到了才拿回來的,她不知道那些草藥的價值,但知道這些草藥的作用,都是平時小傷小痛會用到的,她是摘回來給自己備用的,那個人沒有個小痛小病的,這些日子,方晨可沒少用擦傷藥。
“可是,鎮裏真有人收這個草藥嗎?”往回走的路上,方晨就思考了。這些草藥她知道是好用,但是她不知道鎮裏的太夫家會不會缺這些草藥,平時裏她沒有上鎮上過,雖然知道鎮上的路什麽走,但是鎮裏的太夫家住那裏,她是不知道的,連太夫家都不知道,別的她就更不知道了。
“不試試看,什麽知道沒人收呢?”方晨很快的就給自己打氣,希望總是有的,她是不知道鎮上的太夫家住那裏,但是可以問啊,她不知道,別人肯定知道!
第二天天一亮,方晨就背著草藥進鎮裏了,鎮裏每過五天是趕集日,而昨天才剛趕集日,路上都沒人,從顧家村走到鎮裏,要真兩個小時的路,方晨人小腳短,走了三個小時才走到了鎮裏。
“大娘,你知道鎮上太夫家在那裏嗎?”一到鎮上,方晨就找人問了。雖然現在是鬧饑荒,但是鎮上還是能看到有人走動的,有人流就有生意,鎮上做生意的人還在開門,方晨就找一個做生意的人問了。
“你找太夫啊,鎮上總共有三個太夫,不知道小妹妹你找那一位太夫了。”開鋪子的大娘並沒有因為方晨人小就不回答她的問題,他們在鎮上做生意的,要跟來往的人打好關係才行。
“三個,那大娘你知道那個大夫會收藥材嗎?”記憶中,這個鎮蠻大的,就隻有三個太夫,這太夫每天都要出診。
“收藥的話,三個人都收。”前陣子老下雨,生病的人也多,太夫收中的藥也不夠了,最近正在收藥材,大娘每天都給見到好幾個人背著藥材一鎮裏來賣的。
“那……離這裏最近的是那個太夫呢?”收就好,方晨沒指望這藥材能賺大錢,隻希望有了這藥材了以後,她能多換些鹽回去,前陣子大雨,這鹽運不回來,她聽村裏的人說,一斤鹽老貴著呢!
“離這裏最近的就是保安堂了,不過小姑娘,你最好到離這裏最遠的同仁堂去,同仁堂收的藥材,價格最公道了。”大娘見方晨自己過來,又個女孩,就介紹她到最遠的同仁堂去,別的地方雖然也有收藥的,但是那些人都想低價收,要是熟客還好,這新的客人啊,沒跟收藥材的人熟之前,都是虧本的。
“那大娘,同仁堂從那裏去呢?”方晨在村裏的時候,也聽到村裏的大娘們說過,小病小痛的話,最好去找同仁堂,他們的藥不花什麽錢。
“同仁堂的話,你就要一直走了。走到集市的最裏頭,就看到同仁堂三個大字了,要是你不認識字的話,可以問一下四周的人,同仁堂是老字號了,鎮裏的人都知道在那裏的。”來過鎮上的人都知道同仁堂的位置,同仁堂是他們鎮上開辦得最久的醫館了。
“那謝謝大娘了。”說完,方晨就往同仁堂的方向走去,半路上,方晨也見到一個跟她一樣背著藥材的人,不過人家是往回走,別人都買出去了,收藥的人應該還在,方晨加快了腳步。
方晨來過到同仁堂的時候,剛好裏頭沒有人在賣藥,她進去的時候,就到她賣了。
賣藥賣得很順利,至少在方晨看來是這樣的,來賣之前,方晨是問過村裏唯一懂得草藥的人的,那個人雖然懂得的藥材不多,但也是村裏的太夫了。方晨拿過來的藥都是同一種,雖然她知道很多種草藥,但是這裏的人卻不知道,她隻能拿來別人知道的。
拿著賣草藥得來的八十三文錢,方晨離開了藥堂,鹽啊鹽,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