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保底這個東西,有利有弊,都是在賭,所以才都想爭取有賣相的電影。


    喜劇,寧昊,徐光頭,黃博,這種陣容,除非星爺出山,要不然喜劇電影裏還有對手嗎,當然,是以現在的眼光看。


    這種情況下,想保底的發行方有的是,寧昊也有底氣。


    說起來,嘴哥還在裏麵有個角色,是客串的,他因為《鬼吹燈》和《武林外傳》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喜劇明星實錘了。


    徐光頭他們戰績彪炳,最後被bj文化和中影聯合進行了五億票房保底。


    夏彤罕見的除了些許投資,還是因為他有院線的原因,和徐光頭合作過,雖然沒有吃上一大口肉,可是也能稍微掙點。


    當然,因為是保底,等於發行是bj文化,現在的摩天輪主控。


    關於保底,不是沒有爭過,可是沒有成功。


    摩天輪是上市公司,他們出的條件,對夏彤來說根本就是雞肋。


    正常保底的情況下,假如是五億票房保底,超過五億後,票房收入發行方可以拿比原來多的多的份額,都是賭。


    比如打官司的《西遊降魔篇》,也是華藝的三億保底,超出三億後,華藝可以拿百分之七十的收益。


    就是《後會無期》,也能拿百分之四十。


    可是摩天輪,直接就把這個打到百分之二十五了。


    也就是夏彤沒搶,要不然感覺他們還能低。


    這個等於是製片方無風險掙大錢了。


    夏彤的公司也不能拚,不值得,隻能是入了一股,都是生意,人家為了股價,不掙錢你能怎樣。


    在《心花》的方案中,bj旅遊扣除完保底分成、宣發經費之後,所剩的片款,bj旅遊隻能拿到25%。


    也沒有辦法,這個完全是寧昊他們操盤的,題材也完全都在他們自己的舒適圈內,就有這個能力。


    手握王牌,就等著一群人來搶。


    倒不是搶不過來,不值得,最後搶下來,除了製片方能掙大錢,發行都隻能拿邊角料了。


    王崢知道後也沒什麽失落,不可能他知道的東西就一定會是他的,這是現實,不是遊戲。


    這部電影全靠演員的個人特色。


    不過夏彤的公司也算挖下一塊肉來,摩天輪那邊也讓出很大份額,在他們預計裏,電影大概是八億,所以是五億保底。


    雖然最後合起來能掙到的錢,還不如王崢兩場演唱會掙得多呢。


    《心花路放》的熱播,讓黃博又起飛了一下。


    這個國慶檔最火的就是他了,《心花路放》《親愛的》還有《痞子英雄》都有他的存在。


    《親愛的》電影票房也已經破了兩億,黃博紅的不行了。


    《心花路放》更是連連打破電影市場紀錄:上映首日刷新華語電影首日票房紀錄。


    接下來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更是持續發力,以一日一億的節奏,成為華語片史上首部連續三天破億的影片。


    上映第五天,《心花路放》總票房累計5.36億,以近乎一日一億的速度成為史上最快突破五億票房的華語電影。


    而公映六天,《心花路放》排片一直占全國總額的35%以上,貢獻票房平均在60%以上。


    在這個國慶檔,黃博就是最大的贏家,對了,他還投資了《心花路放》,看來他也知道這個電影什麽特質。


    看樣子,五十億帝的稱號馬上要上頭了。


    “沒想到,現在電影票房衝的這麽高,記得一兩年前,票房破億就不錯了。”董宣道。


    “對啊。”丫丫讚同道。


    “小崢,怎麽樣,你的《疾速追殺》有信心沒?”丫丫轉頭問道。


    “什麽信心,票房沒上映前誰也不知道啊,隻能希望越高越好唄。”


    作為王崢衝擊好萊塢的第一部電影,這是他自己掏錢自己玩的,不是什麽合拍片。


    萬達華藝隻是相信他在國內市場的號召力,才投資了一些。


    王崢知道,賠錢應該是不太可能的,就他本身的號召力,哪怕是部爛片,觀眾好奇下說不定光國內就能衝到三四億,這還是保守的。


    更何況,《疾速追殺》拍的也可以。


    “對了,你打算什麽時候去醜國?”冪姐問道。


    “二十號吧。”


    “不是吧,在好萊塢宣傳,你還是這麽散漫?”冪姐道。


    “正常就行,這部電影不出意外的話,票倉還是咱們這邊,我在那邊沒知名度的。”


    “謙虛了不是,你的歌在那邊相當火的。”董宣道。


    “不一樣的,歌迷轉化影迷本來就不容易的。”王崢很清醒。


    “行了,你又這樣。”冪姐說了一句話讓董宣和丫丫好奇。


    “你們不知道,小崢從小就這樣,對什麽事都不抱有期望,甚至把預期的目標往下壓,那樣,失敗也不會失落,成功了是爆發的喜悅,對吧。”冪姐道。


    “哦。”冪姐太懂王崢了,王崢無語了。


    “你這不就是不自信嗎,沒想到你也會這樣。”董宣道。


    “不是一回事,對不確定的事本來就不該抱有太大期望的,說到底,拍電影也是個長期的賭博。”王崢解釋道。


    “對了,你們看電影了嗎?”丫丫問道。


    “我一個閑人,都去看了。”董宣道。


    “我沒時間,就去看了《黃金年代》內部版,剩下的打算抽空看看。”冪姐說道。


    王崢還挺詫異,冪姐喜歡文藝片嗎。


    “《黃金年代》說起來可惜了,沒上映前熱度比《心花路放》都高吧,那麽多同行,最後票房這麽不盡如人意。”董宣開口道。


    《黃金年代》的票房低到這個樣子誰都沒有想到,就那些明星都覺得詫異。


    《黃金年代》說起來才是這個檔期星光最足的電影,哪怕是文藝片,電影預測都兩億三千萬。


    畢竟許安華的上一部《桃姐》,綜合下來也快破億了。


    加上這兩年的市場變大,大家心也大了,一部《黃金年代》花了七千萬拍攝。


    當然,這個投資跟它的星光不符合,可是就文藝片投資來說,太高了。


    演員都是自帶幹糧的,入這個組,都是奔著同一個目標——對導演許鞍華的崇拜。


    幾位演員都算大腕兒,身為行內人,他們太懂得文藝片的不容易,每個人都主動要求降低片酬。


    所有演員在一起,一共收了370萬片酬,其中,馮少鋒更是分文未取。


    這樣一來,安樂影視是雪上加霜,沒錯,這部電影他們也是一個大的投資人。


    誰也沒有想到,這部電影首日票房連一千萬都沒破,連兩部同檔期的動畫片都不如。


    當然,排片也不算多,本來電影票房預測就不高?


    第一天票房八百萬,第二天直接就五百七十多萬了。


    第三天五百萬出頭,接下來就四百萬,真的讓人吃驚,賣明星都沒這麽便宜吧。


    紫筆文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光影文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娛小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娛小白並收藏光影文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