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秦晉率軍抵達長安近郊。


    自進入關中以後,沿途氣象頓時與關外為之一變。潼關以東到處是叛軍,所過之處無不殘垣斷壁,哀鴻遍野。堪堪月餘功夫,好好一個太平盛世成了人間煉獄。


    然而,潼關以西卻又是另一個世界。但見沿途客舍林立,民房錯落,驛道上百姓商賈絡繹不絕。這裏還殘存著盛世大唐的影子,雖然僅僅局限於關中彈丸之地,但畢竟大唐立國百年所積精華,皆全在此處了。


    一路上不斷有地方官和各種官署的人員前來慰問接洽,與在潼關時得到的待遇大有天上地下之別。


    當然,秦晉也是心知肚明,四千精銳入潼關,那是天子的決定,各方官員們對自己殷切備至,也不是衝著這些赫赫戰功的勇士們,而是巴結著至高無上的皇帝。


    “楊相公指派下吏來此,特地恭候秦少府。”


    關於秦晉的官職,朝廷尚未下旨,於是在官方稱呼上,仍舊隻能以其新安縣尉為準。


    秦晉望了一眼迎接的隊伍,暗暗咋舌,其中牛車就不下數十輛,試問如此規格的迎接,對他這個新安縣尉是不是有些重了?


    “天子有旨意,三日後要在禁苑校兵,某奉了楊相公之命而來,這裏是所有將軍兵卒的衣甲禮服,請秦少府來接收吧!”


    這位青袍官員接連兩次提及楊相公,想必應當就是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了,秦晉對楊國忠沒有好感,唐朝迅速衰敗,在安史之亂中一敗再敗,與此人有脫不開的幹係。


    但現在楊國忠畢竟還是當朝宰相之首,手握國政大權,也不能輕易就得罪了。


    “有勞,有勞!”


    青袍官員又殷勤道:“秦少府還有甚困難隻管提,楊相公說了,勇士們立下大功,隻要您秦少府張嘴,國府無一不應!”


    秦晉打著哈哈:“豈敢豈敢,秦晉微末小吏,不敢言功。”


    “秦少府謙虛了,斬胡狗數萬首級,活捉崔乾佑,這等功績還不敢言,還有甚可能言的?”


    青袍官員又絮絮叨叨的恭維了好一陣,才交接了各項物資離去。


    “這廝巴結的好啊。看來楊相公都對少府君高看一眼呢!”


    契苾賀湊上來笑嗬嗬道。楊國忠畢竟是宰相之首,不管旁人如何罵他是奸臣,如果能得此人看重,飛黃騰達豈非指日可待?就算與之虛與委蛇,新安出來的這些老弟兄們的境況,總不會差了。


    所有人都認為前景一片光明貪圖,軍心士氣也都為之一振,繼而又放鬆下來,全不似在關外時那般神經緊繃了。


    很快,便有專門的官員與秦晉所部接觸,引領他們開入禁苑。禁苑中有現成的兵營,裏麵多數都沒駐兵,所以他們也無須自己動手安營,之按照各級官員的分配,住進空著的兵營便是。


    秦晉才懶得理會那些絡繹不絕趕來交辦公事的官員們,所有對外瑣事全都委派給鄭顯禮一人擔當。他則獨處室內,靜下心來籌謀三日後的天子閱兵。


    閱兵絕對是個提振士氣,亦或是取悅領導的雙贏辦法,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秦晉深悉其中利害,所以十分重視麾下士卒們在天子麵前的表現。


    而且楊國忠處處都表現著善意與拉攏,這對新安團結兵而言簡直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讓天子滿意不是問題,僅僅後世的一個分列式就能把這個時代的一眾名臣名將唬的心神震撼。


    來自新安的團結兵們大都有隊列訓練的底子,複雜的分列式,整齊劃一的動作,或許還有不少差距。但搞出幾個簡單的方陣,緩緩向前推進還是有搞頭的。


    設想了各種方案之後,秦晉最終決定采用既簡單,又見效快的折衷辦法。畢竟隻有三日時間,搞複雜的東西弄不好出了紕漏就會弄巧成拙。


    他立即招來的契苾賀,令其集合所有在新安有隊列練習底子的團結兵,聽候訓話。同時又招來了烏護懷忠,他的同羅部奇兵同樣是重頭戲的主角。


    “烏護兄弟,同羅部的騎兵能否排成整齊的陣型向前推進?”


    校場之上,秦晉指著前麵已經漸漸排成了六個方陣的數千團結兵。


    烏護懷忠哈哈大笑,“不過就是走路而已,如何不能?隻要少府君有所命,便沒有做不到的。”


    秦晉似笑非笑,“不要太過自信,隊列沒有烏護兄弟想的那般簡單。”


    烏護懷忠不屑的咧咧嘴,“漢人有句話說的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少府君且看罷!”


    五百同羅部騎兵果然訓練有素,一聲呼哨之後,立刻嘯聚成群。


    烏護懷忠扯著嗓子用突厥語哇哩哇啦的喊了好一陣,騎兵們隨之不斷的發出陣陣吼聲。秦晉便在遠處饒有興致的看著形形**的各部人馬,在進行著戰前動員一般的行動。


    今日秦晉隻是提出了最基本要求,讓麾下的團結兵與胡人騎兵們自由發揮,如此才能了解這些人的底子如何,然後再有針對性的進行突擊訓練,便可最大的提高效率,以期畢其功於一役。


    “都準備好了嗎?”


    “回少府君,準備完畢!”


    “準備完畢!”


    “好,開始吧!”


    團結兵特有的鼓點有節奏的咚咚響起,六個鬆鬆垮垮的團結兵方陣依次從左向右推進,在秦晉看來,這種隊列水平連前世的小學生都不如,而且在隊伍行進間,還有人肆無忌憚的大聲喧鬧嬉笑,甚至還時不時的追逐打鬧離開隊伍。


    緊接著出場的就是烏護懷忠的同羅部騎兵,但見鐵甲騎士寒意森森,隨著鼓聲陣陣呼喝,大有臨戰衝鋒之勢。然而進入到列隊推進的環節時,騎兵們卻醜相百出,戰馬速度一旦放慢,便前後參差不齊,戰馬焦躁嘶鳴不斷,邊走邊排便,胡兵們更是桀驁不羈,嬉笑怒罵之聲不絕於耳,儼然好似一群烏合之眾。


    秦晉閉上眼睛,揉了揉太陽穴,如果把這樣的隊伍展現在李隆基麵前,隻怕會弄巧成拙吧。


    “停鼓!”


    鼓聲一停,隊列推進立即停止。


    秦晉特地以團結兵資格最老的一團為標杆,準備將所有的要點展示給其它五個團,首先一點,便是隊伍行進時不得隨意說話,否則須當眾圍著諾大的校場不間斷奔跑十圈,屢犯者加倍處理。


    之所以不采取軍棍責罰,秦晉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畢竟還要用這些人在三日後閱兵。而以他的判斷來看,各項臨時條例一旦頒行下去,至少會有半數以上的人頻頻違犯,難不成還要將這些人都打傷了不成,到時候用誰去閱兵?


    然則圍著校場跑圈就不同了。既達到當眾羞辱的目的,又在體力上對其加以懲罰,須知做不間斷的長跑絕非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住的,時間稍長之後便會長了記性,這麽做還不會似軍棍處罰那般傷及筋骨,豈非一舉兩得?


    經過小半天的準備與訓練之後,第二次預演正式開始。有節奏的鼓聲再次響起,各團方陣緩緩由左向右呈直線推進。


    熱鬧的響動吸引了禁苑內不少官員和將領前來觀看,由於新安團結兵是奉聖命駐紮於此,不敢近距離太近,生怕惹了騷擾駐軍的罪名,便都遠遠的瞧著。


    而秦晉搞的這一套訓練方法,是唐朝官員們前所未見,聞所未聞過的。


    “瞧著稀奇,不知這練兵的法門可有甚名目?”


    觀者有人嘖嘖稱奇,也有人煞有介事的點評著:


    “若所觀不差,這是司馬子所創的秦軍練兵之法……”


    “足下此言差矣,秦軍乃虎狼之勢,狼子野心,用之於天子親召新安勁旅,不合適,不合適!”


    “差在何處?虎狼乃獸中王候,若我大唐均是這等精銳虎狼,逆胡安賊豈有今日之囂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味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味酒並收藏亂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