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昨日與崔亮約定了時間,交割公事,他可不想因為各種難以避免的借口而誤了時間,落人口實。
那仆役竟極為上心的凝眉苦思了一陣,最後又搖搖頭。
“百姓們為崔使君送萬民傘,崔使君必然親自一一接見,恐怕午時之前都未必能散。使君若是不想誤了時間,卑下隻有一則下策以供選擇。”
“說,不必吞吞吐吐!”
“使君何不亮出郡守排場,鳴鑼開道?”
但這話說完,那仆役自己都搖頭,哪有接任使君剛一上任,就驅散為前任郡守送萬民傘百姓的呢?
“以卑下之見,使君最後等百姓們散去,再與崔使君交割。”
秦晉隻覺得荒唐可笑,明明郡守府就在麵前,可偏偏又不能從這便門進去。緊隨其後的烏護懷忠卻突然暴怒,“豈有此理,崔亮明知道與俺家使君有約,卻隻顧沽名釣譽,實在是個偽君子!”
這個來自同羅部胡人的怒罵,讓那仆役更是渾身哆嗦,原本站起來的身子又一軟跪倒在地。秦晉卻覺得有些好笑,烏護懷忠因為不懂漢話,在剛剛到長安時沒少被那些世家子弟捉弄,因此便發奮學習,僅僅大半年時間就已經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漢話了。
不過,也許是速成的緣故,很多詞句典故都學的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然而卻願意每句話裏都要拽上幾句成語,舉一些典故,偏偏又總是舉的驢唇不對馬嘴,徒惹來一陣嘲笑。
既然崔亮得百姓愛戴,自發的送去萬民傘,弄的一條大道人潮擁擠,摩肩接踵,難以通行,也隻能躲在一旁看這場好戲了。
豈料那仆役竟忽然厲聲的說道:“秦使君,卑下,卑下有下情回稟?”
反正閑來無事,秦晉便也樂得和這個仆役閑聊一陣,隻不過見他總是戰戰兢兢的,又不由得啞然失笑,這貨怎麽見了自己就像見了閻王爺一樣?
秦晉當然不知道那仆役心中所想,他不但在為自己今後的營生發愁,甚至怕信任的郡守是個狠毒之人,下了毒手……因為這種前任給後任下馬威的事被無端牽連,真是冤枉死了。
“起來吧,不必拘謹,隻當平時閑聊即可。你叫什麽名字……”
那仆役哪敢當真起來,隻哆嗦著回答:“卑下趙山河,是,是郡守府的役隸!”
秦晉早就從此人謙卑異常的舉動裏猜出來了,他頂多也就是個雜役,恐怕郡守府中佐吏雜任都不會如此沒有節操的見人就跪。要知道,能在官府中充任佐雜的非官非吏的公務人員,細究起來可也都是地方上的精英,隻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晉身之徒,才走了雜任一途。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當屬陳千裏。當初在新安時,陳千裏就是新安縣廷中的一名雜任,隻是因為秦晉的到來,才使得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不論身處地位的高低,此人心中卻總有一種驕傲不為人所奪。
這也是陳千裏這個胖子看似有些懦弱,但在關鍵時刻又總能做出些石破天驚之事的原因之所在。
可看看麵前的這個趙山河,天生就是一副奴才相,哪有半點地方精英的氣度呢?
暗自品評了一番,秦晉才想起趙山河剛剛說過有下情稟告。
“不是有下情要說嗎?說!”
“是,是,卑下這就說!”
趙山河咂吧了一下因為緊張而發幹的嘴唇。
“其實,其實,百姓送萬民傘,都,都是崔使君遣人收買來的!”
秦晉仿佛聽到了一則笑話,一時間難辨真假,隻盯著趙山河低垂的眼睛,試圖辨別他此言究竟是真是假。
烏護懷忠則冷笑連連。
“就知道姓崔的有貓膩……”與此同時,他大步上前一把揪住了趙山河的衣領,硬生生將之提了起來。“說,可有證據?否則空口白牙憑甚讓俺相信你?再說了,崔亮窮的連仆人都雇不起,又拿來的錢收買百姓?”
趙山河被嚇壞了,連呼饒命之下,又不得不向烏護懷忠這尊煞神解釋。
“卑下所言句句屬實啊,若有一句不實,天打雷劈!”
烏護懷忠不耐煩的斥道:
“說重點!”
“是!卑下這就說。崔使君私人沒掏一文錢,因為用的是府庫中的公帑。”
“公帑?崔亮敢用公帑?”
秦晉難以置信,府庫中的公帑都是登記造冊,有據可查的,他有這麽蠢敢於挪用公帑嗎?
“崔使君當然敢了,因為這筆錢已經被劃在皇甫恪叛亂之前撥付的軍餉之中了!”
原來是做假賬,秦晉心中恍然,但又漸漸沉了下去。這種事如果沒有原始賬本,基本上就是無據可查,因為涉及到戰亂,隨便都可以歸咎於戰損耗沒了。
秦晉看趙山河不想說假話,便暫且相信,隻是那又如何呢?所有的意義,都隻當聽了一則笑話。
再返回郡守府正門的四馬大道上,看著那些擁擠的百姓們,秦晉又是另一番心情了。鬧了半天,這清河崔氏還真是出奇葩人才,崔亮就是其中的翹楚,不愛財卻隻愛名,為了邀買名聲不惜挪用公帑,這在本質上又與那些中飽私囊之輩有什麽區別呢?
難道因為他貪墨公帑的追求更高級,就對他另眼相待嗎?真是笑話!說到底,不論古今,天下的烏鴉都是一般的黑,天下的官員也都是一般的貪。如果遇到不黑的烏鴉,,那隻能是烏鴉的基因產生了變異,但失去了數百萬年進化而留下來的黑色羽毛,這種烏鴉還有能力活下去嗎?也正如官員不想遊離於官場生態之外,又怎麽可能獨善其身呢?
剛剛到地方上就親眼目睹了一場好戲,秦晉剛剛的好心情被一掃而空,看著那些收了錢的百姓們再賣力的表演,除了覺得滑稽可笑之外,還有深深的齒冷,盛唐繁華背後卻是令人作嘔的汙穢肮髒。
“使君,崔,崔亮之所以在今日演這一出送萬民傘的好戲,一大半是做給您看的。”
趙山河仍舊在不停的爆料,稱呼崔亮時也失去了原本尊敬,以此來證明自己完全站在了秦晉的一邊。烏護懷忠被氣的雙手緊握成拳,骨節摩擦不時發出嘎巴之聲。
“做給我看?有甚好看的!”
秦晉不解其意,這種事做給自己有什麽用呢?他應該做給皇帝,做給史官去看啊。做給皇帝看可以憑此獲得晉升之途,做給史官看,可以青史留名。做給自己這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郡太守看,他能得到什麽?
“崔亮這麽做是要給使君下馬威啊,如果卑下猜的沒錯,伺候三天內,使君都見不到崔亮,一直都會有百姓送傘的戲碼!”
至此,秦晉已經有些隱隱然發怒,原本雙方井水不犯河水,他已經有了睜眼閉眼的打算。可偏偏樹欲靜而風不止,崔亮這廝竟然主動打上門了,那就別怪他出手無情了。
秦晉忽然問道:“你不過是郡守府中的雜役,怎麽可能知曉如此多的內幕?”
趙山河道:“使君有所不知,崔亮自認郡守以來,愛用識文斷字的雜役充任佐雜之任,卑下僥幸識得幾個字,所以又在郡守府中擔著差遣……”
秦晉心中了然,崔亮行事如此與眾不同,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圖謀,這時再想起周匄對崔亮的指控,便覺得有八成可能是真的。他站在巷口望著那些賣力演出的百姓們,臉上的笑容消失的無影無蹤,聲音也愈發的陰冷。
“好!既然你在崔亮手下做事,皇甫恪謀反的內情,便說一說吧!”
趙山河哪想得到秦晉的思維跳躍如此之快,當時就被嚇的麵無血色,再一次跪了下來,語無倫次的說著:“使君饒命,饒命啊,皇甫恪謀反的內情,卑下的確不知,不知啊!”
秦晉旁敲側擊了一陣,才確信趙山河的確不知道崔亮與皇甫恪謀反之間有什麽牽連。這件事暫且擱置下,早晚有一天他會讓此事大白於天下。
“回去繼續當你的差,今日之事不許對任何人提起,到時會有人與你聯係的!”
秦晉這番話大有交代叮囑心腹的意味,趙山河常常虛了一口氣,麵露些許喜色,又是連連磕頭謝恩,連不迭的表忠心。
趕回驛館的路上,烏護懷忠仍舊怒意不止,抱怨秦晉太軟弱了,難道對方欺到頭上,還要忍下這口惡氣嗎?
秦晉連聲冷笑,他當然不會忍,而且還要讓對方知道,惹到了他會有多麽嚴重的後果。
當日晚間,一騎飛馳入城,然後又在守城軍卒的引領下直奔驛館,是杜乾運回來了。
杜乾運一見到秦晉整個人就像散架了一樣癱軟在地上,秦晉連忙喚隨從將他扶到了臥榻上,又使人端來熱騰騰的茶湯。
一大口茶湯灌下肚,杜乾運才長出一口氣,然而卻並不急於說話,隻看著周圍忙碌的隨從。
秦晉當即將所有人打法了出去,這才道:“說吧!”
“對方說,可以一談,然則有個條件,須用一個人的首級來換!”
那仆役竟極為上心的凝眉苦思了一陣,最後又搖搖頭。
“百姓們為崔使君送萬民傘,崔使君必然親自一一接見,恐怕午時之前都未必能散。使君若是不想誤了時間,卑下隻有一則下策以供選擇。”
“說,不必吞吞吐吐!”
“使君何不亮出郡守排場,鳴鑼開道?”
但這話說完,那仆役自己都搖頭,哪有接任使君剛一上任,就驅散為前任郡守送萬民傘百姓的呢?
“以卑下之見,使君最後等百姓們散去,再與崔使君交割。”
秦晉隻覺得荒唐可笑,明明郡守府就在麵前,可偏偏又不能從這便門進去。緊隨其後的烏護懷忠卻突然暴怒,“豈有此理,崔亮明知道與俺家使君有約,卻隻顧沽名釣譽,實在是個偽君子!”
這個來自同羅部胡人的怒罵,讓那仆役更是渾身哆嗦,原本站起來的身子又一軟跪倒在地。秦晉卻覺得有些好笑,烏護懷忠因為不懂漢話,在剛剛到長安時沒少被那些世家子弟捉弄,因此便發奮學習,僅僅大半年時間就已經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漢話了。
不過,也許是速成的緣故,很多詞句典故都學的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然而卻願意每句話裏都要拽上幾句成語,舉一些典故,偏偏又總是舉的驢唇不對馬嘴,徒惹來一陣嘲笑。
既然崔亮得百姓愛戴,自發的送去萬民傘,弄的一條大道人潮擁擠,摩肩接踵,難以通行,也隻能躲在一旁看這場好戲了。
豈料那仆役竟忽然厲聲的說道:“秦使君,卑下,卑下有下情回稟?”
反正閑來無事,秦晉便也樂得和這個仆役閑聊一陣,隻不過見他總是戰戰兢兢的,又不由得啞然失笑,這貨怎麽見了自己就像見了閻王爺一樣?
秦晉當然不知道那仆役心中所想,他不但在為自己今後的營生發愁,甚至怕信任的郡守是個狠毒之人,下了毒手……因為這種前任給後任下馬威的事被無端牽連,真是冤枉死了。
“起來吧,不必拘謹,隻當平時閑聊即可。你叫什麽名字……”
那仆役哪敢當真起來,隻哆嗦著回答:“卑下趙山河,是,是郡守府的役隸!”
秦晉早就從此人謙卑異常的舉動裏猜出來了,他頂多也就是個雜役,恐怕郡守府中佐吏雜任都不會如此沒有節操的見人就跪。要知道,能在官府中充任佐雜的非官非吏的公務人員,細究起來可也都是地方上的精英,隻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晉身之徒,才走了雜任一途。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當屬陳千裏。當初在新安時,陳千裏就是新安縣廷中的一名雜任,隻是因為秦晉的到來,才使得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不論身處地位的高低,此人心中卻總有一種驕傲不為人所奪。
這也是陳千裏這個胖子看似有些懦弱,但在關鍵時刻又總能做出些石破天驚之事的原因之所在。
可看看麵前的這個趙山河,天生就是一副奴才相,哪有半點地方精英的氣度呢?
暗自品評了一番,秦晉才想起趙山河剛剛說過有下情稟告。
“不是有下情要說嗎?說!”
“是,是,卑下這就說!”
趙山河咂吧了一下因為緊張而發幹的嘴唇。
“其實,其實,百姓送萬民傘,都,都是崔使君遣人收買來的!”
秦晉仿佛聽到了一則笑話,一時間難辨真假,隻盯著趙山河低垂的眼睛,試圖辨別他此言究竟是真是假。
烏護懷忠則冷笑連連。
“就知道姓崔的有貓膩……”與此同時,他大步上前一把揪住了趙山河的衣領,硬生生將之提了起來。“說,可有證據?否則空口白牙憑甚讓俺相信你?再說了,崔亮窮的連仆人都雇不起,又拿來的錢收買百姓?”
趙山河被嚇壞了,連呼饒命之下,又不得不向烏護懷忠這尊煞神解釋。
“卑下所言句句屬實啊,若有一句不實,天打雷劈!”
烏護懷忠不耐煩的斥道:
“說重點!”
“是!卑下這就說。崔使君私人沒掏一文錢,因為用的是府庫中的公帑。”
“公帑?崔亮敢用公帑?”
秦晉難以置信,府庫中的公帑都是登記造冊,有據可查的,他有這麽蠢敢於挪用公帑嗎?
“崔使君當然敢了,因為這筆錢已經被劃在皇甫恪叛亂之前撥付的軍餉之中了!”
原來是做假賬,秦晉心中恍然,但又漸漸沉了下去。這種事如果沒有原始賬本,基本上就是無據可查,因為涉及到戰亂,隨便都可以歸咎於戰損耗沒了。
秦晉看趙山河不想說假話,便暫且相信,隻是那又如何呢?所有的意義,都隻當聽了一則笑話。
再返回郡守府正門的四馬大道上,看著那些擁擠的百姓們,秦晉又是另一番心情了。鬧了半天,這清河崔氏還真是出奇葩人才,崔亮就是其中的翹楚,不愛財卻隻愛名,為了邀買名聲不惜挪用公帑,這在本質上又與那些中飽私囊之輩有什麽區別呢?
難道因為他貪墨公帑的追求更高級,就對他另眼相待嗎?真是笑話!說到底,不論古今,天下的烏鴉都是一般的黑,天下的官員也都是一般的貪。如果遇到不黑的烏鴉,,那隻能是烏鴉的基因產生了變異,但失去了數百萬年進化而留下來的黑色羽毛,這種烏鴉還有能力活下去嗎?也正如官員不想遊離於官場生態之外,又怎麽可能獨善其身呢?
剛剛到地方上就親眼目睹了一場好戲,秦晉剛剛的好心情被一掃而空,看著那些收了錢的百姓們再賣力的表演,除了覺得滑稽可笑之外,還有深深的齒冷,盛唐繁華背後卻是令人作嘔的汙穢肮髒。
“使君,崔,崔亮之所以在今日演這一出送萬民傘的好戲,一大半是做給您看的。”
趙山河仍舊在不停的爆料,稱呼崔亮時也失去了原本尊敬,以此來證明自己完全站在了秦晉的一邊。烏護懷忠被氣的雙手緊握成拳,骨節摩擦不時發出嘎巴之聲。
“做給我看?有甚好看的!”
秦晉不解其意,這種事做給自己有什麽用呢?他應該做給皇帝,做給史官去看啊。做給皇帝看可以憑此獲得晉升之途,做給史官看,可以青史留名。做給自己這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郡太守看,他能得到什麽?
“崔亮這麽做是要給使君下馬威啊,如果卑下猜的沒錯,伺候三天內,使君都見不到崔亮,一直都會有百姓送傘的戲碼!”
至此,秦晉已經有些隱隱然發怒,原本雙方井水不犯河水,他已經有了睜眼閉眼的打算。可偏偏樹欲靜而風不止,崔亮這廝竟然主動打上門了,那就別怪他出手無情了。
秦晉忽然問道:“你不過是郡守府中的雜役,怎麽可能知曉如此多的內幕?”
趙山河道:“使君有所不知,崔亮自認郡守以來,愛用識文斷字的雜役充任佐雜之任,卑下僥幸識得幾個字,所以又在郡守府中擔著差遣……”
秦晉心中了然,崔亮行事如此與眾不同,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圖謀,這時再想起周匄對崔亮的指控,便覺得有八成可能是真的。他站在巷口望著那些賣力演出的百姓們,臉上的笑容消失的無影無蹤,聲音也愈發的陰冷。
“好!既然你在崔亮手下做事,皇甫恪謀反的內情,便說一說吧!”
趙山河哪想得到秦晉的思維跳躍如此之快,當時就被嚇的麵無血色,再一次跪了下來,語無倫次的說著:“使君饒命,饒命啊,皇甫恪謀反的內情,卑下的確不知,不知啊!”
秦晉旁敲側擊了一陣,才確信趙山河的確不知道崔亮與皇甫恪謀反之間有什麽牽連。這件事暫且擱置下,早晚有一天他會讓此事大白於天下。
“回去繼續當你的差,今日之事不許對任何人提起,到時會有人與你聯係的!”
秦晉這番話大有交代叮囑心腹的意味,趙山河常常虛了一口氣,麵露些許喜色,又是連連磕頭謝恩,連不迭的表忠心。
趕回驛館的路上,烏護懷忠仍舊怒意不止,抱怨秦晉太軟弱了,難道對方欺到頭上,還要忍下這口惡氣嗎?
秦晉連聲冷笑,他當然不會忍,而且還要讓對方知道,惹到了他會有多麽嚴重的後果。
當日晚間,一騎飛馳入城,然後又在守城軍卒的引領下直奔驛館,是杜乾運回來了。
杜乾運一見到秦晉整個人就像散架了一樣癱軟在地上,秦晉連忙喚隨從將他扶到了臥榻上,又使人端來熱騰騰的茶湯。
一大口茶湯灌下肚,杜乾運才長出一口氣,然而卻並不急於說話,隻看著周圍忙碌的隨從。
秦晉當即將所有人打法了出去,這才道:“說吧!”
“對方說,可以一談,然則有個條件,須用一個人的首級來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