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會麵不歡而散,阿史那從禮嘴上說著邀請秦晉等人入城一敘,實際上卻沒有半分真心。直到秦晉一行人的數百騎兵悉數離開,再也望不到戰馬騰起的陣陣煙塵之後,他才收起了警惕的目光,又狠狠的啐了一口。


    “想要打老子的主意,門都沒有!”


    “將軍,卑下也覺得那姓秦的來者不善。”


    阿史那從禮卻一扭頭看著那附和自己的部將,一副看著蠢貨的模樣。


    “姓秦的?哪有姓秦的?秦晉乃一郡太守,又親掌神武軍,豈能以身犯險?難道你就沒看到他身後須發灰白的老翁嗎?”


    “老翁?”那部將訝然,“卑下不曾注意。”


    “說你是蠢貨一點都不委屈,那就是皇甫恪老兒,以為能誑得老子上當?”


    “將軍慧眼如炬,卑下佩服,佩服!”


    阿史那從禮冷笑了一聲。


    “老子若不雙眼如炬,又怎麽降得住你們這些蠢貨?走,回去!”


    在阿史那從禮的眼裏,今日的會麵不過是皇甫恪一手編排的詭計,目的無非是要謀取地處衝要的河東城,以增加他自身的籌碼。此前他就接到過皇甫恪類似的公函,聲稱已經與神武軍達成一致,他們之間可以互為攻守同盟,以防被隨時可能出現的叛軍突襲。


    但是,阿史那從禮雖然禮貌性的予以回應,然則卻是半點不信,早就認定了這是詭計。


    今日他之所以親自前來,就是要確認一下,自己此前的推測是否屬實。不想皇甫恪老兒居然異想天開派人冒充名震半邊天的秦晉,就算他要找人冒充,也找個像一點的好不好,弄來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年輕人,是以為他阿史那從禮愚蠢可欺嗎?


    一想到被皇甫恪那老兒如此輕視,阿史那從禮就氣不打一處來,罵罵咧咧的直道有朝一日必會讓皇甫恪好看。


    ……


    越過浮橋重新回到黃河西岸,秦晉憂心忡忡,知道今日與阿史那從禮的會麵很可能是無功而返,對方雖然口中說的客氣,什麽互相聯絡通信,互為犄角援助,其實卻毫無誠意。


    “秦使君,老夫覺得,咱們今日之行怕是空忙碌一場。”


    皇甫恪如此說,顯然不僅僅是要說他們空忙碌了一場,秦晉在等著他的下文,果然,隻聽他又道:“其實也不必擔心,隻要叛軍真的渡過黃河打到了河東城底下,他自然就會急了,到那時不用咱們去找他,他自己就會主東送上門。”


    “嗯,老將軍所言甚是,你我兩部按部就班,一切按照計劃部署,不必理會阿史那從禮現在的態度就是。”


    ……


    潼關,高仙芝連日來心急如焚,商陽關的戰事令他操碎了心,馬宣仁的意外造反將整個潼關大軍的計劃部署全部打亂。契苾賀與火拔歸仁率軍赴援,依舊沒有一份捷報傳來。反而告急的軍報卻一封緊似一封。


    其中言及叛軍大部增援,如果再不派遣援軍,恐怕商陽關就再也奪不回來了,非但如此,恐怕還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好在,契苾賀與火拔歸仁並沒有此類軍報送回。兩人送回的軍報裏隻是簡單描述了形勢的險惡,以及幾次不勝不敗的戰果。看來,他們還是遇到了勁敵,無論勝敗都不是那麽容易的。


    還是此前派出的南下主將誇大其詞,不想與叛軍決死奮戰導致部下損失過甚,其實這也無可厚非。高仙芝頂住了強大的心理壓力,一直等著戰事出現變化,隻要孫孝哲不往商陽關壓上三分之二的兵力,他就不會再派出去一兵一卒。


    其實,隻要馬宣仁不反,他原本連契苾賀與火拔歸仁都不必派出去的。


    現在將這兩名勇將悍將派了過去,至少局麵不會再度敗壞。


    畢竟,高仙芝還要手握全局,不能因為商陽關一地的得失而亂了方寸。


    如此一連三日,探馬遊騎接連回報,孫孝哲不曾再往商陽關增派一兵一卒,這與高仙芝此前的預計一般無二。


    但是,心中的隱憂仍舊使得他難以安然。這種憋屈仗,是他除了陝州以外的第二次。甚至可以說,連陝州都沒有這麽憋屈。


    他從哥舒翰手中接了一盤爛到不能再爛的殘局,卻又要勉力支撐,仿佛對一個狂風暴雨中的殘破茅屋做修補一樣,任憑絞盡腦汁使勁了所有的力氣,仍舊收效甚微。


    “來人,皇甫恪可有回信?”


    高仙芝罕見的詢問書吏,可曾收到了回信。那書吏一連茫然,甚至不知皇甫恪為何人。高仙芝見他麵生,便問道:“新來當值的?”


    “卑下不算新來的,隻是前幾日一直養病,今日才病愈當值。”


    “嗯,今日開始,收到署名皇甫恪的來信,第一時間送來!”


    那書吏應諾,卻猛然間心頭突突亂跳,直默念著剛剛的名字,皇甫恪,皇甫恪莫非是蒲津造反的皇甫恪?


    等到他抬起頭來,卻見高仙芝已經離開,不覺間渾身冷汗已經濕透了衣衫。


    高仙芝隻將信送給了皇甫恪卻撕掉了本應該送給秦晉的那一封。


    隻因為高仙芝對秦晉其人仍舊看不透,此人的所作所為,在他看來既不是為了朝廷,也不是為了天子。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投機,秦晉的一切作為都隻是自私自利而已。


    盡管秦晉曾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表示他是如何的為了朝廷,以及如何的心懷天下。


    但這所有在高仙芝看來,不過是精心的表演而已,其人心思深不可測,如何肯放心將重擔交付此人肩上?萬一給了此人借口,成了引狼入室之舉,豈非罪過?


    現在的情況,高仙芝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派往河東,他隻希望自己的判斷有錯,孫孝哲的目標並不是河東城,而一直是潼關。如果是這樣,他已經做好了準備,隻要孫孝哲放馬過來,便會與之決一死戰。


    決一死戰並沒有等到,反而等到了商陽關傳來的捷報,契苾賀與火拔歸仁合力奪回商陽關,並陣斬馬宣仁……


    ……


    孫孝哲近來很是鬱悶,如果他從不曾得到的商陽關也不會如此氣悶,偏偏得而複失,又讓唐.軍斬殺了新近歸附的猛將馬宣仁,真是令人難以咽下這口惡氣。


    但也不是一無所得,高仙芝派出了他最為精銳的兩部人馬,使得**無暇他顧,想必河東城的攻略將順暢無比了吧。


    孫孝哲將潼關附近的兵力統統推演了一遍,高仙芝一定會選擇以潼關為主,所以他此時已經無兵可派了。商陽關得而複失就得而複失了,河東城一下,他將親自去招降皇甫恪,無論什麽條件答應就是。隻要蒲津歸於大燕之首,就算潼關不破那又如何,他盡可以派一支精銳人馬突進關中,到那時就算高仙芝沉得住氣,那位坐鎮長安的大唐天子恐怕也沉不住氣了。


    想到得意處,孫孝哲鬱悶的心情總算有所平複。


    忽有部將來報,派去河東城與阿史那從禮接觸的使者已經有了回信。


    孫孝哲精神一震,想不到阿史那從禮的反應卻比那皇甫恪快的多了,想必應該是好消息。展開密信以後,他卻氣的大罵阿史那從禮癡心妄想。


    “哪個不開眼的惹大帥震怒,說說,某替你出氣!”


    恰巧安慶緒甩著肥大的肚腩走進了中軍帳內,他口中說話,腳下一步不停,來到座榻上一屁股坐了下來。


    孫孝哲便將手中的密信轉交給了安慶緒。


    “前日向晉王提及,對河東城雙管齊下,一麵部署強攻,一麵試圖招降。守將阿史那從禮有了回信。”


    “阿史那從禮?不是在父皇手下做過裨將的?”


    安慶緒顯然聽說過此人,孫孝哲點頭道:


    “正是此人。當時此人與史思明不和,數年前就被皇帝踢出了幽州軍。”


    “原來是有些舊怨,大可以補償嘛,都是同袍,隻要他肯來,多多封賞就是。”


    孫孝哲卻不像安慶緒那麽樂觀,隻沉著臉回道:


    “隻怕不會這麽簡單,晉王請看此賊提出的條件。”


    安慶緒才看了幾眼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甚?這廝要裂土封王?”


    “正是,阿史那從禮獅子大開口,他知道河東城對大燕的重要,便提出用整個朔方來換,等到大燕奪取關中之後,要將朔方河套之地全數給他做裂土封王之用。”


    朔方一地向來水草肥美,土地肥沃,可放牧,亦可種田,甚至有塞上江南的美稱。除此之外,朔方還是關中的北部門戶,溝通關中與大漠的要地,豈能輕易授人?


    安慶緒忽而大笑了起來。


    “既然阿史那從禮如此貪婪,就答應他,反正現在也不是大燕的土地,慷他人之慨何樂而不為呢?等到大帥奪取了關中,就算朔方已經被阿史那從禮盡數收入囊中,再奪回來就是。對付這種貪心之輩,就該出爾反爾。如果講究甚君子之道,那才是迂腐僵化呢。大帥盡可放手答應此人的所有條件,至於算不算數,還不咱們一言而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味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味酒並收藏亂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