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杜乾運一時間回答不上來,包括他在內絕大多數的知情人都有一種偏見,那就是韋濟離任京兆尹之後,才促使了張清的繼任。實際上,即便韋濟不離任,也一定是天子產生這種想法在先,經過秦晉的反問,他也馬上回過味來。
然而回過味來之後,心境更是忐忑不安。天子突然間重用了太子身邊的人,這絕對不是個好消息,可秦晉似乎並不如何擔憂,萬一因此疏忽而釀成大禍,一旦禍事成真,豈非悔之晚矣?隻是他一直自認在秦晉麵前位卑言輕,想要影響秦晉的看法恐怕不容易。
杜乾運暗中琢磨了好一陣,試圖找一個足夠能影響秦晉的人來提醒此事,但將神武軍中的人挨個默數了一遍,才發現竟沒一個有足夠的分量。直到此時,杜乾運才發現了以往一直忽視的事實,神武軍自成軍以來所有的決策均是秦晉一言而決。
“如何?還有事想不通?”
杜乾運悻悻的回答道:“使君何必明知故問。”
這句話裏已經帶了情緒,秦晉頓時覺得好笑,這個一向善於阿諛諂媚的家夥居然也會有性情流露。
秦晉又離開了書案之前,緩步走向窗邊,一把推開了窗戶。窗戶外麵是一道回廊,回廊蜿蜒曲折直通後麵的中堂,而回廊之外則是一片密實的桃林。他的視線被蔥蔥鬱鬱的枝葉阻擋,半晌後又頭也不回的說道:
“你以為天子重用張清,就是一定要啟用太子?”
“正是。”
“啟用太子又有何可擔憂的?”
“這,這不是和尚腦袋上的虱子嗎?難道太子一旦掌權還會與咱們盡釋前嫌嗎?”
秦晉暗暗冷笑,世人都低估了天子對權力的戀棧,在他咽氣之前,是絕對不會將權力拱手讓出的。而在這個時候搬出張清來,即便不身在長安,他一樣可以斷定,這不過是李隆基搞權力平衡的手段而已。
但是,這隻是基於對李隆基了解之上的推測,秦晉不願意和杜乾運細究。相反,杜乾運如此在意此事,也從另一方麵證實了他對神武軍居然有歸屬感了。
想到此處,他轉過身來的時候,臉上竟然帶著一絲笑意。
這可把杜乾運急壞了,一麵拍著大腿,一便麵紅耳赤的說著:
“使君還有心思笑,就要大禍臨頭了!”
見杜乾運如此作色,秦晉隻板起了麵孔,說道:
“你何曾見秦某說過空話?”
這一點杜乾運還真就承認,他仔仔細細的回憶了一番,秦使君還真就沒有一次是無的放矢。
“去吧,交代你的差事抓緊去辦,其他的事少操點心。”
打發走了杜乾運,秦晉滿不像他之前表現出來的那麽輕鬆,朝廷內的明爭暗鬥是他最頭疼的,但每每又不得不甚重麵對,否則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如臨淵一腳踏空。尤其是外放地方這段日子裏,秦晉有深有感觸,來自朝廷內的壓力,遠遠大於外部的叛軍。
不過,據秦晉所知,李隆基至少還有十年的壽數,所以這件事於他而言並非燃眉之急,充其量就算是遠憂。
派去晉州與當地官員聯係的人還沒回來,現在首要的問題是盡快與各郡縣的地方官取得聯係,據秦晉所知河東道許多地方官都是兩頭下注,安祿山的燕軍來了,就奉燕為正朔。**若打回來,就重新以忠義之臣的姿態反正歸唐。
就算秦晉對他們這種鼠首兩端的行為極是不齒,卻也隻能暫且當做不知情,如果將地方官都一刀殺了幹淨,又上哪去弄這麽多地方官料理民政呢?就算是換人,也隻能循序漸進的逐步依次施為。
他現在才深徹體會到,究竟什麽是水至清則無魚。
不知不覺間,秦晉打了個長長的哈氣竟沉沉的睡了過去。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猛的被一陣嘈雜聲所驚醒,睡眼惺忪的往聲音傳來處望去,隻見裴敬、陳千裏兩個人聯袂而至。
“使君發兵吧,咱們派去晉州的使者被當地官吏給殺了。”
裴敬甚少失態,今日卻漲的滿臉通紅,顯然是情緒激動到了極點。
秦晉抻了個長長的懶腰,示意裴敬和陳千裏入座說話,與此同時又有仆役端來了晾涼的茶湯,以供兩人解渴。裴敬端起陶碗,咕咚咚喝了一大口才連聲罵了起來。
“晉州那些官吏心都被豬狗吃了……今次若不殺雞儆猴,這河東道還不知有多少牆頭草在搖擺不定……”
與裴敬聯袂而至的陳千裏卻與裴敬持相反的態度,他認為此時正是用人之際,若是嚴厲懲處了晉州的地方官,肯定會使其他郡縣的地方官心生戒懼,這就等於將那些心中搖擺不定的人往安祿山那邊推。
當下最主要的目標是聯絡各郡縣,以和各方達成一致,同時他又正告秦晉此時一定要謹慎淡定,切勿被憤怒衝昏了頭腦。
還沒等秦晉發話,裴敬就大聲的指斥陳千裏這是縱容那些鼠首兩端的人,如果長此以往,必然會釀成大禍,到那時就算後悔都來不及了。
兩人各執一詞,爭執不下,秦晉被吵的直皺眉頭,不由得用雙手使勁揉了揉太陽穴,自從來到絳縣以後,就沒遇到過順心事,各種大事小情一件挨著一件,就沒安生過。一件事沒等過去,下一件事就早早的等在前麵。
“都別吵了,倘若不曾為惡,秦某尚能姑息,如今殺我使者,若置之不理,豈非讓神武軍將士們心寒?”
這番話一出口,態度便已經呼之欲出,裴敬臉上顯出得意之色,瞪了陳千裏一眼之後,就不再說話,安心坐回榻上,端起了陶碗,一口口喝著茶湯解渴。
陳千裏卻更是急色了,甚至激動的連連拍著大腿。
“秦使君恣意殺人,難道就不怕誤了國事?”
裴敬仍舊搶在秦晉前麵開口:
“恣意殺人?陳長史莫要信口雌黃,殺人償命乃天經地義,秦使君一向以國事為先,如此指摘裴某不能苟同。”
“好了!明日,烏護懷忠率師出征晉州……”
秦晉用一句話結束了兩個人的爭吵,陳千裏知道不能更改秦晉的決定,隻好氣咻咻的告辭而去。裴敬也不似先前那般得意,原以為出征晉州的差事會落在自己頭上,卻萬萬沒想到被烏護懷忠那胡兒搶了頭籌。
“使君,烏護懷忠不是,不是負責使君安危嗎?”
秦晉笑道:
“烏護懷忠與同羅部蕃兵原本就是一柄利劍,如果每次都留下來保護秦某,豈非大材小用?”
裴敬發泄了幾句不滿之後,也默許了現實,他一樣也知道秦晉向來一言九鼎,定下的事沒人可以更改,便打算起身告退。
秦晉知道裴敬心有不滿,便留下他安撫了幾句,讓他抓緊時間修整後軍,晉州隻是小菜一碟,史思明部蔡希德並不甘心絳州一戰的落敗,正時時厲兵秣馬,準備反撲。所以,往後絕不會少了後軍的仗。
裴敬這才轉憂為喜,告辭離去。
……
秦琰穿上了嶄新的皮甲,高高將胸膛挺起,在軍營中走了幾個來回,這種威風凜凜的感覺好極了,仿佛他已經是凱旋得勝的將軍。
“狗兒哥,狗兒……”
“你這瓷錘,家主早有將領,在軍中一切都以軍法從事,再胡亂叫,可別怪俺大義滅親……”
跟隨秦琰一同到絳縣來的,都是與他自小一起的家生子玩伴,叫他狗兒都習慣了,但聽說軍法從事四個字,都禁不住打了個冷顫。因為就在他們剛剛入營的第一天,就目睹了軍法懲戒軍卒的一幕。
鞭子沾了抽在精赤的脊背上,立時就抽去一條皮肉,幾十鞭子下去,那胡兵從脊背到屁股就已經沒有一寸完好的皮肉了,這種慘狀簡直生不如死。
“是,俺,俺記住了,秦隊正。”
秦琰現在已經奉命成為一名隊正,聽命於校尉烏護懷忠,隻是麾下的員額隻有那無名從長安一同過來的家生子。他正琢磨著找個機會見著家主以後,補齊缺額,好做個名副其實的隊正。
五個小兄弟跟在身後,秦琰一步三搖的在軍中招搖而過,卻忽聞營中一陣嘈雜之聲陡起,然後就是戰馬的嘶鳴和雜亂的腳步聲相繼傳來。
“不好,有,有大事……”
縱使秦琰是個沒有見識的家奴,麵對如此突變的場麵,也意識到了不尋常。
“狗兒……不,隊正……俺們是不是去保護家主……”
本來就心煩意亂,秦琰沒好氣的罵了一句:“都把家主的將令扔到城外了嗎?自入營開始,咱兄弟就隻聽烏護校尉的調遣,不得將令不得私自出營。”
見五個小兄弟都低著頭一言不發,秦琰縱使同樣心裏沒底,但還是努力裝作鎮定。
“都呆在這,俺去請示烏護校尉……”
話音未落,馬蹄聲踢踏響起,一名胡兵忽然而至,右臂勒住韁繩,戰馬不滿的啾啾嘶鳴了一聲。
“哪位是秦隊正?烏護校尉有令,大軍出征晉州,即刻準備出發…….”
杜乾運一時間回答不上來,包括他在內絕大多數的知情人都有一種偏見,那就是韋濟離任京兆尹之後,才促使了張清的繼任。實際上,即便韋濟不離任,也一定是天子產生這種想法在先,經過秦晉的反問,他也馬上回過味來。
然而回過味來之後,心境更是忐忑不安。天子突然間重用了太子身邊的人,這絕對不是個好消息,可秦晉似乎並不如何擔憂,萬一因此疏忽而釀成大禍,一旦禍事成真,豈非悔之晚矣?隻是他一直自認在秦晉麵前位卑言輕,想要影響秦晉的看法恐怕不容易。
杜乾運暗中琢磨了好一陣,試圖找一個足夠能影響秦晉的人來提醒此事,但將神武軍中的人挨個默數了一遍,才發現竟沒一個有足夠的分量。直到此時,杜乾運才發現了以往一直忽視的事實,神武軍自成軍以來所有的決策均是秦晉一言而決。
“如何?還有事想不通?”
杜乾運悻悻的回答道:“使君何必明知故問。”
這句話裏已經帶了情緒,秦晉頓時覺得好笑,這個一向善於阿諛諂媚的家夥居然也會有性情流露。
秦晉又離開了書案之前,緩步走向窗邊,一把推開了窗戶。窗戶外麵是一道回廊,回廊蜿蜒曲折直通後麵的中堂,而回廊之外則是一片密實的桃林。他的視線被蔥蔥鬱鬱的枝葉阻擋,半晌後又頭也不回的說道:
“你以為天子重用張清,就是一定要啟用太子?”
“正是。”
“啟用太子又有何可擔憂的?”
“這,這不是和尚腦袋上的虱子嗎?難道太子一旦掌權還會與咱們盡釋前嫌嗎?”
秦晉暗暗冷笑,世人都低估了天子對權力的戀棧,在他咽氣之前,是絕對不會將權力拱手讓出的。而在這個時候搬出張清來,即便不身在長安,他一樣可以斷定,這不過是李隆基搞權力平衡的手段而已。
但是,這隻是基於對李隆基了解之上的推測,秦晉不願意和杜乾運細究。相反,杜乾運如此在意此事,也從另一方麵證實了他對神武軍居然有歸屬感了。
想到此處,他轉過身來的時候,臉上竟然帶著一絲笑意。
這可把杜乾運急壞了,一麵拍著大腿,一便麵紅耳赤的說著:
“使君還有心思笑,就要大禍臨頭了!”
見杜乾運如此作色,秦晉隻板起了麵孔,說道:
“你何曾見秦某說過空話?”
這一點杜乾運還真就承認,他仔仔細細的回憶了一番,秦使君還真就沒有一次是無的放矢。
“去吧,交代你的差事抓緊去辦,其他的事少操點心。”
打發走了杜乾運,秦晉滿不像他之前表現出來的那麽輕鬆,朝廷內的明爭暗鬥是他最頭疼的,但每每又不得不甚重麵對,否則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如臨淵一腳踏空。尤其是外放地方這段日子裏,秦晉有深有感觸,來自朝廷內的壓力,遠遠大於外部的叛軍。
不過,據秦晉所知,李隆基至少還有十年的壽數,所以這件事於他而言並非燃眉之急,充其量就算是遠憂。
派去晉州與當地官員聯係的人還沒回來,現在首要的問題是盡快與各郡縣的地方官取得聯係,據秦晉所知河東道許多地方官都是兩頭下注,安祿山的燕軍來了,就奉燕為正朔。**若打回來,就重新以忠義之臣的姿態反正歸唐。
就算秦晉對他們這種鼠首兩端的行為極是不齒,卻也隻能暫且當做不知情,如果將地方官都一刀殺了幹淨,又上哪去弄這麽多地方官料理民政呢?就算是換人,也隻能循序漸進的逐步依次施為。
他現在才深徹體會到,究竟什麽是水至清則無魚。
不知不覺間,秦晉打了個長長的哈氣竟沉沉的睡了過去。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猛的被一陣嘈雜聲所驚醒,睡眼惺忪的往聲音傳來處望去,隻見裴敬、陳千裏兩個人聯袂而至。
“使君發兵吧,咱們派去晉州的使者被當地官吏給殺了。”
裴敬甚少失態,今日卻漲的滿臉通紅,顯然是情緒激動到了極點。
秦晉抻了個長長的懶腰,示意裴敬和陳千裏入座說話,與此同時又有仆役端來了晾涼的茶湯,以供兩人解渴。裴敬端起陶碗,咕咚咚喝了一大口才連聲罵了起來。
“晉州那些官吏心都被豬狗吃了……今次若不殺雞儆猴,這河東道還不知有多少牆頭草在搖擺不定……”
與裴敬聯袂而至的陳千裏卻與裴敬持相反的態度,他認為此時正是用人之際,若是嚴厲懲處了晉州的地方官,肯定會使其他郡縣的地方官心生戒懼,這就等於將那些心中搖擺不定的人往安祿山那邊推。
當下最主要的目標是聯絡各郡縣,以和各方達成一致,同時他又正告秦晉此時一定要謹慎淡定,切勿被憤怒衝昏了頭腦。
還沒等秦晉發話,裴敬就大聲的指斥陳千裏這是縱容那些鼠首兩端的人,如果長此以往,必然會釀成大禍,到那時就算後悔都來不及了。
兩人各執一詞,爭執不下,秦晉被吵的直皺眉頭,不由得用雙手使勁揉了揉太陽穴,自從來到絳縣以後,就沒遇到過順心事,各種大事小情一件挨著一件,就沒安生過。一件事沒等過去,下一件事就早早的等在前麵。
“都別吵了,倘若不曾為惡,秦某尚能姑息,如今殺我使者,若置之不理,豈非讓神武軍將士們心寒?”
這番話一出口,態度便已經呼之欲出,裴敬臉上顯出得意之色,瞪了陳千裏一眼之後,就不再說話,安心坐回榻上,端起了陶碗,一口口喝著茶湯解渴。
陳千裏卻更是急色了,甚至激動的連連拍著大腿。
“秦使君恣意殺人,難道就不怕誤了國事?”
裴敬仍舊搶在秦晉前麵開口:
“恣意殺人?陳長史莫要信口雌黃,殺人償命乃天經地義,秦使君一向以國事為先,如此指摘裴某不能苟同。”
“好了!明日,烏護懷忠率師出征晉州……”
秦晉用一句話結束了兩個人的爭吵,陳千裏知道不能更改秦晉的決定,隻好氣咻咻的告辭而去。裴敬也不似先前那般得意,原以為出征晉州的差事會落在自己頭上,卻萬萬沒想到被烏護懷忠那胡兒搶了頭籌。
“使君,烏護懷忠不是,不是負責使君安危嗎?”
秦晉笑道:
“烏護懷忠與同羅部蕃兵原本就是一柄利劍,如果每次都留下來保護秦某,豈非大材小用?”
裴敬發泄了幾句不滿之後,也默許了現實,他一樣也知道秦晉向來一言九鼎,定下的事沒人可以更改,便打算起身告退。
秦晉知道裴敬心有不滿,便留下他安撫了幾句,讓他抓緊時間修整後軍,晉州隻是小菜一碟,史思明部蔡希德並不甘心絳州一戰的落敗,正時時厲兵秣馬,準備反撲。所以,往後絕不會少了後軍的仗。
裴敬這才轉憂為喜,告辭離去。
……
秦琰穿上了嶄新的皮甲,高高將胸膛挺起,在軍營中走了幾個來回,這種威風凜凜的感覺好極了,仿佛他已經是凱旋得勝的將軍。
“狗兒哥,狗兒……”
“你這瓷錘,家主早有將領,在軍中一切都以軍法從事,再胡亂叫,可別怪俺大義滅親……”
跟隨秦琰一同到絳縣來的,都是與他自小一起的家生子玩伴,叫他狗兒都習慣了,但聽說軍法從事四個字,都禁不住打了個冷顫。因為就在他們剛剛入營的第一天,就目睹了軍法懲戒軍卒的一幕。
鞭子沾了抽在精赤的脊背上,立時就抽去一條皮肉,幾十鞭子下去,那胡兵從脊背到屁股就已經沒有一寸完好的皮肉了,這種慘狀簡直生不如死。
“是,俺,俺記住了,秦隊正。”
秦琰現在已經奉命成為一名隊正,聽命於校尉烏護懷忠,隻是麾下的員額隻有那無名從長安一同過來的家生子。他正琢磨著找個機會見著家主以後,補齊缺額,好做個名副其實的隊正。
五個小兄弟跟在身後,秦琰一步三搖的在軍中招搖而過,卻忽聞營中一陣嘈雜之聲陡起,然後就是戰馬的嘶鳴和雜亂的腳步聲相繼傳來。
“不好,有,有大事……”
縱使秦琰是個沒有見識的家奴,麵對如此突變的場麵,也意識到了不尋常。
“狗兒……不,隊正……俺們是不是去保護家主……”
本來就心煩意亂,秦琰沒好氣的罵了一句:“都把家主的將令扔到城外了嗎?自入營開始,咱兄弟就隻聽烏護校尉的調遣,不得將令不得私自出營。”
見五個小兄弟都低著頭一言不發,秦琰縱使同樣心裏沒底,但還是努力裝作鎮定。
“都呆在這,俺去請示烏護校尉……”
話音未落,馬蹄聲踢踏響起,一名胡兵忽然而至,右臂勒住韁繩,戰馬不滿的啾啾嘶鳴了一聲。
“哪位是秦隊正?烏護校尉有令,大軍出征晉州,即刻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