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捷報……”


    秦晉有晚睡的習慣,天微微亮時才推開滿案的公文睡下,迷糊朦朧間便聽見有人大喊著捷報。初時,他隻以為自己在做夢,這種時候沒有敗報就已經是好消息了,怎麽可能一夜之間又有了捷報呢?


    閉目苦笑了一下,秦晉翻了身打算繼續睡去,但捷報的呼喊聲並未停止,反而聲音越來越大,聽的也越發清楚。


    終於,秦晉一骨碌從榻上直起了身子。他忽然意識到,這並非做夢,而是外麵真的有人在大呼捷報。


    秦晉使勁搖了搖頭,由於睡眠不足,腦袋昏昏沉沉,剛要起身,房門卻被從外麵推開了。


    “大夫,大夫,捷報,是捷報!”


    “何處捷報?”


    至此,秦晉已經確知真有捷報,他隻好奇究竟是哪裏有了捷報,是潼關還是馮翊呢?不過,潼關昨日剛送來無事的軍報,隻有馮翊方麵多日未曾有信,十有八.九就是馮翊!


    “是秦旅率,是秦旅率!”


    聽到捷報竟是來自於秦琰,秦晉一屁股又坐回了榻上,心中反而大為失望。


    這倒不是他不擔心秦琰的安危,而是比起捷報來自馮翊與潼關的任何一方,都遠比來自秦琰要來的激動。


    秦琰昨日帶著五百人出城去例行襲擾,就算獲勝也隻能是小勝,縱然殺傷數倍與己的叛軍,那又如何?於形勢也沒有任何補益可言。


    這才是秦晉失望的根源所在。


    報訊的書吏氣喘籲籲,好不容易喘上一口氣,這才又急急道:


    “秦旅率在長安萬年縣發現了叛軍的儲量之地,昨夜一把火燒了個幹幹淨淨,幹幹淨淨啊!”


    “甚?”


    聞言之後,秦晉竟又從榻上竄了起來,光著腳就在臥室內急速的走過去。


    “你再清楚說一遍,秦琰都做了什麽?”


    書吏的氣總算喘勻了,興奮的重複了一遍:


    “秦旅率燒了叛軍的儲量營地!”


    確認之後,秦晉擊掌道:


    “太好了,太好了!秦琰的人呢?為什麽不親自來見我?”


    秦晉太了解秦琰的個性了,此人愛出風頭,但凡有些功勞,就一定會在人前炫耀,尤其是這麽重大的功勞,不到自己麵前邀功才怪呢!


    “秦旅率還在回長安的路上,隻先派了探馬回來稟報……不過進城時出了殿意外,叛軍不知吃錯了什麽藥,一連劫殺了好幾個人,好在還有兩位順順當當的衝到了城下……”


    自從孫孝哲下令攻掠關中各郡縣以後,長安城的包圍就已經大不如前了,三兩個探馬隨意出入,受到阻攔劫殺的幾率同樣也是大不如前。


    與此同時,返回長安的大路上,秦晉一行騎兵,緩步前進。


    “大郎,照這速度,咱們午時能抵達長安就不錯了,到時還要麵對叛軍的阻截。”


    麵對秦頊的嘮叨,秦琰不耐煩道:


    “不走的慢點,又如何讓捷報在長安發酵?不發酵又如何轟動?等著吧,回城以後你就知道在路上沒有白白磨蹭!”


    秦頊不滿的嘟囔道:


    “俺隻知道走的慢了,就可能遇見叛軍,萬一……”


    秦晉不滿,大聲喝止:


    “你個烏鴉嘴,再信口胡說,信不信俺再也不帶你出來了?”


    秦頊瞪了秦琰一眼,道:


    “你當俺願意嘮叨你?要不是主君交代……”


    說起外人,秦琰大可以何止他閉嘴,但隻要說起秦晉,就算他再不願意聽也隻得捏著鼻子聽下去。一如他譏笑秦頊膽小,秦頊隻要每每提及秦晉一樣屢試不爽。


    一路上無驚無險,他們抵達長安城外以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直等到日落天黑才尋機進城。


    入城之後,便見秦晉與郭子儀雙雙來迎,秦頊咧嘴笑道:


    “大郎果然沒誑人,這磨蹭的值了,連主君都來迎接咱哩!”


    這番激動的話一字不差的落在在場眾人的耳朵裏,包括秦晉和郭子儀。秦琰見狀,恨不得撕爛了秦頊的那張嘴,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瞎說。


    不過,秦晉卻不以為忤,念在秦琰立此大功的份上,就縱容他一回又有何妨。


    “大夫,末將,末將不是故,故意……別聽他的,他在胡說……”


    秦晉哈哈大笑,轉而又看向秦頊,假裝厲聲問道:


    “說,剛剛所言究竟是真是假?”


    如此疾言厲色,秦頊被嚇了一哆嗦,偷偷瞥了秦琰一眼後,結結巴巴道:


    “是,是卑下胡說的,請,請大夫治罪!”


    秦晉曾不止一次的教訓他們,在公開場合,不許任何人再以主君相稱,以奴婢自稱,因而都一律稱呼秦晉為大夫。


    “倒是義氣,走吧,還有慶功宴等著你們哪!”


    見秦晉並不追究,秦琰秦頊頓時覺得其中有異,以他的性格向來強調軍紀,亦從不徇私袒護,本都做好了受罰的準備,怎麽可能輕描淡寫的過去呢?


    “還請大夫責罰完了再去,否則,否則末將這心裏頭總是沒著沒落的。”


    倒是郭子儀笑了。


    “大夫何時說要責罰你們了?難不成受罰有癮嗎?”


    這時,秦晉已經轉身離開。


    秦琰和秦頊兩個人大眼瞪小眼,這才恍然大悟,歡天喜地的跟了過去。


    所謂的慶功宴不過是一鍋燉爛的豬肉,有茶無酒,由於糧食稀缺,京兆府早就頒下禁令,無論官民不許再釀一滴酒,違者立斬不赦。


    即便豬肉,也不是尋常可以吃到的,為了長久堅守長安,城中至少有七成的人口都按量供應糧食,所以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裏,能吃到肉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的。


    “昨夜一戰燒掉了叛軍的糧草,不出七日,叛軍就得餓肚子,主君,是咱們大舉反擊的時候到了!”


    秦晉沒有答話,郭子儀笑而不語。秦頊見狀,便在他後背上拍了一巴掌,急道:


    “沒吃酒咋還說醉話?”


    秦琰將啃了一半的豬蹄放下,在身上蹭了蹭滿手的肥油。


    “俺絕不是說醉話,隻要斷了糧食,不管他有二十萬大軍還是三十萬大軍,都和死人無異!”


    “秦旅率言之在理,然則叛軍若攻下了馮翊呢?”


    郭子儀笑著反問,秦琰滿不在乎的答道:


    “攻下馮翊?怎麽可能……”


    最後一個字剛出口,他突然如遭雷擊一般的僵住了,臉上竟露出了恐懼之色,繼而見秦晉默然不語,又驚又駭,哪裏還顧得上銅盆裏的豬肉。


    良久,秦晉才緩緩道:


    “今日得報,叛軍重兵攻馮翊,馮翊守軍陣戰經驗不足,人數又少,杜甫和楊行本都不是孫孝哲的對手,失陷隻是早晚的事情!”


    “馮翊不能丟啊,還有糧食……”


    霎時間,秦琰的聲音居然帶了哭腔,甚至有些語無倫次。他當然知道馮翊乃是秦晉的根基之地,加上又存著關中半數的糧食,倘若丟了,神武軍將滿盤皆輸。


    叛軍得了糧食,就算丟了萬年縣那些隻夠使用一月的糧食又有何妨?別說傷筋動骨,就連皮肉傷恐怕都算不上。


    郭子儀苦笑道:


    “也不必悲觀,大夫昨夜就已經下令,讓杜甫燒掉所有糧食,帶著軍民撤到延州去,就算咱們保不住,也絕不能讓糧食落到孫孝哲手中!”


    ……


    “杜使君,長安可有消息了?”


    楊行本見了杜甫連身上的大氅都未及脫下,劈頭便問。他一直等不到秦晉的軍令,就隻能指望著杜甫接到了秦晉的公文。


    “未曾有!”


    然則,杜甫的回答讓他大失所望。


    “叛軍昨夜遣了遊騎繞路過來,襲殺了百餘民夫,民夫們今日都惴惴不安,不敢去鑿冰了!”


    楊行本右手重重擊在案頭,杜甫也暗暗歎息,如果不是馮翊郡的民營都派給了長安與河東,今日又何至於捉襟見肘?


    見杜甫不言語,楊行本急道:


    “眼看著北洛水擋不住叛軍兵鋒,軍心每一日都在動搖,今日,今日竟出現了逃卒……”


    出現逃卒,這在神武軍成軍以來是絕無僅有的,就算把民營和團結兵都包括在內,也從未出現過此等狀況。


    “杜使君,你倒是說句話,咱們,咱們究竟該怎麽辦?”


    長安遲遲沒有軍令和公文送來,眼下的形勢又迫在眉睫,一旦叛軍渡過了北洛水,十萬大軍排山倒海襲來,以軍心浮動的兩萬餘人與之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螳臂當車。


    軍卒吃的是軍糧,就算戰死也會得到相應的撫恤,但白水城周邊聚集著五六萬百姓,這些人何其無辜,難道也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遭到屠戮嗎?


    楊行本與裴敬和盧杞畢竟不同,他一直留在長安,沒經曆過河東的任何一次大戰,雖然是神武軍的元老,可在心性上卻比裴、盧二人差了許多,此時心慌意亂,完全沒了主意。


    情緒漸漸穩定以後,他驟然咬牙道:


    “大不了死戰,和孫孝哲拚個你死我活!”


    杜甫忽而抬起頭來,直視著已經生了赴死之心的楊行本。


    “楊將軍不能死,也不能死戰!”


    “不能死戰?難道要將白水和同官倉拱手相讓?”


    杜甫一字一頓道:


    “燒了同官倉,軍民全部撤到延州去!”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味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味酒並收藏亂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