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難得的平靜,秦晉終於挺不住,腦袋歪在公文堆積如山的書案上,沉沉的睡了過去,一名書吏捧著厚厚的一摞文書走了進來,瞧見眼前情形,又聽得陣陣輕鼾,便輕手躡腳的退了出去。8┡ 1中文『『網
鼓聲驟而隆隆,秦晉被一個激靈驚醒,本想站起身來,卻因為雙腿麻痹一時沒能起來。
這時,郭子儀急吼吼的奔了進來。
“叛賊瘋了,連夜襲城,險些被得了手,好在第一波突襲被壓了下去。”
聽到是叛軍夜間襲城,秦晉的心思反而安定了,孫孝哲如此一反常態,肯定事出有因,很大的可能就是他急於在圍困長安一戰中取得戰果。不過,長安城牆高大,規模遠非州縣治所所比,隻要不是守城將帥昏招迭出或者幹脆放棄,守上三月半載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過了一會,秦晉覺得雙腿的麻癢之感漸漸退去,便站起來活動著手腳。
“孫孝哲狗急跳牆了,夜間襲城十有九成都要失敗,這個道理他不會不知道,卻偏要如此,你說這是為何?”
郭子儀麵色嚴肅,思忖了一下才道:
“還要等到具體消息得了確認,才能最終下斷言,否則,萬一……”
當然,郭子儀的謹慎絕對沒有錯,所以秦晉也就不與他爭論,又將話題轉到了今夜襲城的叛軍身上。先後仔細詢問了叛軍的規模以及戰鬥力,得到的回答也與預想中大致不差,果然是軍中精銳。
夜襲這種差事也隻有軍中精銳出馬才行,那些填命的白日裏的效率都極為低下,如果放在夜間行動,恐怕就要趁著黑天一哄而散了,到時候督戰隊想要約束都難以奏效。
忽而,門被推開了,適才那不忍打攪秦晉睡覺的書吏又捧著厚厚的公文走了進來。
“大夫,一個時辰前送到的公文和軍報,卑下見大夫難得睡一會,便沒忍心打攪。”
聽到有軍報二字,秦晉眉頭微皺,想要嗬斥,又緩和了語氣說道:
“以後但有軍報,不論緩急,不論我在做什麽,都要第一時間送來。”
“是,卑下記住了!”
書吏將厚厚的一摞公文放在案上就轉身退下。
郭子儀卻笑道:
“那書吏也是為了大夫,大夫數日數夜未曾合眼,睡一覺養足了精神,才好主持防務。再說,那些軍報明顯不是急遞,又何必折了他的一番好意呢?”
秦晉則一本正經的說道:
“我當然知道書吏出自一片好心,但神武軍向來以軍紀嚴明為戰鬥力的保證,這些人情通融稍不留心就成了可以潰堤的蟻穴,是以不得不如此苛責。”
這番回答大出郭子儀意料,他也早就聽說了神武軍中軍紀嚴明,從這些民營的訓練作戰中也已經感覺到了這一點,但也沒想到秦晉對部下的要求竟如此嚴厲,連半分情麵都不講。如此也就難怪神武軍能在河東道全殲蔡希德部數萬精銳,一舉打破了叛軍虎狼不可戰勝的神話。
兩人有一句每一句的搭著話,秦晉已經拆開了擺在最上邊的書信,拆開沒有字跡的油紙封皮,一行字顯露出來。
“是潼關,裴敬!”
三兩下將信箋抽了出來,一目十行的掃了一遍,秦晉不禁在案頭拍了一下。
“裴敬所言,探馬在馮翊白水探知,大火一連燒了七日七夜不絕,雖然內情尚未明了,郭將軍猜一猜,究竟是什麽能一連燒了七日夜不滅?”
郭子儀在朔方為將多年,自然對河套以內至關中渭水的地形了如指掌,馮翊郡北部,以貫通南北的北洛水為分界,向西都是連綿的荒山土丘,向北則是稍顯茂密的林地,一直延伸到黃河邊的離石古要塞。
因而白水城西三十裏處的大火究竟燃燒的是什麽,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軍糧!”
郭子儀一字一頓的吐出了兩個字,這判斷與秦晉不謀而合。
與此同時,兩個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掃向了尚未拆封的那一摞軍報。
秦晉甚至有些急躁,一封接一封拆看著剩下的軍報。隻可惜多數都是城外何處現多少叛軍,以及叛軍又掃蕩了多少郡縣一類的情況。就在秦晉漸顯失望之時,一封軍報的防水封皮拆開後,馮翊郡三個字躍入眼中,他隻覺得雙手都顫抖了。
“就是它了!”
興奮的低呼一聲,三兩下就將之拆開,然後抽出來急急閱讀,半晌後竟興奮的騰身而起。
“杜甫和楊行本燒了同官倉五百萬石軍糧,孫孝哲確實空手而回,他軍中的糧食隻怕撐不過半個月!”
聞言,一向沉穩的郭子儀竟也激動的有些聲音抖。
“既如此,末將心安矣,咱們隻須拖上十天半月,就可以眼看著叛賊自行瓦解!”
秦晉來到門邊,一把拉開了房門,冷冽的空氣裹挾著雪粒灌了進來,精神頓時為之一振。
為這一刻,他等的心焦不已,多少年來從未有過如此折磨,好在老天不曾辜負了他的苦心,總教好事多磨。
“除了坐等,將軍可還另有方法,摧毀孫孝哲?”
郭子儀有些不解的看著秦晉,不戰而摧毀敵軍,恐怕沒有什麽方法比這還要高明的了,可看他的意思,竟似還另有想法。
“末將不明白大夫話中之意。”
秦晉道:
“孫孝哲麾下多是敢戰精銳之士,倘若能為我所用,將來出關平定天下亂局,豈非也多了一層臂助?”
聞言,郭子儀愣了一下,想不到秦晉此時就已經開始思慮出關平定天下的布置,但又對他的想法有點不以為然,便直言道:
“大夫此計恐怕不妥,孫孝哲軍中俱是反複之背,若不加區別招回軍中,隻怕將來會成腹心之患。”
秦晉知道郭子儀向來行事謹慎,知道他怕節外生枝,便道:
“打個比方,兵者,好似滔滔大水。將者,便為束水之堤。水流向何處並不在水之本身,而在堤壩的約束,隻要堤壩修建的足夠高,足夠結實,為禍的大水也可以成為灌溉良田的豐年之源。”
郭子儀又沉吟了起來,這段時日與秦晉的接觸中,雖然其表麵上隨和,似乎對任何人的意見都能虛心接受,但骨子裏卻是極為自負的,隻要定下的意見幾乎不容更改。
他清楚自己難以說服秦晉這種看似輕率的冒險之舉,便隻能點頭表示讚同,畢竟那一番話也是有道理可以說的通的。
“報!叛軍撤了!”
郭子儀和秦晉兩人都是大驚,從襲城開始到現在,進行了不到半個時辰,難道叛軍隻為了到城下來丟下幾百上千具屍體嗎?
一時之間,秦晉竟也有點摸不清頭腦了,孫孝哲的確不愛按照常理出牌,但也不至於如此的任意胡為吧?
“走,去城牆上看看。”
秦晉和郭子儀先後去了生戰鬥的幾處城門視察,經過一番仔細的詢問之後才現,所生的戰鬥並不激烈,甚至於連叛軍都沒有多少屍體丟下,而且來得快去得也快,仿佛早就預定好了一般。
“派出探馬,去查一查叛軍究竟再作什麽鬼!”
此時,天色雖然依舊漆黑,但已經接近黎明,遠處次第起伏的傳來了公雞打鳴的聲音。
直到天色魚肚泛白,派出去的探馬返回城中,表示並沒有現叛軍的異常舉動,攻城撤退之後就完全回到了營寨內。
“這就奇怪了?難道孫孝哲得了失心瘋,搭上數百上千條人命,隻為了折騰咱們一下?”
郭子儀不解的自語。
一名探馬忽然好似想起什麽似的,一拍腦門道:
“若說反常,也是有的,但卻不在叛軍身上。”
郭子儀當即問道:
“在何處?”
那探馬又有些遲疑道:
“其實也在叛軍身上,是那些已經死透了的叛軍。以往,他們都任由同袍屍體堆積在城外,由大雪掩蓋,昨夜不知何故竟挖回去了大半……”
一個念頭頓時在秦晉的眼前閃過,渾身不寒而栗。
與此同時,郭子儀也望向了秦晉,似乎與他想到了一處。
“人脯!”
曆史記載中,大軍缺糧時,以人肉為食的例子屢見不鮮,戰國時秦晉於長平圍困趙軍,趙軍斷糧後,竟以城中百姓和戰死者的屍體為食。此後,東漢末年,以及南北朝其間,更是屢屢生以人肉為軍糧的駭人慘事。
現在,孫孝哲遮遮掩掩的把屍體都偷運回去,難不成隻是為了安葬他們,讓死去的同袍有安身之處?當然不可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準備把運回去的屍體大卸八塊,分給麾下軍將士卒做軍糧。
“如此暴行,又與禽獸何異?”
郭子儀竟一反沉穩的罵了一句。
秦晉卻低聲道:
“吃死人倒也還說得過去,我隻怕他們……”
“大夫之意,他們還能吃活人不成?”
郭子儀反問,秦晉又問了回去。
“死人能吃,活人難道就不能嗎?”
到長安城下來挖掘屍體畢竟是要冒風險的,而關中百姓畢竟沒有逃散一空,隻要稍加搜掠,便能聚攏萬把人……
鼓聲驟而隆隆,秦晉被一個激靈驚醒,本想站起身來,卻因為雙腿麻痹一時沒能起來。
這時,郭子儀急吼吼的奔了進來。
“叛賊瘋了,連夜襲城,險些被得了手,好在第一波突襲被壓了下去。”
聽到是叛軍夜間襲城,秦晉的心思反而安定了,孫孝哲如此一反常態,肯定事出有因,很大的可能就是他急於在圍困長安一戰中取得戰果。不過,長安城牆高大,規模遠非州縣治所所比,隻要不是守城將帥昏招迭出或者幹脆放棄,守上三月半載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過了一會,秦晉覺得雙腿的麻癢之感漸漸退去,便站起來活動著手腳。
“孫孝哲狗急跳牆了,夜間襲城十有九成都要失敗,這個道理他不會不知道,卻偏要如此,你說這是為何?”
郭子儀麵色嚴肅,思忖了一下才道:
“還要等到具體消息得了確認,才能最終下斷言,否則,萬一……”
當然,郭子儀的謹慎絕對沒有錯,所以秦晉也就不與他爭論,又將話題轉到了今夜襲城的叛軍身上。先後仔細詢問了叛軍的規模以及戰鬥力,得到的回答也與預想中大致不差,果然是軍中精銳。
夜襲這種差事也隻有軍中精銳出馬才行,那些填命的白日裏的效率都極為低下,如果放在夜間行動,恐怕就要趁著黑天一哄而散了,到時候督戰隊想要約束都難以奏效。
忽而,門被推開了,適才那不忍打攪秦晉睡覺的書吏又捧著厚厚的公文走了進來。
“大夫,一個時辰前送到的公文和軍報,卑下見大夫難得睡一會,便沒忍心打攪。”
聽到有軍報二字,秦晉眉頭微皺,想要嗬斥,又緩和了語氣說道:
“以後但有軍報,不論緩急,不論我在做什麽,都要第一時間送來。”
“是,卑下記住了!”
書吏將厚厚的一摞公文放在案上就轉身退下。
郭子儀卻笑道:
“那書吏也是為了大夫,大夫數日數夜未曾合眼,睡一覺養足了精神,才好主持防務。再說,那些軍報明顯不是急遞,又何必折了他的一番好意呢?”
秦晉則一本正經的說道:
“我當然知道書吏出自一片好心,但神武軍向來以軍紀嚴明為戰鬥力的保證,這些人情通融稍不留心就成了可以潰堤的蟻穴,是以不得不如此苛責。”
這番回答大出郭子儀意料,他也早就聽說了神武軍中軍紀嚴明,從這些民營的訓練作戰中也已經感覺到了這一點,但也沒想到秦晉對部下的要求竟如此嚴厲,連半分情麵都不講。如此也就難怪神武軍能在河東道全殲蔡希德部數萬精銳,一舉打破了叛軍虎狼不可戰勝的神話。
兩人有一句每一句的搭著話,秦晉已經拆開了擺在最上邊的書信,拆開沒有字跡的油紙封皮,一行字顯露出來。
“是潼關,裴敬!”
三兩下將信箋抽了出來,一目十行的掃了一遍,秦晉不禁在案頭拍了一下。
“裴敬所言,探馬在馮翊白水探知,大火一連燒了七日七夜不絕,雖然內情尚未明了,郭將軍猜一猜,究竟是什麽能一連燒了七日夜不滅?”
郭子儀在朔方為將多年,自然對河套以內至關中渭水的地形了如指掌,馮翊郡北部,以貫通南北的北洛水為分界,向西都是連綿的荒山土丘,向北則是稍顯茂密的林地,一直延伸到黃河邊的離石古要塞。
因而白水城西三十裏處的大火究竟燃燒的是什麽,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軍糧!”
郭子儀一字一頓的吐出了兩個字,這判斷與秦晉不謀而合。
與此同時,兩個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掃向了尚未拆封的那一摞軍報。
秦晉甚至有些急躁,一封接一封拆看著剩下的軍報。隻可惜多數都是城外何處現多少叛軍,以及叛軍又掃蕩了多少郡縣一類的情況。就在秦晉漸顯失望之時,一封軍報的防水封皮拆開後,馮翊郡三個字躍入眼中,他隻覺得雙手都顫抖了。
“就是它了!”
興奮的低呼一聲,三兩下就將之拆開,然後抽出來急急閱讀,半晌後竟興奮的騰身而起。
“杜甫和楊行本燒了同官倉五百萬石軍糧,孫孝哲確實空手而回,他軍中的糧食隻怕撐不過半個月!”
聞言,一向沉穩的郭子儀竟也激動的有些聲音抖。
“既如此,末將心安矣,咱們隻須拖上十天半月,就可以眼看著叛賊自行瓦解!”
秦晉來到門邊,一把拉開了房門,冷冽的空氣裹挾著雪粒灌了進來,精神頓時為之一振。
為這一刻,他等的心焦不已,多少年來從未有過如此折磨,好在老天不曾辜負了他的苦心,總教好事多磨。
“除了坐等,將軍可還另有方法,摧毀孫孝哲?”
郭子儀有些不解的看著秦晉,不戰而摧毀敵軍,恐怕沒有什麽方法比這還要高明的了,可看他的意思,竟似還另有想法。
“末將不明白大夫話中之意。”
秦晉道:
“孫孝哲麾下多是敢戰精銳之士,倘若能為我所用,將來出關平定天下亂局,豈非也多了一層臂助?”
聞言,郭子儀愣了一下,想不到秦晉此時就已經開始思慮出關平定天下的布置,但又對他的想法有點不以為然,便直言道:
“大夫此計恐怕不妥,孫孝哲軍中俱是反複之背,若不加區別招回軍中,隻怕將來會成腹心之患。”
秦晉知道郭子儀向來行事謹慎,知道他怕節外生枝,便道:
“打個比方,兵者,好似滔滔大水。將者,便為束水之堤。水流向何處並不在水之本身,而在堤壩的約束,隻要堤壩修建的足夠高,足夠結實,為禍的大水也可以成為灌溉良田的豐年之源。”
郭子儀又沉吟了起來,這段時日與秦晉的接觸中,雖然其表麵上隨和,似乎對任何人的意見都能虛心接受,但骨子裏卻是極為自負的,隻要定下的意見幾乎不容更改。
他清楚自己難以說服秦晉這種看似輕率的冒險之舉,便隻能點頭表示讚同,畢竟那一番話也是有道理可以說的通的。
“報!叛軍撤了!”
郭子儀和秦晉兩人都是大驚,從襲城開始到現在,進行了不到半個時辰,難道叛軍隻為了到城下來丟下幾百上千具屍體嗎?
一時之間,秦晉竟也有點摸不清頭腦了,孫孝哲的確不愛按照常理出牌,但也不至於如此的任意胡為吧?
“走,去城牆上看看。”
秦晉和郭子儀先後去了生戰鬥的幾處城門視察,經過一番仔細的詢問之後才現,所生的戰鬥並不激烈,甚至於連叛軍都沒有多少屍體丟下,而且來得快去得也快,仿佛早就預定好了一般。
“派出探馬,去查一查叛軍究竟再作什麽鬼!”
此時,天色雖然依舊漆黑,但已經接近黎明,遠處次第起伏的傳來了公雞打鳴的聲音。
直到天色魚肚泛白,派出去的探馬返回城中,表示並沒有現叛軍的異常舉動,攻城撤退之後就完全回到了營寨內。
“這就奇怪了?難道孫孝哲得了失心瘋,搭上數百上千條人命,隻為了折騰咱們一下?”
郭子儀不解的自語。
一名探馬忽然好似想起什麽似的,一拍腦門道:
“若說反常,也是有的,但卻不在叛軍身上。”
郭子儀當即問道:
“在何處?”
那探馬又有些遲疑道:
“其實也在叛軍身上,是那些已經死透了的叛軍。以往,他們都任由同袍屍體堆積在城外,由大雪掩蓋,昨夜不知何故竟挖回去了大半……”
一個念頭頓時在秦晉的眼前閃過,渾身不寒而栗。
與此同時,郭子儀也望向了秦晉,似乎與他想到了一處。
“人脯!”
曆史記載中,大軍缺糧時,以人肉為食的例子屢見不鮮,戰國時秦晉於長平圍困趙軍,趙軍斷糧後,竟以城中百姓和戰死者的屍體為食。此後,東漢末年,以及南北朝其間,更是屢屢生以人肉為軍糧的駭人慘事。
現在,孫孝哲遮遮掩掩的把屍體都偷運回去,難不成隻是為了安葬他們,讓死去的同袍有安身之處?當然不可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準備把運回去的屍體大卸八塊,分給麾下軍將士卒做軍糧。
“如此暴行,又與禽獸何異?”
郭子儀竟一反沉穩的罵了一句。
秦晉卻低聲道:
“吃死人倒也還說得過去,我隻怕他們……”
“大夫之意,他們還能吃活人不成?”
郭子儀反問,秦晉又問了回去。
“死人能吃,活人難道就不能嗎?”
到長安城下來挖掘屍體畢竟是要冒風險的,而關中百姓畢竟沒有逃散一空,隻要稍加搜掠,便能聚攏萬把人……